浅谈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针对当前红河学院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分析媒介语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泰国学生 媒介语 态度 分析 建议
利用媒介语进行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媒介语,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实现与无汉语基础或少量汉语基础的汉语留学生的沟通而使用的他种语言。在我国,比较通用的媒介语就是英语。很多人认为,如果教师不懂学生母语或者没有师生双方都能理解的辅助语言,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将无法进行。
随着汉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加,成分日益复杂,大量没有汉语基础或者没有英语基础的外国留学生成为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特殊一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这里,我们就以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为例,看一看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结论,让我们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正确使用媒介语,以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对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在没有他们本国语言的情况下,英语和汉语中,大多数泰国学生都喜欢教师使用汉语教学;在有他们的母语的情况下,显然,他们更倾向于母语教学;而英语这所谓的通用媒介语则很少有人选择。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主张使用母语教学的,因为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语言环境的培养。
在一般情况下,在英语作为媒介语的课堂上,综合课对泰国学生来说,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一旦进入充斥着汉语和英语的听说课堂,他们就会很迷茫,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在学习汉语还是在学习英语,这就产生了分歧。在这里我们就要注意: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汉语的能力,而不是在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到底要不要使用媒介语,是现在对
外汉语教学讨论的一个重点。
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他们本国的语言泰语作为媒介语也是有限制性的,原因在于媒介语的过多使用给学生造成的对媒介语的依赖性,造成了学习的负迁移,阻碍学生汉语语感的生成。例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多数情况下都在使用汉语,那么,对于我们的英语水平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同理,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中,如果使用泰语作为媒介语,是不利于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的。
有的教师对媒介语肤浅的借用,再加上有的教师自身对媒介语缺乏深入掌握,导致了在用媒介语解释目的语的时候出现混淆,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目的语,反而由于媒介语使用不当或者教师解释有误,使学生出现认知误差。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是“我的书”,但是泰语中他们说的是“书的我”,如果我们根据泰语来教,就会闹出消化。可见,媒介语的使用,不一定会帮助学生的学习,大多数情况下,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根据的调查,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教师在对泰国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尝试不使用媒介语,而仅仅用汉语进行教学。或许,有的老师会觉得这样的话,学生很难理解。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在不使用媒介语的情况下,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此次调查的学生是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的15名留学生,在来中国学习之前,已学习了一年汉语,属于基础汉语中级水平。针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
一、将汉语作为课堂上的唯一教师用语,要简单和规范
首先,要尽量简化。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避免出现任何一个教学以外的语言要素。
教师用语分为: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和交流用语。
课堂用语即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候、劝告、命令、建议和请求等。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中,课堂用语需要简而又简,教师可以尽量用眼神和体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你好!早上好!(初见面时的招手);请打开书!(教师举起书做打开动作);跟我读!(教师先读,然后指指自己的嘴巴,示意大家跟读)。
讲授用语是用于对语言点的解释,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倡用汉语解释汉语。例
如对副词“都” 的解释:爸爸身体(很)好;妈妈身体(很)好;姐姐身体(很)好; 妹妹身体(很)好;哥哥身体(很)好;弟弟身体(很)好。所以得出句子:他们身体(都)很好。此时学生应该领会“都”的含义。
交流用语是指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我们建议教师以笑容,手势以及实物来替代。
其次,在简化教师用语的同时保证其规范性。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和引导,甚至不正确的示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课堂上,教师 必须使用规范、正确的语言。
二、使中介语代替媒介语成为交流的工具
中介语,是不同于媒介语的一种语言系统,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很多情况下,学生由于缺乏汉语表达能力,而又迫切希望与教师交流,就会出现很多中介语形式的语言。比如:“我去衣服商店买衣服” ,“我每天吃饭在食堂”。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类似的中介语进行表达,进而取代学生试图用媒介语的想法。
三、 以课堂操练弥补媒介语缺失带来的课堂空白
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操练,将会很好控制课堂气氛,既可以避免由于媒介语缺失带来的课堂空白,又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所学语言要素,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每次课之前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所需学生完成哪些句型操练并达到运用的目的,尽量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结语
我们从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不使用媒介语。在不使用媒介语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汉卫.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媒介语问题试说.[J].1994.(3)
(2) 杜娅林.媒介语缺失情境下对零起点日韩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培
养.[J].2009.(3)
(3) 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社.
浅谈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
摘 要:对外汉语教学中,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师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针对当前红河学院泰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情况以及他们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分析媒介语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使用,并结合教学实践给出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建议。
关键词:泰国学生 媒介语 态度 分析 建议
利用媒介语进行课堂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媒介语,是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为了实现与无汉语基础或少量汉语基础的汉语留学生的沟通而使用的他种语言。在我国,比较通用的媒介语就是英语。很多人认为,如果教师不懂学生母语或者没有师生双方都能理解的辅助语言,对外汉语教学过程将无法进行。
随着汉语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加,成分日益复杂,大量没有汉语基础或者没有英语基础的外国留学生成为外汉语教学课堂上的特殊一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做?在这里,我们就以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为例,看一看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进行分析,得出有效结论,让我们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中,正确使用媒介语,以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对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得出的结论是:在没有他们本国语言的情况下,英语和汉语中,大多数泰国学生都喜欢教师使用汉语教学;在有他们的母语的情况下,显然,他们更倾向于母语教学;而英语这所谓的通用媒介语则很少有人选择。但是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不主张使用母语教学的,因为这样不利于他们的语言环境的培养。
在一般情况下,在英语作为媒介语的课堂上,综合课对泰国学生来说,还是可以应付的,但是一旦进入充斥着汉语和英语的听说课堂,他们就会很迷茫,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是在学习汉语还是在学习英语,这就产生了分歧。在这里我们就要注意:我们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最主要的是教会学生听、说、读、写汉语的能力,而不是在锻炼学生的英语水平。所以,到底要不要使用媒介语,是现在对
外汉语教学讨论的一个重点。
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过程中,使用他们本国的语言泰语作为媒介语也是有限制性的,原因在于媒介语的过多使用给学生造成的对媒介语的依赖性,造成了学习的负迁移,阻碍学生汉语语感的生成。例如,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多数情况下都在使用汉语,那么,对于我们的英语水平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同理,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中,如果使用泰语作为媒介语,是不利于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的。
有的教师对媒介语肤浅的借用,再加上有的教师自身对媒介语缺乏深入掌握,导致了在用媒介语解释目的语的时候出现混淆,不仅没有帮助学生更好掌握目的语,反而由于媒介语使用不当或者教师解释有误,使学生出现认知误差。例如,一般情况下,我们说的是“我的书”,但是泰语中他们说的是“书的我”,如果我们根据泰语来教,就会闹出消化。可见,媒介语的使用,不一定会帮助学生的学习,大多数情况下,还会阻碍学生的发展。
根据的调查,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建议:就是教师在对泰国学生进行教学时,可以尝试不使用媒介语,而仅仅用汉语进行教学。或许,有的老师会觉得这样的话,学生很难理解。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在不使用媒介语的情况下,我们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应该如何应对?
我们此次调查的学生是泰国华侨崇圣大学的15名留学生,在来中国学习之前,已学习了一年汉语,属于基础汉语中级水平。针对这样的教学对象,教师应该如何因材施教?
一、将汉语作为课堂上的唯一教师用语,要简单和规范
首先,要尽量简化。教师要结合教学的内容,避免出现任何一个教学以外的语言要素。
教师用语分为: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和交流用语。
课堂用语即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候、劝告、命令、建议和请求等。在对泰国学生的教学中,课堂用语需要简而又简,教师可以尽量用眼神和体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例如:你好!早上好!(初见面时的招手);请打开书!(教师举起书做打开动作);跟我读!(教师先读,然后指指自己的嘴巴,示意大家跟读)。
讲授用语是用于对语言点的解释,一般情况下我们提倡用汉语解释汉语。例
如对副词“都” 的解释:爸爸身体(很)好;妈妈身体(很)好;姐姐身体(很)好; 妹妹身体(很)好;哥哥身体(很)好;弟弟身体(很)好。所以得出句子:他们身体(都)很好。此时学生应该领会“都”的含义。
交流用语是指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我们建议教师以笑容,手势以及实物来替代。
其次,在简化教师用语的同时保证其规范性。教师不够严密的解释和引导,甚至不正确的示范,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产生偏误的原因之一。课堂上,教师 必须使用规范、正确的语言。
二、使中介语代替媒介语成为交流的工具
中介语,是不同于媒介语的一种语言系统,是指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学习者通过一定的学习策略,在目的语输入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既不同于其第一语言也不同于目的语,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逐渐过渡的动态的语言系统。很多情况下,学生由于缺乏汉语表达能力,而又迫切希望与教师交流,就会出现很多中介语形式的语言。比如:“我去衣服商店买衣服” ,“我每天吃饭在食堂”。作为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类似的中介语进行表达,进而取代学生试图用媒介语的想法。
三、 以课堂操练弥补媒介语缺失带来的课堂空白
教师有效组织课堂操练,将会很好控制课堂气氛,既可以避免由于媒介语缺失带来的课堂空白,又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掌握所学语言要素,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在每次课之前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所需学生完成哪些句型操练并达到运用的目的,尽量在课堂上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结语
我们从泰国学生对教师使用媒介语的态度来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以不使用媒介语。在不使用媒介语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学生的汉语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汉卫.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媒介语问题试说.[J].1994.(3)
(2) 杜娅林.媒介语缺失情境下对零起点日韩学生汉语听说能力的培
养.[J].2009.(3)
(3) 刘颂浩.《第二语言习得导论》.[M].世界图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