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幼时记趣(第二课时)

第 二 课 时

●重点:

1.夯实文言基础,品析文中的精彩语句。

2.品味联想与想象的妙处,学会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

预习导学

1.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2)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看。

(3)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把土块凸出的部分当成丘陵,凹陷的部分当成山沟。

(4)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了。

(5)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忽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要拔掉山推倒树一样冲过来。

2.根据要求填空。

(1)第三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这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 丛草 、 虫蚁 、 土砾凸者 、 土砾凹者 。

(2)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癞蛤蟆 ,所拔之“山”指的是 土砾凸者 ,所倒之“树”指的是 丛草 。

(3)“我”对癞蛤蟆一点也不害怕,从文中第四段的三个动词 捉 、 鞭 、 驱 可以看出来。这很符合儿童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性格。

3.本文开头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你能说说是哪四幅图画吗?

群鹤舞空图 青云白鹤图 山林野兽图 驱逐蛤蟆图

4.作者叙述童年趣事,“观蚊如鹤”的细节描写极为经典,请默写下来。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合作探究

问题一:感知文章内容。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蚊”与“雷”“鹤”有何联系?

夸张和比喻。

“我”从蚊群嗡嗡的声音与闷雷相似的特点联想到雷声,而把“蚊”比作鹤,也是蚊子的体形与鹤相像。

2.文中说“又留蚊于素帐中„„怡然称快”,从中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自寻快乐、十分爱玩的孩子。

问题二:年幼的作者由“夏蚊成雷”想象到“群鹤舞空”,进而创造出“青云白鹤”的美好画面。下文将蛤蟆想象成“庞然大物”,在想象这一点上前后是否相同?

前后想象并不相同。前一次想象是作者细致观察蚊子后,由它们与白鹤在体形特点、能飞这些方面的相似点引发的,接着出于模仿的意愿,有意创造了“青云白鹤”的美好画面。

“庞然大物”的出现是基于作者将院中小小天地想象成了“大自然”,一切事物都扩大了千倍万倍。作者当时正陶醉于自己想象的境界中,兴趣盎然地观看两只野兽相斗,突如其来地出现了癞蛤蟆,与虫子相比,自然是庞然大物。可见二者并不相同。

问题三:“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将它打死?

“我”恼恨之极,用鞭子打它表示惩罚。一是因为癞蛤蟆伤害了两条无辜的性命,二是因为它破坏了自己的情趣。

“我”没有处死癞蛤蟆,可以看出幼年时作者的正直可爱、天真无邪,同时说明他善良、爱惜生灵。

问题四:你认为怎样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细致观察事物;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加之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第 二 课 时

●重点:

1.夯实文言基础,品析文中的精彩语句。

2.品味联想与想象的妙处,学会发现问题与探究问题。

预习导学

1.翻译下列句子。

(1)故时有物外之趣。 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2)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

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当作青云白鹤看。

(3)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

把土块凸出的部分当成丘陵,凹陷的部分当成山沟。

(4)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原来是一只癞蛤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了。

(5)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

忽然有一个庞大的物体,像要拔掉山推倒树一样冲过来。

2.根据要求填空。

(1)第三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这一妙境,完全源于作者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的是 丛草 、 虫蚁 、 土砾凸者 、 土砾凹者 。

(2)第四段中的“庞然大物”指的是 癞蛤蟆 ,所拔之“山”指的是 土砾凸者 ,所倒之“树”指的是 丛草 。

(3)“我”对癞蛤蟆一点也不害怕,从文中第四段的三个动词 捉 、 鞭 、 驱 可以看出来。这很符合儿童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性格。

3.本文开头说“物外之趣”,然后记叙了三件趣事,描绘了四幅图画,你能说说是哪四幅图画吗?

群鹤舞空图 青云白鹤图 山林野兽图 驱逐蛤蟆图

4.作者叙述童年趣事,“观蚊如鹤”的细节描写极为经典,请默写下来。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合作探究

问题一:感知文章内容。

1.“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蚊”与“雷”“鹤”有何联系?

夸张和比喻。

“我”从蚊群嗡嗡的声音与闷雷相似的特点联想到雷声,而把“蚊”比作鹤,也是蚊子的体形与鹤相像。

2.文中说“又留蚊于素帐中„„怡然称快”,从中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可见作者小时候是一个富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自寻快乐、十分爱玩的孩子。

问题二:年幼的作者由“夏蚊成雷”想象到“群鹤舞空”,进而创造出“青云白鹤”的美好画面。下文将蛤蟆想象成“庞然大物”,在想象这一点上前后是否相同?

前后想象并不相同。前一次想象是作者细致观察蚊子后,由它们与白鹤在体形特点、能飞这些方面的相似点引发的,接着出于模仿的意愿,有意创造了“青云白鹤”的美好画面。

“庞然大物”的出现是基于作者将院中小小天地想象成了“大自然”,一切事物都扩大了千倍万倍。作者当时正陶醉于自己想象的境界中,兴趣盎然地观看两只野兽相斗,突如其来地出现了癞蛤蟆,与虫子相比,自然是庞然大物。可见二者并不相同。

问题三:“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将癞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而不将它打死?

“我”恼恨之极,用鞭子打它表示惩罚。一是因为癞蛤蟆伤害了两条无辜的性命,二是因为它破坏了自己的情趣。

“我”没有处死癞蛤蟆,可以看出幼年时作者的正直可爱、天真无邪,同时说明他善良、爱惜生灵。

问题四:你认为怎样才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乐趣,成为一个有情趣的人?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以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来细致观察事物;善于运用联想和想象;加之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发现美、认识美。这样就能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


相关内容

  • 七年级上册语文
  • 七年级上册语文<忆读书>导学案 课题:<忆读书> 授课人: 授教时间:2013年3月3日 第一课时 [教与学互动设计]: * 学习方法:自主学习 这部分主要采用自主学习 ,梳理文章,让学生了解文本. 猜谜导入: 千层宝典一翻开,黑白纵横一排排,历代住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 ...

  • [风筝]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 一.教学内容分析:<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它讲述的是"我" ...

  •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国庆节作业
  • 泰兴市经纬学校初中部2012年秋学期七年级语文国庆节作业1 建议完成时间:120分钟 实际用时 2012.10.1 姓名 班级 学号 5.默写课文. (1)成功的花,! (3)梅雪争春未肯降,. (4)<赤壁>中以小见大,以两个美女的命运象征国家命运的句子是 , ,松间沙路净无泥,. 8 ...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需听写词语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需听写词语 第一单元 姥姥 炊烟 念叨 恍如 惊醒 滋润 拐杖 否则 锻炼 堡垒 道德 需要 激励 鞭策 承担 值勤 源泉 骑牛 振作 鸣蝉 20 造句:即使--也-- 既要--也要-- 古诗: <题秋江独钓图>(清) 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寸丝纶一丈钩.一曲高歌 ...

  • 单影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三集体备课
  • 固镇县姚集小学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 -----------------装----------订----------线--------------------- 主备人: 单影 授课人: 全册第 课时 教学内容: 静夜思 第 课时 单元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 ...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 课程类型:必修课程 教学材料:人民教育出版社 授课时间:90---100课时 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三年级一班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以单元为基本结构来设计和组织教学,达到目标.以教学目标为标准进行自我矫正和 ...

  • 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
  • 小学教案人教课标7册-<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之一 - 教案中心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美术品德各科 - 多彩教育网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百度搜藏人人网腾讯微博开心网腾讯朋友百度空间豆瓣网搜狐微博MSNQQ收藏淘江湖百度贴吧谷歌Buzz更多...百度分享游客,您好 免费注册 用户登录 我来发表 ...

  • 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 教 学 计 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从整体来看,学生身上好的习惯(课堂听讲,记笔记,发言提问)正在逐步养成,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转变,语文的综合能力也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较大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拟上完九年级上下两册书,上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是诗歌单元,让学生感悟人生 ...

  • 一年级上册语文课程纲要
  •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 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 教材来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 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安排:我开学了 3课时 识字 30课时 汉语拼音 40课时 课文 37课时 语文园地 18课时 口语交际 8课时 总计 136课时 一.课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