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论文
现代商业环境中的城市设计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传统商业环境带来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深入思考,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商业环境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商业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源之一,反映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不仅是城市物质消费的中心,更是市民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与交往场所,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关键字】城市 设计 商业环境 城市空间 一、商业环境中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内容:在城市设计中包括有:其一,商业中心、商业街、城市广场,这些是城市设计中的重点,其二,居住区设计则是一般设计,以大片的统一基调为主。其三,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地段,山地、水域、名胜的周围环境。 商业环境中的城市设计:其出发点在于调节更新的全过程并使之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作为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已具有广泛的城市含义。在组织其外部形态,考虑其组合方式美观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考虑其巨大的体态。良好的外部形态设计是整合周边城市环境的媒介,成为综合体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 商业环境的城市设计中,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组合,一种是组团式组合。 1、线性组合方式
线性组合方式采用线性组合方式进行建筑群体空问形态控制,其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建筑高度、建筑色彩以及建筑风格的控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从城市整体角度,结合地段的自然、文化、经济等因素,控制商业环境的整体空间轮廓。
(2)注重建筑物的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基地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环境景观等。均应与特定地段环境文脉相协调。 (3)建筑设计及其周边空间环境的
形成,不单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尤其 图1上海南京路空间布局 是应该考虑能否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通常商业步行街两侧及广场四周的建筑群大多呈线性组合的状态,如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的改造,结合南京东路历史建筑风貌、旧区改造趋势、商业布
局特征等因素,分成4个不同特色的区段进行建筑群体形象的控制。
图2上海南京路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2、组团式组合方式
采用组团式方式所形成的建筑群体空间形象,既可能是无中心的、均衡的;也可能是具有一定主从关系的、向心性的、具有凝聚力的。
采用这种建筑群体组合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组团式建筑之间宜有接近的位置、相似的视
图3上海陆家嘴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图4香港中心区
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特征或者共同的轴线等相互密切的联系。要避免
一组建筑群中的建筑单体在风格和体量上具有鲜明的差异和对比,处理得好能形成一定的戏剧性和动态 感,反之则会造成构图松散驳杂和视觉混乱。
(2)在竖向上或是在空间上要能形成鲜明的景观层次,形成远景、中景、近景层次鲜明,控制点和基准高度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3)要结合自然环境,建筑群体不应破坏山体景观和滨水
图5纽约曼哈顿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景观。上海陆家嘴建筑群体空间
形象这种组合方式通常运用于较大的商业片区或者中心区,典型的例子如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中心区,上海陆家嘴等。
觉
二、结合案例分析——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地区城市设计
解放碑商业中心是在原都邮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上世纪初以来一直都是重庆市的商业中心。2002年,为塑造和提升渝中半岛的城市形象,渝中区开始了渝中半岛形象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降低建筑容量,强化商业文化功能,增加绿化开敞空间”,提出了具有创意的城市设计十
图6总体印象 大要素,即“半岛之门、重庆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城市阳台、十字金街、绿色通廊、休闲水岸、城市文脉、城市之冠、
景观环路、山城步道、轨道节点”来体现渝中半岛地理特征、区位特征和文化内
涵。其功能定位是结合重庆地域文化和地理特征,
图7城市设计要素之“绿色廊道” 图8城市设计要素之以及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阳台” 重庆市中央商务区规划,将解放碑中心地区定位为: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商贸中心区。
并确定解放碑中心区的城市建设格局为“两核、双环、七片区”的空间结构,定性为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硬核区。 “两核”:强化十字金街的商贸中心作用,突出其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结合较场
口片区的
图9重庆市主城区主要商业中心分布 “城市之冠”项目建设,增设为其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小十字金街的空间模式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强化十字金街商业功能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影响能力。
“双环”: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道路交通条件,通过局部地段单循环、强化地面地下交通联系、整治现有道路条件等手段,形成以临江路、新华路为外环干道,以中华路、民生路为内部主干道,以较场口、市公安局地块为未来换乘中心的整体交通构架。 “七片区”:利
用交通干道的分隔作用,
图11解放碑中心区建设示意图 结合区域场地特性形成七片不同风貌特征的区域:十字金街片区、罗汉寺片区、
区位置示意图
国泰片区、较场口城市之冠片区、通远门片区、小什字片区、新华路片区。
本次解放碑中心地区城市设计,采用上述商业环境中城市设计的基本控制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建筑风格三个方面对建筑群体空间形象进行了控制。
(1)建筑高度控制:根据地块位置和整体城市景观的控制要求,对整个解放碑中心地区的高层建筑作分级设计:等级高度控制(米) 建筑性质一级≥250 城市之冠,对天际轮廓线起决定作用,二级150~200 重点片区的标志性建筑(世贸、万豪等),三级100~150 起一定景观作用的高层建筑,四级≤100 作为景观背景作用的高层建筑。 (2)建筑色彩控制:建筑以浅色调为主,结合周边建筑确定色差偏向;标志性建筑可采用较亮色或深色调突出;坡屋顶色彩可以采用青灰色或灰色,局部深暖色。 (3)建筑风格控制;整体风格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局
图12解放碑中心区建筑色彩控制
部可采用传统建筑或欧
式符号,应简洁抽象:同时地块内按建筑形象特征的差异分为四个控制区域,即
历史建筑风格区、传统建筑协调区、现代风格协调区、现代风格融合区。
图13解放碑中心区立面图
功能结构调整及优化 (1)功能结构调整:本次城市设计对功能结构进行了调整变“单核”为“双核”,
即强化十字金街商贸中心的作用,形成以大型综合商业设旋为核心,以专业性商业零售店为骨架,具有完善服务功能体系的复合型高档商业区。 (2)交通组织: 以“双十字格局”的步行交通系统为核.形成两个内部车行交通环线,双环线之间加强道路支线连接。
图14解放碑中心区功能布置图
同时在步行区周边结合公交、地
铁、轻轨站点,设置集中的交通换乘中心,从而减小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3)步行空间系统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地面步行区,从现状十字形步行空间向网络化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地面主要交通干道的通行能力和步行空间的连续性,构筑
了与地面交通完全分离的空中步行系统,增强立体步行系统对商业环境中商业、休闲功能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三、城市商业中心空间与城市设计——以昆明为例
城市空间的功能就是要满足人的各种活动的需要。行为作用于特定的空间,构成了活动。活动与功能也存在互动的关系。空间依据活动的需要设定功能,反之,已设定的功能为活动提供空间。 城市空间的功能往往是多样的、综合性的。功能设置的前提需要分析,从适用性出发。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对外形象、文明程度、经济发展状况等。每一个城市总能找到她的代表性商业中心。
提到上海,自然会联想到南京路;提到北京,想到王府井、西单;提到昆明,人们会想到金马坊,南屏街,顺城。从昆明全市范围看, 长期历史发展只形成了一个单级商业中心, 商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市区五大商圈:近日商圈、小西门商圈、青年路商
图15昆明金马坊片区
圈、白塔路商圈、加上南屏街、正义路步行体系, 现有市级中心商业区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商业中心又是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在特定地段的高度集聚, 形成结节点或结节地段, 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
昆明顺城王府井购物中心项目拟建于昆明最具盛名的百年顺城老街地段,一个以汇集商业、住宅及办公设施的综合性建筑体系。
作为昆明城市中心商务、商业与生活的有机核心,在顺城,东风西路、金碧路和人民路等交通主干道连接了东西两向;青年路、正义路、三市街、五一路贯穿了南北两方。便捷的交通设施使该片区成为人流、交通流和物流的聚集和疏散地--昆明市最大的商业步行街体系“近日步行街”体系和昆明市著名的下穿工程“近日下穿隧道”均在这一片区内,形成了昆明市最大的商业步行体系。
顺城是昆明中心商业区的新胜地,经常提倡和引导新的生活方式,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 商业步行街ShoppingCenter的融合。
图17昆明顺城购物中心总平面图顺城商业街区既提供居住、又提供
结构图 了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购物配套,将街区与国际化、居住、休闲、娱乐、商务
图16昆明商业圈结构图
等组合在一起。
三、结语
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需要,以城市行为出发点,是城市设计建构城市空间形态最基本的依据。当代商业中心建设应当遵从功能多元化、城市游憩活动的介入和空间人性化等现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设计的内容,并完善商业中心、商业街、城市广场的设计,这些是城市设计中的重点,商业街的业态组成与所处的城市区位和服务对象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商业环境更新的城市设计研究》 重庆大学 程晖
《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 张翼飞 《城市设计对中等城市中心商业区开发指导》 夏鹏 方彬 《论昆明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布局》 金杰 陈志斌 《昆明顺城王府井购物中心》 陈苏柳 鲁明
城市设计论文
现代商业环境中的城市设计
【摘要】随着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发展,传统商业环境带来的破坏引起了人们的深入思考,人们逐渐意识到城市商业环境中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商业环境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影响源之一,反映着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不仅是城市物质消费的中心,更是市民活动的重要公共空间与交往场所,多样性是城市的天性。
【关键字】城市 设计 商业环境 城市空间 一、商业环境中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内容:在城市设计中包括有:其一,商业中心、商业街、城市广场,这些是城市设计中的重点,其二,居住区设计则是一般设计,以大片的统一基调为主。其三,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地段,山地、水域、名胜的周围环境。 商业环境中的城市设计:其出发点在于调节更新的全过程并使之满足广大市民的需求。城市商业建筑综合体作为城市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已具有广泛的城市含义。在组织其外部形态,考虑其组合方式美观的同时,一方面要考虑到对周边城市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要考虑其巨大的体态。良好的外部形态设计是整合周边城市环境的媒介,成为综合体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 商业环境的城市设计中,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线性组合,一种是组团式组合。 1、线性组合方式
线性组合方式采用线性组合方式进行建筑群体空问形态控制,其主要的控制内容包括:建筑高度、建筑色彩以及建筑风格的控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 (1)从城市整体角度,结合地段的自然、文化、经济等因素,控制商业环境的整体空间轮廓。
(2)注重建筑物的形成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基地的内外空间,交通流线,人流活动和环境景观等。均应与特定地段环境文脉相协调。 (3)建筑设计及其周边空间环境的
形成,不单在于成就自身的完整性,尤其 图1上海南京路空间布局 是应该考虑能否对所在地段产生积极的环境影响。
通常商业步行街两侧及广场四周的建筑群大多呈线性组合的状态,如上海南京东路商业步行街的改造,结合南京东路历史建筑风貌、旧区改造趋势、商业布
局特征等因素,分成4个不同特色的区段进行建筑群体形象的控制。
图2上海南京路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2、组团式组合方式
采用组团式方式所形成的建筑群体空间形象,既可能是无中心的、均衡的;也可能是具有一定主从关系的、向心性的、具有凝聚力的。
采用这种建筑群体组合方式,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组团式建筑之间宜有接近的位置、相似的视
图3上海陆家嘴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图4香港中心区
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特征或者共同的轴线等相互密切的联系。要避免
一组建筑群中的建筑单体在风格和体量上具有鲜明的差异和对比,处理得好能形成一定的戏剧性和动态 感,反之则会造成构图松散驳杂和视觉混乱。
(2)在竖向上或是在空间上要能形成鲜明的景观层次,形成远景、中景、近景层次鲜明,控制点和基准高度高低错落的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3)要结合自然环境,建筑群体不应破坏山体景观和滨水
图5纽约曼哈顿建筑群体空间形象
景观。上海陆家嘴建筑群体空间
形象这种组合方式通常运用于较大的商业片区或者中心区,典型的例子如纽约的曼哈顿、香港的中心区,上海陆家嘴等。
觉
二、结合案例分析——重庆市解放碑中心地区城市设计
解放碑商业中心是在原都邮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上世纪初以来一直都是重庆市的商业中心。2002年,为塑造和提升渝中半岛的城市形象,渝中区开始了渝中半岛形象设计。设计的主要内容为“降低建筑容量,强化商业文化功能,增加绿化开敞空间”,提出了具有创意的城市设计十
图6总体印象 大要素,即“半岛之门、重庆大学硕
士学位论文城市阳台、十字金街、绿色通廊、休闲水岸、城市文脉、城市之冠、
景观环路、山城步道、轨道节点”来体现渝中半岛地理特征、区位特征和文化内
涵。其功能定位是结合重庆地域文化和地理特征,
图7城市设计要素之“绿色廊道” 图8城市设计要素之以及渝中半岛城市形象设计和“城市阳台” 重庆市中央商务区规划,将解放碑中心地区定位为:重庆市中央商务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商贸中心区。
并确定解放碑中心区的城市建设格局为“两核、双环、七片区”的空间结构,定性为城市中央商务区的硬核区。 “两核”:强化十字金街的商贸中心作用,突出其时代感和现代气息。结合较场
口片区的
图9重庆市主城区主要商业中心分布 “城市之冠”项目建设,增设为其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以小十字金街的空间模式形成新的商业中心,强化十字金街商业功能对整个区域的辐射影响能力。
“双环”:充分利用区域内现有的道路交通条件,通过局部地段单循环、强化地面地下交通联系、整治现有道路条件等手段,形成以临江路、新华路为外环干道,以中华路、民生路为内部主干道,以较场口、市公安局地块为未来换乘中心的整体交通构架。 “七片区”:利
用交通干道的分隔作用,
图11解放碑中心区建设示意图 结合区域场地特性形成七片不同风貌特征的区域:十字金街片区、罗汉寺片区、
区位置示意图
国泰片区、较场口城市之冠片区、通远门片区、小什字片区、新华路片区。
本次解放碑中心地区城市设计,采用上述商业环境中城市设计的基本控制原则。在此基础上,从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建筑风格三个方面对建筑群体空间形象进行了控制。
(1)建筑高度控制:根据地块位置和整体城市景观的控制要求,对整个解放碑中心地区的高层建筑作分级设计:等级高度控制(米) 建筑性质一级≥250 城市之冠,对天际轮廓线起决定作用,二级150~200 重点片区的标志性建筑(世贸、万豪等),三级100~150 起一定景观作用的高层建筑,四级≤100 作为景观背景作用的高层建筑。 (2)建筑色彩控制:建筑以浅色调为主,结合周边建筑确定色差偏向;标志性建筑可采用较亮色或深色调突出;坡屋顶色彩可以采用青灰色或灰色,局部深暖色。 (3)建筑风格控制;整体风格以现代主义建筑为主,局
图12解放碑中心区建筑色彩控制
部可采用传统建筑或欧
式符号,应简洁抽象:同时地块内按建筑形象特征的差异分为四个控制区域,即
历史建筑风格区、传统建筑协调区、现代风格协调区、现代风格融合区。
图13解放碑中心区立面图
功能结构调整及优化 (1)功能结构调整:本次城市设计对功能结构进行了调整变“单核”为“双核”,
即强化十字金街商贸中心的作用,形成以大型综合商业设旋为核心,以专业性商业零售店为骨架,具有完善服务功能体系的复合型高档商业区。 (2)交通组织: 以“双十字格局”的步行交通系统为核.形成两个内部车行交通环线,双环线之间加强道路支线连接。
图14解放碑中心区功能布置图
同时在步行区周边结合公交、地
铁、轻轨站点,设置集中的交通换乘中心,从而减小中心区的交通压力。
(3)步行空间系统化建设进一步扩大地面步行区,从现状十字形步行空间向网络化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地面主要交通干道的通行能力和步行空间的连续性,构筑
了与地面交通完全分离的空中步行系统,增强立体步行系统对商业环境中商业、休闲功能的支持与促进作用。
三、城市商业中心空间与城市设计——以昆明为例
城市空间的功能就是要满足人的各种活动的需要。行为作用于特定的空间,构成了活动。活动与功能也存在互动的关系。空间依据活动的需要设定功能,反之,已设定的功能为活动提供空间。 城市空间的功能往往是多样的、综合性的。功能设置的前提需要分析,从适用性出发。
城市商业中心区是一个城市的“脸面”,展示着这座城市的历史风貌、对外形象、文明程度、经济发展状况等。每一个城市总能找到她的代表性商业中心。
提到上海,自然会联想到南京路;提到北京,想到王府井、西单;提到昆明,人们会想到金马坊,南屏街,顺城。从昆明全市范围看, 长期历史发展只形成了一个单级商业中心, 商业主要集中分布在市区五大商圈:近日商圈、小西门商圈、青年路商
图15昆明金马坊片区
圈、白塔路商圈、加上南屏街、正义路步行体系, 现有市级中心商业区空间集聚特征明显。商业中心又是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活动在特定地段的高度集聚, 形成结节点或结节地段, 在空间上呈现出不同的形态结构。
昆明顺城王府井购物中心项目拟建于昆明最具盛名的百年顺城老街地段,一个以汇集商业、住宅及办公设施的综合性建筑体系。
作为昆明城市中心商务、商业与生活的有机核心,在顺城,东风西路、金碧路和人民路等交通主干道连接了东西两向;青年路、正义路、三市街、五一路贯穿了南北两方。便捷的交通设施使该片区成为人流、交通流和物流的聚集和疏散地--昆明市最大的商业步行街体系“近日步行街”体系和昆明市著名的下穿工程“近日下穿隧道”均在这一片区内,形成了昆明市最大的商业步行体系。
顺城是昆明中心商业区的新胜地,经常提倡和引导新的生活方式,居住和商业的集中融合, 商业步行街ShoppingCenter的融合。
图17昆明顺城购物中心总平面图顺城商业街区既提供居住、又提供
结构图 了丰富的商业配套和休闲购物配套,将街区与国际化、居住、休闲、娱乐、商务
图16昆明商业圈结构图
等组合在一起。
三、结语
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和政治活动的需要,以城市行为出发点,是城市设计建构城市空间形态最基本的依据。当代商业中心建设应当遵从功能多元化、城市游憩活动的介入和空间人性化等现实,需求.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和组织城市空间形态。更好地服务于城市设计的内容,并完善商业中心、商业街、城市广场的设计,这些是城市设计中的重点,商业街的业态组成与所处的城市区位和服务对象息息相关。
参考文献:
《商业环境更新的城市设计研究》 重庆大学 程晖
《城市商业中心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南京林业大学 张翼飞 《城市设计对中等城市中心商业区开发指导》 夏鹏 方彬 《论昆明城市商业中心空间布局》 金杰 陈志斌 《昆明顺城王府井购物中心》 陈苏柳 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