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1课 根怎样生长(对应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根的形态特征,对多种植物的根进行分类。
2. 通过探究根的生长方向,了解根具有向地性和向水性,培养设计方案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 通过课后耐心种植和持续观察,培养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是探究根的生长方向。
教学难点:是根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课内无法立即观察到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照顾好豆芽、豆苗,坚持观察,直至得出结论。
课前准备:香菜、菠菜、荠菜、大蒜、洋葱、玉米、松树等植物的根的实物或图片;黄豆种子若干、透明容器2个、花泥。香菜、菠菜、荠菜、大蒜、洋葱、玉米、松树等植物的根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2课 茎与阳光(对应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各种植物的茎进行分类,了解植物的茎有的硬,有的软,有的能够直立,有的不
能直立等,同时培养分类的能力。 2. 认识一些常见的变态茎。
3. 通过探究茎的生长方向,了解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 4. 培养设计方案、收集证据的能力。
5. 通过课后照顾植物和持续观察,培养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是探究茎的向光性。
教学难点:是设计实验证明茎的生长方向受到阳光影响。
课前准备:葡萄、南瓜、牵牛花、月季、水稻、樟树等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茎朝一个方向弯曲的盆栽植物、有夹层的纸盒、盆栽豆苗。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3课 叶的光合作用(对应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叶进行分类,了解一些常见叶的形态特征,培养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 2. 通过实验,了解绿色植物的叶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
3. 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初步培养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体会叶对植物整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是探究叶的光合作用。
教学难点:是检测叶片中是否含有有机物——淀粉。
课前准备:荷、枫树、樟树、红叶李、松树、竹、悬铃木、柏树、槭树、吊兰、桂花等植物的叶;水草、玻璃片、玻璃杯、水槽;黑卡纸、天竺葵、回形针、酒精、烧杯、酒精灯;褪去叶绿素的叶片、碘液、滴管。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4课 叶的蒸腾作用(对应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叶片的大小与水分蒸腾量有关,叶片越大,水分蒸腾量越大。
2. 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培养设计和实施对比实验的能力,以及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能力。
3.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提高爱护叶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是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是根据预测设计对比实验。
课前准备:盆栽绣球、塑料袋、绣球叶、纸、玻璃杯;大小不同的绣球叶、纸以及寒带植物、热带植物照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1课 根怎样生长(对应教材第1—2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根的形态特征,对多种植物的根进行分类。
2. 通过探究根的生长方向,了解根具有向地性和向水性,培养设计方案和收集证据的能力。 3. 通过课后耐心种植和持续观察,培养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是探究根的生长方向。
教学难点:是根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课内无法立即观察到结果,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照顾好豆芽、豆苗,坚持观察,直至得出结论。
课前准备:香菜、菠菜、荠菜、大蒜、洋葱、玉米、松树等植物的根的实物或图片;黄豆种子若干、透明容器2个、花泥。香菜、菠菜、荠菜、大蒜、洋葱、玉米、松树等植物的根的实物或图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2课 茎与阳光(对应教材第3—4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各种植物的茎进行分类,了解植物的茎有的硬,有的软,有的能够直立,有的不
能直立等,同时培养分类的能力。 2. 认识一些常见的变态茎。
3. 通过探究茎的生长方向,了解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 4. 培养设计方案、收集证据的能力。
5. 通过课后照顾植物和持续观察,培养持之以恒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是探究茎的向光性。
教学难点:是设计实验证明茎的生长方向受到阳光影响。
课前准备:葡萄、南瓜、牵牛花、月季、水稻、樟树等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茎朝一个方向弯曲的盆栽植物、有夹层的纸盒、盆栽豆苗。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3课 叶的光合作用(对应教材第5—6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叶进行分类,了解一些常见叶的形态特征,培养自选标准进行分类的能力。 2. 通过实验,了解绿色植物的叶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释放氧气。
3. 通过对光合作用的探究,初步培养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体会叶对植物整体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是探究叶的光合作用。
教学难点:是检测叶片中是否含有有机物——淀粉。
课前准备:荷、枫树、樟树、红叶李、松树、竹、悬铃木、柏树、槭树、吊兰、桂花等植物的叶;水草、玻璃片、玻璃杯、水槽;黑卡纸、天竺葵、回形针、酒精、烧杯、酒精灯;褪去叶绿素的叶片、碘液、滴管。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单元1 植物的根茎叶
第4课 叶的蒸腾作用(对应教材第7—8页)
教学目标:
1. 通过对比实验,发现植物的叶具有蒸腾作用,叶片的大小与水分蒸腾量有关,叶片越大,水分蒸腾量越大。
2. 通过探究叶的蒸腾作用,培养设计和实施对比实验的能力,以及解释生活中相关现象的能力。
3. 通过阅读资料,了解蒸腾作用对植物的意义,提高爱护叶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是探究叶的蒸腾作用。 教学难点:是根据预测设计对比实验。
课前准备:盆栽绣球、塑料袋、绣球叶、纸、玻璃杯;大小不同的绣球叶、纸以及寒带植物、热带植物照片。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