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资源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对于财政系统而言,一分钱如何才能培养一分才?南通市财政局的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管理实践给出了答案。
“一分钱,一分才”,是猎头公司不惜重金猎取精英的信条。地方的人才管理同样应如此。南通市财政局着力把人才专项资金的支出做到追踪问效,不徒有虚名。如何对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管理,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动态管理。
绩效目标
公共财政在人才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组成部分,具有政府行为的明显特征,即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具有公共性、间接性和时滞性。
以上特征决定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管理目标,应遵循“公开、透明、专家评审”的原则。根据人才工作和财政管理要求,将目标按项目管理目标与财政人才资金管理目标分类设立,并通过定量,定性、评估三种表述方式,体现人才工作的不同类型,不同特性,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财政人才资金支出绩效。同时,公开接受专家咨询和社会监督,使目标科学、合理,具有经济性和有效性。
绩效评价
根据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的实际情况,对财政人才支出绩效评价,侧重于支出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应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从资金运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我认为,可从相关性、重要性、经济性等方面设置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如:业务指标、管理指标和效益指标等。业务指标指与项目具体内容相关联,包括立项的必要性、科学性及目标完成程度,如“人才特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工作步骤等;管理指标指为达到绩效目标而对人才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资金投入的财务管理,包括项目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专项资金落实及支出使用中的财务制度管理等;效益指标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总之,指标的设置选择,要通过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者的责任,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对于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预定目标与实施效果比较法。如“人才培养专项”、“赴外招聘高层次人才”项目,通过比较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第二,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项目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如“人才基地建设”、“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等项目。
第三,最低费用选择法,即在无法取得有关部门项目的预期收益时,分析比较项目的投入,费用或成本最低为最优。如“人才引智专项”、“人才特区工作经费”等项目。
第四,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和成本的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人才市场建设”项目。
第五,专家评议法。邀请若干专家,对相关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如“重点学科人才建设”项目。
第六,公众评判法。即采取向公众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测评,以评判某项目效益高低。如“高技能人才专项”项目。
第七,查问询证法。评议人员通过与人才评价客体直接或间接以口头、书面,正式和非正式会谈等方式了解相关信息,从而形成判断。如“人才安家补贴”项目。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方法。
绩效管理
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工作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因此,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实行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来说:
首先,将人才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部门每年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绩效评价结果是安排、平衡下年项目预算的基础依据,财政部门、资金使用部门要建立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基础资料数据库,在编制人才资金年度预算时,将绩效评价运用于立项阶段,采用零基预算法,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专家论证及筛选,同时结合评价结果,充分考虑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未来绩效,提高项目立项及预算的合理性、公正性。
其次,绩效评价结果要成为改进和加强人才资金管理的重要参考。人才支出绩效的评价结果是对人才资金使用单位的人才开发、工作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项目投入的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另外,财政部门在项目的执行阶段,要加强事中监督,随时跟踪、抽查项目进展情况。在资金拨付形式上,进行阶段性的绩效评价、分期拨付及专项报批,来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防止财政资金流失与浪费,使绩效评价结果发挥监控作用。
预算项目完成后,做好追踪审计与绩效评价。财政部门要督促和参与资金使用部门的工作,对项目资金使用及效果情况及时审计、检查和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发布,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
人才资源是生产力中最积极、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因素。对于财政系统而言,一分钱如何才能培养一分才?南通市财政局的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管理实践给出了答案。
“一分钱,一分才”,是猎头公司不惜重金猎取精英的信条。地方的人才管理同样应如此。南通市财政局着力把人才专项资金的支出做到追踪问效,不徒有虚名。如何对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管理,我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系统的动态管理。
绩效目标
公共财政在人才资源开发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而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组成部分,具有政府行为的明显特征,即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具有公共性、间接性和时滞性。
以上特征决定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管理目标,应遵循“公开、透明、专家评审”的原则。根据人才工作和财政管理要求,将目标按项目管理目标与财政人才资金管理目标分类设立,并通过定量,定性、评估三种表述方式,体现人才工作的不同类型,不同特性,以全面、客观地反映财政人才资金支出绩效。同时,公开接受专家咨询和社会监督,使目标科学、合理,具有经济性和有效性。
绩效评价
根据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的实际情况,对财政人才支出绩效评价,侧重于支出的经济性、效率和效果,应遵循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从资金运行过程和执行结果进行分析评价。
我认为,可从相关性、重要性、经济性等方面设置选择最具代表性、最能反映评价要求的指标,如:业务指标、管理指标和效益指标等。业务指标指与项目具体内容相关联,包括立项的必要性、科学性及目标完成程度,如“人才特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规划和工作步骤等;管理指标指为达到绩效目标而对人才工作的组织管理和资金投入的财务管理,包括项目目标实施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专项资金落实及支出使用中的财务制度管理等;效益指标包含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总之,指标的设置选择,要通过强化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者的责任,达到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
对于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可采用以下方法:
第一,预定目标与实施效果比较法。如“人才培养专项”、“赴外招聘高层次人才”项目,通过比较支出所产生的实际结果与预定的目标,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第二,成本――效益比较法。针对项目目标,在目标效益额相同的情况下,以最小成本取得最大效益为优。如“人才基地建设”、“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培养”等项目。
第三,最低费用选择法,即在无法取得有关部门项目的预期收益时,分析比较项目的投入,费用或成本最低为最优。如“人才引智专项”、“人才特区工作经费”等项目。
第四,因素分析法。通过列举分析所有影响收益和成本的内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评价。如“人才市场建设”项目。
第五,专家评议法。邀请若干专家,对相关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评价。如“重点学科人才建设”项目。
第六,公众评判法。即采取向公众问卷调查的方式统计,测评,以评判某项目效益高低。如“高技能人才专项”项目。
第七,查问询证法。评议人员通过与人才评价客体直接或间接以口头、书面,正式和非正式会谈等方式了解相关信息,从而形成判断。如“人才安家补贴”项目。
此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其他方法。
绩效管理
财政人才专项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提高人才的工作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因此,注重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是绩效管理的关键。实行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具体来说:
首先,将人才资金支出的绩效评价结果作为财政部门每年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绩效评价结果是安排、平衡下年项目预算的基础依据,财政部门、资金使用部门要建立一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和项目基础资料数据库,在编制人才资金年度预算时,将绩效评价运用于立项阶段,采用零基预算法,对项目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审查、专家论证及筛选,同时结合评价结果,充分考虑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科学预测未来绩效,提高项目立项及预算的合理性、公正性。
其次,绩效评价结果要成为改进和加强人才资金管理的重要参考。人才支出绩效的评价结果是对人才资金使用单位的人才开发、工作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项目投入的科学性、合理性,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导向作用。
另外,财政部门在项目的执行阶段,要加强事中监督,随时跟踪、抽查项目进展情况。在资金拨付形式上,进行阶段性的绩效评价、分期拨付及专项报批,来确保资金按规定用途使用,防止财政资金流失与浪费,使绩效评价结果发挥监控作用。
预算项目完成后,做好追踪审计与绩效评价。财政部门要督促和参与资金使用部门的工作,对项目资金使用及效果情况及时审计、检查和绩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通过新闻媒体对外发布,增强财政资金使用的透明度,加强社会和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