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

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

1.“共”通“供”,供给,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阙”通“缺”,侵损,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说”通“悦”,心服,如“秦伯说,与郑人盟”。

4.“知”通“智”,聪明,如“失其所与,不知”。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56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57由通犹,表示比况,相当于“就像”,如: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58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样子,如:施从良人之所之。

59无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无或乎王之不智。

60为通谓,认为,如:为是其智弗若也。

61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62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63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64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受辱。

65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66摩通磨,灭,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7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8责通债,债务,下狱受腐刑,如: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69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70奉通捧,捧着,如:臣愿奉璧往使。

71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书于庭。

72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

73宾通傧,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如:设九宾礼于廷。

74缪通穆,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5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6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77濯通浊,混浊,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8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楚。

79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80乡通向,如:北乡自刭。

81衡通横,与“纵”相对,如:外连衡而斗诸侯。

82 没通殁,死,鄙陋没世。

83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

84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85少通稍,稍微,太后之色少解。

86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87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88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89生通性,资质,如:君子生非异也。

90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91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

92属通嘱,嘱咐,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用通假字荟萃

(人教版)

文/曹斌锋

A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 “斑”; 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蜯: 同“蚌”;河蚌。 “民食果损蜯蛤。

暴:同“曝”; 晒。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 暴露,显露。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于朝廷。” 暴:同“曝”;晒。动词。 “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桮:同“杯”;酒器。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同“背”;背叛,违背。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 通“被”;顶。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同金生皆被绮绣。”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逃避。动词。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 遍及,普遍。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不会。副词。 “王曰:‘不也’。”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汝见我不?”“宁可共载不?”

C

材:同“才”;才能。名词。 仆材 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 通“才”; 仅,只。副词。 “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

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 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 彩色,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 脏腑。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 “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

当:通“挡”; 抵挡,抵偿。动词。 “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 抵挡。动词。 “曹军不能抵当。”“以尔汉而当汉半地,臣请往如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 引导。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 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 落。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 嘱咐。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动词。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 强取,夺取。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E

蛾:同“蚁 ”;蚂蚁。名词 。“土民蛾聚者万人。”

而:通“尔”;你的。代词。 “吾乃 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而:通“尔”;你,你的。代词。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的。代词。 “若欲 死而父,即前斗”

而:同“如”; 象。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 罢了。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无他,但手熟尔。” “以头抢地尔。”“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非死则徙尔。”

F

蕃:通“繁”; 多。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人穷则反本。”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盖亦反其本矣。 “使子路反见之。”“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 俸禄,薪俸。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同“捧”; 两手托着。动词。 “而察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 盛酒浆的瓦器。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兴化部是日遂盍出华林部远甚。”

盖:通“盍”;何不。兼词。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彀:同“够”; 能够。副词。

彀;同“够”; 达到。动词。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估:通“贾”; 商人。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 洗手。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H

函胡: 同“含糊”; 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 什么。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 跟竖、直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 梗塞,指不顺。动词。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 与纵相对, “外连横而斗诸侯。”

衡:通“横”; 与竖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左手倚一衡木”

华:同“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 “混黄华叶衰。”

画:同“划”; 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同“欢”; 欢聚。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还:同“环”; 绕。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还:同“旋”; 回转、掉转。动词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惶” ;恐惧,惊慌。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赢得仓皇北顾。”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 “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恍惊起而长嗟。”

麾:同“挥”; 指挥。动词。 “麾众 拥豪民马前”

惠:同“慧”; 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 昏乱糊涂。形容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混:同“浑”; 水不筒,污浊,形容词。 “举世沼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溷: 同“混”、“浑”; 混浊。形容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浑”; 厕所。名词。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火:同“伙”; 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 “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 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J

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棘: 同“戟”; 兵器。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 垫。动词。 “籍柔覆温之躯。”

纪:通“记”; 记载。动词。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贾:通“价”; 钱。名词。 “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同“拣”; 选,择。动词。 “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 挑选,选拔。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 挑选。动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 暴露,露出来。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信义安所见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路转溪头忽见”“风吹草低见牛羊” “才美不外见”“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同现”; 现在。副词。 “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缰:同“强”; 强大。形容词。 “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疆:通“强”; 强壮。形容词。 “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糨:同“浆”; 用米汤汁浸渍。。动词。

介:同“芥”; 小草。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缙:通“搢”; 插。动词。 “缙绅、大 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缙:同“搢”; 插。动词。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菁:通“精”; 精华,糟碎。形容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景 同“影”; 影子。名词。 “影从云合,而见一人。”

景:同“影”; 影子。名词 “荡荡空中景。”

景: 同“影”; 影子。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迥:同“回”; 辣转。动词。 “迥忆后街之屋。”

鸠:同“纠”; 集合。动词。 “豪民 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沮:通“阻”; 阻止,阻挡。动词。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句: 同“勾”; 勾取。动词。 “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具:通“俱”; 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 通“俱”; 全,都。副词。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具:通“俱”; 全,皆。副词。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通“俱”; 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具: 同“俱”; 都,全,副词。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距 :同“拒”; 抗拒。动问。 “或走, 或闭门旅距。”

距: 同“拒”; 把守。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决:通“诀”; 诀别,离别。动词。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离别。动词。 “辞决而行。”

掘:同“倔”;顽强,固执。形容词。 “掘强沙塞之间。”

K

抗:通“亢”; 高。形容词。 “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亏:同“诡”; 差异,不适应。动词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L

雷:通“擂鼓”; 敲击。动词。 “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儽:通“累”; 堆矗,积累。动词。 “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累:通“摞”; 捆绑犯人的大绳子例句中作。捆绑。讲,与“臣”一起指。俘虏。”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累累:通“垒垒”; 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 遭遇。动词。 “离骚’者,犹离忧也。”

栗:同“栗”; 发抖。动词。 栗深林今惊层颠。”

栗:同“栗”; 发抖。动词。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

帘:同“奁”;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名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列:通“裂”; 分裂。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脟:同“脔”; 切成块状的肉。名词。

廪廪:通“懔懔”; 危惧的样子。形容 “而直为此廪廪也。”

陵:通“凌”; 凌侮。动词。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陵:通“凌”; 凌侮。动词。 “几为 巡骄傲 所陵迫死。

流离:同“淋漓”; 沾湿的样子。形容词。 “两股间脓血流离。”

陇:同“垄”; 高地。名词。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录:同“碌”; 平凡,乎庸。形容词。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戮: 通“勠” 并力,尽力。动词。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臝:同“裸”; 裸体。名词。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M

茆;同“茅”; 茅草。名词。 “覆之以茆。”

没:同“殁”; 死。动词。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每:同“们”; 词尾,表人的复数。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 “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陌:通“百”;量词。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时,引申为“末”。 “莫春者,春服既成。”

畮:同“亩”; 土地面积单位。量词。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N

内: 同“纳”; 接纳,接受。动词。 “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内:同“纳”; 接纳。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内:同“纳”; 放人。动词。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那:同“挪”; 抽。动词。 “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枏:同“楠”; 楠木。名词。 “江南出枏、梓 、姜、桂”

呐:同“讷”; 说话迟钝或口吃,的句中的 “只听得差拨口里。”

孽:同“孽”; 灾害,罪恶。名词。 “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

女:同“汝”; 人称代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O

殴:通“驱”; 驱逐。动词。 “今殴民而归之农。”

P

畔:通“叛”; 背叛,离开。动词。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 背叛。动词。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吾灵尚依旁汝也。”

矉:同“颦”; 皱眉头。动词。 “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Q

齐:同“剂”; 量词,例句中为名词。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蕲:同“祈”; 求。动词。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

契:同“锲”; 刻,动词 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繈:同“襁”; 婴儿的被子,如现在的包袱。名词。 “则人物归亡,繈至而辐凑。” 躈:同“噭”;一说是肛门。名词。 牛羊蹄躈各以千计。”

禽:通“擒”;捕捉。动词。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禽:通“擒”; 捕捉。动词。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诎:同“屈”; 弯曲。动词。 “诎右臂支船。”

取:通“娶”; 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去:同“弆”; 藏。动词。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却:同“却”; 退。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

郤:同“隙”; 空隙。名词。 “依乎天理,批大却 。”

阙:通“缺”; 缺点。名词。 “必能 裨补阙漏。”

R

輮:通“揉”; 使„„弯曲。动词。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蒻:同“箬”; 箬竹。名词。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S

善:通“缮”; 修治,拭擦。动词。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沈:同“沉”; 程度深。副词。 “沈醉不知归路。”

沈:同“沉”; 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生:同“性”; 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声:通“伸”; 陈述,说明。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通“志”; 标志,记号。名词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识:通“志”; 记住。动词。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食:同“饲”; 喂。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 粪便。名词。

式:通“拭”; 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逝:通“誓”; 发誓。动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同“授”; 给,与。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同“熟”; 煮熟了的。形容词。 “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

孰:同“熟”; 仔细。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高兴,愉快。形容词。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同“悦”; 高兴。形容词。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而民说之。” “秦王不说。”

竦:同“耸”; 高。形容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T

太:通“大”; 大部分。形容词。 “死者太半。”

汤:同“烫”: 用热水焐。动词。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 打猎。动词。 “今王田猎于此。”

帖:同“贴”; 用标签标出。动词。 “不用,则以纸帖之。”

帖:同“贴”; 粘附。动词。 “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 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 同“途”, 道路。名词。 “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土:同“仕” 作官。动词。 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橐:通“托”; 托付,委托。动词。 “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W

顽:同“玩”; 开玩笑。动词。 “我又不同你顽。”

亡:同“无”; 不,副词 “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亡何国变,宁南死。”

亡:同“无”; 没有。副词。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空自苦亡人之地。” “河曲智叟亡以应。”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罔:同“网”; 罗网。名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 应答声。象声词。 “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惟: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先生乐游。”“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惟陈言之务去。”“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惟有门前镜湖水。”“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文:同“纹”; 纹理。名词。 “其中多斑文小鱼。”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通“毋”; 不要。副词。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X

希:同“稀”; 稀疏,少,罕见。形容词。 有志乎古者希矣。”“鼓瑟希,铿尔。” 熙:同“嬉”; 欢乐,快乐。形容词。 其余则熙熙而乐。”

郤:同“隙”; 隔阂,嫌怨。名词。 “令将军与臣有郤。”

孅:通“纤”; 精细。形容词。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县:同“悬” ;挂着。动词。 “胡瞻尔庭有县廛兮?”“县明太 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乡:同“向”; 对着、朝着。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飨:同“享”; 受。动词。 “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向:通“响”; 响声。名词。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邪:同“耶”; 吗。疑问语气词。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径验邪?”“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何忧令名不彰邪?”“其真无马邪?”何预我邪?” 羞: 同“馐”; 食物名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同“墟”; 市。名词。 “之虚所卖之。”

畜: 通“蓄”; 积聚,储藏。动词。 “故其畜积足恃。”

Y

炎:通“焰; 火焰。名词。 “顷之,烟炎张天。”

奄:同“晻”; 日无光。形容词。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履”; 满足。形容词。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燕:通“宴”; 安逸,安闲。形容词。 “燕坐于华堂之上。”

阳:同“佯”; 假装,表面。 “皆阳应曰:‘诺’。”

昂 :同“仰”; 抬头脸向上,与“俯”相 “引弓昂射,颇伤城上人。”

邀:同“要”; 要挟。动词。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飖:同“攒”; 飘摇。动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

要 :同“邀”; 约。动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同“邀”; ;邀请。动词。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 拦住。动词。 “鸠宗 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要:同“邀”; 邀请。动词。 “张良出,要项伯。”

耶 :通‘爷”; 父亲。名词。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夷:通“怡; 平和,和悦。形容词。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已:同“以”; 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 同“矣”, 了。语气助词。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 。”

已: 同“矣”; 了。语气助词。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同“矣”; 了。语气助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通“已” 太甚。副词。 “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以:同“已” 止。动词。 “无以,则王乎?”

亿: 同“繶”; 束。量词。 “胡取禾三百亿兮?”

佚:同“逸”; 安逸,安闲。形容词。 “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 :同“溢”; 涨水。动词。 “澭水暴益。”

逸:通“佚”; 散佚。动词。 左忠毅 公逸事。”

翼:通“翌”; 明(天)。名词。 “翼日 进宰。”

阴:通“萌”; 树荫。名词。 “绿杨阴里白沙堤。”“也傍桑阴学种瓜。”“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 更。副词。 “殆有甚焉。”

有:同“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其 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 再。副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 吗。语气助词。 “唯赤则非邦也与?”“可得闻与?”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是谁之过与?”

豫:通“预”; 预先,事先。副词。 “豫备走舸,系于船尾。”

员:通“圆”; 圆形。名词。 “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同“源”; 源泉。名词。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圆:同“圆”; 圆形。名词。 “多平方,少圆。”

芸:同“耘”; 锄草。动词。 “植其杖而芸。”

Z

暂:通“渐”, 欺诈。动词。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蚤:通“早”; 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 “使遂蚤得处囊中。”

蚤:通“早”; 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责:同“债”; 欠别人的钱财。名词。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曾:同“增”; 增加。动词。 “曾益其所不能。”

旃:同“毡”; 毛织的毯。名词。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与旃毛并咽之。”

沾:同“沾”; 浸湿,浸润。动词。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鄣:同“鄣”; 遮蔽。动词。 “一一以叶自鄣。”

振:通;震; 震动。动词。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形容词。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震动。动词。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振:同“赈”; 救济。动词。 “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征:同“徴”; 证据。名词。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支:通“肢”; 肢体。名词。 :“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

支:通“肢”; 人或动物的四肢。名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枝:同“肢”; 肢体。名词。 “为长者折枝。”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 聪明,智慧。形容词。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 智慧。名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祗 :同“祗”; 同“只”;只是。副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直:通“值”; 价钱,代价。名词。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通“值”; 价钱。名词。 “昂其直,居为奇货。”

直: 通“值”; 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直:通“值”; 值得。动词。 史进道:“直什么?”

直:通“值”; 价值,动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指:同“旨”; 旨趣。名词。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通“贽”; 见面礼。名词。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锧”; 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名词。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陼:同“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朝发枉陼兮,夕辰阳。”

属:同“嘱”; 嘱托、托付。动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住:通“驻”; 动词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著:同“着”; 穿。动词。 “著我旧时裳。”

转:通“啭”; 鸟宛转地叫。动词。 “蝉则千转不穷。”

椎:通“锤”; 兵器。名词。 “右夹大铁椎。”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兹:通“滋”; 副词。兹,更加。 “赋敛兹重”。

咨:同“谘”; 询问。动词。 “其以义理相谘访。”“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卒:通“猝”; 仓猝。形容词。 “五万兵难卒合。”

尊:通“樽”; 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 同“座”; 座位。名词。 “直上载公于上坐。”

坐:同“座”; 座位。名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高中语文常见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含义讲解

关于文言实词,《考试说明》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主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这些都要靠平时阅读时积累。特别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通假等现象。

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理解。

2. 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又如“诗”“书”,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2)词义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

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3)词义转移。如“去”,古代指离开;今天指前往。“走”,古指跑,“走马看花”,“弃甲曳兵而走”;今指行走。“劝”古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丈夫”古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牺牲”,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这都是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温馨提示]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不同,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3.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答案] (1)“中间”,古义是“中间夹杂”,今义是“当中”;(2)“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3)“宣言”,古义为“公开扬言”,今义为“表示政见的公告”;(4)“烈士”,古义是“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今义指“为革命而牺牲的人”;(5)

“牺牲”,古义指“作祭祀的牲畜”,今义指“为正义而死”;(6)“因为”,古义是“因此写”,今义是“因果连词”;

(7)“故事”,古义是“旧例”,今义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8)“多谢”,古义是“多多劝告”,今义是“十分感谢”。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儿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

“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2.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系向牛头充炭直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或师焉,或不焉

(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赢粮而景从

(8)风吹草低见牛羊

(9)张良出,要项伯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 (1)坐通座,音zuî,座位;

(2)直通值,音zhí,价钱;

(3)反通返,音fǎn,回归;

(4)惠通慧,音huì,聪明;

(5)不通否,音fǒu,不;

(6)倍通背,音bèi,违背、背叛;

(7)景通影,音yǐnɡ,影子;

(8)见通现,音xiàn,露出;

(9)要通邀,音yāo,邀请;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11)具通俱,音jù,都;

(12)生通性,音xìnɡ,资质、本性。

3. 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如“立”,甲骨文作,像人站在地上的样子,本义是“站立”,如“提刀而立”。把“站立”的动作抽象化,即引申为“站得住”,指立身处世,如“三十而立”。又引申为“竖立”,如“犹立枉木而求其

景之直也”。又引申为“建立”“设立”,如“立宗庙于薛”,“各当时而立法”。又引申为“存在”,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又引申为“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如贾谊《过秦论》:“子婴立。”由此进一步引申为“使登上某一位置”,如《项羽本纪》:“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上”,如《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4.实战演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就

(1)金就砺则利( )

(2)连辟公府不就( )

(3)一蹴而就( )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

(5)若无罪而就死地( )

(6)乃谢客就车( )

[答案] (1)接近,依靠 (2)赴任,就职 (3)成功,达到目的 (4)即,就 (5)走向,走上 (6)上,登上

2.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3)秦贪,负其强(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答案] (1)背东西,以背载物 (2)担负,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覆盖

5.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如:“他有个兄弟在北京读书”,“兄弟”指“弟弟”;“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得了”,“好歹”指“歹”,多指生命危险;“他可惹下是非了”,“是非”指“非”,多指口舌麻烦。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出现更多,课本中就有不少实例。

①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句中只有“园”的意义。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是诸侯的封地,“家”是大夫的封地,此处只有“国”的意义。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反的偏义复词,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6.实战演练: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否偏义复词,并分析其含义。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其日牛马嘶(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7)蟪蛄不知春秋(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答案] (1)否。小小大大之意。(2)是。偏义在“马”,“牛”为衬字。(3)是。偏义在“亡”,“存”为衬字。(4)是。偏义在“母”,“父”是衬字。(5)是。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6)是。“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偏义在“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7.技巧点拨: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有哪些方法?

1.积累是基础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解题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具体措施有二:

其一,记住典型例句。高考文言实词,基本能在中学教材中找到实例。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熟读典型例句,记住常见义项,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仓库。

其二,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可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见偏义等内容分类整理,把握其基本特征及类型,提高分辨能力。

2.紧扣具体语境是关键

多义词尽管义项丰富,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它的意义则变为单一。因此,判别其义项,要在明了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1)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例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2)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一句,熟悉课文《六国论》的同学马上就会想到“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字,意为“保全”,选项解释为“灭亡”显然是错误的。

再例如:“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我们可以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我”之意。“不以外夷见忽”的意思是,不因为我是外夷轻视我。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进行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

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作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 中,它作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作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等等。

(4)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词义,我们从该句的对仗特点来看,“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再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

(5)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合上下文语境。

(6)常识识记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如: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作,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高中语文常见通假字

1.“共”通“供”,供给,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2.“阙”通“缺”,侵损,如“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3.“说”通“悦”,心服,如“秦伯说,与郑人盟”。

4.“知”通“智”,聪明,如“失其所与,不知”。

5.雠通仇,仇恨,如:仇雠敌战之国也。

6.句通勾,地名用字,如:勾践之地,南至于句无。

7.取通娶,娶亲,如:令壮者无取老妇。

8.免通娩,分娩,如:将免者以告,公令医守之。

9.弊通敝,破旧,谦词,如:而为弊邑宸宇,亦寡人之愿也。

10郄通隙,生病,如: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11反通返,回来,如:必勿使返。

12奉通俸,俸禄,如: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3直通只,只是,如: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14颁通斑,杂色的花纹,有斑点,如: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5检通敛,制止,如: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16有通又,暴通曝,曝晒,如: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17辩通辨,分辨,如:两俟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18从通纵,合纵,如: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19敝通弊,困顿,失败,如:秦有余力而制其敝。

20景通影,○1影子,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2日光,如:景翳翳以将入。 21棘通戟,都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如:棘矜。

22距通拒,把守;内通纳,接纳,如:距关,毋内诸侯。

23要通邀,邀请,如:张良出,要项伯。

24倍通背,违背,如: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24蚤通早,尽早,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5坐通座,座位,如: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26曷通何,为什么,如:曷不委心任去留。

27厌通餍,满足,如: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28当通倘,如果,如: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9止通只,仅仅,不过,如: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30圜通圆,如: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

31采通彩,色彩,如:须臾,成五采。

32闵通悯,忧患的事,如: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33蓐通褥,草褥子,如: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34羞通馐,美味食品,如: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35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如:既又与汝就食江南,孤苦零丁。

36世通逝,逝世,如: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

37敛通殓,给死人穿衣,将死人入棺,如: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

38冥通溟,海,如:北冥有鱼。

39辩通变,分别,如:此小大之辩也。

40阖通合,全,如:每至是日,倾城阖户。

41直通值,价值,如:昂其值,居为奇货。

42裁通才,时间副词,如:手裁举,则又超忽而跃。

43翼通翌,次于今日、今年的,如:翼日进宰,宰见其小。

44飨通享,如: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45已通以,如: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46以通已,止,如:无以,则王乎?

47说通悦,高兴,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48枝通肢,肢体,如:为长者折枝。

49刑通型,做榜样,如: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50盖通盍,相当于“何不”,如:盖亦反其本矣。

51涂通途,道路,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52塑通诉,告诉,申诉,如皆欲赴塑于王。

53已通矣,语气助词,表确定语气,如: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4罔通网,罗网,如: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55田通畋,打猎,如:今王田猎于此。

56卒通猝,表示突然,如: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57由通犹,表示比况,相当于“就像”,如:民归之,由水之就下。

58施通迤,逶迤斜行的样子,如:施从良人之所之。

59无通勿,不要,或通惑,想不通,如:无或乎王之不智。

60为通谓,认为,如:为是其智弗若也。

61罢通疲,疲惫,如:仆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

62趣通趋,向前走,如:趣舍异路。

63徇通殉,献身,如: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64诎通屈,屈曲,如:其次诎体受辱。

65枪通抢,触,如: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枪地。

66摩通磨,灭,如:古者富贵而名摩灭。

67见通现,表露,如: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68责通债,债务,下狱受腐刑,如: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69不通否,如: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

70奉通捧,捧着,如:臣愿奉璧往使。

71庭通廷,朝堂上,如:拜送书于庭。

72案通按,察看,如:召有司案图。

73宾通傧,九种地位不同的礼宾人员,如:设九宾礼于廷。

74缪通穆,如: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

75孰通熟,仔细,如: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76离通罹,遭遇,如:离骚者,犹离忧也。

77濯通浊,混浊,如: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78质通贽,见面礼,如:厚币委质事楚。

79决通抉,如:辞决而行。

80乡通向,如:北乡自刭。

81衡通横,与“纵”相对,如:外连衡而斗诸侯。

82 没通殁,死,鄙陋没世。

83莫通暮,夜晚,如:至莫夜月明。

84被通披,披散,穿上,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85少通稍,稍微,太后之色少解。

86禽通擒,捕捉,如: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87舒通抒,抒发,如:退而论书册,以舒其愤。

88亡通无,没有,河曲智叟亡以应。

89生通性,资质,如:君子生非异也。

90阳通佯,假装,如:皆阳应曰。

91识通志,记住,如:汝识之乎。

92属通嘱,嘱咐,如:属予作文以记之。

高中语文课本中常用通假字荟萃

(人教版)

文/曹斌锋

A

案:同“按”;审察,察看。动词。 “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B

罢:通“疲”;疲劳。形容词。 “罢夫赢老易于而咬其骨。”

颁:通“班”、 “斑”; 头发花白。形容词。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词。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蜯: 同“蚌”;河蚌。 “民食果损蜯蛤。

暴:同“曝”; 晒。动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 暴露,显露。动词。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忠义暴于朝廷。” 暴:同“曝”;晒。动词。 “盛夏力作,而穷冬暴露,”

桮:同“杯”;酒器。名词。 “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

倍:通“背”;背叛,忘记。动词。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倍: 同“背”;背叛,违背。动词。 “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

被: 通“被”;顶。动词。 “被明月兮佩宝璐。”

被:同“披”;穿着。动词 “闻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盖在肩背上。动词。 “同金生皆被绮绣。” “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 “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

俾倪:同“睥睨”;斜着眼看。形容词。 “见其客朱亥,俾倪.”

辟:通“避”;躲避,逃避。动词。 “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

辟:通“避”;躲避。动词。 “其北陵,文王所辟风雨也。”

辟:通“僻”;行为不正。形容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弊:通“敝”;困顿,失败。形容词。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弊:通“敝”;疲惫,衰败。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

弊:通“敝”;疲惫,衰败。形容词。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

徧:同“遍”; 遍及,普遍。动词。 “小惠末徧,民弗从也。”

宾:同“傧”;迎接客人的人。名词 “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不:同“否”;不。副词。 “或师焉,或不焉。”

不:同“否”;不会。副词。 “王曰:‘不也’。”

不:同“否”;吗。疑问语气词。 “察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汝见我不?”“宁可共载不?”

C

材:同“才”;才能。名词。 仆材 不足,而又畏前所陈者,“食之不能尽其材。” 裁: 通“才”; 仅,只。副词。 “城中兵不满千,户裁及万。”

裁:通“才”;刚刚。副词。 “手裁 举,则又超忽而跃。”

采:同“彩”; 彩色,颜色。名词。 “成五采,此天子气也。” “须臾成五采。” 仓:同“苍”;黑色。名词。 “要离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藏:同“脏”; 脏腑。名词。 “末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

廛:通“缠”; “胡取禾三百廛兮?”

唱:通“倡”;倡导。动词。 “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五权宪法,”

钞:同“抄”;抄写。动词。 “适中手自钞录。”

雠:同“仇”;仇敌,仇人。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

鉏:同“锄”;锄头。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绌:通“黜”;罢免官职。动词。 “屈平既绌,”

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动词。 其后秦欲伐齐,齐与楚从亲。”

从:同“纵”;与“横”相对,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 淬:通“焠”;金属器械烧后放入水中。 “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

厝:同“措”;放置。动词。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错:同“措”;放。动词。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D

当:通“挡”; 抵挡,抵偿。动词。 “汉亦留之以相当。”

当:通“挡”; 抵挡。动词。 “曹军不能抵当。”“以尔汉而当汉半地,臣请往如楚。” 当:通“挡”;抵挡。动词。 “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操者。”

当:通“挡”;遮挡。动词。 “坦墙周庭,以当南日”

党:通“倘”;倘若,偶然。副词。 “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见,”

道:同“导’; 引导。动词。 “故善者困之,其次利道之。”

得:通“德”; 恩惠。名词。 “所识穷乏者得我钦?”

吊:同“掉”; 落。动词。 “连一根针吊在地下都听得见响!”

丁宁:同“叮咛”; 嘱咐。动词。 “府吏见丁宁,结誓不别离。”

读:通“逗”;即现在的“,”。名词。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度:同“渡”;渡过,越过。动词。 “一夜飞度镜湖月。”

队:通“坠”;坠落。动词。 “星队、木鸣、国人皆恐。”

敚:同“夺”; 强取,夺取。动词。 “再敚门,门闭不得出。”

堕:通“隳”;毁弃。动词。 “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

E

蛾:同“蚁 ”;蚂蚁。名词 。“土民蛾聚者万人。”

而:通“尔”;你的。代词。 “吾乃 与而君言,汝何为者也?”

而:通“尔”;你,你的。代词。 “而翁长铨,迁我京职。”

而:通“尔”;你。人称代词。 “某所,而母立于兹。”

而:通“尔”;你的。代词。 “若欲 死而父,即前斗”

而:同“如”; 象。形容词。 “军惊而坏都舍。

尔:同“耳”; 罢了。语气助词。 “时人伤之,为诗云尔。”“无他,但手熟尔。” “以头抢地尔。”“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非死则徙尔。”

F

蕃:通“繁”; 多。形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反:同“返”;返回。动词。 “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其良人出必餍酒肉而后反。” “人穷则反本。”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盖亦反其本矣。 “使子路反见之。”“责收毕,以何市而反?”“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奉:通“俸”; 俸禄,薪俸。名词。 “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

奉:同“捧”; 两手托着。动词。 “而察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毛遂奉铜盘而跪进之楚王。”“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

缶:同“缻”; 盛酒浆的瓦器。名词。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拂:同“弼”;辅弼。动词。 “入则无法家拂士。”

父:同“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名词。 “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G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兴化部是日遂盍出华林部远甚。”

盖:通“盍”;何不。兼词。 “盖亦反其本矣。”

盖:通“盍”;为什么,疑问代词。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干:通“岸”;“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彀:同“够”; 能够。副词。

彀;同“够”; 达到。动词。 ”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估:通“贾”; 商人。名词。 “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

灌:通“盥”; 洗手。动词。 “媵人持汤沃灌。”

H

函胡: 同“含糊”; 形容词。 南声函胡,北音清越。”

曷:同‘何”; 什么。疑问代词。 “蹈死不顾,亦易故哉?”

衡:通“横”; 跟竖、直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 衡:通“横”; 梗塞,指不顺。动词。 “困于心,衡于虑。”

衡:通“横”; 与纵相对, “外连横而斗诸侯。”

衡:通“横”; 与竖相对,地理上的东西为横,名词。 “左手倚一衡木”

华:同“花”; 植物的繁殖器官。名词。 “混黄华叶衰。”

画:同“划”; 用拨子在琵琶中划一下。

驩:同“欢”; 欢聚。动词。 “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驩,

还:同“环”; 绕。动词。 “秦王还柱而走。”

还:同“旋”; 回转、掉转。动词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皇:通“惶” ;恐惧,惊慌。形容词。 “然仓皇中不可落于敌人之手以死。”“赢得仓皇北顾。” “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皇:同“凰”;传说中的雌凤。名词。 “驾鸟凤皇,日以远兮。”

恍:同“恍”;恍然,猛然醒来的样子。 “恍惊起而长嗟。”

麾:同“挥”; 指挥。动词。 “麾众 拥豪民马前”

惠:同“慧”; 聪明。形容词。 “甚矣,汝之不惠。”

惛:通“昏”; 昏乱糊涂。形容词。 “吾惛:,不能进于是矣。”

混:同“浑”; 水不筒,污浊,形容词。 “举世沼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

溷: 同“混”、“浑”; 混浊。形容词。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

溷:同“混”、“浑”; 厕所。名词。 “中丞匿于溷藩以免。”

火:同“伙”; 古代军队的组织,十个为“一火” “出门看火伴”。

火:同“伙”; 一伙。数量词。古代军队 “瞎王留引定火乔男女”

J

疾:同“嫉”;嫉妒,憎恨。动词。 “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 “庞涓恐其贤于己,疾之。”

棘: 同“戟”; 兵器。名词。 “鉏櫌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籍:通“藉”; 垫。动词。 “籍柔覆温之躯。”

纪:通“记”; 记载。动词。 “又或有纪载而语焉不详,”

贾:通“价”; 钱。名词。 “如有营,予佐尔贾。”

简:同“拣”; 选,择。动词。 “宏餍慈九德,简能而任之。”

简:同“拣”; 挑选,选拔。动词。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简:同“拣”; 挑选。动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见:同“现”; 暴露,露出来。动词。 “图穷而匕首见。” “信义安所见乎?”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路转溪头忽见”“风吹草低见牛羊” “才美不外见”“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

见:同现”; 现在。副词。 “明标着册历,见放着文书!”;

缰:同“强”; 强大。形容词。 “缰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疆:通“强”; 强壮。形容词。 “始以疆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

糨:同“浆”; 用米汤汁浸渍。。动词。

介:同“芥”; 小草。名词。 “无纠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缙:通“搢”; 插。动词。 “缙绅、大 夫、士萃于左丞相府,莫知计所出。”

缙:同“搢”; 插。动词。 “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

菁:通“精”; 精华,糟碎。形容词。 “吾党菁华,付之一炬。”

景 同“影”; 影子。名词。 “影从云合,而见一人。”

景:同“影”; 影子。名词 “荡荡空中景。”

景: 同“影”; 影子。名词。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迥:同“回”; 辣转。动词。 “迥忆后街之屋。”

鸠:同“纠”; 集合。动词。 “豪民 于闻难,鸠宗族僮奴百许人。”

沮:通“阻”; 阻止,阻挡。动词。 “帝屡欲召用瑞,执政阴沮之。”

句: 同“勾”; 勾取。动词。 “虽小数,然必句性情,习方俗。”

具:通“俱”; 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具: 通“俱”; 全,都。副词。 “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具:通“俱”; 全,皆。副词。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具: 通“俱”; 全、都,引申为详细。副词。 “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

具: 同“俱”; 都,全,副词。 “具告所以欲死秦军状。”

距 :同“拒”; 抗拒。动问。 “或走, 或闭门旅距。”

距: 同“拒”; 把守。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决:通“诀”; 诀别,离别。动词。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决:通“诀”; 离别。动词。 “辞决而行。”

掘:同“倔”;顽强,固执。形容词。 “掘强沙塞之间。”

K

抗:通“亢”; 高。形容词。 “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

亏:同“诡”; 差异,不适应。动词 “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

L

雷:通“擂鼓”; 敲击。动词。 “擂鼓大震,北军大坏。”

儽:通“累”; 堆矗,积累。动词。 “即今之儽然在墓者也。”

累:通“摞”; 捆绑犯人的大绳子例句中作。捆绑。讲,与“臣”一起指。俘虏。” “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

累累:通“垒垒”; 形容坟墓一个连着一个的样子。形容词。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离:通“罹”; 遭遇。动词。 “离骚’者,犹离忧也。”

栗:同“栗”; 发抖。动词。 栗深林今惊层颠。”

栗:同“栗”; 发抖。动词。 “论战斗之事,则缩颈而股栗。”

帘:同“奁”; 女子梳妆用的镜匣。名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

列:通“裂”; 分裂。动词。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脟:同“脔”; 切成块状的肉。名词。

廪廪:通“懔懔”; 危惧的样子。形容 “而直为此廪廪也。”

陵:通“凌”; 凌侮。动词。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陵:通“凌”; 凌侮。动词。 “几为 巡骄傲 所陵迫死。

流离:同“淋漓”; 沾湿的样子。形容词。 “两股间脓血流离。”

陇:同“垄”; 高地。名词。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录:同“碌”; 平凡,乎庸。形容词。 “公等录录,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戮: 通“勠” 并力,尽力。动词。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臝:同“裸”; 裸体。名词。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

M

茆;同“茅”; 茅草。名词。 “覆之以茆。”

没:同“殁”; 死。动词。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每:同“们”; 词尾,表人的复数。 “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当。”

甿:同“氓;“耕田的人。名词。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甿隶之人。”

俛:同“俯”;低头,表示服从。动词。 “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缪:同“穆”; 温和,恭敬。例句中为姓。 “秦自缪公以来二十余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 。”

陌:通“百”;量词。 “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

莫:同“暮”;日落的时候,晚上。名词。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同“暮”;日落时,引申为“末”。 “莫春者,春服既成。”

畮:同“亩”; 土地面积单位。量词。 “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畮。”

N

内: 同“纳”; 接纳,接受。动词。 “然后命使内之,则又再拜。”

内:同“纳”; 接纳。动词。 “距关,毋内诸侯。”

内:同“纳”; 放人。动词。 “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纫之。”

那:同“挪”; 抽。动词。 “过几时,那工夫来望恩人。”

枏:同“楠”; 楠木。名词。 “江南出枏、梓 、姜、桂”

呐:同“讷”; 说话迟钝或口吃,的句中的 “只听得差拨口里。”

孽:同“孽”; 灾害,罪恶。名词。 “况伪孽昏狡,自相夷戮。”

女:同“汝”; 人称代词。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O

殴:通“驱”; 驱逐。动词。 “今殴民而归之农。”

P

畔:通“叛”; 背叛,离开。动词。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畔:同“叛”; 背叛。动词。 “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旁:通“傍”; 依附。接近。动词。 “吾灵尚依旁汝也。”

矉:同“颦”; 皱眉头。动词。 “西施病心而矉其里。”

Q

齐:同“剂”; 量词,例句中为名词。 “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

蕲:同“祈”; 求。动词。 “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

契:同“锲”; 刻,动词 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

繈:同“襁”; 婴儿的被子,如现在的包袱。名词。 “则人物归亡,繈至而辐凑。” 躈:同“噭”;一说是肛门。名词。 牛羊蹄躈各以千计。”

禽:通“擒”;捕捉。动词。 “将军禽操,宜在今日。”

禽:通“擒”; 捕捉。动词。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

诎:同“屈”; 弯曲。动词。 “诎右臂支船。”

取:通“娶”; 把女子接过来成亲。动词。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去:同“弆”; 藏。动词。 “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却:同“却”; 退。 “大军却,离城三里止营。”

郤:同“隙”; 空隙。名词。 “依乎天理,批大却 。”

阙:通“缺”; 缺点。名词。 “必能 裨补阙漏。”

R

輮:通“揉”; 使„„弯曲。动词。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蒻:同“箬”; 箬竹。名词。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S

善:通“缮”; 修治,拭擦。动词。 “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沈:同“沉”; 程度深。副词。 “沈醉不知归路。”

沈:同“沉”; 形容暮霭的程度深。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沈沈楚天阔。”

生:同“性”; 资质,禀赋。名词。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声:通“伸”; 陈述,说明。动词。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

识:通“志”; 标志,记号。名词 “出珠授之,封识宛然。”

识:通“志”; 记住。动词。 “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 食:同“饲”; 喂。动词。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矢:同“屎”; 粪便。名词。

式:通“拭”; 古代车厢前用作扶手的横木。名词。兵车不式。

逝:通“誓”; 发誓。动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受:同“授”; 给,与。动词。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感也。”

孰:同“熟”; 煮熟了的。形容词。 “宰夫顾熊蟠不孰,杀之。”

孰:同“熟”; 仔细。形容词。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说:同“悦”;高兴,愉快。形容词。 “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说:同“悦”; 高兴。形容词。 :王说,曰:“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而民说之。” “秦王不说。”

竦:同“耸”; 高。形容词。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T

太:通“大”; 大部分。形容词。 “死者太半。”

汤:同“烫”: 用热水焐。动词。 “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

田:同“畋” 打猎。动词。 “今王田猎于此。”

帖:同“贴”; 用标签标出。动词。 “不用,则以纸帖之。”

帖:同“贴”; 粘附。动词。 “对镜帖花黄。”

庭:同“廷”; 国君听政的朝堂。名词。 “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

涂: 同“途”, 道路。名词。 “失迷涂知返,往哲是与。”

土:同“仕” 作官。动词。 重争土豪,非下也,权重也。”

橐:通“托”; 托付,委托。动词。 “重争士橐,非下也,权重也。

W

顽:同“玩”; 开玩笑。动词。 “我又不同你顽。”

亡:同“无”; 不,副词 “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亡何国变,宁南死。”

亡:同“无”; 没有。副词。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空自苦亡人之地。” “河曲智叟亡以应。”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罔:同“网”; 罗网。名词。。例句中作动词,即张开罗网掳捉。 “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惟:通“唯”; 应答声。象声词。 “伏惟启阿母,今若道此妇,终老不复取!”

惟:通“唯”; 只,只有。副词。 “惟先生乐游。”“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惟陈言之务去。”“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时诸将之中惟袁世凯久使朝鲜。。“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惟有门前镜湖水。”“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人生有命,吾惟守分尔!” “惟其民安于太平之乐,”“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文:同“纹”; 纹理。名词。 “其中多斑文小鱼。”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无:通“毋”; 不要。副词。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X

希:同“稀”; 稀疏,少,罕见。形容词。 有志乎古者希矣。”“鼓瑟希,铿尔。” 熙:同“嬉”; 欢乐,快乐。形容词。 其余则熙熙而乐。”

郤:同“隙”; 隔阂,嫌怨。名词。 “令将军与臣有郤。”

孅:通“纤”; 精细。形容词。 “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

县:同“悬” ;挂着。动词。 “胡瞻尔庭有县廛兮?”“县明太 祖御容明伦堂,率众拜且哭。” 乡:同“向”; 对着、朝着。 “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刭。”“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飨:同“享”; 受。动词。 “飨德怀恩,词不悉心。”

向:通“响”; 响声。名词。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邪:同“耶”; 吗。疑问语气词。 “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径验邪?”“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焉足以知是且非邪?” “何忧令名不彰邪?”“其真无马邪?”何预我邪?” 羞: 同“馐”; 食物名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虚:同“墟”; 市。名词。 “之虚所卖之。”

畜: 通“蓄”; 积聚,储藏。动词。 “故其畜积足恃。”

Y

炎:通“焰; 火焰。名词。 “顷之,烟炎张天。”

奄:同“晻”; 日无光。形容词。 “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

厌:通“履”; 满足。形容词。 “暴秦之欲无厌。” “奉之者有限,而求之者无厌,”“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 “默而知之,学而不厌。”

燕:通“宴”; 安逸,安闲。形容词。 “燕坐于华堂之上。”

阳:同“佯”; 假装,表面。 “皆阳应曰:‘诺’。”

昂 :同“仰”; 抬头脸向上,与“俯”相 “引弓昂射,颇伤城上人。”

邀:同“要”; 要挟。动词。 “陵压百姓而邀其上者。”

飖:同“攒”; 飘摇。动词。 有风既作飘飖之态。”

要 :同“邀”; 约。动词。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

要:同“邀”; ;邀请。动词。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同“邀”; 拦住。动词。 “鸠宗 族僮奴百许人,欲要篡以归。”

要:同“邀”; 邀请。动词。 “张良出,要项伯。”

耶 :通‘爷”; 父亲。名词。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夷:通“怡; 平和,和悦。形容词。 “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

已:同“以”; 同“以” “从此已去,勿复如是!”

已: 同“矣”, 了。语气助词。 “而望名誉之光,道德之价。难已 。”

已: 同“矣”; 了。语气助词。 “夫神农以前,吾不知已。”

已:同“矣”; 了。语气助词。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以:通“已” 太甚。副词。 “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以:同“已” 止。动词。 “无以,则王乎?”

亿: 同“繶”; 束。量词。 “胡取禾三百亿兮?”

佚:同“逸”; 安逸,安闲。形容词。 “而人民日以安于佚乐。”

益 :同“溢”; 涨水。动词。 “澭水暴益。”

逸:通“佚”; 散佚。动词。 左忠毅 公逸事。”

翼:通“翌”; 明(天)。名词。 “翼日 进宰。”

阴:通“萌”; 树荫。名词。 “绿杨阴里白沙堤。”“也傍桑阴学种瓜。”“佳木秀而繁阴。” 有:同“又”; 更。副词。 “殆有甚焉。”

有:同“又”; 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副词。“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其 级七千有余。”

有:同“又”; 再。副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与:同“欤”; 吗。语气助词。 “唯赤则非邦也与?”“可得闻与?” “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 “是谁之过与?”

豫:通“预”; 预先,事先。副词。 “豫备走舸,系于船尾。”

员:通“圆”; 圆形。名词。 “以精铜铸成,员经八尺。”

原:同“源”; 源泉。名词。 “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圆:同“圆”; 圆形。名词。 “多平方,少圆。”

芸:同“耘”; 锄草。动词。 “植其杖而芸。”

Z

暂:通“渐”, 欺诈。动词。 “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蚤:通“早”; 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 “使遂蚤得处囊中。”

蚤:通“早”; 在先,还没到时候。形容词。 “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

责:同“债”; 欠别人的钱财。名词。 “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 曾:同“增”; 增加。动词。 “曾益其所不能。”

旃:同“毡”; 毛织的毯。名词。 “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 “与旃毛并咽之。”

沾:同“沾”; 浸湿,浸润。动词。 “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鄣:同“鄣”; 遮蔽。动词。 “一一以叶自鄣。”

振:通;震; 震动。动词。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振:通“震”; 惊恐或情绪过分激动。形容词。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振:通“震”; 震动。动词。 “且迁我如振落叶耳。”“执敲扑而鞭答天下,威振四海。” 振:同“赈”; 救济。动词。 “大命将泛,其之振救。”

征:同“徴”; 证据。名词。 “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

支:通“肢”; 肢体。名词。 :“四支犹温,一目未瞑。” ‘

支:通“肢”; 人或动物的四肢。名词。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枝:同“肢”; 肢体。名词。 “为长者折枝。”

知:通“智”;聪明,智慧。形容词。 “以大知而察及迩言。”

知:通“智”; 聪明,智慧。形容词。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知:通“智”; 智慧。名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祗 :同“祗”; 同“只”;只是。副词。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直:通“值”; 价钱,代价。名词。 “系向牛头充炭直。”

直:通“值”; 价钱。名词。 “昂其直,居为奇货。”

直: 通“值”; 价值,引申为公正的待遇。“乐国乐国,爱得我直。”

直:通“值”; 值得。动词。 史进道:“直什么?”

直:通“值”; 价值,动词。 玉盘珍羞直万钱。”

指:同“旨”; 旨趣。名词。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质:通“贽”; 见面礼。名词。 “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币委质事楚。”

质:同“锧”; 刑具,杀人时作垫用的砧板。名词。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 陼:同“渚”; 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朝发枉陼兮,夕辰阳。”

属:同“嘱”; 嘱托、托付。动词。 “属予作文以记之。”

住:通“驻”; 动词 “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

著:同“着”; 穿。动词。 “著我旧时裳。”

转:通“啭”; 鸟宛转地叫。动词。 “蝉则千转不穷。”

椎:通“锤”; 兵器。名词。 “右夹大铁椎。” “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 濯:通”浊”; 肮脏,水不清。形容词。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

兹:通“滋”; 副词。兹,更加。 “赋敛兹重”。

咨:同“谘”; 询问。动词。 “其以义理相谘访。”“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卒:通“猝”; 仓猝。形容词。 “五万兵难卒合。”

尊:通“樽”; 古代盛酒的器具。名词,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坐: 同“座”; 座位。名词。 “直上载公于上坐。”

坐:同“座”; 座位。名词。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高中语文常见文言文实词通假字含义讲解

关于文言实词,《考试说明》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是一种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了主要掌握的常见文言实词120个。除了这些,高考还会涉及一些中学课本中经常出现的或古文献中使用率较高的文言实词,这些都要靠平时阅读时积累。特别要注意积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通假等现象。

要正确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必须掌握文言实词的一些基本知识,特别要注意古今异义、通假字、一词多义、偏义复词的理解。

2. 古今异义

一个词经过历史演变,词义往往发生变化。词义古今的变化通常有四种情况:

(1)词义扩大。如“江”“河”,古代只限指长江、黄河,现在则泛指所有比较大的水流;又如“诗”“书”,古代只指《诗经》和《尚书》,现在则指所有的诗歌和书籍。这都是词义扩大的表现。

(2)词义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金就砺则利”,现在专指黄金;“谷”古代泛指

庄稼粮食,“始播百谷”,今北方指谷子(小米),南方指水稻;“臭”古代指各种气味,“其臭如兰”“乳臭”,今天专指与“香”相反的气味。这都是词义缩小的表现。

(3)词义转移。如“去”,古代指离开;今天指前往。“走”,古指跑,“走马看花”,“弃甲曳兵而走”;今指行走。“劝”古指鼓励,“劝学”“劝农”;今指规劝,“劝他不要吸烟”。“穷”古指政治上不得志,没有出路,“穷则独善其身”;今指贫穷。“丈夫”古指男子,“古者丈夫不耕”;今指女子的配偶。“牺牲”,古指祭祀所用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今指为正义而献出生命,“流血牺牲”。这都是词义发生转移。

(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如“卑鄙”,古代是中性词,指地位低下,“先帝不以臣卑鄙”;今天是贬义词,指品行恶劣,“卑鄙无耻”。“爪牙”,古代是褒义词,指有勇力的人,“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今天是贬义词,指坏人的党羽。这都是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

此外,还要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不同,不要把古代的两个词当成现代的一个词,如“妻子”、“指示”、“地方”、“至于”等;也不要把古代的一个词当成两个词,拆开来理解,如“布衣”、“社稷”、“左右”、“足下”等。

[温馨提示]同一个词,古今意义不同,最容易出现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错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3.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7)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

[答案] (1)“中间”,古义是“中间夹杂”,今义是“当中”;(2)“绝境”,古义为“与外界隔绝之地”,今义为“没有出路的境地”;(3)“宣言”,古义为“公开扬言”,今义为“表示政见的公告”;(4)“烈士”,古义是“有节操、有抱负的男子”,今义指“为革命而牺牲的人”;(5)

“牺牲”,古义指“作祭祀的牲畜”,今义指“为正义而死”;(6)“因为”,古义是“因此写”,今义是“因果连词”;

(7)“故事”,古义是“旧例”,今义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做讲述对象的事情”;(8)“多谢”,古义是“多多劝告”,今义是“十分感谢”。

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本应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象。甲字是本字,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例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但这儿借用为“早”,于是,“早”就是本字,“蚤”是假借字,词义应按“早”解,读音按“早”的现代读音读。中学课本里把一些古今字也列入这个范围。古今字的“古”和“今”是相对而言的,有“先”、“后”的意思。

“莫”,在“至莫夜月明”句里,“莫”是古字,“暮”是今字,词义应按“暮”解。

2.实战演练: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1)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2)系向牛头充炭直

(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4)甚矣,汝之不惠

(5)或师焉,或不焉

(6)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7)赢粮而景从

(8)风吹草低见牛羊

(9)张良出,要项伯

(10)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1)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2)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答案] (1)坐通座,音zuî,座位;

(2)直通值,音zhí,价钱;

(3)反通返,音fǎn,回归;

(4)惠通慧,音huì,聪明;

(5)不通否,音fǒu,不;

(6)倍通背,音bèi,违背、背叛;

(7)景通影,音yǐnɡ,影子;

(8)见通现,音xiàn,露出;

(9)要通邀,音yāo,邀请;

(10)知通智,音zhì,智慧;

(11)具通俱,音jù,都;

(12)生通性,音xìnɡ,资质、本性。

3. 一词多义:

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的词语少,因此一词多义现象很普遍,是同学们学习的重点。《教学大纲》中列出的120个文言实词,都存在一词多义现象,需要同学们根据一定语境来分析判断词义。那么一词多义是如何形成的呢?

一个词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从本义引申出多个意义,形成一词多义。如“立”,甲骨文作,像人站在地上的样子,本义是“站立”,如“提刀而立”。把“站立”的动作抽象化,即引申为“站得住”,指立身处世,如“三十而立”。又引申为“竖立”,如“犹立枉木而求其

景之直也”。又引申为“建立”“设立”,如“立宗庙于薛”,“各当时而立法”。又引申为“存在”,如“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又引申为“登上帝王或诸侯的位置”,如贾谊《过秦论》:“子婴立。”由此进一步引申为“使登上某一位置”,如《项羽本纪》:“项羽乃立章邯为雍王。”由“站立”又虚化为副词,引申为“立刻”“马上”,如《鸿门宴》:“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4.实战演练: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

1.就

(1)金就砺则利( )

(2)连辟公府不就( )

(3)一蹴而就( )

(4)已股落腹裂,斯须就毙( )

(5)若无罪而就死地( )

(6)乃谢客就车( )

[答案] (1)接近,依靠 (2)赴任,就职 (3)成功,达到目的 (4)即,就 (5)走向,走上 (6)上,登上

2.负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

(2)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3)秦贪,负其强( )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

(5)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乃使其从者衣褐( )

(6)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 )

(7)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

[答案] (1)背东西,以背载物 (2)担负,使„„承担 (3)依仗,凭借 (4)对不起,辜负 (5)违背,背弃 (6)失败 (7)覆盖

5. 偏义复词

所谓偏义复词,就是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语素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这种情况现代汉语也有,如:“他有个兄弟在北京读书”,“兄弟”指“弟弟”;“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得了”,“好歹”指“歹”,多指生命危险;“他可惹下是非了”,“是非”指“非”,多指口舌麻烦。这种现象古汉语中出现更多,课本中就有不少实例。

①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如《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园”是种树的地方,“圃”是种菜的地方,句中只有“园”的意义。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是诸侯的封地,“家”是大夫的封地,此处只有“国”的意义。

②两个语素意义相反的偏义复词,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只有“作”的意义。《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只有“异”的意思

6.实战演练:

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否偏义复词,并分析其含义。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

(2)其日牛马嘶( )

(3)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4)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 )

(5)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

(6)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

(7)蟪蛄不知春秋( )

(8)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答案] (1)否。小小大大之意。(2)是。偏义在“马”,“牛”为衬字。(3)是。偏义在“亡”,“存”为衬字。(4)是。偏义在“母”,“父”是衬字。(5)是。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6)是。“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偏义在“国”,“家”是衬字。(7)否。春天和秋天。(8)否。“痛恨”是十分遗憾之意。

7.技巧点拨:

推断文言实词的含义有哪些方法?

1.积累是基础

文言实词的积累,是提高解题正确率的关键。只有脑中储备了足量的文言词语,记住了它们的常见义项,才能在解题时胸有成竹,游刃有余。具体措施有二:

其一,记住典型例句。高考文言实词,基本能在中学教材中找到实例。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熟读典型例句,记住常见义项,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仓库。

其二,做好归类整理工作。可按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常见偏义等内容分类整理,把握其基本特征及类型,提高分辨能力。

2.紧扣具体语境是关键

多义词尽管义项丰富,但一旦进入具体语境,它的意义则变为单一。因此,判别其义项,要在明了其基本义项的基础上,依据其上下文作出选择,也就是说要遵循“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解题原则。

(1)因文定义法

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考生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例如:“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句话中的“亡”与“举大计”并举,而其结果都是“死”,可见它绝不会是“死亡”的意思,而只能是“逃亡”的意思。句中的“等”字,也不是“等待”的意思,它是承上句的两个“亦死”而来,意思是“同样”。

(2)联想迁移法

近几年文言文考查都坚持“课外材料课内考”这一原则,即考查的语段和内容是学生陌生的,但知识点却是课内的,可从学过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语典故中找到相关依据。因此考生拿到考题时要运用联想,充分调动大脑中的储存信息,进行灵活迁移。如2008年高考四川卷中“而郑氏数千指独完”一句,熟悉课文《六国论》的同学马上就会想到“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中的“完”字,意为“保全”,选项解释为“灭亡”显然是错误的。

再例如:“不以外夷见忽”中的“见”,我们可以联系《孔雀东南飞》中“府吏见叮咛”来推断。“见”是第一人称“我”之意。“不以外夷见忽”的意思是,不因为我是外夷轻视我。 由于不少成语中保留了古文言句法及一词多义现象,因此解题时将联想的触角指向自己熟悉的成语典故,也是解答文言实词题的方法之一。如“韩轨遂投城遁走”,句中“投”是否作“投奔”解呢?联想到成语“投笔从戎”,可知此处“投”应为“扔掉,舍弃”。

(3)语法推断法

古汉语有其特殊的句法结构,任何一个实词都与其前后的词构成特定的语法关系,因此考生也可从句法结构入手进行推断。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可知,主语、宾语大多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由副词充当,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语法分析法分析实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意义。例如:同样一个“微”字,在“白公奔

山而缢,其徒微之”中,它作谓语而且带有宾语,释为“藏匿”;在“微行入古寺” 中,它作状语,修饰“行”,释为“暗暗地、隐蔽地”;在“微风鼓浪”中,它作定语,修饰“风”,释为“微小、微弱”等等。

(4)互文对举法

几个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对、相反的关系,这种特殊的互文对举现象在古汉语中非常普遍。有时同一句中相对应之处的字词也具有这种性质,因此有时用互文对举法可帮助你快速判断。如“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词义,我们从该句的对仗特点来看,“据”与“拥”相对,“固”与“地”相对,“地”是地方之意,名词。那么“固”也是名词,据此推断“固”为“险固的地方”。再如判断“去郑而之许”中“去”与现代汉语的异同, “郑”和“许”同为地名,都作宾语,“之”为动词“到”,“去”与“之”相对,应为“离开”,刚好与现代汉语相反。

(5)通假代入法

通假是古汉语中特有的现象。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不妨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或形旁角度出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如:吾说晏子之义。此处如不从通假角度考虑就难以理解,这里的“说”通“悦”,以此代入,符合上下文语境。

(6)常识识记法

文言实词的推断还要求考生必须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近几年试卷中时有涉及,高考已考过“乞骸骨”(告老还乡)、“下车”(官员刚到任)、“春秋”(年龄)、“结发”(男子成年)等,如:晁错为内史,贵幸用事 用事:凭感情做事。题目解为“凭感情做事”,也是不明文化常识之故,古文中“用事”专指“掌权”,中学教材中学过的《触龙说赵太后》中“赵太后新用事”即是一例。

当然,以上几种方法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可综合运用,对同一道题目而言,也可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多掌握几种方法技巧,在解答文言实词题时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若能就此平时有意识地结合课本进行操作,做到熟能生巧,在未来的高考竞技场上就不会茫无头绪,手足无措了。


相关内容

  •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
  • 古诗文阅读 考纲要求: 一.理解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虚词:而 何 乎 乃 其 且 若 所 焉)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省略句.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二.分析综合 1.筛 ...

  • 初高中语文知识衔接及方法指导
  • 浅析初高中语文知识的衔接及方法 第一篇:存在问题探究 高一语文第一节课:听学生吐槽:"你目前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中有哪些困惑"?根据所提问题,对得到的答案作了整理,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兴趣方面: 1.对语文兴趣还不够.老师讲有趣的东西,不考:讲考试的东西,又无趣. 2.感觉 ...

  • 高中语文高考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
  • 最新:2017年语文月刊AB卷二套题出版,零售! 模拟试题满天飞,咋整?语文月刊二套题,必做!(详情戳这里) 新考纲2017年高考语文分类练习专辑征订:语文月刊2016年12期,只是1本书,96页,8元,12月1日出版.包括: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四.古诗文阅读五.语 ...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
  •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手册(理论版) 胡锦珠 / 整理 (按:本博客为语文基础知识的提纲,请同学们针对提纲条目逐一学习,或者查阅有关的基础知识手册书籍.) [第一编] 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考试大纲>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的要求 第一部分 字音 一.现代汉语的一般知识 ...

  •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及一般说课步骤
  •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及一般说课步骤 教学园地 06-17 1449 <过秦论>说课稿 ----高中语文优秀说课稿 <过秦论>说课稿 一.开场白: 各位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过秦论>. 二.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

  •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
  •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李快乐 吴强 张烨 谷怡然 课题名称: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程类型:专题复习 教学材料:高考专题复习材料整理 授课时间:1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三学生 一.模块总目标 1.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 ...

  • 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
  • 如何学好高中文言文 一.新课标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 关于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养成初步的文言语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关于评价."对文言文阅读的评价,重 ...

  • 鲁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二册文言文说课稿
  • 劝学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开启智慧之门"的第一篇课文,是学生进入高中后接触的第一篇文章,该文章是<荀子>的开篇之作,集中反映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学习问题上的观点和精彩斐然的论证艺术.以这篇文章来开启学生的高中生活,有利于确立学 ...

  • 很实用很全的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总结
  • 很实用很全的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总结 最实用的高考语文答题技巧 每年许多高考生的语文成绩都不高,原因之一是他们没有一套做题方法,下面的这套方法将是你语文水平大提高!为高考做准备 总原则:一分钟拿一分,150分钟150分.因人而异,宏观把握. 一.进入考场,首先要做的是让自己冷静下来. 最实用的高考语文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