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气的性质说课稿

氯气的性质说课案

桂林19中 刘 兵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氯气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二次系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本节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为后面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氯气不仅是卤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与之相关联的还有常见气体发生装置与原理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高中第一次认识的物质有很强的好奇心,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第一专题学习的实验方案设计,也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但动手能力不强,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有缺乏,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学习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

性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

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

化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

物质的重要途径 。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增强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认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氯水的成分

四、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学中,强调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能体系,提高自身化学素养,为学生终身的化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性质,同时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科学实验,归纳总结。 教学主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和教师讲述等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分析归纳等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方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84消毒液和漂白粉的成分引入

(2)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氯气样品(色、态、味)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有毒的、易液化气体。

(3)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结构

分析预测实验探究验证解释与结论

氯原子的结构

分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启发学生通过原子结构特点,推导氯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4)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演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钠在氯气中燃烧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掌握:氯气与铁等金属反应

3Cl2+2Fe=2FeCl3

2、播放视频: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②氢气与氯气混合后点燃。 掌握:氯气与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Cl2+H2=2HCl

3、交流与讨论:通过铁、氢气分别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何新的认识? 了解: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过渡】设置情景

某化工厂出现氯气泄漏,工作人员对环境喷洒何种物质 ,这是为什么?

4、交流与讨论:氯气溶于水有无化学反应发生?假如有,生成物可能是什么?氯水中有哪些微粒? 做出推理才知道该用什么实验来验证推理。而非照本宣科。

5.活动与探究

分组实验

①取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②取2mL的新制氯水于试管,先加AgNO3,再滴加稀硝酸。

③两位学生上台,将干燥的有色纸条和湿润的有色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 学生自己发现:

①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②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③氯水有漂白性

Cl2没有漂白性

潮湿的Cl2有漂白性

学生从实验中得出氯水的成分,结合课本信息提示,掌握次氯酸的性质。 HClO的性质

a弱酸性

b不稳定性,易分解

C 漂白性可使染料和有机物质褪色,能杀死水中的细菌

4、与碱反应

由上述认识,最后得出84消毒液和漂白粉制取原理

5、氯气的用途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从课本及生活实际得出氯气的用途如: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学以致用:

一旦氯气泄露,如果你是专家组成员,如何制定应急预案?

1、 应立即拨打119、110,通知有关单位

2、要有统一的指挥领导,封锁现场,处理事故源,

3、应向上风、高地区转移,

4、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

5、可适当地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

6、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水幕进行稀释,

7、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

8、要做好新闻报道和卫生宣传工作,以安定人心 保持社会稳定。

贯彻安全活动教育,知识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教育。

氯气的性质说课案

桂林19中 刘 兵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氯气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二次系统学习的元素化合物,本节内容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为后面元素周期律的学习奠定基础。氯气不仅是卤素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非金属元素,与之相关联的还有常见气体发生装置与原理也是高考的热点内容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对高中第一次认识的物质有很强的好奇心,有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第一专题学习的实验方案设计,也为探究氯气的性质奠定了基础。但动手能力不强,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还有缺乏,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比较弱,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学习目标分析

(1)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氯气的化学

性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

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实验探究的过程和一般方法,形成

化学操作的基本技能,知道化学实验是研究和认识化学

物质的重要途径 。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联系生活实际,体会氯气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增强生对化学、科技与生活之间联系的认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 氯气的化学性质

难点: 氯水的成分

四、设计思想

新课程标准提倡“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教学中,强调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建构知能体系,提高自身化学素养,为学生终身的化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本课从生活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学生实验探究,认识物质性质,同时注意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科学实验,归纳总结。 教学主要采用学生分组实验、教师演示实验,多媒体展示和教师讲述等教学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实验探究、分析归纳等综合性启发式教学方法去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教学引入—84消毒液和漂白粉的成分引入

(2)探究氯气的物理性质

展示:氯气样品(色、态、味)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大于空气、可溶于水,有毒的、易液化气体。

(3)探究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结构

分析预测实验探究验证解释与结论

氯原子的结构

分析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启发学生通过原子结构特点,推导氯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知识应用的能力。

(4)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1、演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

钠在氯气中燃烧

铜丝在氯气中燃烧 掌握:氯气与铁等金属反应

3Cl2+2Fe=2FeCl3

2、播放视频:①氢气在氯气中燃烧。②氢气与氯气混合后点燃。 掌握:氯气与氢气等非金属反应

Cl2+H2=2HCl

3、交流与讨论:通过铁、氢气分别能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你对燃烧的条件有何新的认识? 了解: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加

【过渡】设置情景

某化工厂出现氯气泄漏,工作人员对环境喷洒何种物质 ,这是为什么?

4、交流与讨论:氯气溶于水有无化学反应发生?假如有,生成物可能是什么?氯水中有哪些微粒? 做出推理才知道该用什么实验来验证推理。而非照本宣科。

5.活动与探究

分组实验

①取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②取2mL的新制氯水于试管,先加AgNO3,再滴加稀硝酸。

③两位学生上台,将干燥的有色纸条和湿润的有色纸条分别放入两瓶干燥的氯气中; 学生自己发现:

①氯水有酸性和漂白性

②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③氯水有漂白性

Cl2没有漂白性

潮湿的Cl2有漂白性

学生从实验中得出氯水的成分,结合课本信息提示,掌握次氯酸的性质。 HClO的性质

a弱酸性

b不稳定性,易分解

C 漂白性可使染料和有机物质褪色,能杀死水中的细菌

4、与碱反应

由上述认识,最后得出84消毒液和漂白粉制取原理

5、氯气的用途

学生阅读课本讨论从课本及生活实际得出氯气的用途如:自来水的消毒、农药的生产、药物的合成等

学以致用:

一旦氯气泄露,如果你是专家组成员,如何制定应急预案?

1、 应立即拨打119、110,通知有关单位

2、要有统一的指挥领导,封锁现场,处理事故源,

3、应向上风、高地区转移,

4、并用湿毛巾护住口鼻;

5、可适当地使用钙剂、维生素C和脱水剂;

6、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水幕进行稀释,

7、患者应及时送到大医院或有职业病科的医疗

8、要做好新闻报道和卫生宣传工作,以安定人心 保持社会稳定。

贯彻安全活动教育,知识应用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教育。


相关内容

  • 氯气说课稿
  • 氯气 ◆ 教学目标 1. 2. 3. 4. 5. 使学生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在实验室中制取氯气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使学生掌握氯离子的检验方法. 使学生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演示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 教学重点 1. 氯气的化学性质及实 ...

  •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 第二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课程目标] 1. 熟悉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2.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来掌握钠的物理.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保存以及用途: 3.运用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来掌握氯气的物理.化学性质,知道氯气的毒性以及应用漂白.杀菌消毒的原理: 4.熟悉金属钠.氯的相关化合物. ...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作者:徐锐 导师:陈文 "氯气的性质"选自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专题2,是学生在掌握"研究物质的试验方法"."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碱工业"等知识点后,第一次进行的元素性质的学习. 一. ...

  • 高二化学氯气的化学性质
  • <氯气的化学性质>教学案例 石狮三中 李镜才 一.背景 1.教材:在前面学习了离子检验和氯气的部分性质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记录和描述实验现象的能力,本案例的内容采用实验探究的形式.进行课堂内分组实验.边学边操作的教学方式,在从而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2.学 ...

  • 氯气的性质
  • 怀仁一中云东校区高一Ⅰ级部化学学案(41)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课题:氯气的性质 主备:马海兵 制时编间2010.12.15 学习目标: 1.识记氯气的物理性质,体会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从中得到学习的启示. 2.分析氯原子的结构特点,推测氯气的化学性质:学会分析结构推测性质的化学学习 ...

  • 氯气的化学性质
  • 活泼的黄绿色气体--氯气(第一课时) 信丰二中 化学 胡成 2015年1月 [学习目标] 1. 知道氯原子的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 知道氯气具有强氧化性,掌握氯气与金属.非金属.水及碱的反应,并能正确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 通过对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的思考,进一步了解广义燃烧的概念. ...

  • 氯气的性质教学案
  • 学期 化学 学科 总第 14 课时教案 课题氯气的性质 高 一 年级第二学期 化学 学科 总第 14 课时导学案 使用时间: 主备人: 周长青 课题 氯气的性质 一 学习目标 1. 掌握氯气的物理性质,学会氯气的嗅闻方法. 2. 掌握氯气的化学性质 二 知识构成 1. 氯气与强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 ...

  • 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
  • 第四章 第二节 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第一课时 氯气的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氯气的物理性质: 2.掌握氯气化学性质: 3.掌握结构决定性质, 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方法 [学习重点]氯气的化学性质 [学习过程] 一.氯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⑴原子结构 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氯原子很 ...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 <氯气的性质>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宏文中学 马俊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放在了氯气生产原理后面,先让学生清楚氯气是如何从大自然中提取的,然后才来研究氯气的性质,这种编排思路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这之前学生只学过氧气这个具体的气体单质,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清楚研究一种单质应从哪方面下手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