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经验材料

今年以来,我区把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强区和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生猪养殖“四化一型”模式,即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型,组织动员广大农户优化品种、改圈增栏,取得明显成效。截止8月底,全区存栏生猪23.8万头,新增填槽2.8万头,新培育生猪规模养殖户150余户,可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1500余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达到25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8个,建设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科学规划。按照实施生态小康新村建设首先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区情和资源优势,站在抓产业就是抓发展,抓产业就是抓工业的高度,把抓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最紧迫的需要,最实在的任务,最具体的举措,确立了“抓产业、壮支柱、活龙头、强工业”的工作思路,强势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努力实现一二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大户”的产业化发展要求,在群众基础好、饲养水平高、交通便利的乡镇、村社大力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计划xx年底全区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0户,全区不少于xx户,户均出栏生猪50头以上,每个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到2500至5000头,全区养殖小区生猪出栏达到10至20万头。通过2至3年的努力,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达到80个,养殖小区出栏总量达到40万头以上。
二、健全机构,狠抓落实。按照区委用心谋大事,用心抓落实的要求,坚持主要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把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生态小康新村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纳入年度综合目标逗硬考核。区上成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和规划设计、作业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各乡镇(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建立健全了小区内养殖户的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副县级领导及区级部门帮乡、副科级以上领导和畜牧系统干部职工联系养殖大户活动,形成了全区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养殖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快速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区委、区政府于9月18日专题组织召开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会议,重点对全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研究和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对后期工作开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三、规范饲养,注重防疫。区政府出台了《——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严格坚持“六分离六配套”,即人畜分离、配套建设生物隔离带,雨污分离、配套建设明暗隔离沟,粪尿分离、配套建设沼气池、贮粪池,母仔分离、配套建设仔猪保育栏、隔热顶,料水分离、配套建设自动喂料箱、饮水器,病健分离、配套建设消毒池和隔离舍;实行统一小区规划布局、技术培训指导、圈舍建设规格、品种模式、饲养管理技术、防疫用药规程、环境控制标准、产品订单收购的“八统一”生产技术管理,实现良种、良舍、良法、良料、良防、良销“六良”建设目标。我们针对养殖小区饲养规模大、粪便排放量大、污染处理难,从源头上防止重大疫病,制定了《生态养殖小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五强制、两强化”防疫措施,强化养殖小区动物疫苗注射和消毒灭源工作,全面实施了生猪骟割申报制度,广泛推行“猪瘟口蹄疫”双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抗体检测的免疫效果评价机制。大力推行饲料兽药投入品市场资格准入制度,推进无公害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

四、突出环保,生态养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实行环保第一审批原则,对饲养小区的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或综合利用,防止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养殖小区。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业主经营”的模式,按照“四化一型”建设标准,从小区地址选择、区内布局设计、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设施和环境治理等进行全面控制,集中连片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大力培育年出栏生猪100头、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积极引进业主兴办1000头、5000头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在环境和生态保护中,我们因地制宜,狠抓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配套实施,对大中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将(沼气)生产、有机肥料生产和养殖业污染物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推行养殖小区集中治污;对农村小规模化养殖场,推行建生态型沼气工程,合理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解决燃料、肥料、饲养矛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对养殖大户集中的专业村,大力推广“猪-沼-果(桑)”、“猪-沼-菜”、“猪-沼-渔”等循环经济模式,搞好小区绿化、美化,着力打造优质、安全、生态的品牌优势。
五、创新机制,政策扶持。以广元福润公司为龙头,以单个或联合小区成立猪业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协会)与广元福润公司签订生猪收购合同,采取联户直销、场厂对接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销售环节,增加养殖收入。区财政借支200万元扶持福润公司带头建好生态养殖小区,福润公司对小区内饲养的生猪在当日收购执行价的基础上,精边肉按100元/吨上浮,并按2元/头支付给合作社(协会)技术服务费,逐步构建“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区政府建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发展基金,根据各养殖小区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区信用联社按照年出栏生猪在50头至100头不低于3万元、出栏生猪在100头至300头不低于5万元、出栏生猪在300头至500头的大型养殖场不低于7万元、出栏生猪在500头以上的特大规模养殖场不低于10万元的信贷标准,大力扶持生猪养殖小区发展。区相关部门把新村建设、农能沼气、日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与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有机结合,共同解决养殖小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区把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强区和加速农业产业化的有力抓手,扎实推进生猪养殖“四化一型”模式,即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规范化、生态型,组织动员广大农户优化品种、改圈增栏,取得明显成效。截止8月底,全区存栏生猪23.8万头,新增填槽2.8万头,新培育生猪规模养殖户150余户,可出栏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达1500余户,其中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的养殖场达到25个,1000头以上的养猪场8个,建设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理清思路,科学规划。按照实施生态小康新村建设首先要把产业发展放在第一位的要求,我们通过深入分析区情和资源优势,站在抓产业就是抓发展,抓产业就是抓工业的高度,把抓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工业化最紧迫的需要,最实在的任务,最具体的举措,确立了“抓产业、壮支柱、活龙头、强工业”的工作思路,强势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努力实现一二产业互动,城乡经济共融。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意见》,围绕“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大户”的产业化发展要求,在群众基础好、饲养水平高、交通便利的乡镇、村社大力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计划xx年底全区建成生猪生态养殖小区40个,每个养殖小区不少于50户,全区不少于xx户,户均出栏生猪50头以上,每个养殖小区年生猪出栏达到2500至5000头,全区养殖小区生猪出栏达到10至20万头。通过2至3年的努力,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达到80个,养殖小区出栏总量达到40万头以上。
二、健全机构,狠抓落实。按照区委用心谋大事,用心抓落实的要求,坚持主要领导集中精力抓大事,把生态养殖小区建设作为推进生态小康新村的重要抓手,作为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纳入年度综合目标逗硬考核。区上成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负责全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督促检查和规划设计、作业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各乡镇(社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负责本地养殖小区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具体实施,建立健全了小区内养殖户的档案,实行规范化管理。同时,继续深入开展副县级领导及区级部门帮乡、副科级以上领导和畜牧系统干部职工联系养殖大户活动,形成了全区上下共同关心支持养殖小区建设的良好氛围。为快速推进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区委、区政府于9月18日专题组织召开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工作会议,重点对全区生猪养殖小区建设工作进行总结交流,研究和解决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并对后期工作开展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
三、规范饲养,注重防疫。区政府出台了《——区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严格坚持“六分离六配套”,即人畜分离、配套建设生物隔离带,雨污分离、配套建设明暗隔离沟,粪尿分离、配套建设沼气池、贮粪池,母仔分离、配套建设仔猪保育栏、隔热顶,料水分离、配套建设自动喂料箱、饮水器,病健分离、配套建设消毒池和隔离舍;实行统一小区规划布局、技术培训指导、圈舍建设规格、品种模式、饲养管理技术、防疫用药规程、环境控制标准、产品订单收购的“八统一”生产技术管理,实现良种、良舍、良法、良料、良防、良销“六良”建设目标。我们针对养殖小区饲养规模大、粪便排放量大、污染处理难,从源头上防止重大疫病,制定了《生态养殖小区重大动物疫病防制应急预案》,严格按照“五强制、两强化”防疫措施,强化养殖小区动物疫苗注射和消毒灭源工作,全面实施了生猪骟割申报制度,广泛推行“猪瘟口蹄疫”双免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动物免疫抗体检测的免疫效果评价机制。大力推行饲料兽药投入品市场资格准入制度,推进无公害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

四、突出环保,生态养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实行环保第一审批原则,对饲养小区的污染物必须进行处理或综合利用,防止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养殖小区。遵循“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统一规划、业主经营”的模式,按照“四化一型”建设标准,从小区地址选择、区内布局设计、生产规模设计、生产设施和环境治理等进行全面控制,集中连片发展年出栏生猪5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大力培育年出栏生猪100头、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积极引进业主兴办1000头、5000头的大型规模养殖场。在环境和生态保护中,我们因地制宜,狠抓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项目配套实施,对大中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将(沼气)生产、有机肥料生产和养殖业污染物处理有机结合在一起,推行养殖小区集中治污;对农村小规模化养殖场,推行建生态型沼气工程,合理循环利用物质和能量,解决燃料、肥料、饲养矛盾,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良性循环;对养殖大户集中的专业村,大力推广“猪-沼-果(桑)”、“猪-沼-菜”、“猪-沼-渔”等循环经济模式,搞好小区绿化、美化,着力打造优质、安全、生态的品牌优势。
五、创新机制,政策扶持。以广元福润公司为龙头,以单个或联合小区成立猪业经济合作社,由合作社(协会)与广元福润公司签订生猪收购合同,采取联户直销、场厂对接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中间销售环节,增加养殖收入。区财政借支200万元扶持福润公司带头建好生态养殖小区,福润公司对小区内饲养的生猪在当日收购执行价的基础上,精边肉按100元/吨上浮,并按2元/头支付给合作社(协会)技术服务费,逐步构建“公司专合组织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区政府建立了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发展基金,根据各养殖小区工作开展情况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区信用联社按照年出栏生猪在50头至100头不低于3万元、出栏生猪在100头至300头不低于5万元、出栏生猪在300头至500头的大型养殖场不低于7万元、出栏生猪在500头以上的特大规模养殖场不低于10万元的信贷标准,大力扶持生猪养殖小区发展。区相关部门把新村建设、农能沼气、日元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与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有机结合,共同解决养殖小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相关内容

  • 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考察工作报告
  • 近日,**畜牧局组织业务骨干赴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学习生猪规模场建设.现代畜牧业建设和兽医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推进**现代畜牧业发展.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三县(区.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 (一)以规划先行的理念,谋划现代畜牧产业发展.大英县.广安区.华蓥市都制定了现代畜牧业发展 ...

  • 县"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工作总结
  • 县“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工作总结 xx年,我县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后劲在畜”战略部署,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畜牧业的客观要求,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按照省农业厅的统一部署,积极行动,结合“千名畜牧科技人员入户行动”,多措并举,全面贯彻实施了“畜牧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畜牧业生产方式明显转变, ...

  • 陕西省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 关于印发2011年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陕农业计财[2011]45号 各设区市农业(畜牧)局(委).财政局,杨凌示范区农业局.财政局,各省管县农业(畜牧)局.财政局,省级有关单位: 为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部署,2011年,我省省级农业 ...

  • 畜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半年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全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和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统揽,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积极争创现代畜牧经济强县,畜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发展促增收 按照“中国幸福家园”建设和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生猪被列为主导产 ...

  • 2013上半年某县畜牧业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和省市主管部门的关心与支持下,全县畜牧系统干部职工坚持以全域建设“中国幸福家园”和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统揽,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积极争创现代畜牧经济强县,畜牧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立足发展促增收 按照“中国幸福家园”建设和整县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生猪被列为主导产 ...

  • 畜牧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 半年以来,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四届四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市委 “一个中心、一枢纽、一屏障、五大基地、五个万源”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坚持以标准化为基础、适度规模养殖为主导、种养结合生态循环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加快畜牧产业化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富 ...

  • 农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调研报告
  •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 ...

  • 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 规模化畜禽养殖业和区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生猪饲养量的不断增加,大量废弃物给周围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导致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不同程度制约了当地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近几年,各地为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在控制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为促进 ...

  • 宝泉岭畜牧业调研报告
  • 宝泉岭分局畜牧业发展调研报告 自去年以来我局的畜牧业生产总体呈下滑趋势,全局畜牧业出现了负增长, 针对这种不利局面如何采取措施应对市场变化,遏制畜牧业下滑,我们做了一些基本调研. 一.畜牧业的现状及特点 (一)基本生产情况 至8月末全局奶牛存栏3.96万头,生产鲜奶8.4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