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说明文阅读(精排Word版)

说明文阅读

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

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

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

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

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

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

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

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

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

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

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

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

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

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

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

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

人总是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

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成都、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答案: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

明。【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

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

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

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

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

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

究。【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

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

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

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

体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

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共8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

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

和2014年通水,以男方充盈之水 ① (滋润 滋养)

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

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

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

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

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

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

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

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

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

【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

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

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

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

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 (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

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

水质。

1.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

处应填 。(2分)

2. 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分)

答:

3. 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4分)

【甲】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乙】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丙】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北京:1、①滋润②问补【解析】纯语感。

2、①中线一期输送距离长,全长1277公里②中线一期流经范围广,沿线经过丹江口、南阳、

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天津、北京

等15个大中城市。

【解析】依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首先,我们应该

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图(图的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示意图;图例;图中的文字信息)

其次,根据图中的信息,阅读【材料一】,筛选跟图中相关的信息“输送的距离长”“流经

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最后,分条进行说明。

3、【乙】【解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首先观察三个选项,提取三个

选项的关键点;【甲】经济效益【乙】未来效益【丙】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材料一】提

及了南水北调的“经济效益”;【材料二】整体都在说南水北调对北京城市供水、水资源的

战略储备、地下水补给及水资源的净化等,没有提及“经济效益”因此排除【甲】根据【材

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 南水北

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由此,可见南水北调的效益还未全部

提前实现,所以排除【丙】,答案为【乙】。

3、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

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

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

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

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

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

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

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

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

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

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

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

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

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

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

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

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

或许会更可靠些。 ..

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

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

杭州、1.答: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

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

【简析】这篇说明文结构简洁清晰,开头由事件引起对空气清新剂的讨论,中间 2-4段分

别概述空气清新剂的不同危害,结尾提出建议。所以对 2-4段逐层提炼要点即可。

2.①答: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

②答: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

的。

【简析】对这类题目,首先明确回答能否删去,接着解释词汇含义,表明在删去情况下会出

现的情况即可。

3.答: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夏秋季

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简析】对空气清新剂的三点危害分析排除后,会发现它“易燃易爆”“易和臭氧发生反应

造成污染”的特质,在夏天日照强烈、容易生成臭氧的情况下,尤其会引发问题。

4.答:建议一: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

免产生精神依赖。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天然植物的较为知名的品牌。【简析】略

4、阅读管丽红的《微课与慕课》文章片断,完成12-14题。(10分)

①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 011年提出的,他认为: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这个阶

段对微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其应用性、互动性和扩展性等特征。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 2年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

步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

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

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这个定

义无疑要准确很多,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 004年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

汗开始用雅虎的一款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再加上电话辅导异地的表妹学习数学。后来

在YouTube①上录像,继而在2 007年辞职创立可汗学院,并最终把其发展成为一家通过在

线图书馆收藏了35 00多部各类学科教学视频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这位的美国人用一共不

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 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

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从2 004年的7年间开

发了35 00个2 0分钟(主要授课过程大约分钟)左右的精品微课视频,受到来自全世........1 .0...

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

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而真正把微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

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目

前该学院已经推广应用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

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

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 (选自《科学大观园》,有删改)

【注】①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

12.请简要列出“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

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2)简要分析第③段括号中内容的作用。(2分)

14.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4分) 镇江12.(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2)是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

【解析】从“‘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

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中提炼出两个主要特征。

13.(1)说明方法:下定义;作用:指出了“微课”的主要特征及性质。(2)列数字,突

出“微课”之“微”(时间短)的特点。

【解析】(1)划线句子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是标准;“以教学视频

为主要载体”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目的;“开

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是特点。(2)第③段主要说明微课是“供需

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但划线句子是强调微课时间之短(“微”)的特点。

14.四段文字,按照事理顺序,先国内后国外,依次说明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对微课的知识进行了解说。

5.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

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

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

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

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

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

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

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

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

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

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

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

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

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

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

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

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

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4.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6.推敲词句,回答问题。(5分)

⑴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3分)

⑵细读第⑸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2分)

17.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4分)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

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

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

▲ ▲

扬州

14.(4分)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适

用于发展科学”或“逻辑不分明”)。

【评分要点及说明】4分,每点2分。扣住“复杂难学”“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作答即

可。如照抄与中心话题无关的冗余信息,酌情扣分。

15.(4分)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或

“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或“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

优势”)的特点。

【评分要点及说明】两种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分析2分,未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扣1分。

16.(5分)⑴(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

都有“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

【评分要点及说明】只答“不能”不得分。正向、反向说明各1分,结合文意1分。

⑵(2分)(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或“对知识和

智慧的重视”)。

【评分要点及说明】有与答案无关的冗余信息,如“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

扣1分。

17.(4分)“砼”字读写方便,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

合成的石头”的意思,可见汉字直观,信息量大;“砼”这一新字由三个简单的字合成,

可见汉字构造新词的信息熵高。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以上三点中任意两点即可,一点2分;未结合链接材料或文意

说明,每点扣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7分)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

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

“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

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

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

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

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

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

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

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

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

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

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9.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3分)

(1) (2) (3) (4)

10.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2分)

答: 宿迁9.(1)网络语言的排行 (2)网络语言的产生途径 (3)网络语言的传播 (4)

网络语言的转移(3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栝。可以先总结① —④段内容说明的中心,再用简洁

的语言进行概括。

10.打比方和列数字。(1分) 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网络低俗语言

传播速度之快。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具体化。(1分)

【解析】“如野草一般疯长”是打比方;“据统计”后面使用了数据,为列数字。可对

应相关的说明方法分别分析其作用。

11.不能替换,“一定”表示肯定,“也许”表示不确定,文中是一个肯定判断,去掉后就

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运用。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回答时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进行分析。

- 11 -

说明文阅读

1、位次的讲究

①《红楼梦》第三回讲到了林妹妹进荣国府,处处小心,先是为坐到哪个位置,她就颇

费了一番思量,比如舅母王夫人处,黛玉“就只向东边的椅子上坐了”,到了吃饭的时候,

凤姐让黛玉坐在右边第一张椅子上,黛玉也十分推让。

②林妹妹之所以在“坐在哪里”这个问题,这么谨慎,是怕在这个极其讲究礼仪的家庭

里,行差踏错,让人笑话。在古代,中国人非常讲究座次的尊卑。

③首先,我们要弄明白的是,南、北、东、西四个方位哪个为尊,哪个为卑。我国古代

建筑通常是前堂后室。“堂”一般不住人,只举行孝行大礼的地方,这种时候最尊贵的座位

是南向(坐北朝南),其次是西向,再次是东向,最后是北向。例如古代帝王召见群臣议事,

都是坐在北边朝南的位置上,因此,古人常说:“南面称帝”。而“室”一般为长方形,东

西长而南北窄,所以在室内举行活动时,一般遵循“东向为尊,西向为卑”的原则,例如,

汉明帝与老师杨荣交谈时,为表达对杨荣的尊敬,就安排杨荣坐在靠西边,面朝东的位置,

后来,人们把塾师也称为“西席”。

④至于左与右,谁为尊,谁为卑的问题,就此叫复杂了。周朝规定,诸侯朝见天子,

宴饮以左为尊,用兵打仗,则右边为尊,左右尊卑,要视乎场合而定,到了战国、秦、西汉

的时候,“右”似乎成了尊位,《廉颇蔺相如列传》里就有“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

廉颇之右”的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魏晋、南北朝,左右排序又有了新的变化,以“左”为

大,例如赤壁之战,孙权“以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同为都督,周瑜尊于程普。这种情

况直到元朝,才恢复了官职的“右尊”,明朝建立以后,又再次变为“左”尊,自此“左尊

右卑”一直延续到今天。

⑤所以,在传说戏剧舞台上,我们现在仍然可以看到远道而来的客人坐在左边,而主

人总是右侧陪坐。于是也就出现了《红楼梦》里,黛玉被请到左边席面上的描写了。

(有删改)

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成都、1、对于位次如何讲究,本文是从哪两方面进行具体说明的?

答案:本文从南、北、西、东四个方面的尊卑和“左右”谁尊谁卑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说

明。【本文共5段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自然段,举《红楼梦》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

例子,并引出主题“位次的研究”。第二部分为③自然段,详细地论述了南、北、东、西四

个方位得尊卑问题。第三部分为第④-⑤自然段,论述左、右谁为尊,谁为卑。理清脉络就

会发现,答题点锁定在第三部分即④-⑤两段,概括一下就可得到答案。】

2、文章在开头和结尾都提到“林黛玉进荣国府一事”。试分析其作用。

答案: ①文章开头列举“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的事例,引出下文,点明文章中心-位次

的讲究;②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引起读者兴趣。③结尾再次提到“林黛玉初进

荣国府”一事,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④再次点明文章中心,说明位次的研

究。【从题干分析来看,主要是分析本文首段和尾段的作用。明确首段的作用:a设置悬念,

吸引读者;b、增加趣味性、生动性、增加文学色彩,引起读者兴趣;c、引出说明对象;d、

点明中心。尾段的作用:a、照应开头,使结构严谨;b、点明文章中心。】

3、在下列选项中任选一项,简要分析其方位词是否符合本文所介绍的“位次的研究“?

A、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B、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

答案:A项中的“闾左“指贫民,古时贫民居住闾左,富人居住闾右。在战国、秦、西

汉的时候,左右排序以”右“为尊。A项中的“左”为卑,“右”为尊,符合本文所介绍的

左右尊卑问题。

B项中的“西东”指兄弟各走各的路,由于时局原因,不能相聚在一起,在这里不指具

体方位,更不指位次。【本题属于文段知识运用题,只要紧扣原文段“位次的讲究”里“南

北东西”和“左右”谁尊谁卑,就能解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共8分)

【材料一】

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分东、中、西

三条线路。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

和2014年通水,以男方充盈之水 ① (滋润 滋养)

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

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

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

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

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根

据需要,后期将进一步扩大调水规模,减少地下水开

采,使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得以缓解。随着受水区水资

源生态的改善,影响北方经济发展的“瓶颈”将逐步

消除,从而为这些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创造机会和空间。

【材料二】

2014年12月27日,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正式通水。南水北调工程年均为北京送水12.4

亿立方米,供水范围达6000平方公里,成为北京的主力水源,城市供水保证率将由75%提

高到95%。此外,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不仅减少北京重要水源地密云水库的出水量,还可

以将富余来水调入密云水库存蓄,大大加强北京水资源战略储备。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

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② (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

幅下降。同时,部分来水还可向首都的河湖补充清水,增强水体的稀释自净能力,改善河湖

水质。

1. 从【材料一】和【材料二】横线后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

处应填 。(2分)

2. 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分)

答:

3. 下列三个选项,属于【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的一项是 。(只填序号)

(4分)

【甲】南水北调工程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乙】南水北调工程未来将产生更好效益

【丙】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

北京:1、①滋润②问补【解析】纯语感。

2、①中线一期输送距离长,全长1277公里②中线一期流经范围广,沿线经过丹江口、南阳、

平顶山、许昌、郑州、焦作、新乡、鹤壁、安阳、邯郸、邢台、石家庄、保定、天津、北京

等15个大中城市。

【解析】依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首先,我们应该

仔细观察材料中的图(图的标题;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示意图;图例;图中的文字信息)

其次,根据图中的信息,阅读【材料一】,筛选跟图中相关的信息“输送的距离长”“流经

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最后,分条进行说明。

3、【乙】【解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说明内容。首先观察三个选项,提取三个

选项的关键点;【甲】经济效益【乙】未来效益【丙】效益已全部提前实现。【材料一】提

及了南水北调的“经济效益”;【材料二】整体都在说南水北调对北京城市供水、水资源的

战略储备、地下水补给及水资源的净化等,没有提及“经济效益”因此排除【甲】根据【材

料一】和【材料二】中的一些关键语句“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 南水北

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由此,可见南水北调的效益还未全部

提前实现,所以排除【丙】,答案为【乙】。

3、你了解空气清新剂吗?

近日,河南长垣县一家 KTV发生火灾,起火原因竟是电热器烘烤空气清新剂致其爆燃。

此事引发人们对常用空气清新剂的重新认识。

很少有人想到空气清新剂会是一种易燃易爆物品。液体空气清新剂其实是一种气雾剂,

其中的抛射剂,包括不燃性和可燃性两类。前者为氟烃类物质(如氟利昂),后者为低级饱

和性碳氢化合物(丙烷、丁烷等)和醚类(二甲醚)。此外,也有使用压缩性气体增加气雾

剂罐中压力的产品。由于许多气雾剂和喷雾剂原液中含有可燃性物质,所以无论在生产、运

输和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爆炸。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家庭为了防止居室产生污浊空气,往往用“香”来除臭。单从名字

上看,空气清新剂应该能使空气清洁、气味清新。其实不然,空气清新剂名不副实,它是靠

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它释放到空气中,本身就是一种污染物质,..

会在去除某种污染物或多或少的同时引入新的污染物(如氟利昂等)。早在 2012年 9月,

中科院专家就对市面上常见的空气清新剂进行检测发现,绝大部分空气清新剂,超过 40%

的成分是萜类化合物,而这些化合物会与空气中的臭氧反应,生成甲醛和粒径小于 0.1微

米的超细微粒。

研究发现,带有某种馨香气体的某种挥发性溶剂被人体吸收后,会很快被吸收并侵入神

经系统,使人产生“镇静”感。专家分析,这种药效与中枢神经镇静剂相近,当嗅者体验到

某种快感后,会产生精神依赖。成瘾者选择自己喜欢的溶剂,强制性地每日重复吸入,结果

引起慢性中毒。

因此,专家建议,除非特殊需要,应尽量减少空气清新剂的使用,尤其在日照强烈,易

于生成臭氧的夏秋季节。当然,专家也特别强调,并不是市面上所有的空气清新剂都有毒害

作用。如果选择较为知名的空气清新剂品牌,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

或许会更可靠些。 ..

1.请分点概括空气清新剂的危害。(3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是否能删去?为什么?(4分)

①它是靠香味来遮掩异味,并不能真正改善空气的质量。 ..

②其成分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不含氯氟烃,或许会更可靠些。 ..

3.请结合文意,简要分析尤其在夏秋季节应尽量减少使用空气清新剂的原因。(4分)

4.张阿姨每天使用空气清新剂去除卫生间异味,请根据本文内容,给她提两条建议。(3分)

杭州、1.答:空气清新剂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爆炸;会造成二次污染;

可能会使人产生精神依赖,引起慢性中毒。

【简析】这篇说明文结构简洁清晰,开头由事件引起对空气清新剂的讨论,中间 2-4段分

别概述空气清新剂的不同危害,结尾提出建议。所以对 2-4段逐层提炼要点即可。

2.①答:不能删去,“真正”强调了空气清新剂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空气质量。

②答:不能删去,“或许”表示可能,准确地说明即使是较为知名的品牌,也不是绝对安全

的。

【简析】对这类题目,首先明确回答能否删去,接着解释词汇含义,表明在删去情况下会出

现的情况即可。

3.答:夏秋季节日照强烈,而空气清新剂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在高温下容易爆炸;夏秋季

节容易生成臭氧,它会与空气清新剂中的化合物反应,造成环境污染。

【简析】对空气清新剂的三点危害分析排除后,会发现它“易燃易爆”“易和臭氧发生反应

造成污染”的特质,在夏天日照强烈、容易生成臭氧的情况下,尤其会引发问题。

4.答:建议一:少用或慎用空气清新剂,最好不用。建议二:不要长期使用同一品牌,以

免产生精神依赖。建议三:选择成分提取自天然植物的较为知名的品牌。【简析】略

4、阅读管丽红的《微课与慕课》文章片断,完成12-14题。(10分)

①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在2 011年提出的,他认为:

“‘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 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这个阶

段对微课的研究更多的是关注资源建设,而忽略了其应用性、互动性和扩展性等特征。

②但随着国内微课发展和建设昀逐步推进,胡老师又在201 2年对这一定义做了更进一

步的解释:“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

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突出了微课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

源,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这个定

义无疑要准确很多,微课资源不再是静态的,而是生长发展的,不断完善的。

③从国外的经验来看,起初微课是应在线学习而产生的。2 004年夏天,美国的萨尔曼·可

汗开始用雅虎的一款绘图软件作为共享记事本,再加上电话辅导异地的表妹学习数学。后来

在YouTube①上录像,继而在2 007年辞职创立可汗学院,并最终把其发展成为一家通过在

线图书馆收藏了35 00多部各类学科教学视频的教育性非营利组织。这位的美国人用一共不

超过300美元的视频设备通过录制1 0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供世界各地的人们免

费使用。与此同时,英国教师电视网也开始了微课视频资源的建设。从2 004年的7年间开

发了35 00个2 0分钟(主要授课过程大约分钟)左右的精品微课视频,受到来自全世........1 .0...

界范围的众多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喜欢。

④可以说早期的英美微课主要是以上传视频供需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为主,类似于网

络视频公开课,或者说就是一种“短而精”的视频公开课。而真正把微课和课堂教学结合起

来的是被戏称为“一分钟教授”的美国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教授。目

前该学院已经推广应用了“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他们主要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

录制一系列1-3分钟的教学视频,突出关键的概念、主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根

据所提供的资源和活动,建构自己需要的知识。 (选自《科学大观园》,有删改)

【注】①YouTube是世界上最大的视频网站。

12.请简要列出“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2分)

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小题。(4分)

(1)请说出第①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2分)

(2)简要分析第③段括号中内容的作用。(2分)

14.请概括出选文的说明思路。(4分) 镇江12.(1)以视频为主要载体;(2)是简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

【解析】从“‘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更是基于某个知识点/环节的一个简

短而完整的‘教学过程’或‘教学活动’”中提炼出两个主要特征。

13.(1)说明方法:下定义;作用:指出了“微课”的主要特征及性质。(2)列数字,突

出“微课”之“微”(时间短)的特点。

【解析】(1)划线句子中,“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是标准;“以教学视频

为主要载体”是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是目的;“开

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是特点。(2)第③段主要说明微课是“供需

要的人在线观看使用”,但划线句子是强调微课时间之短(“微”)的特点。

14.四段文字,按照事理顺序,先国内后国外,依次说明了什么是微课、微课的产生和发展。

【解析】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了逻辑顺序,对微课的知识进行了解说。

5.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7分)

方块汉字前途之争

汪品先

⑴方块汉字的前途,是我国知识界争论的百年话题。

⑵对于汉字的批评,首先来自其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五四”运动后

推行白话文、拟定注音字母,进一步的主张就是废除方块字、实行拼音化。然而建国后的实

践表明:通过汉字简化和义务教育,汉字完全可以为大众所掌握,本身并不是造成文盲的主

要原因。

⑶时至今日,废除方块字的主张不再活跃,流行的一种观点是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

不如拼音文字那样逻辑分明,因此汉字可以用来传承文化而不适用于发展科学。其实这里混

淆了科学发展的传统背景和语言载体本身的特色。国人撰写的学术论文,无论用的是中文还

是英文,往往有着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这里既有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利于科学发展的..

遗传病,也有在近代封闭条件下形成的恶习惯。文字无辜,这些毛病不该记在文字头上。

⑷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各种文字的前途提供了重新排队的机会。对于二进制的计算机

编码而言,一个汉字只相当于两个拼音字母。同一个文本,汉字的篇幅最短,输入计算机的

速度也最快。汉字直观,承载的信息量远大于拼音文字。更重要的是汉字信息熵最高,有限

数量的方块字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而依靠拼音字母的英文,需要不断制造新

的单词才能表达不断出现的新概念。因此,汉字常用的只有几千字,而英语的词汇量早已超

过40万,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并无优势。

⑸语言是文化传承的主角,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在科学创新中应当具有潜在的...

优势。一种文化能够保持几千年而不衰,其中必有原因。值得参考的是犹太民族,三千年历..

史有两千年流离失散,却始终坚守着犹太教和希伯来文。在外界压力下,犹太人凭着对知识

和智慧的重视,以一千多万的人口,赢得了世界四分之一的诺贝尔奖。华夏文化同样具有尊

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是不是也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从而也有问鼎世界科学顶峰

的前景?

(选自2015年2月27日《文汇报》,有改动)

14.根据文意回答:有人认为汉字没有前途的理由是什么?(4分)

15.指出第⑷段中划线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结合内容分析其作用。(4分)

16.推敲词句,回答问题。(5分)

⑴第⑶段中加点的“往往”一词能否去掉?请结合内容说明。(3分)

⑵细读第⑸段,说出加点的“潜在的优势”所指的内容。(2分)

17.结合文章和下面材料说明:“砼”字体现了汉字在科学表达方面具有哪些优势?(4分)

“为了方便读写,我国著名结构学家蔡方荫将‘混凝土’一词简化为‘人工石’,

后又将这三个字组合成一个新字——‘砼(tóng)’。现‘砼’字已被广泛采用于各类

建筑工程的书刊中。” ——百度百

▲ ▲

扬州

14.(4分)汉字复杂难学,历史上只为少数人所掌握;方块字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不适

用于发展科学”或“逻辑不分明”)。

【评分要点及说明】4分,每点2分。扣住“复杂难学”“不适合于科学表达”作答即

可。如照抄与中心话题无关的冗余信息,酌情扣分。

15.(4分)列数字、作比较。通过具体数据的比较,更鲜明地突出汉字具有高信息熵(或

“经过搭配,可以构成无限多的新词”,或“在应对新概念大量涌现的科学发展中具有

优势”)的特点。

【评分要点及说明】两种说明方法各1分,作用分析2分,未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扣1分。

16.(5分)⑴(3分)不能去掉。“往往”表明大多数情况下如此,去掉就表示国人写论文

都有“论证不严、逻辑不清的毛病”,与事实不符,语言不严密。

【评分要点及说明】只答“不能”不得分。正向、反向说明各1分,结合文意1分。

⑵(2分)(以汉语作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具有尊重知识和智慧的传统(或“对知识和

智慧的重视”)。

【评分要点及说明】有与答案无关的冗余信息,如“在深处蕴藏着科学创新的基因”,

扣1分。

17.(4分)“砼”字读写方便,输入计算机的速度快;由“砼”的字形可以揣摩出“人工

合成的石头”的意思,可见汉字直观,信息量大;“砼”这一新字由三个简单的字合成,

可见汉字构造新词的信息熵高。

【评分要点及说明】答出以上三点中任意两点即可,一点2分;未结合链接材料或文意

说明,每点扣1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7分)

令人警惕的网络低俗语言

①6月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网络低俗语言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按照原发

微博提及量排行,有25个网络低俗词语上榜,其中,“尼玛”位居第一,“你妹”“矮矬穷”

“我靠”“滚粗”等榜上有名。

②报告指出,网络低俗语言产生共有四大途径。—是生活中的脏话经由网络变形而受到

广泛传播;二是词谱因输入法运用而呈现出象形创造;三是英文发音的中文化、方言发音的

文字化使网络低俗语言不断翻新;四是网民自我矮化、讽刺挖苦的创造性词语。

③网络低俗语言的使用,主要有以情绪发泄为目的的网络谩骂、以恶意中伤为手段的语

言暴力、以粗鄙低俗为个性的网民表达等三方面的现象。部分网民在不深入了解事实的情况

下,将情绪性的谩骂宣泄向公共空间。现实社会里的粗鄙化市侩化的语言也在互联两上蔓延开来,并经由网络再创造,如野草一般疯长,论坛、微博、微信中广泛应用的污言秽语污染

了语言环境的清洁。据统计,2014年全年中,12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百万

次以上,4个网络低俗用词的原发微博数量达到了千万次以上。

④值得注意的是,网络语言低俗化向传统媒体转移已有显现,—些网络低俗用语竟堂而

皇之地成为某些报纸的标题,某些主持人在电视节目中公然把“屌丝”等低俗用语常挂嘴边。

部分文化载体无视媒体的社会责任,也加入到了语言暴力的恶俗狂欢乏中。

⑤上述情况,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警惕。专家表示,清理网络低俗语言势在必行,只

要多措并举,积极推动线上线下舆论生态的良性互动,努力净化网络语言环境,就一定能为

中国改革事业提供稳定的网络民意基盘。

9.上文①-④段分别从哪个方面来说明网络低俗语言的?试加以概括。(3分)

(1) (2) (3) (4)

10.第③段画线部分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答:

11.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一定”能否换成“也许”?请说明理由。(2分)

答: 宿迁9.(1)网络语言的排行 (2)网络语言的产生途径 (3)网络语言的传播 (4)

网络语言的转移(3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说明内容的概栝。可以先总结① —④段内容说明的中心,再用简洁

的语言进行概括。

10.打比方和列数字。(1分) 使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说明了网络低俗语言

传播速度之快。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将网络低俗语言传播速度具体化。(1分)

【解析】“如野草一般疯长”是打比方;“据统计”后面使用了数据,为列数字。可对

应相关的说明方法分别分析其作用。

11.不能替换,“一定”表示肯定,“也许”表示不确定,文中是一个肯定判断,去掉后就

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解析】此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运用。说明文语言要求准确,回答时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上进行分析。

- 11 -


相关内容

  • 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排序
  • 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精选汇编:句子的排序(含解析) 1. [2015·贵州毕节]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正因如此,这一传播手段迅速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 ②微博之所以如此受公众关注和追逐,是因为"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 ③任何受过教育的 ...

  • 历届初中生物重点资料汇总
  • 历届 学期 下学期 月考/期中/期末 开学/2月月考 期末 第四次月考 推荐专题 2016年中考生物小题精做系列 2016年中考生物大题狂做系列(更新中) 2016年中考生物考点总动员系列(更新中)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 2015-2016学年七年级生物同步精品课堂(更新中) ...

  • 高考病句语文试卷.教案.课件.作文.总复习
  • 试卷 大小 2015年高考语文病句题及答案(精校版)[☆] 13K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病句题[答案][☆] 17K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语病[☆] 13K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答案][☆] 13K 历年高考病句真题汇编(1992-2012年)[答案] ...

  • 达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 达州市2015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第Ⅰ卷 单选题(30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错得最多的一项是 A.麦穗(huì) 热泪盈眶(kuàng) 稽首(qǐ) 淙淙溪流(zōng) B.骸骨(hái) 强聒不舍(guō) 剽窃(piāo) ...

  • 玻璃之王说明文阅读答案
  • 篇一:玻璃之王说明文阅读答案 篇二:玻璃之王说明文阅读答案 29.①玻璃之王(或金属玻璃,后同)的诞生②玻璃之王形成的原理③玻璃之王的获得④玻璃之王的应用(4分)30.逻辑顺序(1分)31.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3分)具体准确突出地说明了单一的金属液体凝固形成非晶态所需的冷却速度要远远高于其它物 ...

  • 大笨象博士2015年考研英语复习方法
  • 信受奉行 立竿见影 大笨象博士2015年考研英语复习方法 惊人的考研英语三大统计数据: 2014 年考研英语真题总词汇为4211 2014年考研英语真题与考研英语大纲词汇数据: 个,扣除重复词汇后为1417 个,归为字典词汇1135 个,其中超纲词汇109个(专有名词31个,实际超纲词汇为78个). ...

  • 近五年中考语文古文试题汇编
  • 近五年中考试题汇编 2015年 (2015·德州市)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3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澈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阳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奇者. . --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教案
  • 湖北省孝感市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 一.积累运用(25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2分) A .酝酿(ni àng )确凿(z áo ) 迸射(b âng ) 周道如砥(d ǐ) .... B .阴霾(m ái ) 家醅(p ēi ) 真谛(d ì) 强聒不舍(gu ō) . ...

  • 2015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汇编(22页,含答案)
  • 2015年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分类汇编 河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8-12题.(15分) 归鉞①,早丧母,父娶后妻,生子,由是失爱.家贫,母即喋喋②罪过鉞,父大怒逐之.鉞数③困,匍匐道中.比归,母又复杖之,屡濒于死.鉞依依④户外,俯首窃⑤泪下,族人莫不怜也. 父卒,母与其子居,鉞贩盐市中,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