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16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题卷上填写清楚; 3.答题完成后,请将试题卷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4.本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1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给加点字注音。(4分)

清晨,驻足城边小河桥上,dì( )听桥下潺潺.( )的水声,目睹鳞次zhì( )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县城旧貌已换新颜!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部电视剧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

B.中国举行70周年抗战胜利的阅兵仪式,仪式盛大史无前例,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 ....C.生日聚会已经进行半个小时了,伊娜才慢腾腾地过来了,大家都说她是一位没有时间观念的不速之客。 ....

D.“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壮观的实景剧场位于人迹罕至的山水....甲天下桂林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增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B.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C.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展现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干将莫邪》写干将之子赤为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表现了

赤坚定的复仇心理及侠客的智勇和侠义心肠。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C.《曹刿论战》阐述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采取战略上取信于民,战术上后发制人的原则。题目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劳山道士》一文有两条线索,暗线是求师学法、看师演法、演法失灵;明线是王生不愿意吃苦。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看着看着,我就迷糊了,睡着了

②天上的云彩,总是在变换模样,一会儿像一只安静吃草的羊,一会儿又变成奔跑的马 ③田野里的草啊,总是这么热情

④坐起来看,原来是一束草,它从青石的缝隙里钻出来了,以这种方式和我打招呼

⑤睡着睡着,感觉身下有谁在轻轻地挠我的背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①④③⑤② D.③⑤④②①

6.名著阅读。(4分)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2分)

②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

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2分)

7.综合性学习(3分)

为漫画拟一个形象的题目,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1)题目(1分):《 》 (2)含义(2分):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每空1分,共6分)

②写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③写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自己决心以死殉国,决不投降元朝统治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风,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

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现实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变得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常常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9.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0.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12.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4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3.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14.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5.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

16.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2分)

17.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降大任于是人:( ) (2)苦其心志:( ) ..(3)人恒过:( ) (4)发于声,而后喻: (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该词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小大之狱 ...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翻译:(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21.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

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2分)

答: 三、作文。(40分)

22.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生活需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叙事详尽,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谛 chán 栉 靡 2.B 3.C 4.D 5.B

6.(1)鲁智深,因为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

武松,屡遭陷害之后,终于彻底造反。

林冲,被高俅父子多次设计陷害,被逼上绝路,忍无可忍,走上梁山。 花荣,受恶吏陷害下狱,被山林好汉搭救后走上梁。

戴宗,为救宋江,伪造书信,被发现后下狱,被救出后走上梁山。 (选出人物说清原因方可得分)

(2)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杀人后出家,背上刺有花绣。 武松 绰号行者,报仇杀人后被追捕,打扮成头陀模样。 林冲 绰号豹子头,“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取其形似。 花荣 绰号小李广,擅长射术,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李广相比。 戴宗 绰号神行太保,会“神行法”,一日能行八千里 (选出人物,写出绰号,说清由来)

7.(1)题目: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如此家教均正确,父与子不给分)(1分)

(2)含义:图中父亲想通过书本教育孩子不偷东西,可是现实中又以自己的言行教孩子偷书。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和口头上,要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2分)

8.①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答: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二者不可偏废。 10.(1)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出下文;

(2)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1.答:现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阅历与精力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名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 12.答:第二段。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二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

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13.挑种种地;种下瘪种。

14.(1)冷落(或漠视、抛弃)

(2)让城里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的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15.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16.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的继续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17.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力,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18—21题文言文略。

2016年下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应在试题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在试题卷上填写清楚; 3.答题完成后,请将试题卷放在桌上,由监考老师统一收回; 4.本卷共三大题,满分100分,时量110分钟。

一、积累运用(28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给加点字注音。(4分)

清晨,驻足城边小河桥上,dì( )听桥下潺潺.( )的水声,目睹鳞次zhì( )比的住宅小区,我不禁想起那一首曾风mǐ( )一时的老歌——《涛声依旧》。是呀,涛声依旧,可县城旧貌已换新颜!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部电视剧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

B.中国举行70周年抗战胜利的阅兵仪式,仪式盛大史无前例,展示中国的军事实力。 ....C.生日聚会已经进行半个小时了,伊娜才慢腾腾地过来了,大家都说她是一位没有时间观念的不速之客。 ....

D.“印象·刘三姐”是全球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这壮观的实景剧场位于人迹罕至的山水....甲天下桂林市。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通过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使同学们增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 B.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每一个大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出色的美术家。 C.正是这双布满老茧的手,不断刷新国内外记录,展现了当代工人崭新的风貌。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世间人生的真谛。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干将莫邪》写干将之子赤为父报仇巧遇侠客英雄,用计杀死楚王的经过,表现了

赤坚定的复仇心理及侠客的智勇和侠义心肠。

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在经历了艰难困苦之后,才成就了不平凡的事业。

C.《曹刿论战》阐述了弱国在对强国的战争中采取战略上取信于民,战术上后发制人的原则。题目中的“论”字,指的是曹刿与鲁庄公讨论问题。

D.《劳山道士》一文有两条线索,暗线是求师学法、看师演法、演法失灵;明线是王生不愿意吃苦。

5.下面句子的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看着看着,我就迷糊了,睡着了

②天上的云彩,总是在变换模样,一会儿像一只安静吃草的羊,一会儿又变成奔跑的马 ③田野里的草啊,总是这么热情

④坐起来看,原来是一束草,它从青石的缝隙里钻出来了,以这种方式和我打招呼

⑤睡着睡着,感觉身下有谁在轻轻地挠我的背

A.②①③⑤④ B.②①⑤④③ C.①④③⑤② D.③⑤④②①

6.名著阅读。(4分)

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十分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向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了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请围绕以下五位梁山好汉:鲁智深,武松、林冲、花荣、戴宗,回答问题。

(1)请选择其中的两位人物,说出他们走上梁山的原因。(2分)

② (2)《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人人都有一个形象的绰号。请在上面给出的人物中选择

一位,说出他的绰号及绰号的由来。(2分)

7.综合性学习(3分)

为漫画拟一个形象的题目,并结合画面内容阐述标题的含义。 ..(1)题目(1分):《 》 (2)含义(2分):

8.按要求默写古诗文句或名言(每空1分,共6分)

②写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推己及人,先人后己的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 。

③写出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表现自己决心以死殉国,决不投降元朝统治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

阅历与读书

①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到:“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

②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风,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③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

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 ④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读书和阅历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现实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变得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常常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阅读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阅读,才能做到读书和阅历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

9.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10.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1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3分)

12.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4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势,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去最好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3.用简洁的语言在横线上写出主要故事情节。(2分)

( 议种瘪种( 给儿新生 14.阅读下面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一一”、“只”可以看出农民对瘪种子怎样的态度?)

⑵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农民为什么要做出“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 15.文中的农民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形象?(3分)

16.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农民儿子“再塑生命”的人呢?并说明理由。(2分)

17.选文的标题“弱种子也要发芽”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 ,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 ,而后作;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降大任于是人:( ) (2)苦其心志:( ) ..(3)人恒过:( ) (4)发于声,而后喻: ( ) ..1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中该词的意思最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小大之狱 ...

C、人恒过,然后能改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翻译:(4分)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

21.语段主要论述了凡是能担天下大任的人才,都必须经受一定的磨炼,这样才能取得“曾益其所不能”的效果或成就。请紧扣这一论述,任意举一个恰当的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

必须包括人名、所受的磨炼、取得的成就)(2分)

答: 三、作文。(40分)

22.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生活需要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叙事详尽,描写细腻,感情真挚; (2)字数不少于600字; (3)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1.谛 chán 栉 靡 2.B 3.C 4.D 5.B

6.(1)鲁智深,因为疾恶如仇,好打抱不平,与官府矛盾越来越深。被迫落草。

武松,屡遭陷害之后,终于彻底造反。

林冲,被高俅父子多次设计陷害,被逼上绝路,忍无可忍,走上梁山。 花荣,受恶吏陷害下狱,被山林好汉搭救后走上梁。

戴宗,为救宋江,伪造书信,被发现后下狱,被救出后走上梁山。 (选出人物说清原因方可得分)

(2)鲁智深 绰号花和尚,杀人后出家,背上刺有花绣。 武松 绰号行者,报仇杀人后被追捕,打扮成头陀模样。 林冲 绰号豹子头,“生的豹头环眼。燕领虎须”,取其形似。 花荣 绰号小李广,擅长射术,箭法精准,可与汉代名将李广相比。 戴宗 绰号神行太保,会“神行法”,一日能行八千里 (选出人物,写出绰号,说清由来)

7.(1)题目: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如此家教均正确,父与子不给分)(1分)

(2)含义:图中父亲想通过书本教育孩子不偷东西,可是现实中又以自己的言行教孩子偷书。父母教育孩子不能停留在理论上和口头上,要言行一致,身教重于言教。(2分)

8.①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具欢颜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答: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二者不可偏废。 10.(1)指出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引出下文;

(2)从读书体验谈起,借用名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11.答:现提出本段论题“如何丰富阅历”,然后从阅历与精力的关系、阅历与读书的关系进行论证。最后点名本段论点“经历与读书都能丰富阅历”。 12.答:第二段。歌德的话论证的是第二段中的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

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 13.挑种种地;种下瘪种。

14.(1)冷落(或漠视、抛弃)

(2)让城里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的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15.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16.示例一:我觉得是农民,因为农民花去了所有的的继续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了他成长的力量。

17.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力,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18—21题文言文略。


相关内容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2011期末考试方案(定稿)
  • 赣榆县实验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调研测试工作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落实市.县教学过程监控与教学质量管理有关要求,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健全教学评价机制,根据县教育局教研室有关期末测试的工作要求,制定我校期末检测方案,具体安排如下: 一.测试科目与形式 一至二年级测试科目为语文.数 ...

  •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质量评价报告
  • 八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命题质量评价报告 汉川市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测评八年级语文试卷难易适中,试题涉及面广,无偏题.怪题,基础性较强,既能检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也能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平时的积累怎样.分值也分配合理,题型多样,是一份不错的试卷. 从命题覆盖范围来看,本试卷的考题覆 ...

  • 四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 2010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和我一样经过了一次次深刻的思考,我们都在精心的做着试卷分析这项工作.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全面分析.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18人.最高分94.5分,最低分30.8 ...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浅析 本学期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应该说涉及的范围比较广,考察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拼音部分.生字部分都有涉及,而且知识点面面俱到,重点突出.既考查了学生的拼音学习,又检测了生字运用的能力.题量适中,难易适度.依据课标,尊重教材.总体上来 ...

  • 镇宁自治县期末考试情况分析
  • xxx县2013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情 况 分 析 年级: 一年级 学科: 数学 分析人: 一.试题分析(主要从题量.难易程度.知识能力.科学性. 导向性及问题等方面进行分析) 题目涵盖面广,主要涉及到人民币单位的熟悉程度和数的组 成及100以内的数字计算,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 ...

  • (19)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中小学期末考试安排
  • 乌鲁木齐地区中小学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安排 通 知 各学校: 为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应中学要求,我中心提供期末考试试卷.凡期末考试使用我中心提供试卷的学校,请注意以下事项: 一.考试时间 根据教育局安排,本学期中学期末考试时间定为2015年1月20.21.22.23日四天进行, ...

  • 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 2013-2014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新峪煤矿学校二年级语文 姓名:张攀峰 联系电话:[1**********] 一.试题分析 本次三年级语文试卷,覆盖面广,既考查了学生识字写字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分析及习作能力.较为充分的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 ...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 一.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二.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三.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ān yáng pí yī shuǐ niú yòng lì máo j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