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 禁锢(gù) 颤(càn )动 旁骛(wù) 强聒(gu ō)不舍

B. 佝(gōu)偻 亵(xiè)渎 睿(ruì)智 恪(kè)尽职守

C. 胯(kuà)下 恣(zì)睢 颓(tuí)废 怒不可遏(ji ē)

D. 怡(yí)情 狡黠(xiá) 谮(zèn )害 咬文嚼(jué)字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轻薄无聊 歇斯底里 持之以恒 繁衍

B .断章取义 勃然大怒 神情恍惚 祭祀

C .吹毛求疵 格物至知 恃才放旷 聪颖

D .重蹈覆辙 郑重其事 袖手旁观 拮据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B .泥人张的泥人彩塑美妙无比,登峰造极。 ....

C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D .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2013中国〃南溪“佰川杯”环万里长江第一滩山地自行车全国邀请赛于2013年12月31日在南溪区滨江新城及万里长江第一滩举行。

B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C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 、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

5、古诗文默写(6分)

(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1)、溫庭筠《商山早行》的颔联是 , 。

愿望的句子是: , 。

(3)、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1 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③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 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2 分)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拟写: , 。(《 》)

7、名著阅读。(3分 )

某班级将要组织一次“走近《格列佛游记》”阅读交流活动,活动设计了下列一些环节,请参加。

(1) 马年来说马:《格列佛游记》中“马”是一种怎样的形象?(1分)

(2) 马上和名作对话: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给这部名著的写作特色下个定义。

并结合名著中的一个情节,谈谈你对写作特色的理解。(2分)

二、古诗文

(一)诗词赏析(4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 .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心理。(2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1-14题。(共11分)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

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3.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14.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做人当有底气(11分)

桑林峰 ① 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③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

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流之于俗、毁之于形。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④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规守纪、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曲意逢迎,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⑤底气从何而来?

⑥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试想,如果做了亏心事,整天魂不守舍,战战兢兢,何谈底气?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⑦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可是,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只#from 本文来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⑧底气从严格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

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⑨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底气从哪里来?选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写在下面。(2分)

17、选文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选文第⑥、⑦、⑧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2分)

19、结合文意以及你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气”的看法。(2分)

(二) 神秘的运动常数(9分)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 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试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 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

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振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是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O.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 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 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最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深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 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

B 、科学研究表明,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的运动并不完全是自由的。

C 、海豚的形体要比蜂鸟大得多,但它们的运动常数却都落在0.2-0.4之间。

D 、美国军方研制出的机械鸟可能渗入敌方的机密要塞进行刺探。

(3)

22、

23、

21、第③、④两段运用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⑤段中家电的词“不仅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神秘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2分)

(三)春光美(13分)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 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 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 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⑪“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 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⑫“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⑬“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⑭“您是说,用爱吗?”

⑮“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 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⑯“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⑰“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⑱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⑲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⑳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24、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5、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春天) 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26、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27、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2分)

28、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3分)

四、作文(5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6-2017学年度语文第三次月考

语文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请用2B 铅笔涂答题

选择题(8分)

5、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 , 。 (2) , 。 (3) , 。 6、综合性学习(5分) (1) (1分) (2) (1分)

(3)

7、名著阅读(3分)

(1)

(1分) ( (2)

(2分)

二 二、古诗文

(一)诗词赏析(4分)

8、 (1分)

9、( )(1分)

10、 (

分)

(二)11、(1) (1分)

(2) (1分)

12、(1)

(2分)

(2) (2

分)

13、 2

(2分)

14、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5、 (2

分)

16、

(2分)

17、

(3分)

18、

(2分)

19、 (2

分)

(二)20、 ( )(2分)

(二)21、 、 (1

分)

(2分)

22、

(2分)

23、

(2分)

(三)24、

(2分)

25、(1)

(2分)

(2)

(2分)

26、(1) (

分)

(2) (

分)

27、

(2分)

28、

(3分)

11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测试卷

满分:12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下面汉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分)

A. 禁锢(gù) 颤(càn )动 旁骛(wù) 强聒(gu ō)不舍

B. 佝(gōu)偻 亵(xiè)渎 睿(ruì)智 恪(kè)尽职守

C. 胯(kuà)下 恣(zì)睢 颓(tuí)废 怒不可遏(ji ē)

D. 怡(yí)情 狡黠(xiá) 谮(zèn )害 咬文嚼(jué)字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 .轻薄无聊 歇斯底里 持之以恒 繁衍

B .断章取义 勃然大怒 神情恍惚 祭祀

C .吹毛求疵 格物至知 恃才放旷 聪颖

D .重蹈覆辙 郑重其事 袖手旁观 拮据

3、下面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2分)

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

B .泥人张的泥人彩塑美妙无比,登峰造极。 ....

C .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D .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2013中国〃南溪“佰川杯”环万里长江第一滩山地自行车全国邀请赛于2013年12月31日在南溪区滨江新城及万里长江第一滩举行。

B 、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C 、街道希望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开展法制教育,防止青少年不违法犯法。

D 、食物就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

5、古诗文默写(6分)

(2) 、《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用典故,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1)、溫庭筠《商山早行》的颔联是 , 。

愿望的句子是: , 。

(3)、 ,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6、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1 分)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

后半句: 。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2分)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③ 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

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 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2 分)

作品:《背影》《最后一课》《我的叔叔于勒》

示例一:一片笑声,尽现世态炎凉。(《孔乙己》)

示例二:特殊言行,预示悲剧结局。(《孔乙己》)

拟写: , 。(《 》)

7、名著阅读。(3分 )

某班级将要组织一次“走近《格列佛游记》”阅读交流活动,活动设计了下列一些环节,请参加。

(1) 马年来说马:《格列佛游记》中“马”是一种怎样的形象?(1分)

(2) 马上和名作对话:请用一句简洁的话来给这部名著的写作特色下个定义。

并结合名著中的一个情节,谈谈你对写作特色的理解。(2分)

二、古诗文

(一)诗词赏析(4分)

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 .这首词是作者边地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

B .这首词通过“塞下”“长烟落日”“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

C .“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是说,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

D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戍边将士怎样的心理。(2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1-14题。(共11分)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曰:“汝忘会稽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

人,厚遇宾客,振贫吊死,与百姓同其劳。

(节选自《史记》)

注:①句践:即勾践。春秋时越国国君,于公元前494年被吴王夫差大败于会稽,被俘,释放回国后,卧薪尝胆,发愤图强,于公元前473年灭掉吴国。②焦思:焦虑思考。③胆:即胆囊,胆汁极苦。

11.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作: .

(2)人恒过然后能改 恒: .

1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词。(4分)

(1)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13.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

14. 勾践灭吴的故事,印证了孟子的哪些说法?现在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说法是否还有现实意义?请简要谈谈你的认识。(3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做人当有底气(11分)

桑林峰 ① 一个人立身行事,当有底气支撑。底气足,则事业兴、道路广。 ②与人交往,缺少人缘,这是人气不足,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他人。任务面前,有人不敢接,能推则推,这是因为才气不足。遇到困难,需要克服,有人退缩,这是豪气不足。总之,人气、才气、豪气构成了做人的底气。

③底气决定着一个人的魄力和办事风格。底气足,则处事雷厉风行、果断有力,做人昂扬向上、独领风骚;底气不足,则畏畏缩缩、优柔寡断,让人不

可信、不放心,必失之于软、流之于俗、毁之于形。因此,做人需要底气,做事更需要底气。

④有没有底气,取决于有没有下真工夫、苦工夫、实工夫。一个人博览群书、知识丰富,而不是头脑空空,就有底气;艰苦奋斗、以苦为乐,而不是贪图安逸,就有底气;遵规守纪、以身作则,而不是违法违纪,就有底气;正气凛然、刚正不阿,而不是曲意逢迎,就有底气;胸怀全局、顺应大势,而不是井底之蛙,就有底气。底气,实质是良好品德的表现,是能力素质的体现,是严格自律的彰显。

⑤底气从何而来?

⑥底气从高尚的人品中来。人生在世,德为第一。没有良好的人品官德,就会失去为人行事的根本,底气自然缺失。试想,如果做了亏心事,整天魂不守舍,战战兢兢,何谈底气?只有自觉加强人格修养,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地位观,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则必然底气充盈,行为世范。

⑦底气从高超的本领中来。“激湍之下,必有深潭;高山之下,必有深谷。”深厚的理论素养、丰富的知识内蕴、成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人不断前行的底气支撑。否则,英雄气短,难酬壮志。可是,欲增强为人做事的底气,必长于学习、精于学习。学习不仅是自我的精神追求,更是益气强能的根本途径。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东西。只#from 本文来自有拨冗潜学,做到立足于勤、持之以恒、根植于博、专务于精,并注重学习,思考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实现知识向能力的转化,则必然能学富五车,底气十足。

⑧底气从严格的自律中来。底气也是一种气节,节高则气壮,节破则气消。如今,我们面临的诱惑与日俱增,如果没有严格的自律,一有好处就无所顾忌,心役于名缰利锁,丧失气节,自然也会失去底气。因此,保气节、增底气,必洁身自好。公道正派,自觉做到坚持真理不退步,面对矛盾不却步,把握原则不让步,无论何时何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襟怀坦荡,

正义凛然,敢于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懈的斗争。如此,“任尔红尘翻滚,我自清风明月”,心有浩然之气,底气自从心生!

⑨总之,做人需要有底气。一个有底气的人,才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人生。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16、底气从哪里来?选文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写在下面。(2分)

17、选文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18、选文第⑥、⑦、⑧段的顺序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2分)

19、结合文意以及你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底气”的看法。(2分)

(二) 神秘的运动常数(9分)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 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试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或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 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振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体形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

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振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是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作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奇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O.2~0.4之间时,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 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的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他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 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最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深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 探。当然,他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远。

20、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分)

A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是按照逻辑顺序说明的。

B 、科学研究表明,空中的飞鸟和水中的游鱼的运动并不完全是自由的。

C 、海豚的形体要比蜂鸟大得多,但它们的运动常数却都落在0.2-0.4之间。

D 、美国军方研制出的机械鸟可能渗入敌方的机密要塞进行刺探。

(3)

22、

23、

21、第③、④两段运用 、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第⑤段中家电的词“不仅仅”能否删去?为什么?(2分) 神秘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2分)

(三)春光美(13分)

周海亮

①街路划一条漂亮的弧线,探进公园深处。公园绿意盈盈,却有桃红粉红轻轻将绿意打破。柳絮纷飞,落满松软的一地。鸽子们悠闲地散步,孩子们快乐地追逐,空气里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春天属于山野,属于城市,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②公园的小径上走着一位女孩。女孩的棍子畏畏缩缩,慌乱且毫无章法。棍子戳戳点点,碰到了毫无防备的老人。

③老人轻微地“嘘”了一声。

④“对不起,”女孩急忙停下来,“对不起……戳痛你了吧……真的对不起,我是一个盲人……”

⑤“没关系的,”老人轻轻地笑,“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⑥“只是有些不便?”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可是我看不见了,永远看不见了……就像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欣赏春色,我却不能……”

⑦“可是孩子,春色只是为了给人看吗? 春天里的一花一草,只是为给人欣赏而存在吗?”

⑧“难道不是吗?”

⑨“当然不是。”老人说,“比如我面前就有一朵花。这朵花很小,淡蓝色,五个花瓣。也许它本该六个花瓣吧? 那一个可能被蚂蚁们吃掉了……花瓣接近透明,里面是鹅黄色的花蕊……我可以看得见这朵花,然而你看不到。可是这朵花因为你没有看见它而开得松懈吗? 还有那些有残缺的花儿,比如被虫儿吃掉花瓣,啃了骨朵,比如被风雨所折断,被石块所挤压,它们可曾因为它们的残缺和大自然给予它们的不公就拒绝开放吗?”

⑩“孩子,你要知道,当秋天来临,所有春天开过的花儿,都会结成种子。就像我眼前的这朵小花,它也会结出它的种子……这与它的卑小无关……更与它的残缺无关……它是一朵勇敢的花儿,勇敢的花儿都是快乐和幸福的。”

⑪“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为什么闷闷不乐呢? 为什么要放弃开放的机会呢? 为什么要放弃整个春天呢?”

⑫“我没有放弃春天……可是我看不到春天……”

⑬“你还可以去触摸春天。孩子,你可以触摸花草,触摸鸽子,触摸阳光与柳絮……其实盲人也是可以看到这世界的,却不是用眼睛,而是用心,用感觉,甚至,用爱……”

⑭“您是说,用爱吗?”

⑮“是的,孩子。只有用爱才能真正感受春天,读懂春天。我知道你看不见春天,可是你的心里,难道不能拥有一个温暖而美好的春天吗? 只要你还相信春天,那么对你来说,这世上就还有春天,你的心中就会万紫千红。我说的对吗,孩子?” ⑯“可是我不知道这里的春天是什么样子的。奶奶,你愿意把你看到的告诉我吗?”

⑰“当然可以,孩子,我很乐意……你的面前有一朵花儿,蓝色的花儿,五个花瓣……你的旁边有一棵树,树长出嫩绿色的叶子……再旁边有一个草坪,碧绿的草坪,有人在浇灌……再往前,是一条卵石甬道,鸽子们飞过来了,轻轻啄着人们的手心……”

⑱女孩听得很是痴迷。她的表情随着老人的讲述而变化,每一种变化,都是天真和幸福的。似乎,女孩真的看到了整个春天。

⑲女孩是笑着离开的。她的棍子在甬路上敲打出清脆的声音。她步履轻松。她像春的精灵。

⑳然后,老人轻轻拍拍她身边的导盲犬。她说:“虎子,我们该回家了。”她戴着很大的墨镜,悄无声息地走向春的深处。

——选自《青年博览》(有删改) 24、细读全文,题目“春光美”中的“美”,除了景色美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25、联系文章语境,品析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春天) 属于公园里每一朵勇敢开放的丑丑的小花。

(2)女孩的神情霎时黯淡下来。

26、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2分)

(1)我知道,你只是有些不便。

(2)花儿就像你,你就是花儿。

27、文中的女孩,是因为明白了什么道理,才由先前的“畏畏缩缩”变得“步履轻松”的?(2分)

28、文章独具匠心,直到最后才告诉读者,老人也是一位盲人。说说这样结尾有哪些妙处?(3分)

四、作文(50分)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要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说:“因为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姊姊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毛虫姊姊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骨头爬不快,也不会变成蝴蝶他什么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

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 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他:“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靠天,也不靠地,我们靠自己”。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进行扩写、续写和改写。

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6-2017学年度语文第三次月考

语文答题卡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4分)请用2B 铅笔涂答题

选择题(8分)

5、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 , 。 (2) , 。 (3) , 。 6、综合性学习(5分) (1) (1分) (2) (1分)

(3)

7、名著阅读(3分)

(1)

(1分) ( (2)

(2分)

二 二、古诗文

(一)诗词赏析(4分)

8、 (1分)

9、( )(1分)

10、 (

分)

(二)11、(1) (1分)

(2) (1分)

12、(1)

(2分)

(2) (2

分)

13、 2

(2分)

14、

(3分)

三、现代文阅读(33分)

(一)15、 (2

分)

16、

(2分)

17、

(3分)

18、

(2分)

19、 (2

分)

(二)20、 ( )(2分)

(二)21、 、 (1

分)

(2分)

22、

(2分)

23、

(2分)

(三)24、

(2分)

25、(1)

(2分)

(2)

(2分)

26、(1) (

分)

(2) (

分)

27、

(2分)

28、

(3分)

11


相关内容

  • 小学一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上册(上学期) 免费68份_教学资料
  •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检测题(上学期)(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练习题(上学期语文)(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看图写话练习一(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句子复习题(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汉字知识汇总(01-05) ·一年级语文上册复习试题(上学期pep)(01-05) ...

  • 小学语文电子课本
  • 首页 小升初 课程信息 重点中学 奥数题库 超常儿童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小学数学网 互动:小升初论坛 竞赛考级 作文投稿 e度访谈 杯赛:华杯赛 迎春杯 学而思杯 走美杯 希望杯 重点中学:人大附中 北京四中 实验中学 更多 新闻资讯 名校资讯 占坑 简历 专家 面试 ...

  •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试卷大全
  • 1. 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复习资料汇总 2. 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归类 3. 六年级语文上册各类试题知识点汇总 4. 六年级语文上册课后习题知识点汇总 5.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6周周练试卷 6.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3周周练试卷 7.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4周周练试卷 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上册基本句型练习题
  • 2014-04-14  | 英语 练习 小学 PEP四年级上册各单元句型总汇 第一单元 What's in the classroom? 教室里有什么? This is Zhang Peng, our new classmate. 这是张朋,我们的新同学. We have a new classro ...

  • 小学语文备课大师 首页
  • - 网 上 书 屋 武 侠 小 说 作 文 宝 库 流 量 分 析 名 师 在 线 在 线 词 典 小学语文一上备课室 [热荐]汉语拼音全套flash在线学习 07-22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1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7-20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0 ...

  • 四年级上册试卷分析
  • 2010年上学期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了,在这几天的时间里,我相信每一位老师和我一样经过了一次次深刻的思考,我们都在精心的做着试卷分析这项工作.为了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扬长避短,现将试卷做以全面分析. 一.班级分析: 本班共有18人.最高分94.5分,最低分30.8 ...

  • 一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试卷质量分析
  • 一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 试卷质量分析 猫洞民族中学 张江南 2014/11/16 一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试卷质量分析 为了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实际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在教学中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更好的服务教育工作,特对本次半期测试进行试卷质量分析. 一.学生基本 ...

  • 四年级二班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 四年级二班语文下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试卷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卷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4分),其中读拼音写汉字(5分).比一比组词(4分).写反义词和近义词(4分).补充词语(6分).语文阅地(6分).默写古诗(9分).这部分侧重于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核,知能点有:词语 ...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 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 一.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二.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三.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ān yáng pí yī shuǐ niú yòng lì máo jī ...

  • 凤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 凤泉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 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60分钟 命题:凤泉语文教研组联合编写) 一. 我会填.看图,给音节补上声母.(8分) ___ǎ ___ī ___áng ___ù 二. 我会连一连,给水果找名字.(8分) 三. 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shān yáng pí yī shuǐ 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