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谢植宣: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作文

[转]谢植宣: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作文

[转]谢植宣: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作文田中老李 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作文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谢植宣

一、作文评析

本次佛山一模题的题型与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完全一致,均为“材料引„„”的题型。

题目材料由背景材料(核心问题)+提示角度组成。背景材料为郑州市拆除了全市421个报刊亭,核心问题即是“如何看待郑州市拆除报刊亭的行为?”只要围绕背景材料(核心问题)引发的思考,都可判为符合题意。提示角度有三,一是城市管理的角度;二是城市人文关怀的角度;三是城市文化生态的角度。每个角度审题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样的题型与2014年广州调研的作文命题完全一致,思路如出一辙。均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提供几个不同的写作角度,引导考生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思考。由此可见,自从2013年高考后,广东的“材料引„„”作文题型已经日趋成熟而稳定。

只要掌握“材料引„„”作文题型的审题方法,本题的审题难度不大,每一个考生均有话可说,但写好却不容易,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社会洞察力和成熟理性的思考力。区分度明显,能让一部分关心并思考社会现实的考生脱颖而出。不存在套作的可能,如果还是妄想通过熟记一些考前素材,然后以此应付考场写作,绝对行不通。只能如陈妙云教授所言,敢于写“原创作文”,根据题目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展开合理论述,方为正道。材料选取的是一个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城市要发展,但城市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期不时见诸报端的城管与小贩的冲突问题,更是凸显了目前在城市管理上存在的误区与不足。因此,这个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思考性。

高考作文,既是为文,也是为人生,可以说,本次佛山一模的作文,不管是命题形式,还是材料内容、价值导向,都颇具水准。

二、下水作文

城市,该让每一个灵魂得以安放

谢植宣

郑州市以不利于城市管理为由,把全市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面对此情此景,不得不哀叹:难道偌大的城市居然无法安放一个小小的报刊亭?

对于一座城而言,直线飙升的GDP数据,一座座直插云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条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这些固然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城是为了人而建的,失去了对人的关注、关怀,那么,再繁华的城也只是一座冰冷而而缺乏温暖感的陌生城市。

因此,一座城市不能只是一个石屎森林,而应该让每一个灵魂都有其安放之地。报刊亭虽小,但承载的却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卑微者的大大的希望,承载着一个小家庭温暖而阳光的未来。他们扎根于这方寸之地,给城市带来文化因子的同时,也在用辛勤的双手积攒着生活的希望。他们尽管卑微,或许是年近花甲,或许是仅有小学文化,但只要报刊亭在,生活的希望就在。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小小的报刊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他们眼中,却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但一切的希望现在都随着报刊亭的被拆除而变得日益黯淡,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忽然变

得严峻而不可测。个人力量的微弱与城市的强大注定了他们的无奈与无助。毕竟,他们只是一些依附于城市发展的卑微个体。当一座城市为了披上靓丽的外衣,旧貌换新颜之时,他们这些卑微的个体往往是容易被视为污渍而被抖落的线头。当一座城市并没有把目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极有可能是被忽略不计的那一部分。更何况,那小小报刊亭的产值怎么可能与一间企业的产值相提并论?那微薄的收益,那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不畅,还有那影响市容的斑驳铁皮,这些,都可以成为拆除的理由。于是,一座城市,就真的连一座小小的报刊亭都无法安放了。

但是,一座城就该是如此吗?不,不,绝对不是的。如果一座城无法让每一个弱者走向自尊自强,无法让每一个游荡的灵魂得以安顿?那么这座城的繁华又有什么用呢?是否还要再发生类似毕节那样5个流浪的男孩为了度过寒夜,而龟缩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结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惨剧,才会引起我们的一丝丝怜悯,一点点同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是的,一座城市该需要这样的气度和力量,为每一个弱者提供生存的机会,让每一个卑微者重燃生活的希望。城市的目光不应该永远高高在上,只停留在那摩天大楼的塔尖,而应该学会俯下身来,去关注那些生活的底层,去注视那些在地上匍匐而行的弱者。只有这样,这座城才是有生命气息的城,而不是毫无生气的钢铁森林;这座城才是充满人情温暖的城,而不是让人倍感寒冷,在寒风中孤独无助的冷漠之城。

小小的报刊亭拆了,依附于其上的灵魂四处游荡。报刊亭拆了,还可以再建,但一个城市的良心丢了,该去哪里找回?重回以人为本的发展轨道,让城市不再冷漠,让人心得以温暖。让每一座城都能让四处游荡的灵魂得以安放,这时,你我才会是这座城的一员,而不是如尘埃般的过客。

2014年1月6日下午4时于乐中办公室

〖附:作文试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4月,郑州将全市街头巷尾的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拆除。

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他们如何生活?

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转]谢植宣: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作文

[转]谢植宣: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作文田中老李 2014届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析及下水作文

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 谢植宣

一、作文评析

本次佛山一模题的题型与2013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完全一致,均为“材料引„„”的题型。

题目材料由背景材料(核心问题)+提示角度组成。背景材料为郑州市拆除了全市421个报刊亭,核心问题即是“如何看待郑州市拆除报刊亭的行为?”只要围绕背景材料(核心问题)引发的思考,都可判为符合题意。提示角度有三,一是城市管理的角度;二是城市人文关怀的角度;三是城市文化生态的角度。每个角度审题上不存在优劣之分,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这样的题型与2014年广州调研的作文命题完全一致,思路如出一辙。均是围绕一个核心问题提供几个不同的写作角度,引导考生展开对核心问题的思考。由此可见,自从2013年高考后,广东的“材料引„„”作文题型已经日趋成熟而稳定。

只要掌握“材料引„„”作文题型的审题方法,本题的审题难度不大,每一个考生均有话可说,但写好却不容易,需要考生具备较好的社会洞察力和成熟理性的思考力。区分度明显,能让一部分关心并思考社会现实的考生脱颖而出。不存在套作的可能,如果还是妄想通过熟记一些考前素材,然后以此应付考场写作,绝对行不通。只能如陈妙云教授所言,敢于写“原创作文”,根据题目的审题立意,确定中心,然后围绕中心展开合理论述,方为正道。材料选取的是一个城市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城市要发展,但城市的管理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尤其是近期不时见诸报端的城管与小贩的冲突问题,更是凸显了目前在城市管理上存在的误区与不足。因此,这个题目具有较强的现实针对性及思考性。

高考作文,既是为文,也是为人生,可以说,本次佛山一模的作文,不管是命题形式,还是材料内容、价值导向,都颇具水准。

二、下水作文

城市,该让每一个灵魂得以安放

谢植宣

郑州市以不利于城市管理为由,把全市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面对此情此景,不得不哀叹:难道偌大的城市居然无法安放一个小小的报刊亭?

对于一座城而言,直线飙升的GDP数据,一座座直插云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一条条繁华热闹的商业街„„这些固然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标志,但是,千万不要忘了,城是为了人而建的,失去了对人的关注、关怀,那么,再繁华的城也只是一座冰冷而而缺乏温暖感的陌生城市。

因此,一座城市不能只是一个石屎森林,而应该让每一个灵魂都有其安放之地。报刊亭虽小,但承载的却是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卑微者的大大的希望,承载着一个小家庭温暖而阳光的未来。他们扎根于这方寸之地,给城市带来文化因子的同时,也在用辛勤的双手积攒着生活的希望。他们尽管卑微,或许是年近花甲,或许是仅有小学文化,但只要报刊亭在,生活的希望就在。对于一座城市来说,小小的报刊亭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他们眼中,却是一个大大的世界。

但一切的希望现在都随着报刊亭的被拆除而变得日益黯淡,生活对于他们来说,忽然变

得严峻而不可测。个人力量的微弱与城市的强大注定了他们的无奈与无助。毕竟,他们只是一些依附于城市发展的卑微个体。当一座城市为了披上靓丽的外衣,旧貌换新颜之时,他们这些卑微的个体往往是容易被视为污渍而被抖落的线头。当一座城市并没有把目光落在他们身上,他们极有可能是被忽略不计的那一部分。更何况,那小小报刊亭的产值怎么可能与一间企业的产值相提并论?那微薄的收益,那占道经营带来的交通不畅,还有那影响市容的斑驳铁皮,这些,都可以成为拆除的理由。于是,一座城市,就真的连一座小小的报刊亭都无法安放了。

但是,一座城就该是如此吗?不,不,绝对不是的。如果一座城无法让每一个弱者走向自尊自强,无法让每一个游荡的灵魂得以安顿?那么这座城的繁华又有什么用呢?是否还要再发生类似毕节那样5个流浪的男孩为了度过寒夜,而龟缩在垃圾箱里生火取暖,结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死亡的惨剧,才会引起我们的一丝丝怜悯,一点点同情。日本作家村上春树曾说:“以卵击石,在高大坚硬的墙和鸡蛋之间,我永远站在鸡蛋那方。”是的,一座城市该需要这样的气度和力量,为每一个弱者提供生存的机会,让每一个卑微者重燃生活的希望。城市的目光不应该永远高高在上,只停留在那摩天大楼的塔尖,而应该学会俯下身来,去关注那些生活的底层,去注视那些在地上匍匐而行的弱者。只有这样,这座城才是有生命气息的城,而不是毫无生气的钢铁森林;这座城才是充满人情温暖的城,而不是让人倍感寒冷,在寒风中孤独无助的冷漠之城。

小小的报刊亭拆了,依附于其上的灵魂四处游荡。报刊亭拆了,还可以再建,但一个城市的良心丢了,该去哪里找回?重回以人为本的发展轨道,让城市不再冷漠,让人心得以温暖。让每一座城都能让四处游荡的灵魂得以安放,这时,你我才会是这座城的一员,而不是如尘埃般的过客。

2014年1月6日下午4时于乐中办公室

〖附:作文试题〗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4月,郑州将全市街头巷尾的421个报刊亭全部拆除,该市成了国内目前唯一没有报刊亭的省会级城市。

对此,有人说:报刊亭占道经营,不利于城市管理,应该拆除。

也有人说:经营报刊亭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人,现在报刊亭没了,叫他们如何生活?

还有人说:拆除报刊亭后,当地报刊零售市场呈现急遽萎缩的势头,对城市文化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要求:

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不少于800字。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内容

  • 2014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分标准及标杆卷
  • 2014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分标准及标杆卷 [精品]2014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分标准及标杆卷 2014佛山一模"拆除报刊亭"作文评分标准及标杆卷 一.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2012年4月,郑州 ...

  •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参考:社会热点精华素材及运用
  • 2014年高考作文素材参考:社会热点精华素材及运用 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这个时代没有新歌 2013年4月,当下最火爆的娱乐节目<我是歌手>大幕落下,羽泉获得总冠军,既有追捧,亦有争议. 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凭借新颖的节目模式(转椅.盲选导 ...

  • 2014社会热点
  • 从<中国好声音>到<我是歌手>:这个时代没有新歌 2013年4月,当下最火爆的娱乐节目<我是歌手>大幕落下,羽泉获得总冠军,既有追捧,亦有争议. 如果说,<中国好声音>凭借新颖的节目模式(转椅.盲选导师制)制胜:那么<我是歌手>的走红,则是 ...

  • 高雅的艺术作品
  • 2015届汕头高三一模"高雅与通俗的艺术作 品"作文评析 佛山顺德乐从中学 谢植宣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高雅的艺术作品,凝重而丰厚,能叩击人的心灵,开阔人的心胸与眼界,提升人的文化品位„„但往往不易被大众所接受. 通俗的艺术作品,自由而随性,能够让人纾解压力 ...

  • 五年级(上)作文教学计划
  • 作 文 教 学 计 划 ( 2013~ 2014学年度第 一 学期 ) 科 目 作 文 班 级 五 教 师 学 校 班级情况分析 原有情况分析(包括写作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和写作态度.习惯等) 通过两年的习作训练,同学们作文水平有了较大进步.部分学生也有了一定的习作兴趣,乐于及时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 ...

  • [案例精选]广东省高院2015知识产权精选案例
  • ?广东省高院2015知识产权精选案例 新鲜出炉的知识产权案例又来报道了.这次精选了8个案例,分别从侵害商标权.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侵害实用新型设计专利权.侵害著作权等方面提升您的bigger,赶快签到吧! 案例一:谁是"歌莉娅"?格风公司是"歌莉娅"注册商标权 ...

  •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
  • 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 2015年12月11日,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十大行政诉讼典型案例. 案例一:(2014)赣行终字第7号瑞金市钟氏北关族钟启川太嗣孙钟仁山.钟仁茂.钟义淦等人诉瑞金市人民政府房屋行政登记案 [案情] 坐落于瑞金市象湖镇谢洞口64号原钟启川太祠堂内的房产,在 ...

  • 高二下学期作文训练计划
  • 一、目的    继续回应大纲要求,继续规范培养高中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指导思想    紧扣新教材大纲写作要求,结合第四册写作单元训练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实行开放性务实训练。    三、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如何写短评    训练重点:①掌握写短评的基本要求    ②学习写短 ...

  • 安全生产培训教材
  • 安全生产 内容: 1. 温家宝讲话 2. 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3. 水利部<关于建立水利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条件市场准人制度的通知> 4. 安全事故安全分析 1 温家宝讲话 温家宝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二)今年主要任务第(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