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在莱格·梅森价值信托,除了大名鼎鼎的比尔·米勒外,还有两位不同凡响的人物,那就是副总裁罗伯特·汉格斯特龙与首席投资战略家迈克尔·莫布森。罗伯特·汉格斯特龙,著有《沃伦·巴菲特之路》、《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巴菲特的新主张》以及《股票投资的大智慧》,也就是《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投资格栅理论》等重要著作,而迈克尔·莫布森,又同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客座副教授,著有《魔鬼投资学》一书。这三个人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是投资格栅理论优秀的实践者与集大成者。他们在理论上形成互补,相映成趣。因此,我觉得,如果单单只读《股票投资的大智慧》与《魔鬼投资学》似乎远远不够,因为这两本书都侧重于理论上的解读。还应该加上《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一书。

对于投资格栅理论的实践运用,比尔·米勒的见解散见于其公司年报、演讲以及访谈中,并没有这方面专著。但是著名的财经作家珍妮特·洛却填补了这项空白。最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就出版了中译本《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一书。洛的著述颇丰,就我已知的有中译本著作《价值投资胜经》、《价值再发现》、《巴菲特如是说》等。根据洛的说法,吸引她去写比尔·米勒,是因为米勒能够“到处寻找线索,做出惊人的独立投资决策,从而成为投资冠军”,而其背后就是实用主义哲学的运用。这本书基本上概括出米勒的投资思想及其方略,并且重要的是,洛侧重于投资格栅理论实践的解析,其结果就是导致把这本书与上述的两本书放在一起,刚好成为完美的“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于是投资格栅理论就得以全景式地展开。

“投资格栅理论”,也就是学科交叉理论,最早来自于查理·芒格。芒格理论的基本论点是:真正的、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首先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然后学会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虽然许多人受到长期的专业化教育而只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思考,但是如果把思维模式格栅深植于大脑中,就可能拥有了解决任何问题的百宝嚢。在一篇题为《选股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的讲演中,芒格是这样谈论格栅理论的:“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但同时要学会不要将这些不同方面的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用这样宽广的视觉就会发现,每一学科之间都相互交叉,并因此各自得以加强。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能够从每个学科中总结出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会将其联想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那些养成这样思考习惯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非常成功,不具备这样的坚实的心理素质的人在股市上或其他方面的成功只能是一时的运气。”芒格告诉我们,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是投资成功的最佳决策模式。但问题是,鲜有投资家将芒格的理论运用于投资领域。汉格斯特龙在《股票投资大智慧》中这样说,在他意识到查理·芒格观点的价值,直到他和米勒成为好友之前,这个投资格栅理论对于他来说,仍然只是个理论,既从未进行过研究,更没有付诸于实践。

关于多学科交叉理论,不能不提起圣塔菲研究所(the Santa FeInstitute,SFI)。圣塔菲创建于1984年,现在已成为一个专门关注前沿科学的多学科研究团队。圣塔菲一直在探索如何刺激持久的新的研究活力,致力于构建“没有围墙的研究所”。其研究人员来自政府机构、研究团体和私营企业有名望的科学家。其研究风格的两大特征是提倡综合学科研究方法,重在研究涉及复杂相互作用的问题。这些科学家们联合行动,寻求跨越复杂多变的适应性系统的原则。他们不分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的人交流看法和理论,并且被鼓励这样做。可以说圣塔菲是当代学科交叉的典范,尤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领域方面,使其成为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物理、生物、计算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

比尔·米勒,早先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也是从研究金融基础知识开始的。当然,他还认真研究了伟大投资家,包括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其他事情”,汉格斯特龙认为,正是这些事情给他带来成功。米勒在学习投资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学科也有涉足。根据《战胜标准普尔》一书中的揭示,比尔·米勒与圣塔菲研究所的关系非同小可,他与研究所里的许多科学家们过从甚密。因此,他深受圣塔菲科学家的影响。汉格斯特龙是这样评价米勒的:于是,他打破了学科之间的限制,满怀激情地越过篱笆窥视别的学科汲取营养,深入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和心理学,并把这些知识和投资再度联系起来。这种含有广泛基础的方法就是全新投资理论的核心。仅仅掌握会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础是不够的。如果希望投资收益大于股市平均收益,就需要更多知识。由查理·芒格提出、由比尔·米勒加以发展的全新投资理论延伸到了每个学科。只有努力构建思维模式格栅,然后以一种联系的、跨学科的方式思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持续的成功。

受米勒的影响,汉格斯特龙写了《股票投资大智慧》一书,这是他的第四本力作。这本书中,既没有图表、也没有数字,而是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从物理学、生物学到金融投资学,使我们一路领悟到不同学科知识中贯穿的大智慧,领悟到投资的格栅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投资的唯一方法是更深刻地理解整个世界的论断。彼得·伯恩斯坦赞赏道,“在一次会议上我读了这本书;我爱不释手。在很多学者把股市看成赌场的时候,汉格斯特龙的智慧给予投资过程一种它应得却很少得到的尊严。”汉格斯特龙自己在回忆投资生涯时说,“正如大多数投资专家一样,我在系统地学完会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后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这些知识,我可以帮助客户取得成功。但是尽管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报刊和研究报告,我还是觉得获取的知识是不够的。这些年来,我观察和经历过的股市并不能完全由投资业的规则来解释,这个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后来,在米勒介绍下汉格斯特龙进了圣塔菲研究所,米勒又介绍他去阅读阿根廷伟大作家豪尔赫·博尔赫斯的作品,介绍他去认识米勒所钟爱的实用主义哲学。

迈克尔·莫布森,被誉为“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莫布森能够集众家之长,融汇诸多学科领域的精髓,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投资艺术。在《魔鬼投资学》一书中,莫布森就展示了对行为经济学领域以及经济选择中理性与非理性认知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从感知科学到分形数学,从广泛的学术领域中提取投资的洞察力,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别到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的差异,从黏液菌的生命活动到赛马,从赌博界的传奇人物到高尔夫球的第一人:莫布森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投资领域中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罗伯特·萨波斯基说,莫布森在非传统领域找到人类行为中最伟大的智慧,并以精彩的语言让它跃然纸上。但是,根据莫布森的介绍,也是这本书,比尔·米勒对他的帮助最大,因为其中许多文章的思想都源于米勒的启发。莫布森认为,把心智模式法写在纸上去帮助自己的投资者是一回事,但是要使用这种方法去获取收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而米勒却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

对于莱格·梅森价值信托公司,汉格斯特龙与莫布森都对其评价甚高。汉格斯特龙认为,这个公司有“一群非凡的人”。而莫布森则认为,他在莱格·梅森的同事“都是数一数二的精英”,这其中当然以比尔·米勒为最出色。当米勒在1998年度和1999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的证券经理人,并且由他所领导的莱格·梅森连续15年击败了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时候,这个荣耀不仅仅属于米勒一个人,也属于他的助手汉格斯特龙与莫布森,当然更属于整个莱格·梅森公司。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探索,为我们诠释了别具一格的投资哲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了解投资格栅理论就能取得的投资收益吗?这三本书的三位作者都告诉我们:不能。他们都认为,更聪明的问法应该是:看完这本书能让我的投资收益比以前多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汉格斯特龙告诉我们,因为投资的错误决定通常是因为投资者的思维混乱引起的。我们学到的投资基本知识远没有告诉我们股市如何运行。难怪我们会毫无头绪,犯下错误。当我们不懂的时候,犯错误的比例是50%。哪怕只是稍微地让你更了解投资和股市运作,你的成功几率也会增加。

最后请注意,有人或许会说,比尔·米勒不是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犯过错误而招致强烈非议吗?但是我要告诉你,假如你认真阅读《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这本书后,你可能就会对比尔·米勒所遭遇的“重创”有新的理解,引用比尔·米勒最喜欢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话说,“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无法真正得出任何定论。”

相关链接:比尔·米勒到底怎么了

比尔·米勒是用自己的方式

在莱格·梅森价值信托,除了大名鼎鼎的比尔·米勒外,还有两位不同凡响的人物,那就是副总裁罗伯特·汉格斯特龙与首席投资战略家迈克尔·莫布森。罗伯特·汉格斯特龙,著有《沃伦·巴菲特之路》、《巴菲特的投资组合》、《巴菲特的新主张》以及《股票投资的大智慧》,也就是《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投资格栅理论》等重要著作,而迈克尔·莫布森,又同时兼任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客座副教授,著有《魔鬼投资学》一书。这三个人共同的特点是,他们都是投资格栅理论优秀的实践者与集大成者。他们在理论上形成互补,相映成趣。因此,我觉得,如果单单只读《股票投资的大智慧》与《魔鬼投资学》似乎远远不够,因为这两本书都侧重于理论上的解读。还应该加上《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一书。

对于投资格栅理论的实践运用,比尔·米勒的见解散见于其公司年报、演讲以及访谈中,并没有这方面专著。但是著名的财经作家珍妮特·洛却填补了这项空白。最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就出版了中译本《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一书。洛的著述颇丰,就我已知的有中译本著作《价值投资胜经》、《价值再发现》、《巴菲特如是说》等。根据洛的说法,吸引她去写比尔·米勒,是因为米勒能够“到处寻找线索,做出惊人的独立投资决策,从而成为投资冠军”,而其背后就是实用主义哲学的运用。这本书基本上概括出米勒的投资思想及其方略,并且重要的是,洛侧重于投资格栅理论实践的解析,其结果就是导致把这本书与上述的两本书放在一起,刚好成为完美的“三位一体”,缺一不可,于是投资格栅理论就得以全景式地展开。

“投资格栅理论”,也就是学科交叉理论,最早来自于查理·芒格。芒格理论的基本论点是:真正的、永远的成功属于那些首先努力建立思维模式格栅,然后学会以善于联系、多学科并用的方式思考的人们。虽然许多人受到长期的专业化教育而只能用单一的模式进行思考,但是如果把思维模式格栅深植于大脑中,就可能拥有了解决任何问题的百宝嚢。在一篇题为《选股是处世艺术的一个分支》的讲演中,芒格是这样谈论格栅理论的:“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股票市场、金融学、经济学知识,但同时要学会不要将这些不同方面的知识孤立起来,而要把它们看成包含了心理学,工程学、数学、物理学的人类知识宝库的一部分。用这样宽广的视觉就会发现,每一学科之间都相互交叉,并因此各自得以加强。一个喜欢思考的人能够从每个学科中总结出其独特的思维模式,并会将其联想结合,从而达到融会贯通。那些养成这样思考习惯的人在为人处世方面非常成功,不具备这样的坚实的心理素质的人在股市上或其他方面的成功只能是一时的运气。”芒格告诉我们,将不同学科的思维模式联系起来建立起融会贯通的格栅,是投资成功的最佳决策模式。但问题是,鲜有投资家将芒格的理论运用于投资领域。汉格斯特龙在《股票投资大智慧》中这样说,在他意识到查理·芒格观点的价值,直到他和米勒成为好友之前,这个投资格栅理论对于他来说,仍然只是个理论,既从未进行过研究,更没有付诸于实践。

关于多学科交叉理论,不能不提起圣塔菲研究所(the Santa FeInstitute,SFI)。圣塔菲创建于1984年,现在已成为一个专门关注前沿科学的多学科研究团队。圣塔菲一直在探索如何刺激持久的新的研究活力,致力于构建“没有围墙的研究所”。其研究人员来自政府机构、研究团体和私营企业有名望的科学家。其研究风格的两大特征是提倡综合学科研究方法,重在研究涉及复杂相互作用的问题。这些科学家们联合行动,寻求跨越复杂多变的适应性系统的原则。他们不分学科界限,与其他学科的人交流看法和理论,并且被鼓励这样做。可以说圣塔菲是当代学科交叉的典范,尤其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领域方面,使其成为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物理、生物、计算和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心。

比尔·米勒,早先和绝大多数人一样,也是从研究金融基础知识开始的。当然,他还认真研究了伟大投资家,包括本杰明·格雷厄姆和沃伦·巴菲特。除此之外,“他还做了其他事情”,汉格斯特龙认为,正是这些事情给他带来成功。米勒在学习投资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学科也有涉足。根据《战胜标准普尔》一书中的揭示,比尔·米勒与圣塔菲研究所的关系非同小可,他与研究所里的许多科学家们过从甚密。因此,他深受圣塔菲科学家的影响。汉格斯特龙是这样评价米勒的:于是,他打破了学科之间的限制,满怀激情地越过篱笆窥视别的学科汲取营养,深入研究物理学、生物学、哲学和心理学,并把这些知识和投资再度联系起来。这种含有广泛基础的方法就是全新投资理论的核心。仅仅掌握会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基础是不够的。如果希望投资收益大于股市平均收益,就需要更多知识。由查理·芒格提出、由比尔·米勒加以发展的全新投资理论延伸到了每个学科。只有努力构建思维模式格栅,然后以一种联系的、跨学科的方式思考的人才能得到真正的、持续的成功。

受米勒的影响,汉格斯特龙写了《股票投资大智慧》一书,这是他的第四本力作。这本书中,既没有图表、也没有数字,而是从牛顿、达尔文到巴菲特,从物理学、生物学到金融投资学,使我们一路领悟到不同学科知识中贯穿的大智慧,领悟到投资的格栅理论,从而更好地理解投资的唯一方法是更深刻地理解整个世界的论断。彼得·伯恩斯坦赞赏道,“在一次会议上我读了这本书;我爱不释手。在很多学者把股市看成赌场的时候,汉格斯特龙的智慧给予投资过程一种它应得却很少得到的尊严。”汉格斯特龙自己在回忆投资生涯时说,“正如大多数投资专家一样,我在系统地学完会计学、经济学和金融学后才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了这些知识,我可以帮助客户取得成功。但是尽管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报刊和研究报告,我还是觉得获取的知识是不够的。这些年来,我观察和经历过的股市并不能完全由投资业的规则来解释,这个趋势已经变得越来越明显了。”后来,在米勒介绍下汉格斯特龙进了圣塔菲研究所,米勒又介绍他去阅读阿根廷伟大作家豪尔赫·博尔赫斯的作品,介绍他去认识米勒所钟爱的实用主义哲学。

迈克尔·莫布森,被誉为“华尔街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莫布森能够集众家之长,融汇诸多学科领域的精髓,创造了独树一帜的投资艺术。在《魔鬼投资学》一书中,莫布森就展示了对行为经济学领域以及经济选择中理性与非理性认知科学的最新发展成果。从感知科学到分形数学,从广泛的学术领域中提取投资的洞察力,从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区别到个体决策和集体决策的差异,从黏液菌的生命活动到赛马,从赌博界的传奇人物到高尔夫球的第一人:莫布森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投资领域中一个个抽象的概念和理论。斯坦福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罗伯特·萨波斯基说,莫布森在非传统领域找到人类行为中最伟大的智慧,并以精彩的语言让它跃然纸上。但是,根据莫布森的介绍,也是这本书,比尔·米勒对他的帮助最大,因为其中许多文章的思想都源于米勒的启发。莫布森认为,把心智模式法写在纸上去帮助自己的投资者是一回事,但是要使用这种方法去获取收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而米勒却能够同时做到这两点。

对于莱格·梅森价值信托公司,汉格斯特龙与莫布森都对其评价甚高。汉格斯特龙认为,这个公司有“一群非凡的人”。而莫布森则认为,他在莱格·梅森的同事“都是数一数二的精英”,这其中当然以比尔·米勒为最出色。当米勒在1998年度和1999年度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的证券经理人,并且由他所领导的莱格·梅森连续15年击败了标准普尔500股票指数的时候,这个荣耀不仅仅属于米勒一个人,也属于他的助手汉格斯特龙与莫布森,当然更属于整个莱格·梅森公司。他们互相学习,共同探索,为我们诠释了别具一格的投资哲理。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了解投资格栅理论就能取得的投资收益吗?这三本书的三位作者都告诉我们:不能。他们都认为,更聪明的问法应该是:看完这本书能让我的投资收益比以前多吗?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汉格斯特龙告诉我们,因为投资的错误决定通常是因为投资者的思维混乱引起的。我们学到的投资基本知识远没有告诉我们股市如何运行。难怪我们会毫无头绪,犯下错误。当我们不懂的时候,犯错误的比例是50%。哪怕只是稍微地让你更了解投资和股市运作,你的成功几率也会增加。

最后请注意,有人或许会说,比尔·米勒不是也在2008年金融危机中犯过错误而招致强烈非议吗?但是我要告诉你,假如你认真阅读《战胜标准普尔——与比尔·米勒一起投资》这本书后,你可能就会对比尔·米勒所遭遇的“重创”有新的理解,引用比尔·米勒最喜欢的实用主义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话说,“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无法真正得出任何定论。”

相关链接:比尔·米勒到底怎么了

比尔·米勒是用自己的方式


相关内容

  • 论语十二章备课总结
  • *先讲"而"字用法 <论语>十二章 1.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 ,名丘, 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zōu yì] (今山东曲阜市东南) 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 ...

  • 〈论语〉十则阅读练习及答案
  • <十则>按要求默写题型集锦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2.文中提出的儒家待人接物之道的句子是:( , ):3.<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 ):4.<论语>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 ...

  •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 <〈论语〉十则>创新教学设计 一.创新设计 1. 认读字词.2. 理解各则语录.3. 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二.教学思路 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三.创新意图 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 四 教学过程 第一个教学板块:认读课文. (15分钟左右) 1. 同学们自读课文的& ...

  • 论语读书笔记
  • <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后被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 ...

  • [论语十则]中考题练
  • <论语十则>中考题练 一.基础知识 1.本文中的"子"指的是 孔子 ,名 丘 ,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 教育家, 儒家 学派创始人. 2.<论语>家经典之一,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 行的 语录 体著作.它与<大学><中 ...

  • 论语读后感之二十九
  • 论语读后感 从前,我之所以读一本书是因为它来到了我的手边,而书的主人又有耐心等待我一口气或分几天读完它.后来,知道了有公共图书馆这等读书的好地方,我也懒得去翻书目卡片,只是在开放阅览室书架上随手抓一本我能读得进去的书.再后来,通过网络,也约略知道近来新出的哪几本书是值得一读的,可我也往往只关注自己感 ...

  • 孔子讲究孝道
  •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 ...

  • [论语十二章]练习答案[1]
  •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论语十二章>复习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论语>与 . . 并称"四书".共二十篇. 2.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 ...

  • [鲁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 <〈论语〉十则>同步练习 一 孔子名____, 字_____,_____时期的鲁国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_____ 家,____ 家,是 ____家学派创始人. 二 <论语>是___ 家学派经典著作之一,内容是记录_____ 及其门徒的____,与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