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农村经济学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陈颖

范传辉

孙瑞

文武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221006)

摘要阐述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从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方面分析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多项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9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2-0397-01

1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华东等地区,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2]。

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泉水等,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尚有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600万人。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

2.4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

据初步统计,全国9亿多村镇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率约

为40%,其中镇区约50%,村庄仅30%左右。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水库、浅层地下水取水,供水设施简单,几乎无净水处理设施,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设施不完善,造成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有害矿物成分超标等严重问题。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存在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3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080

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10万人[1]。

33.1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建议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

22.1

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因素工业污染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

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

面,现在由于工业污染,饮用水水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直接饮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一些农村靠近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多种途径直接进入村民饮用水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种方式也进入到饮用水源。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水源保护

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对农村水污染

2.2农业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

的防治,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在严格控制点污染源和全面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治来自农村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3]。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因素多、方式复杂、强度难以定量评估等特点。

2.3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

我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东北及

3.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

西北地区的部分省(自治区),长期饮用高氟水,会产生地方性氟中毒,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等,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湖南、江西、吉林等省(自治区),饮用高砷水不仅损害近期人体健康,尤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人体长期恶性化改变,如癌变、突变和畸变。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

作者简介收稿日期

陈颖(1980-),女,江苏新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

和水资源工作。

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扶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东部较发达地区要率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供水。要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前期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程序实施。要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

(下转第399页)

2009-12-25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

专门负责对工程的管理和监理,狠抓工程质量。

村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学

3.43.4.1

民主管理保障

加强宣传,提高对水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

3.53.5.1

科技保障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相关

的认识。可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与组织、宣传、新闻等部门组成宣传小组,专门负责对群众进行教育与沟通,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农村水利建设顺利实施提供舆论保障。

部门应把推广农田节水技术作为搞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大力宣传、技术培训和搞好试验示范,促进面上推广,使节水技术为广大农民所使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受欢迎的一项主要农业技术[4]。

3.4.2加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

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滚动发展,实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管、用和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

3.5.2大力进行泵站更新改造研究和实践。更新改造泵站

主要目的是提高泵站的装置效率,力争达到使现有泵站达到部颁标准。全国各地小型泵站数量众多,更新改造任务十分繁重。积极开展泵站更新改造研究和实践,切实提高农村水利设施利用效率。

3.4.3构建水利管理新主体协会。水利协会是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过程中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业主”。水利协会的组织是一种以自然水源和共同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联合组成的一个群众性管理水利日常性事务的自治组织机构,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它可以担负起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业主职责,能真正体现农村水利工程设施集体管理的权、职、责关系。水利协会切实解决了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和建设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切实帮助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资助,支持水利协会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确保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为社会主义新农(上接第396页)

布,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和产品的供求信息,减少了生产盲目性,增强了生产的主动性[2]。

4参考文献

[1]李远华,严家适.新农村建设需要坚实的农村水利基础[J].中国农村

水利水电,2006(6):1-3

[2]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2001.

[3]陈冬生.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J].甘肃农业,2009(11):

58-59.

[4]崔增团,刘健,张志成,等.甘肃省农用节水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J].甘肃水电技术,2009(11):1-3,14.

!!!!!!!!!!!!!!!!!!!!!!!!!!!!!!!!!!!!!!!!!!!!!!!

及、科技培训和科技交流,解决群众在生产活动中的技术难题。一是围绕农时季节搞技术培训,全区乡镇、村组建立农资经营网点90多个,以各网点为阵地,由农技专家轮流培训,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宣传农业新技术,推广新产品、新成果。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如户活动。为满足广大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经常组织农、果、畜、蔬、药专家,成立实用技术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同时自筹资金,送科技书籍,发放技术资料,向农民传经送宝。三是以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为依托,对全区的科技专业大户、乡土人才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了一批农村科技标兵。通过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造成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智力保障[3,4]。

3.2以试验示范为手段,展示科技魅力

当前,农民因受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变得非常

谨慎,一定程度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难、使用难。试验示范则是展示农业科技魅力,取得农民信任的手段之一,因此,耀州区每年都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增产潜力大的新品种、新技术,安排在各乡镇具有科技意识的农民责任田里,使试验田成为农业技术的展示田、观摩田,展示了科技增产的威力,以实事例证影响周围的农民。

3.3以示范基地为样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以实施“三个一”工程为载体,开展创建科技示范村、科

技示范园活动,加强科技示范,拓宽示范空间。目前,全区已建设科技示范村85个,科技示范园23个,示范基地0.21万

4参考文献

hm2。这些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新技术

的示范样板和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辐射源。

3.4以科技培训为载体,培育新型农民

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此,耀州

区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普(上接第397页)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1]李占社.创新科技服务方式促进怀远新农村建设[J].安徽科技,2006(10):25-26.

[2]李乐,骆东奇,郭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

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6):38-39,90.

[3]徐石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16688-16690,16693.李辉,张璇.农民收入保障性的长效运行框架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4]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24-127,161.

!!!!!!!!!!!!!!!!!!!!!!!!!!!!!!!!!!!!!!!!!!!!!!!

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4]。

4参考文献

3.4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

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

的环境管理。对广大农村地区,要摸清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情况、饮用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对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村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要加强

[1]王晓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4.

[2]任伯帜,邓仁建.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

报,2008,18(5):11-17.

[3]施元吉.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探索[J].水利经济,2009(5):65-67.王茜,王燕君.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群文天[4]

地,2009(8):96-98.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农村经济学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陈颖

范传辉

孙瑞

文武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徐州分局,江苏徐州221006)

摘要阐述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从工业污染、农业面源污染、生活污染等方面分析了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多项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以进一步加强农村饮用水安全。

关键词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U99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0)02-0397-01

1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

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事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

华东等地区,长期饮用苦咸水会引起高血压、心血管等方面的疾病[2]。

安全,事关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我国农村安全饮水普及率大致为东部70%,中部40%,西部不到40%,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仍十分严峻。

农村饮用水主要来源于河水、井水、泉水等,基本不采取净化措施就直接饮用或烧开饮用。调查结果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尚有3.23亿农村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的有2.27亿人,水量不足、取水不方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的近9600万人。2.27亿水质不安全人口中,饮用水氟、砷含量超标的有5370万人,饮用苦咸水的有

2.4供水方式落后,水质监测不力

据初步统计,全国9亿多村镇居民的自来水普及率约

为40%,其中镇区约50%,村庄仅30%左右。农村地区集中供水率低,大部分地区都是直接从河道、坑塘、山泉、水库、浅层地下水取水,供水设施简单,几乎无净水处理设施,饮水工程建设标准低,管理设施不完善,造成饮用水中细菌学指标污染物、有害矿物成分超标等严重问题。农村饮用水源水质监测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存在底数不清、监测力量严重不足的问题。

3850万人,地表或地下饮用水源被严重污染的涉及9080

万人,饮用水中铁锰等超标的有4410万人[1]。

33.1

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及建议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做好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

22.1

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影响因素工业污染

过去饮用水水质超标大多表现在感观和细菌学指标方

众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把以人为本真正落到实处的一项紧迫任务。各级政府部门都要高度重视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实行目标管理。

面,现在由于工业污染,饮用水水质则是越来越多的化学甚至毒理学指标超标,直接饮用地表水或浅层地下水的农村居民饮水质量和卫生状况难以保障。一些农村靠近工业区,工厂排放的废水经过多种途径直接进入村民饮用水源,工厂废气中的有害物质通过降雨、直接沉降等多种方式也进入到饮用水源。

3.2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农村水源保护

转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切实加强对农村水污染

2.2农业面源污染

面源污染是指在农民生活与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

的防治,保护好农村饮用水源。在严格控制点污染源和全面治理的同时,必须加强面源污染的治理力度,走生态农业的发展道路。应充分考虑农村区域特点,实行农资、农技一体化,推广高浓度的复合肥及作物专用配方肥,运用科学施肥技术及优化耕作制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推广生态养殖,推进畜禽粪便和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有效防治来自农村与农业生产的面源污染[3]。

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投入品,以及人畜粪便和垃圾随意排放,使氮和磷等营养物质、农药及其他有机或无机污染物质,通过地表径流或农田渗漏,造成对江、河、湖泊等水体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具有影响范围大、因素多、方式复杂、强度难以定量评估等特点。

2.3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

我国饮用高氟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东北及

3.3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力度

进一步加大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工作力度,采

西北地区的部分省(自治区),长期饮用高氟水,会产生地方性氟中毒,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等,直接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饮用高砷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湖南、江西、吉林等省(自治区),饮用高砷水不仅损害近期人体健康,尤为严重的是,会引起人体长期恶性化改变,如癌变、突变和畸变。农村饮用苦咸水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华北、西北、

作者简介收稿日期

陈颖(1980-),女,江苏新沂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水文

和水资源工作。

取集中供水、分质供水、分散供水以及农村卫生环境整治等工程措施,重点解决高氟、高砷、苦咸和污染水以及严重缺水地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继续加大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投资,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重点扶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东部较发达地区要率先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有条件的地方尽早实现城乡统筹供水。要强化农村饮用水工程项目管理,切实做好前期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程序实施。要建立良性循环的供水

(下转第399页)

2009-12-25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2期

专门负责对工程的管理和监理,狠抓工程质量。

村建设、农民致富奔小康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农村经济学

3.43.4.1

民主管理保障

加强宣传,提高对水利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

3.53.5.1

科技保障

大力推广农业节水技术。根据区域实际情况,相关

的认识。可由当地政府分管领导与组织、宣传、新闻等部门组成宣传小组,专门负责对群众进行教育与沟通,收集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为农村水利建设顺利实施提供舆论保障。

部门应把推广农田节水技术作为搞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发展生态农业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通过大力宣传、技术培训和搞好试验示范,促进面上推广,使节水技术为广大农民所使用,成为新农村建设中受欢迎的一项主要农业技术[4]。

3.4.2加强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

搞活经营权,盘活存量资产,形成滚动发展,实现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管、用和责、权、利的有机统一,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

3.5.2大力进行泵站更新改造研究和实践。更新改造泵站

主要目的是提高泵站的装置效率,力争达到使现有泵站达到部颁标准。全国各地小型泵站数量众多,更新改造任务十分繁重。积极开展泵站更新改造研究和实践,切实提高农村水利设施利用效率。

3.4.3构建水利管理新主体协会。水利协会是社会主义新

农村建设过程中管理小型水利工程的“业主”。水利协会的组织是一种以自然水源和共同受益的小型水利工程为基础,联合组成的一个群众性管理水利日常性事务的自治组织机构,不受行政区域限制。它可以担负起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业主职责,能真正体现农村水利工程设施集体管理的权、职、责关系。水利协会切实解决了政府在农村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管理和建设上难以解决的问题。要切实帮助并在经济上给予适当资助,支持水利协会实施真正的民主管理,确保小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为社会主义新农(上接第396页)

布,使农民及时掌握市场行情和产品的供求信息,减少了生产盲目性,增强了生产的主动性[2]。

4参考文献

[1]李远华,严家适.新农村建设需要坚实的农村水利基础[J].中国农村

水利水电,2006(6):1-3

[2]钱正英,张光斗.中国可持续发展水资源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水

利水电出版社,2001.

[3]陈冬生.生态环境建设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J].甘肃农业,2009(11):

58-59.

[4]崔增团,刘健,张志成,等.甘肃省农用节水技术推广现状及对策[J].甘肃水电技术,2009(11):1-3,14.

!!!!!!!!!!!!!!!!!!!!!!!!!!!!!!!!!!!!!!!!!!!!!!!

及、科技培训和科技交流,解决群众在生产活动中的技术难题。一是围绕农时季节搞技术培训,全区乡镇、村组建立农资经营网点90多个,以各网点为阵地,由农技专家轮流培训,采用集中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宣传农业新技术,推广新产品、新成果。二是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进村如户活动。为满足广大农民对科技的需求,经常组织农、果、畜、蔬、药专家,成立实用技术专家服务团,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同时自筹资金,送科技书籍,发放技术资料,向农民传经送宝。三是以新型农民培训基地为依托,对全区的科技专业大户、乡土人才进行实用技术培训,造就了一批农村科技标兵。通过不同形式的科技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科技意识和应用先进技术的能力,造成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劲的人才智力保障[3,4]。

3.2以试验示范为手段,展示科技魅力

当前,农民因受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变得非常

谨慎,一定程度造成了农业技术推广难、使用难。试验示范则是展示农业科技魅力,取得农民信任的手段之一,因此,耀州区每年都要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增产潜力大的新品种、新技术,安排在各乡镇具有科技意识的农民责任田里,使试验田成为农业技术的展示田、观摩田,展示了科技增产的威力,以实事例证影响周围的农民。

3.3以示范基地为样板,增强辐射带动能力

以实施“三个一”工程为载体,开展创建科技示范村、科

技示范园活动,加强科技示范,拓宽示范空间。目前,全区已建设科技示范村85个,科技示范园23个,示范基地0.21万

4参考文献

hm2。这些示范基地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成为新技术

的示范样板和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辐射源。

3.4以科技培训为载体,培育新型农民

只有掌握一技之长,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为此,耀州

区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普(上接第397页)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工程项目充分发挥效益。

[1]李占社.创新科技服务方式促进怀远新农村建设[J].安徽科技,2006(10):25-26.

[2]李乐,骆东奇,郭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

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6):38-39,90.

[3]徐石江.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16688-16690,16693.李辉,张璇.农民收入保障性的长效运行框架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4]

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124-127,161.

!!!!!!!!!!!!!!!!!!!!!!!!!!!!!!!!!!!!!!!!!!!!!!!

水源、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和监测[4]。

4参考文献

3.4建立有效的水质监测体系

完善农村饮用水安全监测体系,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

的环境管理。对广大农村地区,要摸清未达到饮水卫生标准的人口情况、饮用水质状况和地区分布,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重点建设和实施方案。重点开展对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村镇饮用水源地的监测工作。对集中式供水工程,要加强

[1]王晓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

4.

[2]任伯帜,邓仁建.农村饮用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

报,2008,18(5):11-17.

[3]施元吉.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探索[J].水利经济,2009(5):65-67.王茜,王燕君.中国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群文天[4]

地,2009(8):96-98.


相关内容

  • 宁安市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及对策
  • 摘要:指出了农村饮用水存在安全问题,通过分析全国及宁安市饮用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等,探索解决饮用水安全的途径,提出了多项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饮用水安全:解决途径 收稿日期:2011-04-14 作者简介:陈春艳(1967―),女,黑龙江宁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 ...

  • 临沂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整治
  • 环境整治·ENVIR. CONTROL 临沂市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综合整治 高庆标1,黄力华2 (1. 临沂市环境监测站,山东临沂276000:2. 临沂师范学院,山东临沂276000) 摘农村生活污水.面源污染和土要:介绍了新形势下临沂市农村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当地实际,从农村饮用水.壤污染.畜 ...

  • 罗成兴讲的申论答题方法核心笔记总结
  • 罗成兴讲的申论答题方法核心笔记总结 Ⅰ申论命题原理--按要求整理文字材料(摘抄.概括出要点,引申出论点) (一) 答题内容:从给定材料中提炼要点(要素):问题--原因(推断或评价)--危害或意义(评估和权衡)--对策(方案或措施) (二)分条作答:a. 按材料.段落顺序罗列:b. 按不同要素:c. ...

  • 农村饮用水质安全问题及措施探析
  • 农村饮用水质安全问题及措施探析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并且亟待解决.解决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本文就农村饮用水安全问题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对策,为服务"三农"和保障民生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关键词:农村 ...

  • 浅谈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
  • 浅谈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 摘要 分析目前我国水污染的现状.原因及其危害,即工业废水.城镇生活废水.农业污染等因素造成的水质污染:提出了加强管网建设.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加强城市和农村污染治理.保护水环境等的一系列治理措施,以改善水环境,促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水污染 水污染原因 水污 ...

  • 可持续发展-湖北省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保护对策研究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可持续发展, 2012, 2, 132-137 doi:10.4236/sd.2012.23018 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2 (http://www.hanspub.org/journal/sd) Study on Poll ...

  • xx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 xx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xx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xx市环境保护局 二○○九年十二月 <xx市农村环境保护规划> 责 任 表 编制单位: xx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协作单位:xx市环境保护局 项目负责人: xxx 参加编制人员:xx 目 录 1 总论 ................. ...

  •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 农村水污染的现状及治理对策 赖传梨教育学(1)班 3013212071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污水问题被"十三五"列为中国面临的八大"水问题".农村水污染治理及水环境综合整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简要分析我国农村 ...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化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 如何运用化学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 化学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3.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化学史教育 4. 如何让化学史走进中学课堂 5. 怎样看待化学家的作用 6. 中国炼丹术为何未发展成为科学化学的成因分析 7. 现代美国化学研究领先地位的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