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遗嘱继承

浅谈遗嘱继承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旭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分为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嘱继承中,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及口头遗嘱等。我国《继承法》对代书遗嘱有较为严格的规定,《继承法》第17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第18条: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根据遗嘱继承,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遗嘱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根据《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因此,其诉讼时效并非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算,而是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算,但不保护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继承权。

二、凭遗嘱如何办理过户。司法部和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下称“通知”)规定:“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

产管理机关办理继承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如果遗嘱未经公证,根据“通知”:“处分房产的遗嘱未经公证,在遗嘱生效后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可根据遗嘱内容协商签订遗产分割协议,经公证证明后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浅谈遗嘱继承

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律师 张旭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的有关规定,继承分为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嘱继承中,遗嘱的形式包括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及口头遗嘱等。我国《继承法》对代书遗嘱有较为严格的规定,《继承法》第17条规定: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第18条: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一)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二)继承人、受遗赠人;(三)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根据遗嘱继承,还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遗嘱中所确定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根据《继承法》第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因此,其诉讼时效并非自继承开始之日起算,而是自继承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算,但不保护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继承权。

二、凭遗嘱如何办理过户。司法部和建设部《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下称“通知”)规定:“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

产管理机关办理继承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如果遗嘱未经公证,根据“通知”:“处分房产的遗嘱未经公证,在遗嘱生效后其法定继承人或遗嘱受益人可根据遗嘱内容协商签订遗产分割协议,经公证证明后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相关内容

  • 2011年政法干警考试内容民法学知识点教材复习资料-法定继承
  • 2011年基层政法干警定向招录考试<民法学> -法定继承 第一节 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法定继承是相对于遗嘱继承而言的,是指根据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继承的先后顺序.继承人继承的遗产份额以及遗产的分配原则来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律制度. 法定继承具有以下的特征: (一)法定 ...

  • 遗嘱形式完善三题
  • 作者:房绍坤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5年04期 中图分类号:D9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076(2014)04-0001-09 遗嘱形式是遗嘱人表达自己处分财产以及死后相关事宜的法定方式.由于遗嘱涉及继承人和受遗赠人的指定.遗产的处理.遗嘱的执行等内容,不仅与继承人.受遗赠 ...

  • 公证实践中的遗嘱继承问题探析
  • [摘 要]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两种继承方式都是继承财产的途径,在办理继承权公证中一个很大的区别是:法定继承的流程相对简单,只需要确认继承人后便可以依继承人的意思表示办理:相比之下,遗嘱继承的流程就比较复杂,要按照遗嘱继承首先是要认定遗嘱的效力,即遗嘱是否为有效成立的遗嘱.文章从办理遗嘱继承公证中对遗嘱 ...

  • 论文终稿:论法定继承人资格的确认与丧失
  • 论法定继承人资格的确认与丧失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法制制度的完善,继承制度也越来越受到关 注,本文先论述了法定继承人的总体概况,其次详细论述了法定继承人资格的确 认和丧失的情形,然后论述了法定继承人资格丧失的特点,最后对法定继承人资 格的确认与丧失制度提出问题及完善的建议. 在现代社会,随着经 ...

  • 继承法意见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 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985 年 9 月 11 日,最高人民法院 一.关于总则部分 1.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开始. .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开始. 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 失踪人被 ...

  • 继承法知识
  • 继承 第一章继承与继承权概述 「本章重点提示」本章必须掌握的知识点是:继承权的丧失和遗产的认定,其余的内容了解一下即可. 一.继承与继承权的概念 (一)继承的概念 继承是指自然人死亡后,由法律规定的一定范围内的人或遗嘱指定的人依法取得死者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的法律制度. (二)继承权的概念和特征 1. ...

  • 罗马法继承制度及其对当代继承制度的影响
  • 从罗马法制萌芽到中国法制未来 --论罗马继承权制度对我国继承法的启示 摘要:罗马法是古代社会最发达最完备的法律,也是世界法律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法律体系之一.罗马法的遗产继承制度是罗马司法体系中物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罗马法中的继承概念与现代的继承概念不同,是指死者人格的延续,财产继承是附属的.罗马法的继承 ...

  • 探究遗嘱继承公证
  • 摘 要: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数人继承.在遗嘱继承公证中,因遗嘱继承人之外的继承人不配合遗嘱继承人办理公证手续,造成部分当事人认为遗嘱无用.本文就办理遗嘱继承公证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 关键词:遗嘱继承公证:公 ...

  • 前后遗嘱内容相抵触法律问题探析
  • 前后遗嘱内容相抵触法律问题探析 摘要:前后遗嘱内容相抵触,是指遗嘱人订立了数份遗嘱,前后遗嘱部分内容或全部内容相抵触.其产生的法律后果是,前遗嘱与后遗嘱相抵触的部分或全部内容视为被撤回.前后遗嘱相抵触时,前后遗嘱之间关系的确定:遗嘱部分内容相抵触时,该部分范围的认定:多份遗嘱同时存在且不能辨别时间先 ...

  •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研究
  • 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研究 作者:刘莹 来源:<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12年第11期 [摘 要]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是我国继承法中的两种基本继承制度,通过讲授,让学生理解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和特征,掌握代位继承与转继承的区别,理解法定继承人之间的遗产分配原则:掌握遗嘱的形式以及遗嘱的效力,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