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文明与文化

黄河流域的文明与文化对中华民族

的文化与文明的影响

一、黄河

黄河是大自然献给中华民族的厚礼,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从青海高原奔腾而下,流经五千多公里,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形成宽广美丽而富饶的冲积大平原,为黄河文明和文化的诞生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大约一万七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就有人类生存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在这里勇敢顽强地劳动和开拓,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黄河流域文明

1、文明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员聚集、生产方式和物质基础上的,黄河文明也不例外。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前4000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从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岸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侯度猿人开始,到距今3700~2700年前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为止,中华民族的先人就一直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在吸纳各地区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直根系。黄河文明历经五千年而不衰,一直绵延至今,这不仅与他本身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有关,还和它不断选择适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

2、发展特点

①黄河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文明中心。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黄河文明的中心不断转移。每一个文明中心的形成,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的变化是黄河文明中心不断转移的重要原因。

②黄河文明中心是随着黄河转移的。当中游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黄河文明就将中心转移到中下游,当中下游黄河泛滥频繁时,黄河文明中心转移到中游,如此多次反复。

③气候的冷暖是黄河文明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当气候寒冷时,文明中心转移到黄河中下游,当气温温暖时,文明中心转移到黄河中游。黄河文明中心转移与气候寒冷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黄河流域文化

1、文化 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产物。文化因人而生,任何文化的主体都是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我们的先人从泱泱大河中获取智慧和灵感,演绎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体文化。

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从自然层面来说,它作为一条河,给予

了我们作为生命之源的水;从文化层面来说,它超越了一条河,熔铸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血脉、风骨和精神。

2、发展特点

①黄河文化的先导性、开放性、多元一体性等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凝聚和 辐射作用,成就了我国古代文化由多元文化不断走向大融合的历史 ,同时也成就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黄河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②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以及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将近五千年来黄河流域所出现的全部文明成果都视为黄河文化的要素。

③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诉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

四、影响 1、中华民族文明

(一)、民族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发掘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复兴黄河文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推进人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复兴中华文明必要复兴黄河文明。

(二)、黄河文明的影响

①当今,文化、经济、政治的互相交融,在提高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黄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政治、经济、社会文明产生重大影响。以黄河文化为立足点,中华民族文明激励人们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②加强黄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黄河文明带来生态文明的兴起,生态文明已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中华民族的文明早已包含生态文明。黄河文明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态文明,恢复黄河的生态环境,使黄河两岸重新绿树成荫,黄河再次奔流不息。

2、中华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黄河文化是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龙头文化。

(二)、黄河文明的影响

①黄河文明带来文化复兴。目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炎黄二帝,孔儒文化中的精髓都渐渐被人们遗忘,而提倡黄河文化精神必然带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人们心有所依,行有所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加文化基石。

②黄河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它进入下游平原,河床宽阔,水流从容、舒

缓,如同中华民族的心胸,宽广、坦荡、直爽;黄河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美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同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黄河大浪滔天,一泻千里,如同中华民族所向披靡的进取心和磅礴的创造力;黄河裹挟泥沙、奔腾前进,如同中华民族的非凡气度和包容能力;黄河九曲连环,千回百转,穿山越岭,勇往直前,如同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③黄河文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并成为该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知和信守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脊梁、民族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玉洁.《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5-6页

【2】葛剑雄.左鹏.《黄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236-237页

【3】周阳敏.《复兴黄河文明——黄河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23-35页

【4】牛玉国.《黄河文化专题研讨会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4月

黄河流域的文明与文化对中华民族

的文化与文明的影响

一、黄河

黄河是大自然献给中华民族的厚礼,是我们伟大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脉北麓,从青海高原奔腾而下,流经五千多公里,在黄河的中下游地区形成宽广美丽而富饶的冲积大平原,为黄河文明和文化的诞生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大约一万七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就有人类生存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在这里勇敢顽强地劳动和开拓,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和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二、黄河流域文明

1、文明

人类历史上的任何一种文明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人员聚集、生产方式和物质基础上的,黄河文明也不例外。文明,是历史以来沉淀下来的,有益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被绝大多数人认可和接受的人文精神、发明创造以及公序良俗的总和。黄河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黄河文明的形成期大体在公元前2000多年至公元前4000年。前后经历了两千年之久。从150万年前在现今山西省黄河岸边的芮城县境内出现西侯度猿人开始,到距今3700~2700年前的青铜器文化遗址和公元前770年的铁器文化遗址为止,中华民族的先人就一直生活在黄河流域。黄河文明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在吸纳各地区文明精华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中华文明的直根系。黄河文明历经五千年而不衰,一直绵延至今,这不仅与他本身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有关,还和它不断选择适宜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紧密相连。

2、发展特点

①黄河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文明中心。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黄河文明的中心不断转移。每一个文明中心的形成,都与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态环境的变化是黄河文明中心不断转移的重要原因。

②黄河文明中心是随着黄河转移的。当中游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时,黄河文明就将中心转移到中下游,当中下游黄河泛滥频繁时,黄河文明中心转移到中游,如此多次反复。

③气候的冷暖是黄河文明中心转移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当气候寒冷时,文明中心转移到黄河中下游,当气温温暖时,文明中心转移到黄河中游。黄河文明中心转移与气候寒冷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黄河流域文化

1、文化 文化是人类与自然相处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的综合产物。文化因人而生,任何文化的主体都是人。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我们的先人从泱泱大河中获取智慧和灵感,演绎了光辉灿烂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和主体文化。

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有两个层面。从自然层面来说,它作为一条河,给予

了我们作为生命之源的水;从文化层面来说,它超越了一条河,熔铸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魂魄、血脉、风骨和精神。

2、发展特点

①黄河文化的先导性、开放性、多元一体性等特点,及由此产生的凝聚和 辐射作用,成就了我国古代文化由多元文化不断走向大融合的历史 ,同时也成就了它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黄河文化所发挥的作用更加突出,并显示出强大生命力。

②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以及黄河流域广大劳动人民创造的全部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将近五千年来黄河流域所出现的全部文明成果都视为黄河文化的要素。

③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以及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精神诉求、思维模式以及行为方式的综合。

四、影响 1、中华民族文明

(一)、民族文明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文化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民族文化的精品。发掘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复兴黄河文明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新,推进人类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梦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梦,复兴中华文明必要复兴黄河文明。

(二)、黄河文明的影响

①当今,文化、经济、政治的互相交融,在提高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黄河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政治、经济、社会文明产生重大影响。以黄河文化为立足点,中华民族文明激励人们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②加强黄河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③黄河文明带来生态文明的兴起,生态文明已成为社会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中华民族的文明早已包含生态文明。黄河文明提醒我们要关注生态文明,恢复黄河的生态环境,使黄河两岸重新绿树成荫,黄河再次奔流不息。

2、中华民族文化

(一)、民族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不同的文化形态来表示的各种民族文明,风俗,精神的总称。黄河文化是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龙头文化。

(二)、黄河文明的影响

①黄河文明带来文化复兴。目前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流失严重。炎黄二帝,孔儒文化中的精髓都渐渐被人们遗忘,而提倡黄河文化精神必然带来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人们心有所依,行有所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加文化基石。

②黄河铸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它进入下游平原,河床宽阔,水流从容、舒

缓,如同中华民族的心胸,宽广、坦荡、直爽;黄河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美德。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同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坚定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黄河大浪滔天,一泻千里,如同中华民族所向披靡的进取心和磅礴的创造力;黄河裹挟泥沙、奔腾前进,如同中华民族的非凡气度和包容能力;黄河九曲连环,千回百转,穿山越岭,勇往直前,如同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③黄河文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所谓民族精神,就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逐渐形成并成为该民族绝大多数成员所认知和信守的思想品德、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和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脊梁、民族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李玉洁.《黄河流域的农耕文明》.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5-6页

【2】葛剑雄.左鹏.《黄河》.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236-237页

【3】周阳敏.《复兴黄河文明——黄河经济带国际大通道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23-35页

【4】牛玉国.《黄河文化专题研讨会文集》.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4月


相关内容

  •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
  •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历史,但是那些都为事过上千年以后的追述,其中不少还具有神话的色彩,不能作为信史.那一大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依据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的 ...

  • 玛曲:拯救黄河的希望
  • 张正春 最近,我陪同钟林生博士一行考察玛曲,就<黄河首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规划>的有关问题与玛曲县领导会谈.这次会谈很有启发,今天讨论的主要问题有:关于申报"黄河首曲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的重大意义,它对于玛曲县发展生态旅游.建设生态文明的作用,保护黄河首曲对于整个黄河流域 ...

  • 黄河,中华文明的母亲河(一)
  • 封面,三门峡大坝上的八个大字,"黄河安澜,国泰民安" 如果不了解黄河,就不会理解中华民族文明的起源,更不会理解中国的数千年历史沧桑.我们的文明何处而来?我们的文明数千年经历了怎样的辉煌和磨难?为何华夏文明历经一次次的血火洗礼,至今仍然屹立不倒?我们的文明的未来在哪里? [近代中国 ...

  •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 黄河流域文化历史 黄河流域文化 2009-05-12 20:35:02 阅读439 评论1 字号:大中小 订阅 中国人称自己为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的老祖宗炎帝和黄帝部落 最开始都居住在黄河流域 慢慢向长江流域发展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我国古代的<山海经><禹贡>和<水经注 ...

  • 巫新华:昆仑河源与中国古代丝绸之路
  • 丝绸之路指在古代人类各大文明的孕育.发展和形成过程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交流.互动作用,并使其各自成长发展,进而推动人类现代文明进程的亚欧大陆东西方古代交通路线和相关地理文化区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刘彻派张骞出使西域,随后主动控制了被匈奴隔断已久的丝绸之路,并亲自确定昆仑.河源于西域(今新疆).20 ...

  • 原少锋:浅论先秦统一从黄河流域开始的原因
  • 浅论先秦统一从黄河流域开始的原因 历史文化学院2003级 原少锋 摘要:黄河流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在先秦时期,因其自身所具备的诸因素而使得区域的统一率先从该地区开始.本文从当时黄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农业状况和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来探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关键词:先秦        统一         ...

  • 甘肃历史文化资源与华夏文明
  • [摘要]"华夏"与"文明"两词均出自<尚书>.华夏文明的起源.组成.传承发展是其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华夷之辨"每出现一次,华夏文明的覆盖范围就扩大一圈,因而甘肃也逐步进入华夏文明圈,且秦安大地湾一带被认为是华夏文明起源的中心之 ...

  • 运城研究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的选址和设计方案--地方--人民网
  • 运城研究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的选址和设计方案 2010年07月02日09:13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7月1日,运城市市长王安庞,副市长武宏文.王健康召集有关专家和市国土.住建.规划等部门负责人,就黄河农耕文明博物馆的选址和设计方案等进行协调和研讨. 按照市政 ...

  • 文章 | 早期文明的形成与本土化选择
  • 在全球视野下,不同地区的文化表现和成就,不应该仅仅被当成对这几大古文明发展的回应和影响,而应该作为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化方式来认识和研究.事实上,从非洲撒哈拉到太平洋群岛,每个地区的新石器传统都支持了人口增长.礼仪和艺术传统的发展. 古人常用"不辨菽麦"来形容一个人的智慧未开,但这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