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杨洪林

姚伟钧

    在传统乡土社会,乡村文化精英在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发展,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社会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代表性传承人即文化精英名录制度和保护制度正面临着困窘的当下尴尬和隐忧。因此,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培养文化精英,恢复乡村社会的文化功能,真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精英;文化精英

G122

1004-518X(2011)09-0187 -06

    杨洪林(1980-),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姚伟钧(1953-),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与历史文献学。(湖北武汉  430079)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土家族织锦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09XMZ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 YJC850029)中期成果。

    1 88

189

1鲴

1 91

@@    [1]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9).

@@    [2](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M].

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北京:时事出版

社,1998.

@@    [4]项辉,周俊麟.乡村精英格局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土地制度-国家控制力”因素之分析[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5).

@@    [5]吕世辰,胡玉霞.农村精英及其社会影响初探[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7]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    [8]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青年研究,2008,(4).

@@    [9]何兰萍,殷红春,杨勇.乡村精英与乡村文化建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0]刘锡诚.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1]万闻华,方长春.论市场转型与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J].江海学刊,2008,(1).

@@    [12]王申贺.阶层“内卷化”现象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3).

@@    [13]贺飞.我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的精英能动性及其局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4]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7).

@@    [15]谭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克服“反公地悲剧”[J].江汉论坛,2010,(9).

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杨洪林, 姚伟钧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江西社会科学

Jiangxi Social Sciences2011(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shkx201109033.aspx

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杨洪林

姚伟钧

    在传统乡土社会,乡村文化精英在保护与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地方性知识中作出了杰出贡献。近年来,伴随着社会的急剧变迁与发展,中国传统乡土社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为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全社会掀起了一场规模空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动。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代表性传承人即文化精英名录制度和保护制度正面临着困窘的当下尴尬和隐忧。因此,必须完善相关制度和措施,培养文化精英,恢复乡村社会的文化功能,真正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作进一步开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乡村精英;文化精英

G122

1004-518X(2011)09-0187 -06

    杨洪林(1980-),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湖北民族学院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姚伟钧(1953-),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化史与历史文献学。(湖北武汉  430079)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土家族织锦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09XMZ045),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 YJC850029)中期成果。

    1 88

189

1鲴

1 91

@@    [1]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10,(9).

@@    [2](意)维尔弗雷多・帕累托,著.精英的兴衰[M].

刘北成,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3](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M].北京:时事出版

社,1998.

@@    [4]项辉,周俊麟.乡村精英格局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土地制度-国家控制力”因素之分析[J].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5).

@@    [5]吕世辰,胡玉霞.农村精英及其社会影响初探[J].

山西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    [6]秦晖.传统十论——本土社会的制度文化与其变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    [7]张鸣.乡村社会权力和文化结构的变迁[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

@@    [8]刘博.精英历史变迁与乡村文化断裂——对乡村精英身份地位的历史考察与现实思考[J].青年研究,2008,(4).

@@    [9]何兰萍,殷红春,杨勇.乡村精英与乡村文化建设[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10]刘锡诚.论“非遗”传承人的保护方式[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    [11]万闻华,方长春.论市场转型与中国社会精英的生成机制[J].江海学刊,2008,(1).

@@    [12]王申贺.阶层“内卷化”现象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7,(3).

@@    [13]贺飞.我国农村社会转型中的精英能动性及其局限[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14]薛丽娥.多元推进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思考

[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7).

@@    [15]谭宏.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克服“反公地悲剧”[J].江汉论坛,2010,(9).

乡村文化精英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

杨洪林, 姚伟钧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江西社会科学

Jiangxi Social Sciences2011(9)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xshkx201109033.aspx


相关内容

  • 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 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127 更新时间:2007-6-14 [话题]: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 [背景]: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发展是实现族群认同.凝聚民族精神的主要方式.在这个从"乡土中国"到"城市中国"的转型期里,如何传承我们的 ...

  •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系统建构
  • 摘 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和发展环境急剧变化,尤其是在拥有多种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城镇,构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生态系统,并保持其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也是今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艺术生态系统 检 索:www.artde ...

  • "乡村城市化"和"城市乡村化"
  • "乡村城市化"与"城市乡村化"的理性对话 ------对南北盘江红水河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龙青松1 什么事物都有两面性,正如一个人的优点也是他的缺点,也如"双刃剑",弄不好也会割自己的手:有"乡村城市化"的说法,当 ...

  •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案2
  •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动手搜集相关图片,运用图片说明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和差别,培养学生联系实际 ...

  •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 旅游学刊第27卷2012年第4期Tourism Tribune Vol.27No.4,2012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世界遗产与旅游发展(一)□□□□□□ 彭张曲 华涛颖 世界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发展 世界遗产旅游: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文化产业视野下的世遗保护和旅游发展关于遗产旅游几个重要问题的认识遗产性 ...

  • 3.4世界的聚落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5)
  •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 ...

  • 国家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案例
  • 国家农业公园规划设计案例一:广东省江门市台山中国农业公园规划设计 规划规模 800平方公里. 总体定位 规划秉承以侨乡文化为特色,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以三产融合的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广东第一农旅综合体示范样板,复刻台山昔日辉煌历史的中国农业公园. 形象定位 定位为"海丝现代农业新城,侨 ...

  •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性问题研究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贵州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性问题研究 作者:杨会兰 贺万荣 舒彩前 韦永生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2015年第10期 摘 要: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各地州市(县)学校在推进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教育活动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

  • 世界的聚落教案
  •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大学 *********学院 *** [课标要求] 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