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
《春雨的色彩》(一年级下册) 教学案例及反思
内容分析: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很美的短文,通过小鸟们争论春雨的色彩,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文章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纺、线、洒”等12个生字,积累“色彩”、“争论”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演读课文。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神奇变化,感受春天的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欢春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文中生字新词,积累、运用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小鸟们说春雨是绿、红、黄的理由。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
2、多媒体课件和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的动物头饰。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册的学习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而且基础扎实,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但本校地处山区,学生纯朴、天真活泼,认知水平高低不等,特别是我们这些低年级学生,直观性思维较活跃,语言水平有待发展。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课文,再通过读、说、评、演等形式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结合生活体验,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体验生活,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现在我们再去观赏大自然,(播放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课件)看,大自然已经从沉睡中苏醒了,我们能从哪儿找到春姑娘的足迹呢?
生1:我看见小草吐绿,发现春天来了。
生2:我看见小树发芽了。
生3:我看见桃花开了,桔子花也开了,春天真美呀!
生4:啊!下雨了,春雨沙沙,好像绣花针,我觉得春天特别爱下雨。 ……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真佩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春雨的文章,感受春雨的美。 (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让学生齐读一遍.) 读了题目后,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春雨是的样子。
生2:我想知道春雨的颜色。
生3:我想知道为什么说春雨也有色彩。
师:这些问题啊, 老师也想知道。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只要我们认真朗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但朗读课文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生1:看拼音。
生2:问同学。
生3:问老师。
生4:查字典。
……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可真多,下面就开始活动吧,看谁解决的问题最多。
(生自由读文,扫除字词障碍,谈对课文的理解。)
师:刚才大家学得多么认真,相信你们都解决了许多问题,愿意告诉老师吗?
生1:愿意。
生2:我知道春雨的样子像细线。
生3:我知道“色彩”指的是颜色。
生4:我会读“纺”字。
生5:我会读“题”字,大家跟我读t —í→t í。
(课件展示相应的生字,让学生学习。)
……
三、朗读感悟,开放引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再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说一说,谈一谈你喜欢的原因。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洒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春雨像纺织姑娘纺出的线,很细很细。
师:哪一位小朋友也喜欢这一句,请站起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
生1: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
生2:我觉得他读的声音很响亮,但没有感情。因为春雨是很细柔、很轻盈的,读“沙沙沙,沙沙沙……”时,应该用轻柔的语气读。
师:你真会听,真会发现问题,能给大家读读吗?
生2:能。(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好,这位小男孩儿,你能像他那样再读一次吗?我相信你能比刚才读得更好。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你学得可真快,果然读得比刚才好多了。我们也像他一样,把第一自然段一起读一读,好吗?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春雨的细、柔。)
师:除了知道春雨的样子外,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有一群小鸟在争论春雨的颜色。
师:是哪些小鸟在争论春雨的颜色?它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生1:有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在争论春雨的颜色。
生2: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生3:小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
生4: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课件出示三只小鸟的动画彩图,体会小鸟们争论的激烈气氛。)
师:春雨有颜色吗?
生:老师,前两天下雨了,我用手接住它,可是我发现的和课文描写的不一样,春雨是没有颜色的。
师:你说得对,雨是透明的,没有颜色,但鸟儿们为什么说春雨有颜色呢?你喜欢谁的看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对照课文插图,分小组朗读、讨论。
生1:小燕子看见春雨下到草地上,草地绿了,所以说春雨是绿色的。 生2:小麻雀看见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所以说春雨是红色的。 生3:小黄莺看见春雨落在油菜地里,菜花黄了,所以说春雨是黄色的。 (学生反馈,教师随机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雨使草地变绿、桃花变红、油菜花变黄的动画情景,让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四、指导想象,发展思维
师:春雨的色彩真丰富,那你心中最美的春雨在哪里,它怎样的?找你的好朋友去说说。(学生自由想象、交流)谁愿意把你心中最美的春雨告诉大家?
生1:我认为春雨是紫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牵牛花丛中,牵牛花紫了。 生2: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飘在绵羊身上,羊毛更白了。
生3:春雨是蓝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大海里,海水更蓝了。
生4:春雨是五颜六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变得万紫千红了。
生5:春雨是顽皮的小珍珠。你们瞧,春雨跳到荷叶上,滚来滚去,真好看。 ……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想象,说得真好,春雨听了,下得更欢了,为什么? 生:春雨让大地变得五彩缤纷,所以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师:啊!春雨更高兴了,谁愿意来演一演?
(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演读课文。)
师:看了他们的表演,你觉得怎样?
生1:看了他们的表演,我觉得小草更绿了。
生2:我觉得桃花更红了。
生3:我觉得油菜花更黄了。
生4:我觉得春雨下得更欢了。
生5:我觉得大海更蓝了。
生6:我觉得春雨更顽皮、更可爱了。
……
五、拓展延伸
师:春雨既然这么美,你们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表达你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生1:我想朗读课文。
生2:我想唱一唱春天的歌。
生3:我想画一画春天的美丽世界。
……
(学生自由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好朋友展示各自心目中的春天的景色。)
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已经是很优秀的“小演员”、“小歌手”、“小画家”……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我们一定会展现出更美丽的春天。
案例反思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再学习课文。这样,学生解读、领悟课文就轻松多了。
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放手学生,适时引导,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读、说、评、演,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我还尊重
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内容,如拓展延伸这一训练环节中,学生分别用朗读、唱歌、画画等方法展现自己心中的春天。真正让教学从中受益,让学生从中发展。
再次,学生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不能吝惜自己的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从多方面去发现、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因此,在本节阅读课教学中,我很注重利用鼓励语言,如“小朋友们真聪明。”“你真会听,真会发现问题。”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高了。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能把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S版)
《春雨的色彩》(一年级下册) 教学案例及反思
内容分析:
《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很美的短文,通过小鸟们争论春雨的色彩,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五彩缤纷、生机勃勃的春天。文章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有趣,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纺、线、洒”等12个生字,积累“色彩”、“争论”等词语。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演读课文。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春雨给大地带来的神奇变化,感受春天的景象,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学生喜欢春雨、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
1、认识文中生字新词,积累、运用 。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难点: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小鸟们说春雨是绿、红、黄的理由。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到郊外踏青。
2、多媒体课件和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的动物头饰。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第一册的学习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而且基础扎实,已有一定的识字量和识字能力。但本校地处山区,学生纯朴、天真活泼,认知水平高低不等,特别是我们这些低年级学生,直观性思维较活跃,语言水平有待发展。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先让学生自主识字、读通课文,再通过读、说、评、演等形式增进对课文的理解,最后结合生活体验,感受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体验生活,创设情景
师:小朋友们,刚才玩得开心吗?
生:开心。
师:现在我们再去观赏大自然,(播放大自然美丽景色的课件)看,大自然已经从沉睡中苏醒了,我们能从哪儿找到春姑娘的足迹呢?
生1:我看见小草吐绿,发现春天来了。
生2:我看见小树发芽了。
生3:我看见桃花开了,桔子花也开了,春天真美呀!
生4:啊!下雨了,春雨沙沙,好像绣花针,我觉得春天特别爱下雨。 ……
二、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真佩服!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描写春雨的文章,感受春雨的美。 (板书课题:《春雨的色彩》,让学生齐读一遍.) 读了题目后, 你们想知道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春雨是的样子。
生2:我想知道春雨的颜色。
生3:我想知道为什么说春雨也有色彩。
师:这些问题啊, 老师也想知道。让我们一起去读读课文吧,只要我们认真朗读课文,就会找到答案!但朗读课文时遇到不懂的问题怎么办?
生1:看拼音。
生2:问同学。
生3:问老师。
生4:查字典。
……
师:同学们解决问题的办法可真多,下面就开始活动吧,看谁解决的问题最多。
(生自由读文,扫除字词障碍,谈对课文的理解。)
师:刚才大家学得多么认真,相信你们都解决了许多问题,愿意告诉老师吗?
生1:愿意。
生2:我知道春雨的样子像细线。
生3:我知道“色彩”指的是颜色。
生4:我会读“纺”字。
生5:我会读“题”字,大家跟我读t —í→t í。
(课件展示相应的生字,让学生学习。)
……
三、朗读感悟,开放引导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解决了这么多问题,下面再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读一读,说一说,谈一谈你喜欢的原因。
生:我最喜欢的句子是“春雨,像春姑娘纺出的线,轻轻地洒落在地上,沙沙沙,沙沙沙……”
师:为什么?
生:因为春雨像纺织姑娘纺出的线,很细很细。
师:哪一位小朋友也喜欢这一句,请站起来读一读。
(学生朗读)
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样?
生1:我觉得他读得很流利。
生2:我觉得他读的声音很响亮,但没有感情。因为春雨是很细柔、很轻盈的,读“沙沙沙,沙沙沙……”时,应该用轻柔的语气读。
师:你真会听,真会发现问题,能给大家读读吗?
生2:能。(学生朗读)
师:读得真好,这位小男孩儿,你能像他那样再读一次吗?我相信你能比刚才读得更好。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你学得可真快,果然读得比刚才好多了。我们也像他一样,把第一自然段一起读一读,好吗?
(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春雨的细、柔。)
师:除了知道春雨的样子外,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有一群小鸟在争论春雨的颜色。
师:是哪些小鸟在争论春雨的颜色?它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生1:有小燕子、小麻雀、小黄莺在争论春雨的颜色。
生2:小燕子说春雨是绿色的。
生3:小麻雀说春雨是红色的。
生4:小黄莺说春雨是黄色的。
(课件出示三只小鸟的动画彩图,体会小鸟们争论的激烈气氛。)
师:春雨有颜色吗?
生:老师,前两天下雨了,我用手接住它,可是我发现的和课文描写的不一样,春雨是没有颜色的。
师:你说得对,雨是透明的,没有颜色,但鸟儿们为什么说春雨有颜色呢?你喜欢谁的看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对照课文插图,分小组朗读、讨论。
生1:小燕子看见春雨下到草地上,草地绿了,所以说春雨是绿色的。 生2:小麻雀看见春雨洒在桃树上,桃花红了,所以说春雨是红色的。 生3:小黄莺看见春雨落在油菜地里,菜花黄了,所以说春雨是黄色的。 (学生反馈,教师随机播放课件,引导学生欣赏春雨使草地变绿、桃花变红、油菜花变黄的动画情景,让学生练习感情朗读。)
四、指导想象,发展思维
师:春雨的色彩真丰富,那你心中最美的春雨在哪里,它怎样的?找你的好朋友去说说。(学生自由想象、交流)谁愿意把你心中最美的春雨告诉大家?
生1:我认为春雨是紫色的。你们瞧,春雨洒在牵牛花丛中,牵牛花紫了。 生2:春雨是白色的。你们瞧,春雨飘在绵羊身上,羊毛更白了。
生3:春雨是蓝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大海里,海水更蓝了。
生4:春雨是五颜六色的。你们瞧,春雨落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变得万紫千红了。
生5:春雨是顽皮的小珍珠。你们瞧,春雨跳到荷叶上,滚来滚去,真好看。 ……
师:小朋友们可真会想象,说得真好,春雨听了,下得更欢了,为什么? 生:春雨让大地变得五彩缤纷,所以下得更欢了,沙沙沙,沙沙沙……
师:啊!春雨更高兴了,谁愿意来演一演?
(学生戴上头饰分角色演读课文。)
师:看了他们的表演,你觉得怎样?
生1:看了他们的表演,我觉得小草更绿了。
生2:我觉得桃花更红了。
生3:我觉得油菜花更黄了。
生4:我觉得春雨下得更欢了。
生5:我觉得大海更蓝了。
生6:我觉得春雨更顽皮、更可爱了。
……
五、拓展延伸
师:春雨既然这么美,你们喜欢它吗?
生:喜欢。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表达你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生1:我想朗读课文。
生2:我想唱一唱春天的歌。
生3:我想画一画春天的美丽世界。
……
(学生自由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向好朋友展示各自心目中的春天的景色。)
师:小朋友们真棒,你们已经是很优秀的“小演员”、“小歌手”、“小画家”……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我们一定会展现出更美丽的春天。
案例反思
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这一点,先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观察,让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再学习课文。这样,学生解读、领悟课文就轻松多了。
其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放手学生,适时引导,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读、说、评、演,充分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我还尊重
学生的个性体验,关注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伙伴、学习内容,如拓展延伸这一训练环节中,学生分别用朗读、唱歌、画画等方法展现自己心中的春天。真正让教学从中受益,让学生从中发展。
再次,学生还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教师不能吝惜自己的表扬,多鼓励,少批评,从多方面去发现、赏识学生的闪光点。因此,在本节阅读课教学中,我很注重利用鼓励语言,如“小朋友们真聪明。”“你真会听,真会发现问题。”等,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更高了。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认真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学生的综合素养就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能把教育推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