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文化案例分析

海尔文化案例分析

一、文化的概述及海尔文化

1、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

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2、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在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求完美地体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二、海尔公司的背景

海尔公司成立于1984年,90年代以来,海尔的名字在企业界越来越响亮,16年前,一个只有800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在一种神奇力量的支配下,竟然成为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销售收入162亿元、利润

4.3亿元、品牌价值265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这种神奇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可能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西方一位哲人说得好,经济现象和伦理文化是同一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力。1995年7月,海尔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洗衣机市场,同年12月,海尔又出资收购了武汉西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权,成立了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海尔以收购兼并方式首次进行的跨地区经营。海尔的成长和发展从来是采取“企业文化先行”战略的。他们首先向新企业派主要领导,依靠注入海尔文化理念和OEC管理来给企业激发活力。张瑞敏认为,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是文化先行,文化力先行,用文化力去盘活有形资产。这是海尔成长壮大的最根本的文化战略。

三、SWOT分析

S(优势)

★创新的思路确定企业正确的战略方向

(1)、名牌战略复件观念创新

(2)、多元化战略阶段的观念创新

(3)、国际化战略阶段的观念创新

(4)、进行了市场链的流程再造

★技术技能优势

(1)、截止到2008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8795项,其中发明专利2261项;

2008年,集团申请专利912项,其中发明专利525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

(2)、高科技质量占据市场制高点

(3)、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坚持技术进步不停顿

★无形资产优势

(1)、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

(2)、以无形盘有形,专吃“休克鱼”

(3)国际星级量一条龙服务

(4)、注入海尔的企业文化,以此来统一企业思想,重铸企业灵魂,以无形

资产去盘活有形资产

(5)、海尔产品获得多项国家性和国际性的荣誉,易提高信誉度

★竞争能力优势

★开发周期短,强大的经销商网络,与供应商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敏反应,

★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产品

★组织体系优势

★高质量的控制体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忠诚的客户群,强大的融资能力

W(劣势)

★海尔固有的战略优势及营销思维,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便十分欠缺,这将使中国未来的收购企业十分★困难难

★海尔的国际化仍然在路上,远没有到达目的地

O(机会)

★海尔彩电、手机、洗衣机、冰箱成为家电下乡项目中标产品,有利于扩大农村市场

★新技术得到国家的支持

★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优势

★与世界领先技术同步,与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0个知名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客户群的扩大趋势或产品细分市场

★技能技术向新产品新业务转移,像更大客户群服务

★市场进入壁垒降低

★获得并购竞争对手的能力

T(威胁)

★家电企业不断兴起

★外部信息化的停滞不前,竞争对手不断推进自身外部信息化水平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传统家电主业正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停滞阶段

★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汇率和外汇政策的不利变动

四、结论和启示

1、企业要达到年复一年的持续增长,确立企业价值观是最根本的动力。这种价值观包括摆正人与物、个人与整体、企业与社会、生产与赢利、销售与服务等各种关系,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要达到年复一年的持续增长,还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海尔文化战略从企业经营战略上来看是一种决策伦理,在西方称为

DMEV(Decision Morals Education Value),即决策伦理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企业责任(责任的广度、运作权限、权衡角度);在个人和组织率的前提下伦理价值的中心;忽视企业伦理的危害及影响;融合伦理价值进行企业决策;衡量经济与非经济结果的企业策略与实施方案;尊重法律并了解其限制

4、高度重视“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

5、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海尔文化案例分析

一、文化的概述及海尔文化

1、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个性意识及内涵的总称,其能以企业组织行为所体现。

具体指企业全体员工在企业运行过程中所培育形成的、与企业组织行为相关联的、并事实上成为全体员工主流意识而被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体系、基本信念及企业组织行为规范的总和。

2、海尔的企业文化

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在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求完美地体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二、海尔公司的背景

海尔公司成立于1984年,90年代以来,海尔的名字在企业界越来越响亮,16年前,一个只有800人、亏损147万元的集体企业,在一种神奇力量的支配下,竟然成为全国500强中名列30位、销售收入162亿元、利润

4.3亿元、品牌价值265亿元的特大型企业。这种神奇的力量究竟来自哪里?可能谁也说不清楚。但是,西方一位哲人说得好,经济现象和伦理文化是同一因果链的两个侧面,经济现象的背后是文化力。1995年7月,海尔兼并了青岛红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进入洗衣机市场,同年12月,海尔又出资收购了武汉西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60%的股权,成立了武汉海尔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这是海尔以收购兼并方式首次进行的跨地区经营。海尔的成长和发展从来是采取“企业文化先行”战略的。他们首先向新企业派主要领导,依靠注入海尔文化理念和OEC管理来给企业激发活力。张瑞敏认为,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是文化先行,文化力先行,用文化力去盘活有形资产。这是海尔成长壮大的最根本的文化战略。

三、SWOT分析

S(优势)

★创新的思路确定企业正确的战略方向

(1)、名牌战略复件观念创新

(2)、多元化战略阶段的观念创新

(3)、国际化战略阶段的观念创新

(4)、进行了市场链的流程再造

★技术技能优势

(1)、截止到2008年,海尔累计申请专利8795项,其中发明专利2261项;

2008年,集团申请专利912项,其中发明专利525项,平均每个工作日申请2项发明专利

(2)、高科技质量占据市场制高点

(3)、坚持技术、质量上的高起点;坚持技术进步不停顿

★无形资产优势

(1)、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强化产品质量管理

(2)、以无形盘有形,专吃“休克鱼”

(3)国际星级量一条龙服务

(4)、注入海尔的企业文化,以此来统一企业思想,重铸企业灵魂,以无形

资产去盘活有形资产

(5)、海尔产品获得多项国家性和国际性的荣誉,易提高信誉度

★竞争能力优势

★开发周期短,强大的经销商网络,与供应商良好的伙伴关系,对市场环境变化的灵敏反应,

★市场份额的领导地位产品

★组织体系优势

★高质量的控制体系,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忠诚的客户群,强大的融资能力

W(劣势)

★海尔固有的战略优势及营销思维,难以适应国际市场的要求

★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便十分欠缺,这将使中国未来的收购企业十分★困难难

★海尔的国际化仍然在路上,远没有到达目的地

O(机会)

★海尔彩电、手机、洗衣机、冰箱成为家电下乡项目中标产品,有利于扩大农村市场

★新技术得到国家的支持

★在国际市场也占有优势

★与世界领先技术同步,与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30个知名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客户群的扩大趋势或产品细分市场

★技能技术向新产品新业务转移,像更大客户群服务

★市场进入壁垒降低

★获得并购竞争对手的能力

T(威胁)

★家电企业不断兴起

★外部信息化的停滞不前,竞争对手不断推进自身外部信息化水平 ★科学技术不断创新

★传统家电主业正从高速发展阶段步入停滞阶段

★出现将进入市场的强大的竞争对手

★汇率和外汇政策的不利变动

四、结论和启示

1、企业要达到年复一年的持续增长,确立企业价值观是最根本的动力。这种价值观包括摆正人与物、个人与整体、企业与社会、生产与赢利、销售与服务等各种关系,以维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要达到年复一年的持续增长,还要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3、海尔文化战略从企业经营战略上来看是一种决策伦理,在西方称为

DMEV(Decision Morals Education Value),即决策伦理学,其内容主要包括:现代企业责任(责任的广度、运作权限、权衡角度);在个人和组织率的前提下伦理价值的中心;忽视企业伦理的危害及影响;融合伦理价值进行企业决策;衡量经济与非经济结果的企业策略与实施方案;尊重法律并了解其限制

4、高度重视“以仁为本”与“以人为本”的矛盾

5、文化管理是中国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相关内容

  • 海尔文化兼并
  • 海尔案例解读企业文化的重要性 2009年05月30日 01:06牛津管理评论[大 中 小] [打印] 已有评论0条 企业文化简单地说就是企业员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培育起来,并且共同遵守的目标.价值观.行为规范的总称. 对二十一世纪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自 ...

  • 海尔公司调查与研究
  • 海尔公司调查与研究 海尔公司简介 海尔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整套家电解决方案提供商和虚实融合通路商. 公司1984年创立于青岛.创业以来,海尔坚持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创新体系驱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家资不抵债.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家用电器制造商之一.2011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1509亿 ...

  • 案例探讨: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
  • 案例探讨:海尔文化 激活休克鱼 企业能不断地高速发展,必然有强劲的企业核心竞争力支持着它,而海尔人总结出的海尔文化则融会了海尔最经典的经营理念,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 如今,海尔文化已经融入到海尔集团的运营管理中,引导企业发展,规范企业运作,使海尔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大环境中,仍能充满活力地快速 ...

  • 中美企业全面创新管理模式比较--海尔模式与惠普模式
  • 第 卷 第 期 年 月 文章编号: ( ) 科 学 学 研 究 中美企业全面创新管理模式比较 ---海尔模式与惠普模式 许庆瑞,顾良丰 (浙江大学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杭州 ) 在提出全面创新管理( )成功的影响因素之后,本文详细研究了海尔和惠普的动态创新历程,首次摘 要: 提出了以企业家创新精神 ...

  • 海尔并购案例分析
  • <海尔的并购>案例分析 班 级:市场营销一班 小组成员:王少波 时 间: 范 丽 李显彬 王斌斌 2011年10月30日 一.企业兼并的动机有哪些?海尔选择兼并目标的依据是什么? 答:企业兼并的动机有: 1.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 2.获得多工厂经济的好处. 3.消除过剩生产能力. 4.利 ...

  • 海尔课程培训
  • 海尔课程培训 创立于1984年的海尔集团,经过20余年持续稳定的发展,已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原国家经贸委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海尔经验"以来,每年约有几十万人到海尔集团参观.海尔的基础管理.人力资源.营销创新等成为国内众多企业的学习对象.然而,海尔经验的核心 ...

  • 组织理论与设计论文
  • <组织理论与设计>课程结业论文 从组织理论与设计的角度浅析中外企业的成功之道 --海尔与IBM对比分析 姓 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二零一四年十二月三日 目录 摘要............................................................ ...

  • 海尔CEO张瑞敏演讲
  • 海尔CEO张瑞敏演讲(后附采访) 对于海尔的企业文化,应该说从84年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到现在这样的一个国际化的公司,从当时的销售收入300多万到现在的700多亿人民币.海尔的发展有许多因素,但企业文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企业文化中主要的一点是人,人与创新精神支撑着海尔的发展. 对于企业文化方面我认为 ...

  •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案例报告
  • "海尔的国际化经营之路"案例报告 小组成员:王楠.张晓雪.吕斌.赵亮. 贾子辉.谢爽.姚唐.周伟 指导教师:吴晓云 教授 完成日期:2004-10-23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国界概念已经消失,全世界80%的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经济形态迅速全球化.在知识经济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