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桥梁,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实现理想就业的途径之一。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步入社会便发现自己手中的文凭――“学历证书”,因为它仅反映学业教育的能力,与职业联系不密切,而没有想像的那么“闪闪”发光。除具备相同的学历证书和相同的专业课学习经历之外,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证书已成为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重要砝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如通过必要的培训、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自己成为既有学历又有能力,既有技术又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以最大的优势适应人才资源市场的需求,将成为今后高职高专毕业生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 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A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性
1.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
我国在学习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其特征是:第一,从制度体系上看,我国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第二,从认证方式上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的现代认证规则。第三,从考试性质上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第四,从鉴定内容上看,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从而实现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接轨和多边互认,实现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终走向国际化。所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社会进步的标志。
1.2职业资格证书具有法律依据和权威性的作用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技能考核鉴定”。这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的法律依据,它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职业资格的概念做出一个界定:职业资格是社会经济部门或行业根据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可从社会权威认证机构获得对自己技能水平和从业资格的认可,其主要形式是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而运用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在我国,专业设置、专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新的职业分化,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现象,人才结构性短缺,专业与职业不相符,即 “专业不对口”。其结果是导致职业、专业人才和市场三者的结合点--就业出现了问题。
解决问题方法之一,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与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改革相衔接,充分发挥国家劳动行政部门综合组织、协调和指导的作用,发挥资格证书在教育与就业工作中的桥梁作用,使其成为引导职业培训主动面向多样化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劳动者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依托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竞争能力强、信誉好、以及覆盖面广、专业多、统一性强、管理规范的优势,纠正专业与职业 “耦合错位”现象,营造出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重的氛围。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业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减少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质量。
3高职高专学生持职业资格证就业的必要性
3.1职业资格证书的窗口信息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窗口”,求职者通过这一窗口,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学识才能,而社会通过这一窗口获取求职者的自身技术和技能水平等信息。由于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密切,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能力。使每一个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都能获得标明自身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的有效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它是一种实际认证信息,它的效用在于能够证明持证者在职业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所以职业资格证书的窗口信息作用,使就业更容易成功。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成为劳动就业的有效途径。
3.2职业资格证书消除市场信息不全的弊端
信息不全指的是:如果用人方对其需要的求职者的质量和功能不能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市场体系就不会有效运行。信息不全,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上。所谓不对称,就是交换信息的双方,一方比另一方有更多的信息。职业资格证书由于与人们的直接职业劳动活动密切联系,它是一种实际认证信息,它的效用在于持证者在职业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在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上既是质量信息,又是市场信息,它对于消除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削弱质量信息和市场信息之间产生的负反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是就业的必然性趋势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因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的“窗口信息作用、桥梁作用,消除市场信息不全的作用”和“强信息”的应聘功能,不仅能削弱文凭证书在质量信息和市场信息之间产生的负反馈,而且为用人方提供了模拟筛选信息,为求职者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一张质量“保证书”;求职者不仅反映出受教育程度、培训背景、工作阅历,而且还向社会展示出求职者个人对某个职业工种的一技之能,或对某个职业工种潜在的创造性。实现了高学历层次向宽职业资格体系拓展,突出职业能力的宽泛性,所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就业更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庆唐.劳动就业概论[M].劳动人事出版社,1998.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6-13.
[3]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3]134号)
摘 要 职业资格证书是连接“专业”与“职业”之间的桥梁,是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顺利步入社会,实现理想就业的途径之一。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毕业生,步入社会便发现自己手中的文凭――“学历证书”,因为它仅反映学业教育的能力,与职业联系不密切,而没有想像的那么“闪闪”发光。除具备相同的学历证书和相同的专业课学习经历之外,参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并取得证书已成为走向社会、参与竞争的重要砝码。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如通过必要的培训、考核,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使自己成为既有学历又有能力,既有技术又有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缩短就业上岗后的适应期,以最大的优势适应人才资源市场的需求,将成为今后高职高专毕业生自身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 就业
中图分类号: G719.21 文献标识码:A
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重要性
1.1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标志
我国在学习和借鉴欧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我国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其特征是:第一,从制度体系上看,我国职业资格和职业技能鉴定体系属于国家证书制度体系。第二,从认证方式上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国际上通行的第三方认证的现代认证规则。第三,从考试性质上看,我国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属于标准参照的考试模式。第四,从鉴定内容上看,我国的职业技能鉴定采用了职业导向的内容体系。从而实现了我国职业资格证书的国际接轨和多边互认,实现了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最终走向国际化。所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一项社会进步的标志。
1.2职业资格证书具有法律依据和权威性的作用
我国《劳动法》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技能考核鉴定”。这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建立的法律依据,它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对职业资格的概念做出一个界定:职业资格是社会经济部门或行业根据某一职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员提出必备的专业知识、职业技能和工作能力的基本要求。劳动者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可从社会权威认证机构获得对自己技能水平和从业资格的认可,其主要形式是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反映了劳动者为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而运用特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2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在我国,专业设置、专业的发展远远滞后于新的职业分化,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出现了“错位”现象,人才结构性短缺,专业与职业不相符,即 “专业不对口”。其结果是导致职业、专业人才和市场三者的结合点--就业出现了问题。
解决问题方法之一,就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设与高职高专职业教育的改革相衔接,充分发挥国家劳动行政部门综合组织、协调和指导的作用,发挥资格证书在教育与就业工作中的桥梁作用,使其成为引导职业培训主动面向多样化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劳动者终身学习创造条件。依托职业资格证书在社会上竞争能力强、信誉好、以及覆盖面广、专业多、统一性强、管理规范的优势,纠正专业与职业 “耦合错位”现象,营造出学历文凭与职业资格证书“两种证书”制度并重的氛围。提高高职高专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从业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减少结构性失业,提高就业质量。
3高职高专学生持职业资格证就业的必要性
3.1职业资格证书的窗口信息作用
“职业资格证书”是一个“窗口”,求职者通过这一窗口,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学识才能,而社会通过这一窗口获取求职者的自身技术和技能水平等信息。由于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结合密切,能更直接、更准确地反映特定职业实际工作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的能力。使每一个具有就业资格的劳动者都能获得标明自身技术、技能水平和职业资格的有效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它是一种实际认证信息,它的效用在于能够证明持证者在职业活动中的真实表现。所以职业资格证书的窗口信息作用,使就业更容易成功。职业资格证书就业成为劳动就业的有效途径。
3.2职业资格证书消除市场信息不全的弊端
信息不全指的是:如果用人方对其需要的求职者的质量和功能不能获得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市场体系就不会有效运行。信息不全,主要表现在信息不对称上。所谓不对称,就是交换信息的双方,一方比另一方有更多的信息。职业资格证书由于与人们的直接职业劳动活动密切联系,它是一种实际认证信息,它的效用在于持证者在职业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在人力资源市场(劳动力市场)上既是质量信息,又是市场信息,它对于消除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削弱质量信息和市场信息之间产生的负反馈,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3“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是就业的必然性趋势
对于高职高专学生而言,因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 双证的“窗口信息作用、桥梁作用,消除市场信息不全的作用”和“强信息”的应聘功能,不仅能削弱文凭证书在质量信息和市场信息之间产生的负反馈,而且为用人方提供了模拟筛选信息,为求职者提高就业质量提供一张质量“保证书”;求职者不仅反映出受教育程度、培训背景、工作阅历,而且还向社会展示出求职者个人对某个职业工种的一技之能,或对某个职业工种潜在的创造性。实现了高学历层次向宽职业资格体系拓展,突出职业能力的宽泛性,所以“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就业更容易成功。
参考文献
[1] 刘庆唐.劳动就业概论[M].劳动人事出版社,1998.
[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Z].1999-6-13.
[3] 《职业技能鉴定规定》(劳动部,劳部发[1993]13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