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破译奇异火星波纹状沙地之谜

时间:2008-11-06 11:34 来源:新浪科技

火星上有一种奇特地貌波纹状沙地,它们的面积要小于这颗红色星球上的巨型沙丘,但同时又比在地球上发现的沙地大。

火星上奇异的波纹状沙地

机遇号发回的波纹沙地照片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火星上有一种奇特地貌波纹状沙地,它们的面积要小于这颗红色星球上的巨型沙丘,但同时又比在地球上发现的沙地大。在对美国宇航局“火星全球勘探者”号飞船拍摄的1万多张从南极到北极的图片进行分析后,科学家对这种火星地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然而,即使获得这些新信息,这种独特的波纹状沙地的形成仍是个谜。

从南极到北极

这种与众不同的地貌特征被称之为“横向风蚀沙脊”,是由风吹动颗粒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空气移动被称之为“风成过程”。风将沙脊吹成不同形状,其中包括普通波纹、叉状波纹、蛇形蜿蜒波浪、月牙以及复杂重叠的网状。科学家之所以对横向风蚀沙脊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火星过去和现在气候过程的线索。除此之外,它们也成为宇航局的火星车在火星跋涉时遭遇的一个陷阱,“机遇”号火星车就曾陷入这种沙地之中。

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的行星科学研究所的马特?巴尔默(Matt Balme)及其同事,对火星轨道器照相机拍摄的1万多张从南极到北极的横向风蚀沙脊图片进行了全面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这种奇怪的地貌特征。轨道器照相机是“火星全球勘探者”号飞船的组成部分,飞船于1996年发射,绕火星轨道运行至少持续到2006年,当时它停止对发出的指令信号作出任何反应。

从这些图片获取的信息如下:

1. 相对于火星北半球来说,横向风蚀沙脊在南半球更为普遍。

2. 横向风蚀沙脊是在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之间的一个赤道带发现的。

3. 存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靠近层状地形或者靠近大黑沙丘。

4. 在本初子午线平地(位于火星南纬2度的一个平地)和南纬陨坑较为普遍。

除了火星轨道器照相机外,“机遇”号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横向风蚀沙脊的信息。2005年,“机遇”号遭遇其中一个波纹状沙地,由于车轮牢牢地陷入沙地不能自拔,这辆火星车整整有6周时间停滞不前。从“机遇”号被沙地“扣押”的时间来看,这个横向风蚀沙脊应该是由大小在大约0.08英寸(2毫米)到0.2英寸(5毫米)之间的颗粒物质形成的一个外层构成,外层之下是大量细颗粒和粗颗粒形成的混合结构。

如何形成?

巴尔默解释说,横向风蚀沙脊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大量沉积物,另一个是强风。沉积物这个条件帮助解释了为什么这种地貌特征会在沙丘和层状地形附近出现。沙丘和层状地形(由古时候的沙丘、海洋、湖泊沉积物或者火山灰层形成)为横向风蚀沙脊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陡坡在侵蚀过程中也为横向风蚀沙脊形成提供了额外的颗粒。巴尔默说,这一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横向风蚀沙脊被限制在火星的中央地带,因为陡坡通常不存在于火星中部到高纬度之间的地区。

此外,横向风蚀沙脊的历史也已经很悠久了:层状地形附近的沙脊年代通常可追溯到几百万年前并且已处于不活动状态;大黑沙丘附近的沙脊相对比较“年轻”,可能仍处在活跃的形成和移动状态。巴尔默说:“我认为在大黑沙丘附近发现的横向风蚀沙脊非常年轻,黑沙丘的历史也非常短,因为沙子被吹落沙丘的过程为横向风蚀沙脊的形成提供了能量。层状地形附近一度发生比较活跃的沉积物运移过程,但现在已经停止了,说明一种与动力学有关的环境已发生变化。我们似乎可以将横向风蚀沙脊作为一个界线标记,用以帮助解释火星古代气候。”

过去气候 未来工作

当前用于研究火星大气环流模式的模型不可能提供大量证据,因此很难确定火星现在的风活动类型以及大气密度与过去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巴尔默说:“但我认为,我们正在研究的火星地况能够说明可能存在不同的类型和密度。‘火星全球勘探者’号和‘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搭乘火星侦察轨道器进入太空,后者正饶火星轨道运行)进行的观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进而帮助我们设计出相关模型。”

除了是什么过程形成横向风蚀沙脊外,科学家也同样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物质促成了富于变化的横向风蚀沙脊地带,以及为什么地球没有像火星一样存在如此大面积的地貌特征。巴尔默说:“在未来几年,我们将获得‘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拍摄的更多照片,进而得到更多信息,例如高度与间距以及横向风蚀沙脊是与地球上发现的沙丘还是波纹沙地存在更多相似之处。”巴尔默表示,‘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拍摄的横向风蚀沙脊图片时间间隔较长,能够显示一些沙脊地带出现的小规模移动,进而指明哪些沙脊仍处于活跃状态,同时也可能揭开它们如何形成的秘密。(孝文)

时间:2008-11-06 11:34 来源:新浪科技

火星上有一种奇特地貌波纹状沙地,它们的面积要小于这颗红色星球上的巨型沙丘,但同时又比在地球上发现的沙地大。

火星上奇异的波纹状沙地

机遇号发回的波纹沙地照片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火星上有一种奇特地貌波纹状沙地,它们的面积要小于这颗红色星球上的巨型沙丘,但同时又比在地球上发现的沙地大。在对美国宇航局“火星全球勘探者”号飞船拍摄的1万多张从南极到北极的图片进行分析后,科学家对这种火星地貌的认识越来越深入。然而,即使获得这些新信息,这种独特的波纹状沙地的形成仍是个谜。

从南极到北极

这种与众不同的地貌特征被称之为“横向风蚀沙脊”,是由风吹动颗粒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空气移动被称之为“风成过程”。风将沙脊吹成不同形状,其中包括普通波纹、叉状波纹、蛇形蜿蜒波浪、月牙以及复杂重叠的网状。科学家之所以对横向风蚀沙脊进行研究是因为它们能够提供火星过去和现在气候过程的线索。除此之外,它们也成为宇航局的火星车在火星跋涉时遭遇的一个陷阱,“机遇”号火星车就曾陷入这种沙地之中。

位于亚利桑那州图森的行星科学研究所的马特?巴尔默(Matt Balme)及其同事,对火星轨道器照相机拍摄的1万多张从南极到北极的横向风蚀沙脊图片进行了全面研究,以进一步了解这种奇怪的地貌特征。轨道器照相机是“火星全球勘探者”号飞船的组成部分,飞船于1996年发射,绕火星轨道运行至少持续到2006年,当时它停止对发出的指令信号作出任何反应。

从这些图片获取的信息如下:

1. 相对于火星北半球来说,横向风蚀沙脊在南半球更为普遍。

2. 横向风蚀沙脊是在北纬30度和南纬30度之间的一个赤道带发现的。

3. 存在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靠近层状地形或者靠近大黑沙丘。

4. 在本初子午线平地(位于火星南纬2度的一个平地)和南纬陨坑较为普遍。

除了火星轨道器照相机外,“机遇”号也为科学家提供了横向风蚀沙脊的信息。2005年,“机遇”号遭遇其中一个波纹状沙地,由于车轮牢牢地陷入沙地不能自拔,这辆火星车整整有6周时间停滞不前。从“机遇”号被沙地“扣押”的时间来看,这个横向风蚀沙脊应该是由大小在大约0.08英寸(2毫米)到0.2英寸(5毫米)之间的颗粒物质形成的一个外层构成,外层之下是大量细颗粒和粗颗粒形成的混合结构。

如何形成?

巴尔默解释说,横向风蚀沙脊的形成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大量沉积物,另一个是强风。沉积物这个条件帮助解释了为什么这种地貌特征会在沙丘和层状地形附近出现。沙丘和层状地形(由古时候的沙丘、海洋、湖泊沉积物或者火山灰层形成)为横向风蚀沙脊的形成提供了“原材料”。陡坡在侵蚀过程中也为横向风蚀沙脊形成提供了额外的颗粒。巴尔默说,这一因素可以解释为什么横向风蚀沙脊被限制在火星的中央地带,因为陡坡通常不存在于火星中部到高纬度之间的地区。

此外,横向风蚀沙脊的历史也已经很悠久了:层状地形附近的沙脊年代通常可追溯到几百万年前并且已处于不活动状态;大黑沙丘附近的沙脊相对比较“年轻”,可能仍处在活跃的形成和移动状态。巴尔默说:“我认为在大黑沙丘附近发现的横向风蚀沙脊非常年轻,黑沙丘的历史也非常短,因为沙子被吹落沙丘的过程为横向风蚀沙脊的形成提供了能量。层状地形附近一度发生比较活跃的沉积物运移过程,但现在已经停止了,说明一种与动力学有关的环境已发生变化。我们似乎可以将横向风蚀沙脊作为一个界线标记,用以帮助解释火星古代气候。”

过去气候 未来工作

当前用于研究火星大气环流模式的模型不可能提供大量证据,因此很难确定火星现在的风活动类型以及大气密度与过去相比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巴尔默说:“但我认为,我们正在研究的火星地况能够说明可能存在不同的类型和密度。‘火星全球勘探者’号和‘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照相机(搭乘火星侦察轨道器进入太空,后者正饶火星轨道运行)进行的观测,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进而帮助我们设计出相关模型。”

除了是什么过程形成横向风蚀沙脊外,科学家也同样不清楚到底是什么物质促成了富于变化的横向风蚀沙脊地带,以及为什么地球没有像火星一样存在如此大面积的地貌特征。巴尔默说:“在未来几年,我们将获得‘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拍摄的更多照片,进而得到更多信息,例如高度与间距以及横向风蚀沙脊是与地球上发现的沙丘还是波纹沙地存在更多相似之处。”巴尔默表示,‘高分辨率成像科学实验’拍摄的横向风蚀沙脊图片时间间隔较长,能够显示一些沙脊地带出现的小规模移动,进而指明哪些沙脊仍处于活跃状态,同时也可能揭开它们如何形成的秘密。(孝文)


相关内容

  • 到火星上去种草阅读答案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到火星上去种草 到火星上去种草,这话激动人心,也令人生疑.美国宇航局将于2007年发射一个探测器直飞火星,其使命之一就是在那遥远的.贫瘠的地方种植一种名为"拟南芥"的植物. 当然,在火星上种草,是由机器人代劳的.这个机器人将随同着落器降落火星,对火星土壤状况 ...

  • 麦盖提散记·沙漠
  • 颜桦 文心走笔〉〉〉 7月底,因为参加记协组织的基层采访活动,我得以与不少同行到新疆一个名为麦盖提的小县里度过3天的时光.这里90%都是维族居民,还是国内唯一一个嵌入沙漠的县城,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有意趣. 既是与塔克拉玛干为邻,来这里第一站,也必是体验沙漠.上午10点,这里的太阳初升不久.我们乘坐 ...

  • 国家地理09十佳太空照片:宇宙中的圣诞节
  •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2月24日 09:56  新浪环球地理_新浪环球地理_新浪网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12月24日消息,据国家地理网站报道,即将过去的2009年对于太空探索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发生了很多重要事件,科学家们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也拍摄了大量 ...

  • 执拗的天才 孤独的灵魂- 析[解密]人物形象容金珍
  • 执拗的天才孤独的灵魂-析<解密>人物形象容金珍 包晓玲: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 麦家的长篇小说<解密>,是一部表现我国破译密码工作题材的作品.破译密码,属于国家绝密,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具备极高的智商.极强的悟性.极稳的心理素质和超凡的数学能力,还必须远离亲人.隐姓埋名. ...

  • 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方法体系
  • 文献 1 化柏林 010‐68598273 [email protected]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1/60 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人员 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转化 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本质 大数据时代下的情报方法 化柏林 2 3 4 大数据情报分析案例 ¾ 美国"棱镜"计划 ¾ ...

  • 5928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测试
  • 作 者:陈海珍 单 位:福建漳平永福第二初级中学 邮政编码:364401 电话:[1**********] email:[email protected]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综合素质测试题 (满分100分:答卷时间120分钟) 陈海珍设计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 1.给下面的黑体汉字注音或根据拼 ...

  • 外星生命是存在的
  • 外星生命是存在的 我认为外星生命是存在的,虽然在目前所观察到的太阳系星球表面,没有让我们发现大个头生命体活动的迹象,但是这并不排除在外星的土壤.岩石中,有一些奇异或者微小的生命个体存在着.于是一些微生物学家,用了类比方法,来推想地球以外,也一定有一些生命形式是可以适应外星球极端恶劣的生存环境的.例如 ...

  • 关于矩阵的可逆性探讨(1)
  • 上海大学2011-2012学年冬季学期课程论文 课程名称: 线性代数与几何 课程编号: 01014108 论文题目: 关于矩阵的可逆性探讨 作者姓名: 学 号: 成 绩: 论文评语: 评阅人: 评阅日期: 关于矩阵的可逆性探讨 学号: 姓名: 摘要: 本文首先给出矩阵可逆的定义.性质,其次探讨矩阵可 ...

  • 一下生字表二词语大全
  • 一年级下册生字表(二)组词 认: 认真 相认 认知 认识 认同 识字1 扫: 扫地 打扫 扫光 扫除 扫雪 万:千万 一万 百万 万一 万年 洗: 洗手 洗头 干洗 水洗 清洗 齐:整齐 齐心 齐全 对齐 看齐 5.关: 过关 关口 关公 关外 关心 百:百合 百万 百姓 百分 全: 全体 安全 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