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过年是很文化的一件事!·杭州日报

其实,过年是很文化的一件事!

2013-01-26

黄永松

剪花娘子

三星高照

伏羲女娲图

农民画《生肖蛇》

福字有多少种写法?

十二生肖有什么关联?

蛇年怎样说吉祥话?

文/实习生 黄馨雨 记者 郭琳

摄/记者 王浩 视频/周中斌

话得从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前夕说起。

曹雪芹有个朋友王景廉,王景廉因为马失前蹄摔断腿成了瘸子,不能工作后日见窘迫。那年春节前,王景廉无奈找曹雪芹借钱。曹雪芹也并不富裕,借完钱后,心想得让王景廉有合适的营生。曹雪芹灵光一现地想到了风筝,于是,就有了王景廉此后一个个不窘迫的春节,同时还有了200多年后《汉声》出品的这部《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

《汉声》杂志的创办人和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者黄永松,昨晚在晓风书屋,从这本获得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开始,把那些曹雪芹亲手画的肥燕、瘦燕、雏燕……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福”字怎么看?

“福”字,连小朋友都会看,一看就知道过年了。把这个字倒过来,就是“福到了”。但古人的“福”字花样更繁多。

比如一个“福”字,笔画是用铜钱拼凑起来的,什么意思?“福在眼前(钱)”。再比方一只鹿与一只鹤,有什么寓意?是“六和(鹿鹤)同福”。处处都是学问。

门神怎么贴不重要

不用担心拿钱买对门神来说不尊重。古时候说门神应该请,那当你在买的时候对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便好。至于老话“请神容易送神难”,所谓心诚则灵,将贴过的门神尊敬地拿下收好即可,切不可乱丢乱踩。

不止是门神,中国的好多艺术都是如此。古时候写过字的纸不能乱用,更不能用来包东西、用来坐。用过的纸应该扔进纸篓,集中拿去焚化,那时候还有专门的场所,叫“焚字亭”。

一定要自己写春联

经常有人告诉我,自己字写得不好。虽然很想试试写春联,但实在不好意思写出来挂在门口。古人有一句老话,“书春可书不必法”,意思就是写春联不必在乎章法,尽管写就好了。

如果你写得好,就挂在家门口。如果写得不好,就挂在书房,挂在卧室。红纸黑墨写出来的春联一挂,年的气息就来了。其实每个房间门口都可以挂春联。

一年就这一次机会,错过了我们又要继续过那种不今不古的生活,何不借此机会提起毛笔,管他什么字体,是自己写的就好。

蛇年说什么吉祥话?

中国人说话喜欢讨彩头,每年都要说一个和生肖有关的吉利话。蛇年就有些难说,不过也有“蛇盘兔,必定福(富)”这样的民间谚语。其实并不一定要蛇年说蛇,除了生肖,还有好多吉祥话。

如果挑不好年货,就买一套文房四宝

有一个老友找我诉苦,现在年货琳琅满目,价格也很高,常常不知道买什么。有的几乎就是走个形式。

我建议他去买一套文房四宝,除去自己写对联,也是和家人互动的工具。除夕夜里,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把墨磨好宣纸铺上,一人写一个字来接龙,一圈轮下来春联就写成了。这样你也不会觉得压力很大要写一整副,写得难看也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了。

如果通通写得不好,那就是好咯,有属于你家的情意在里面。

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走过都会看一眼,这个字是我写的,那个是你写的,氛围不就出来了吗。

过年出行,民俗就在身边

春运真是一种很壮烈的行为,一定要好好把握和家人的团聚。我不赞同远途出行,又累又没劲。其实浙江省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去一去,我推荐一个好地方,宁波慈城。这里大大小小有十个博物馆,而且还有中国最好的年糕,宁波年糕。

(2010年4月,英国BBC来到距宁波市区西北约15公里的慈城拍摄纪录片,作为全球18个“传承的英雄”中国大陆唯一入选地,慈城被誉为“精彩文化的摇篮”。这座拥有1200年历史的古县城不但完好地保留着江南工整、纤细的街市道路和旧时书院、孔庙等古建筑,更由于创刊于1971年的台湾著名研究传统文化的《汉声》杂志的创意,令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陆续进驻到古城中,使其从被游人认知开始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天工之城”。)

【年俗·迎春日】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传统习俗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

民间传说,灶王爷因为犯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把人们的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所以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二十四,扫房日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

民间传说,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后,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间;于是便有传说,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细节,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

二十六 ,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年终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八,贴花花”,说的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等等。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大年三十,除夕了

终于到了年三十。

年三十又叫除夕,传说“夕”是种猛兽,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另一个说法类似,不过猛兽的名字变成了“年”。

其实,过年是很文化的一件事!

2013-01-26

黄永松

剪花娘子

三星高照

伏羲女娲图

农民画《生肖蛇》

福字有多少种写法?

十二生肖有什么关联?

蛇年怎样说吉祥话?

文/实习生 黄馨雨 记者 郭琳

摄/记者 王浩 视频/周中斌

话得从二百多年前的一个春节前夕说起。

曹雪芹有个朋友王景廉,王景廉因为马失前蹄摔断腿成了瘸子,不能工作后日见窘迫。那年春节前,王景廉无奈找曹雪芹借钱。曹雪芹也并不富裕,借完钱后,心想得让王景廉有合适的营生。曹雪芹灵光一现地想到了风筝,于是,就有了王景廉此后一个个不窘迫的春节,同时还有了200多年后《汉声》出品的这部《曹雪芹扎燕风筝图谱》。

《汉声》杂志的创办人和中国民俗文化的研究者黄永松,昨晚在晓风书屋,从这本获得2006年度“世界最美的书”开始,把那些曹雪芹亲手画的肥燕、瘦燕、雏燕……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福”字怎么看?

“福”字,连小朋友都会看,一看就知道过年了。把这个字倒过来,就是“福到了”。但古人的“福”字花样更繁多。

比如一个“福”字,笔画是用铜钱拼凑起来的,什么意思?“福在眼前(钱)”。再比方一只鹿与一只鹤,有什么寓意?是“六和(鹿鹤)同福”。处处都是学问。

门神怎么贴不重要

不用担心拿钱买对门神来说不尊重。古时候说门神应该请,那当你在买的时候对他保持一颗敬畏之心便好。至于老话“请神容易送神难”,所谓心诚则灵,将贴过的门神尊敬地拿下收好即可,切不可乱丢乱踩。

不止是门神,中国的好多艺术都是如此。古时候写过字的纸不能乱用,更不能用来包东西、用来坐。用过的纸应该扔进纸篓,集中拿去焚化,那时候还有专门的场所,叫“焚字亭”。

一定要自己写春联

经常有人告诉我,自己字写得不好。虽然很想试试写春联,但实在不好意思写出来挂在门口。古人有一句老话,“书春可书不必法”,意思就是写春联不必在乎章法,尽管写就好了。

如果你写得好,就挂在家门口。如果写得不好,就挂在书房,挂在卧室。红纸黑墨写出来的春联一挂,年的气息就来了。其实每个房间门口都可以挂春联。

一年就这一次机会,错过了我们又要继续过那种不今不古的生活,何不借此机会提起毛笔,管他什么字体,是自己写的就好。

蛇年说什么吉祥话?

中国人说话喜欢讨彩头,每年都要说一个和生肖有关的吉利话。蛇年就有些难说,不过也有“蛇盘兔,必定福(富)”这样的民间谚语。其实并不一定要蛇年说蛇,除了生肖,还有好多吉祥话。

如果挑不好年货,就买一套文房四宝

有一个老友找我诉苦,现在年货琳琅满目,价格也很高,常常不知道买什么。有的几乎就是走个形式。

我建议他去买一套文房四宝,除去自己写对联,也是和家人互动的工具。除夕夜里,一大家子欢聚一堂,把墨磨好宣纸铺上,一人写一个字来接龙,一圈轮下来春联就写成了。这样你也不会觉得压力很大要写一整副,写得难看也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了。

如果通通写得不好,那就是好咯,有属于你家的情意在里面。

过年的时候每个人走过都会看一眼,这个字是我写的,那个是你写的,氛围不就出来了吗。

过年出行,民俗就在身边

春运真是一种很壮烈的行为,一定要好好把握和家人的团聚。我不赞同远途出行,又累又没劲。其实浙江省有很多地方都可以去一去,我推荐一个好地方,宁波慈城。这里大大小小有十个博物馆,而且还有中国最好的年糕,宁波年糕。

(2010年4月,英国BBC来到距宁波市区西北约15公里的慈城拍摄纪录片,作为全球18个“传承的英雄”中国大陆唯一入选地,慈城被誉为“精彩文化的摇篮”。这座拥有1200年历史的古县城不但完好地保留着江南工整、纤细的街市道路和旧时书院、孔庙等古建筑,更由于创刊于1971年的台湾著名研究传统文化的《汉声》杂志的创意,令濒临失传的中国传统手工艺陆续进驻到古城中,使其从被游人认知开始就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天工之城”。)

【年俗·迎春日】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除夕止,我国传统习俗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

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就是中国人常说的小年。

民间传说,灶王爷因为犯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它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把人们的好事坏事都记录下来,到了腊月二十三日回转天庭,向玉皇大帝禀报。所以腊月二十三日,都要祭灶,并把又粘又甜的糖瓜献给灶王,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它“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

二十四,扫房日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

民间传说,这是神明归天的日子,人间只有一些值日神及地主等小神看顾秩序;民间又以为神明上天之后,须等到第二年的初四晚,方才回凡人间;于是便有传说,这时间内,即使翻转屋子也不必顾虑任何细节,利用这一天搬移物件或砂尘乱飞更不怕冲犯家中神明。

二十六 ,割年肉

“腊月二十六 ,杀猪割年肉”,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筹备过年的肉食。所谓杀猪,当然是杀自己家养的猪;所谓割肉,是指没养猪的贫困人家到集市上去买过年吃的肉。将“割年肉”放入年谣,是因为农耕社会经济不发达,人们只有在年终才能吃到肉,故此称为“年肉”。吃“年肉”讲究要吃红烧肉,表示来年的日子红红火火。

二十八,贴花花

“二十八,贴花花”,说的是张贴年画、春联、窗花等等。其中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气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便成为有记载的中国历史上第一副“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的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大年三十,除夕了

终于到了年三十。

年三十又叫除夕,传说“夕”是种猛兽,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另一个说法类似,不过猛兽的名字变成了“年”。


相关内容

  • 春节习俗与杭州本土文化
  • 春节习俗与杭州本土文化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一般指正月初一,俗称"过年" .但 在民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一直到正月十五, 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 为高潮. 春节有许多风俗: 1.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 ...

  • 吃货苏东坡
  • "吃货"苏东坡如何过年? 如果你觉得古人过年无趣,那就大错特错了.1月28日,是苏东坡978岁的生日,来自全国的苏学专家,齐聚正在保护维修的三苏祠,共同缅怀这位伟人. 虽然三苏祠正在经历建祠以来最大的修缮,想在春节期间入祠,和三苏共度春节是不可能了.不过不用进馆,我们也能和苏东坡 ...

  • 请到阆中来过年(舒婷)阅读答案
  • 请到阆中来过年 舒婷 很久没有听到鞭炮声了,因为厦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已有好些年. 这项地方法规刚实施的那个除夕,常年为失眠痼疾苦恼的我,终于可以安息(放心,天亮就复活了),不再为通宵达旦的喜庆之嚣所扰.如此清静,一直维持到元宵节,我和家人(老公不幸也失眠噢)几乎要弹冠相庆了. 这以后,在必须让鞭炮 ...

  • 过年方式调查报告
  • 农村的过年最为朴实和热闹,各地都有不同的风俗,传统习惯相对于城市保持的时间要长.但随着我国社会变化的加快,从90年代开始,农村传统的过年活动在慢慢地变化,有些持续了几百年的活动慢慢地消失了,传统意义中的"年"所具有的价值正在被淡化,人们逐渐用新的方式来度过新年.过年越来越被其它因 ...

  • 今天,我们这样过春节
  • 本报记者  陈原  赵婀娜  刘阳  郑海鸥  张贺 2016年02月04日04: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手机看新闻 分享到... 分享到人人 分享到QQ空间 春联 最需要的是文化功底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写春联.贴春联,大概最能显示春节的文化含义 ...

  • 天南地北蛇年春节喜庆吃喝玩乐行
  • 春节即将来到,家家户户都在忙碌准备年货.有车一族也选好了过年出去旅游.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各地的春节都是怎么看过的. 当春节旅游从时尚变成一种生活态度,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春节行走在路上.赶快跟随我们的脚步,去体验赏冬景.玩冰雪.求吉祥.品年味的春节国内游"四部曲". 第一曲,赏冬景 ...

  •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3文档
  • 男女性气功千年秘籍公开 性气功(采补术)这个渐进吸气方法叫太极阴功,现得师傅同意,千年秘籍予以公布,万不可小觑,有什么作用就不说太多了,其中滋味自己体会吧,不是能用言语所讲述的! 这个吸气技巧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佛教呼吸方法,它能帮助保持肾阴气,支持生命力量,后应用于房事中居然可以行采补之道,就作为一种 ...

  • 鞭炮声里的文明思量
  • 鞭炮声里的文明思量(人民时评) 吕晓勋 < 人民日报 >( 2015年02月09日 05 版) 与人为善,放之于公共场域,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管好自己,不给他人添麻烦 最近,一张两位穿着工作服.站在寒风中举着心愿卡的老年环卫工图片,在朋友圈中被刷屏分享:年轻人,少放点鞭炮!让我老伴早回 ...

  • 变"春节"为"收获节"
  • 袭千年的中国春节不仅是一家人团聚的节日,更是传统文化的一种综合体现,它凝结着中国的礼仪.文化.思想.道德.技能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家长可以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对孩子进行一次技能和知识的训练,将春节变成孩子的"收获节"!在聚会中培养交际能力企业白领李冰我和爱人都是性格比较内向的人,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