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落实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把践行群众路线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并且空前重视,专题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就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一系列理论阐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应该把握的方向。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路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常态的形势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走群众路线要坚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写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因此,走群众路线必须坚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党的事业和工作将困难重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篇”开门见山地指出:“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有的党员却还没有认识到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的重大意义,有的认为群众知识窄、层次低、行为粗,根本谈不上力量不力量;有的认为党员经常在群众中间,抬头不见低头见,融于群众根本已经不是问题,早已没有那些讲究等等。殊不知,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所有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的过程,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即使再有能力的领导者,也很难把工作做好,甚至于犯错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做成功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民群众。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求,选人用人必须选好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人,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必须走好群众路线。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寸步难行。目前,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定相信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党治国理政的前提和保证。   二、走群众路线党员要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   习近平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这应该视为新的党中央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为群众着想,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   可惜的是,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实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他们缺乏为群众办事的热情,把群众来办事当成有求于自己。三天可以办妥的事情,非让人家等上十天半个月。尤其是反映在部分干部身上,上级强调一下,下面“热乎一阵”的现象常见,严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质量。再比如,到一个村,帮助修一条路,就觉得“大功告成”,有恩于老百姓了。到一个基层单位,仅仅只是和那里的头头脑脑接触一下,听一听汇报,马上就草草收兵,打道回府,完全没有安排接触群众的时间。这些现象,都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如何克服这些现象?党员干部怎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切实将群众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要求:“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更要注重狠抓落实,必须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对拿准的事要谋划好,做到位,使工作干一件、成一项,使工作完成一件,见效一片,真正做到对人民群众负责。只要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真走、会走、走好,不做等闲之辈、无用之人,落实好群众路线的各项实践,在其位,干其事,谋其政,就会使工作干出成绩,就会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并得到他们真心的拥护。只要我们能做到干群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好。   三、走群众路线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告诫全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先进政党。这就要求党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有: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等等。对民生中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都非常重视,他要求全党必须努力解决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要抓紧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正如他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下工厂、跑农村、去社区,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习近平多次外出调研,与干部群众座谈,共商发展大计。如,他在兰州调研时,深入菜场,边走边看,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听得仔细、问得详细,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他在北京市调研时,深入胡同,察看危房、嘘寒问暖。他在河北调研时,调查贫困村、走访贫困户,与农民亲切交谈,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的带头作用,为全党作出了榜样。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自古以来就知道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就生动的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说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多么重要。因此,走群众路线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总之,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同时,只有切实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注的问题,才能使群众心悦诚服,才能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战胜各种挑战,巩固好党的执政地位。   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常态的形势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对贯彻群众路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广大党员应当进一步从实际出发,提升贯彻群众路线的水平和力度。   参考文献: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约责编:房天林)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把践行群众路线提到新的历史高度,并且空前重视,专题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就党的群众路线进行了一系列理论阐述。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就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要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党员干部要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这是新形势下践行群众路线应该把握的方向。   关键词:新形势;群众路线;《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常态的形势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提出了许多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一、走群众路线要坚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力量的源泉   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写道:“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众所周知,在长期的革命斗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那是因为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与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因此,走群众路线必须坚信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戴,党的事业和工作将困难重重。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篇”开门见山地指出:“走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遗憾的是,时至今日,有的党员却还没有认识到坚信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的重大意义,有的认为群众知识窄、层次低、行为粗,根本谈不上力量不力量;有的认为党员经常在群众中间,抬头不见低头见,融于群众根本已经不是问题,早已没有那些讲究等等。殊不知,无论是革命时期,建设时期,还是改革开放时期,党的所有方针政策的制定、实施的过程,都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如果脱离了人民群众,即使再有能力的领导者,也很难把工作做好,甚至于犯错误,给党的事业带来损失。正如习近平指出的那样:“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必须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做成功任何事情,都离不开人民群众。作出正确的决策必须考虑到人民群众的需求,选人用人必须选好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对人民群众负责任的人,把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好必须走好群众路线。离开了人民群众,党就寸步难行。目前,要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定相信人民群众,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党治国理政的前提和保证。   二、走群众路线党员要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   习近平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这应该视为新的党中央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党员干部时刻为群众着想,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   可惜的是,在我们一些党员干部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其实并没有真正树立起来。他们缺乏为群众办事的热情,把群众来办事当成有求于自己。三天可以办妥的事情,非让人家等上十天半个月。尤其是反映在部分干部身上,上级强调一下,下面“热乎一阵”的现象常见,严重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工作质量。再比如,到一个村,帮助修一条路,就觉得“大功告成”,有恩于老百姓了。到一个基层单位,仅仅只是和那里的头头脑脑接触一下,听一听汇报,马上就草草收兵,打道回府,完全没有安排接触群众的时间。这些现象,都与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如何克服这些现象?党员干部怎样才能在新形势下切实将群众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切实把群众工作做好做实呢?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要求:“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更要注重狠抓落实,必须重视落实工作责任,对拿准的事要谋划好,做到位,使工作干一件、成一项,使工作完成一件,见效一片,真正做到对人民群众负责。只要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真走、会走、走好,不做等闲之辈、无用之人,落实好群众路线的各项实践,在其位,干其事,谋其政,就会使工作干出成绩,就会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并得到他们真心的拥护。只要我们能做到干群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好。   三、走群众路线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习近平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告诫全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要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要从人民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中国共产党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先进政党。这就要求党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当前,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有很多,最具代表性的有:收入分配问题、就业问题、城乡差距问题、社会保险问题等等。对民生中的一系列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都非常重视,他要求全党必须努力解决好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要抓紧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正如他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下工厂、跑农村、去社区,深入基层、总结经验、指导工作。习近平多次外出调研,与干部群众座谈,共商发展大计。如,他在兰州调研时,深入菜场,边走边看,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听得仔细、问得详细,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赞许;他在北京市调研时,深入胡同,察看危房、嘘寒问暖。他在河北调研时,调查贫困村、走访贫困户,与农民亲切交谈,切实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的带头作用,为全党作出了榜样。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中国历史上的先贤自古以来就知道人民群众的重要意义,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就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里的“水”就生动的说明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重要力量,同时也说明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多么重要。因此,走群众路线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本和关键。总之,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同时,只有切实落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人民群众迫切关注的问题,才能使群众心悦诚服,才能切实走好群众路线,凝聚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战胜各种挑战,巩固好党的执政地位。   总之,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常态的形势下,《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对贯彻群众路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广大党员应当进一步从实际出发,提升贯彻群众路线的水平和力度。   参考文献: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作者系辽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特约责编:房天林)


相关内容

  • 村委会心得体会
  • 根据党委政府的要求,认真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学习我对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对主要任务.总体要求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一.要做好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这就是要求自己作 ...

  • 工信局开展"四群"教育工作实施方案
  •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党委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以下简称"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根据中共xx县委南发[xx]43号<关于开展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教育实行干部直 ...

  •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
  •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阶层分化出现了新的特点,利益诉求呈现多元化,干群矛盾也日益凸显,目前,群众工作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少,面临着很多新形势,给各级领导干部带来了新挑战.因此,任何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是领导干部的一门"必修课". 一是要警惕党的执政 ...

  • 四群教育实施方案
  • xx单位关于开展"四群"教育 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的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和全国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经验交流会.省第九次党代会.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根据xx文件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就xx开展群众 ...

  • 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活动背景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3年4月19日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当前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总体是好的,在联系服务人民群众方面做了大量 ...

  • 心得体会通用篇
  •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一个永恒课题.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我们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重大部署.重大举措: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 ...

  • 2012年领导班子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发言提纲
  • ××局2012年领导班子四群教育专题学习 生活会发言提纲 (2012.2.27) 同志们: 按照县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县各级领导班子中召开"四群"教育专题学习生活会的通知>(×组通[2012]×号)的要求,今天召开以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群众工作"四群 ...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一
  •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学习笔记一 ×月××日,参加国家××局参加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 会议由国家××局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主持.第××督导组负责同道及有关同道出席会议:国家××局党组领导班子成员,近期退出局党组领导班子的老领导,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出席会议:局机关副处长以上党员干 ...

  • 加强和改进企业党的作风建设心得体会
  •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历史经验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