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的冬天真的如此温晴吗,在百度百科“济南”词条中有对该地冬季气候的介绍,“常受北方冷空气侵
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晴朗是真的,温暖倒不见得。文本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说明“温晴”是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主观体验,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我们先来看看“温晴”是通过什么写作对象来表现的,思考下作者对写作对象的思想感情如何?(快速浏
览)
作者抓住什么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 明确:冬山、冬水。
那这节课我们仔细学学作者是怎样写冬山和冬水的,本节重点是“品味语言,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作者的感
情”。
(一) 共同分析山景
1.写山的时候,作者写了几种情况下的山?
三种,分别是阳光朗照的山、薄雪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2.三种情况下的山,你认为写的最妙的是哪种山,说说自己的理解。(自读2、3、4段)
阳光朗照下的山:作者通过分析济南的地理位置突出“温晴”的特点。这里老舍抓住城、山、人来写阳光
照耀下的山。老舍称济南为老城,对于这一老城,他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晒着、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
写法,他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把老城勾勒成暖和安适的理想的境界,表现出作者
对老城的喜爱。另外,他把山比作小摇篮,摇篮给人暖和、温馨、舒适的感觉,这样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
济南的可爱。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呢,另外,这段中的人们在冬天都是面上含笑,他们一看山,
心里就有了依靠,我们可以看出济南的人们的生活是幸福、惬意的。通过老城、山、人们这三点的写作,
我们看出阳光朗照下的山,是可爱的,蕴含的是脉脉深情。(城、山、人,三点)
城外的远山:全段只有一句话,而且还是个比喻句,作者将城内城外、村庄、屋顶小雪连成一线,视为一
体,构成了一张水墨画。它的色彩是古朴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比喻写出了济南的淡雅诗意、来自人间却又
远离尘俗。另外文章2处使用了“卧”,“卧”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同时
“卧”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闲适的喜爱。
薄雪覆盖的山:我们的作者最欣赏的就是薄雪覆盖下的山了。让我们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先来听一听这时
候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指定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美一点,其他同学可以一边听一边闭起眼睛来想
像感受。)
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说说这句话里作者是抓住什么字来写的?
明确:妙
那我们来看一看下小雪到底怎么妙。理清本段顺序:作者写薄雪覆盖的山,先写山的哪部分,再写哪部分,
请快速找出来。
明确: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1)山上——写山上的什么?
矮松——“矮”这个字与什么协调?(矮与小山小雪协调)
越发青黑——青黑怎么理解?(青黑凸显出了矮松的浓郁的生机、生命力,同时雪小,盖不住整个松树,
体现济南的温晴。)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这句哪个字用得好?——顶,我们来看,“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形态之美,
如果用“扣”字,就不好听了也不好看了;轻盈感,压在头上,扣在头上,覆盖在头上,都不好听——形
态美,轻盈感。白花是什么?(雪)作者为什么不说雪而说是白花?说明雪漂亮,作者喜欢这样的雪。
(2)山尖——作者是怎么描写山尖的?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好?
全白了,好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用拟人手法,表现的是线条不断地在起伏延长,同时轮廓亮丽。
另外,把它写的像巧匠一样,构建色彩纯净美丽的蓝天银边,看出作者喜欢雪的灵性。
(3)山坡
刚才写树尖用顶,写山尖用镶,那在山坡上用了一个什么词呢?找出来并说好不好,为什么
穿——山象人一样爱美多情,突出雪的灵性
带水纹的花衣——这花衣实际上是什么情况?
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色彩美丽,盖在山上,像美丽的衣服,所以像花衣,实际上是雪覆
盖不匀,带水纹的花衣给人以动感,更能凸显雪的灵性。
(4)山腰
好像忽然害了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拟人,雪像小姑娘一样娇羞,雪也多情,写出雪的情态。
为什么是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写出雪柔情万种,生动表现出雪泛出淡粉的娇羞情态。这里微微这个词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
少一分又不够,微微刚刚好写出雪的娇羞的情态。
小结下:我们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四层次欣赏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层次分明,薄雪覆盖下的山,色
彩多样、雪态娇羞,
那这一段山的特点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好呢? 秀气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上面写了山美,那水呢?(速读课文,小组讨论)
思考:水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不但不结冰,(暖)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文章写了5处绿,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
的绿,衬托出水绿。作者极力写水绿时,还通过垂柳照影子,透过水往上看,写出水的清、透。
绿的精神怎么理解?
明确:水藻在冬天释放所有的绿,这种绿的精神,意味着绽放生机、怒放生命。这么具有生机,这哪里是
冬,分明是春的生机,是春!那生活在济南的人们是不是很幸福?这样的冬怎能不让老舍喜欢、向往!
大家觉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怎么样,试着赏析下?
明确:作者将天光、水色、绿影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净的济南,描绘出
济南的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同时,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为晴,天空蓝汪
汪的,才像块“蓝水晶”,空灵的蓝水晶这一比喻,可以说,老舍是忽略了水的表象,而只见水的本色了。
试想,他该是用一种怎样的深情,才能领悟这水的本色呢?齐读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四、结语
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山可爱而秀气,秀美又淡雅,水清亮如水晶,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了济南冬天的温晴。文中老舍以情写济南,以情绘冬日,文中的山水雪木,无一不动情,无一不含情。我们体会到的是老舍对济南真切的情思,感受到的是老舍对济南的温情,热爱与赞美。
五、课后仿照文章的写法写《故乡的冬天
济南的冬天真的如此温晴吗,在百度百科“济南”词条中有对该地冬季气候的介绍,“常受北方冷空气侵
袭,寒冷晴朗,雨雪稀少,多偏北风。”晴朗是真的,温暖倒不见得。文本与现实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反差,
说明“温晴”是老舍对济南冬天的主观体验,是带有感情色彩的。那么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我们先来看看“温晴”是通过什么写作对象来表现的,思考下作者对写作对象的思想感情如何?(快速浏
览)
作者抓住什么来表现济南冬天“温晴”这个特点的? 明确:冬山、冬水。
那这节课我们仔细学学作者是怎样写冬山和冬水的,本节重点是“品味语言,体会蕴含在其中的作者的感
情”。
(一) 共同分析山景
1.写山的时候,作者写了几种情况下的山?
三种,分别是阳光朗照的山、薄雪覆盖的山、城外远山
2.三种情况下的山,你认为写的最妙的是哪种山,说说自己的理解。(自读2、3、4段)
阳光朗照下的山:作者通过分析济南的地理位置突出“温晴”的特点。这里老舍抓住城、山、人来写阳光
照耀下的山。老舍称济南为老城,对于这一老城,他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晒着、睡着、唤醒都是拟人的
写法,他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与意味,把老城勾勒成暖和安适的理想的境界,表现出作者
对老城的喜爱。另外,他把山比作小摇篮,摇篮给人暖和、温馨、舒适的感觉,这样的比喻生动的写出了
济南的可爱。而况,山们还低声地哼着摇篮曲呢,另外,这段中的人们在冬天都是面上含笑,他们一看山,
心里就有了依靠,我们可以看出济南的人们的生活是幸福、惬意的。通过老城、山、人们这三点的写作,
我们看出阳光朗照下的山,是可爱的,蕴含的是脉脉深情。(城、山、人,三点)
城外的远山:全段只有一句话,而且还是个比喻句,作者将城内城外、村庄、屋顶小雪连成一线,视为一
体,构成了一张水墨画。它的色彩是古朴淡雅的,水墨画这一比喻写出了济南的淡雅诗意、来自人间却又
远离尘俗。另外文章2处使用了“卧”,“卧”字采用了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村庄和雪的情态,同时
“卧”给人一种闲适的感觉,进一步表现了作者对济南的闲适的喜爱。
薄雪覆盖的山:我们的作者最欣赏的就是薄雪覆盖下的山了。让我们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先来听一听这时
候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指定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得美一点,其他同学可以一边听一边闭起眼睛来想
像感受。)
作者说:“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说说这句话里作者是抓住什么字来写的?
明确:妙
那我们来看一看下小雪到底怎么妙。理清本段顺序:作者写薄雪覆盖的山,先写山的哪部分,再写哪部分,
请快速找出来。
明确: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1)山上——写山上的什么?
矮松——“矮”这个字与什么协调?(矮与小山小雪协调)
越发青黑——青黑怎么理解?(青黑凸显出了矮松的浓郁的生机、生命力,同时雪小,盖不住整个松树,
体现济南的温晴。)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这句哪个字用得好?——顶,我们来看,“顶”字为什么用得好?形态之美,
如果用“扣”字,就不好听了也不好看了;轻盈感,压在头上,扣在头上,覆盖在头上,都不好听——形
态美,轻盈感。白花是什么?(雪)作者为什么不说雪而说是白花?说明雪漂亮,作者喜欢这样的雪。
(2)山尖——作者是怎么描写山尖的?你觉得哪个词用的好?
全白了,好像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镶——用拟人手法,表现的是线条不断地在起伏延长,同时轮廓亮丽。
另外,把它写的像巧匠一样,构建色彩纯净美丽的蓝天银边,看出作者喜欢雪的灵性。
(3)山坡
刚才写树尖用顶,写山尖用镶,那在山坡上用了一个什么词呢?找出来并说好不好,为什么
穿——山象人一样爱美多情,突出雪的灵性
带水纹的花衣——这花衣实际上是什么情况?
草色还露着,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色彩美丽,盖在山上,像美丽的衣服,所以像花衣,实际上是雪覆
盖不匀,带水纹的花衣给人以动感,更能凸显雪的灵性。
(4)山腰
好像忽然害了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写出了什么?
拟人,雪像小姑娘一样娇羞,雪也多情,写出雪的情态。
为什么是微微露出点粉色?
拟人,写出雪柔情万种,生动表现出雪泛出淡粉的娇羞情态。这里微微这个词用的很妙,多一分就造作,
少一分又不够,微微刚刚好写出雪的娇羞的情态。
小结下:我们从山上、山尖、山坡、山腰四层次欣赏薄雪覆盖下的小山,层次分明,薄雪覆盖下的山,色
彩多样、雪态娇羞,
那这一段山的特点用一个什么词来概括好呢? 秀气
一个老城,有山有水,上面写了山美,那水呢?(速读课文,小组讨论)
思考:水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不但不结冰,(暖)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文章写了5处绿,绿萍的绿、水藻的绿、水面柳影
的绿,衬托出水绿。作者极力写水绿时,还通过垂柳照影子,透过水往上看,写出水的清、透。
绿的精神怎么理解?
明确:水藻在冬天释放所有的绿,这种绿的精神,意味着绽放生机、怒放生命。这么具有生机,这哪里是
冬,分明是春的生机,是春!那生活在济南的人们是不是很幸福?这样的冬怎能不让老舍喜欢、向往!
大家觉得空灵的蓝水晶这个比喻怎么样,试着赏析下?
明确:作者将天光、水色、绿影融为一体,用“空灵的蓝水晶”比喻澄澈透明、天明水净的济南,描绘出
济南的冬天鲜亮明丽的色彩。同时,这个比喻也扣住了济南冬天的“晴”,碧空如洗,因为晴,天空蓝汪
汪的,才像块“蓝水晶”,空灵的蓝水晶这一比喻,可以说,老舍是忽略了水的表象,而只见水的本色了。
试想,他该是用一种怎样的深情,才能领悟这水的本色呢?齐读最后一句话“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四、结语
老舍笔下的济南的冬天,山可爱而秀气,秀美又淡雅,水清亮如水晶,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了济南冬天的温晴。文中老舍以情写济南,以情绘冬日,文中的山水雪木,无一不动情,无一不含情。我们体会到的是老舍对济南真切的情思,感受到的是老舍对济南的温情,热爱与赞美。
五、课后仿照文章的写法写《故乡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