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比喻练习

修辞手法——比喻练习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对号,并指出比喻的类型,不是的画错号。

1. 她瞥了那人一眼,嘴撇得像个菱角。( )

2. 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走进天堂的一把钥匙。( )

3.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

4.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

5. 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 )

6. “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

7.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

8. 那少女的心就好似秋天绵绵的细雨,久也晴不起来。( )

9.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

10. 忧愁,像蛛网似的,紧紧缠住了她。( )

11. 这意外的失败,使同学们一个个犹如霜打的树叶子,霎时无精打采地蔫了下来。

( )

12. 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

13. 砰" 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

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

14.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15. 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

16. 天上张挂着灰色的幔( )

17.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

18.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

19.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

20. 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

21.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

生气,一点情调。( )

二.赏析下面的修辞手法

1. 根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只鹰了:它像清寒的春风中的最后一团晶莹的雪。

2. 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3. 转了一所新学校,这是他上初中以来的第三个学校。第一堂课上了几分钟倦意就来了,他

把书竖放着放在课桌上,趴着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一声刺耳的鼾声从他书后传了出来。这

个声音如一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里,课堂里一下子像开了锅。

4. 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

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节选自《看见一片温暖的山坡》)

5. 她卖了多少书?怎么忙过来的?没有人说的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

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

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

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

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节选自《孩子和书》)

6. 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

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

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

幼儿。(节选自《麻雀》)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对号,并指出比喻的类型,不是的画错号。

1. 她瞥了那人一眼,嘴撇得像个菱角。( )

2. 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走进天堂的一把钥匙。( )

3.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

4.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

5. 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 )

6. “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

7.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

8. 那少女的心就好似秋天绵绵的细雨,久也晴不起来。( )

9.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

10. 忧愁,像蛛网似的,紧紧缠住了她。( )

11. 这意外的失败,使同学们一个个犹如霜打的树叶子,霎时无精打采地蔫了下来。

( )

12. 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

13. 砰" 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

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

14.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15. 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

16. 天上张挂着灰色的幔( )

17.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

18.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

19.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

20. 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

21.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

生气,一点情调。( )

二.赏析下面的修辞手法

1. 根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只鹰了:它像清寒的春风中的最后一团晶莹的雪。?

【赏析】这一句出现在小说的第一幕场景中,根鸟在遇到了一只白色的鹰,这只鹰一副王者

气派。白鹰在小说中是理想之地的象征之一。且看这个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将鹰的毛色

比喻为白雪,生动形象写出了鹰的羽毛之白,带有王者气派。晶莹表明纯洁、高雅,最后一

团透着无比的珍贵。此喻重在色似,晶莹的雪给人印象至深,整部小说的高雅格调泠然峭立。

2.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

人们美的联想。

3. 又转了一所新学校,这是他上初中以来的第三个学校。第一堂课上了几分钟倦意就来了,

他把书竖放着放在课桌上,趴着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一声刺耳的鼾声从他书后传了出来。

这个声音如一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里,课堂里一下子像开了锅。(节选自《说明书》) ”

答案详解:品味这个句子同样要先看它的手法,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声音比

作了石子,把课堂比作锅。根据上文的内容,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破坏。它

外在相似在于他的刺耳鼾声引起的骚动情状和石子击破湖面、与开水开锅的翻滚的情态;内

在相似点是影响很大,从“刺耳”,“平静”和“开了锅”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即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该生的鼾声影响了课堂,也印证了上文“他”是小事不断总写检查的惹事生非的学生,

并为下文老师让“他”写说明书做铺垫。

4. 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

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节选自《看见一片温暖的山坡》) 把妈妈的脊背比作山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妈妈给我的温暖,更突出了我对妈妈的依靠,

和一副温情的母女图。

答案详解:此时“我”对妈妈的误解消除了,更多的是对妈妈新的认识和“我”内心的惭

愧,更是有这样的妈妈而幸福骄傲。所以当“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妈妈的车座后,才会感觉

妈妈的脊背像山坡一样温暖,这是外在的相似点;妈妈的用心良苦和妈妈对“我”的爱更是

像阳光一样给了“我”温情和依靠,这是内在的更有味道的特点。这样的一个句子作为文章

的结尾,更是点明了中心,勾画了一副带着浓浓的温情的母女夜行图。

5. 她卖了多少书?怎么忙过来的?没有人说的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

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

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节选自《孩子和书》)

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眸子的清明和她的善良和真诚。

答案详解:这个比喻句把她的眸子比作潭水,在句中直接有形似的特点即“清明”,根据全文对“她”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及本段的情节,作者把她的眸子比作秋日的潭水,更是对她的精神品质的一种赞美,即后面句中写到的“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所以“善良和真诚”是神似,亦是人物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崇敬。

6. 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节选自《麻雀》)

文中把麻雀比作石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麻雀飞得很快,冲力很大,表现了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母爱。

答案详解:画线句把麻雀比作石子,再外形上是指大小的相似,更是麻雀扑下来像一颗石子砸下来,这个“形似”形象生动第写出麻雀猛扑下来,速度很快,冲力大,感觉像石头;再根据上下文,此时的麻雀是“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便可品味出麻雀是把自己当作石头准备和狗作战,把自己当作武器,和狗以死相拼,这是该比喻句的韵味,从而表现了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母爱。

2

修辞手法——比喻练习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对号,并指出比喻的类型,不是的画错号。

1. 她瞥了那人一眼,嘴撇得像个菱角。( )

2. 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走进天堂的一把钥匙。( )

3.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

4.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

5. 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 )

6. “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

7.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

8. 那少女的心就好似秋天绵绵的细雨,久也晴不起来。( )

9.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

10. 忧愁,像蛛网似的,紧紧缠住了她。( )

11. 这意外的失败,使同学们一个个犹如霜打的树叶子,霎时无精打采地蔫了下来。

( )

12. 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

13. 砰" 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

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

14.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15. 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

16. 天上张挂着灰色的幔( )

17.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

18.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

19.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

20. 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

21.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

生气,一点情调。( )

二.赏析下面的修辞手法

1. 根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只鹰了:它像清寒的春风中的最后一团晶莹的雪。

2. 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3. 转了一所新学校,这是他上初中以来的第三个学校。第一堂课上了几分钟倦意就来了,他

把书竖放着放在课桌上,趴着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一声刺耳的鼾声从他书后传了出来。这

个声音如一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里,课堂里一下子像开了锅。

4. 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

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节选自《看见一片温暖的山坡》)

5. 她卖了多少书?怎么忙过来的?没有人说的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

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

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

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

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节选自《孩子和书》)

6. 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

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

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

幼儿。(节选自《麻雀》)

一.判断下面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是的画对号,并指出比喻的类型,不是的画错号。

1. 她瞥了那人一眼,嘴撇得像个菱角。( )

2. 认识美的本能是上帝给我们走进天堂的一把钥匙。( )

3. 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

4. 不能让这些充满暴力的漫画毒害我们的幼苗。( )

5. 张大哥的全身整个儿是显微镜兼天平。( )

6. “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

7. 他只是摇头,脸上虽然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仿佛石像一般。( )

8. 那少女的心就好似秋天绵绵的细雨,久也晴不起来。( )

9. 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

10. 忧愁,像蛛网似的,紧紧缠住了她。( )

11. 这意外的失败,使同学们一个个犹如霜打的树叶子,霎时无精打采地蔫了下来。

( )

12. 十个被鲜血浸泡的手指头肿的变成了大熊掌。( )

13. 砰" 一声,郎平的一记重扣,激起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欢呼声和鼓掌声,像海涛击岸,像山

洪爆发,像飞瀑倾泻。( )

14.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

15. 山间的云雾构成了一幅精妙的山水画。( )

16. 天上张挂着灰色的幔( )

17. 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

18. 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 )

19. “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 )

20. 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 )

21. 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

生气,一点情调。( )

二.赏析下面的修辞手法

1. 根鸟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这只鹰了:它像清寒的春风中的最后一团晶莹的雪。?

【赏析】这一句出现在小说的第一幕场景中,根鸟在遇到了一只白色的鹰,这只鹰一副王者

气派。白鹰在小说中是理想之地的象征之一。且看这个比喻,运用比喻的修辞,将鹰的毛色

比喻为白雪,生动形象写出了鹰的羽毛之白,带有王者气派。晶莹表明纯洁、高雅,最后一

团透着无比的珍贵。此喻重在色似,晶莹的雪给人印象至深,整部小说的高雅格调泠然峭立。

2. 【例句】: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作用分析】:以虹的形状比喻石拱桥的桥洞,形象生动地写出石拱桥形式优美的特点,引起

人们美的联想。

3. 又转了一所新学校,这是他上初中以来的第三个学校。第一堂课上了几分钟倦意就来了,

他把书竖放着放在课桌上,趴着睡着了。过了一会儿,一声刺耳的鼾声从他书后传了出来。

这个声音如一块石子扔进了平静的湖里,课堂里一下子像开了锅。(节选自《说明书》) ”

答案详解:品味这个句子同样要先看它的手法,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声音比

作了石子,把课堂比作锅。根据上文的内容,这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学生在课堂上的破坏。它

外在相似在于他的刺耳鼾声引起的骚动情状和石子击破湖面、与开水开锅的翻滚的情态;内

在相似点是影响很大,从“刺耳”,“平静”和“开了锅”可以看出。这个句子即形象生动地

写出了该生的鼾声影响了课堂,也印证了上文“他”是小事不断总写检查的惹事生非的学生,

并为下文老师让“他”写说明书做铺垫。

4. 我坐在她的后车座上,吃着香甜的红薯,第一次觉得,她的脊背原来是一片最温暖的山坡,

只是我走了那么久,才从背阴处看到那一片温情的阳光。(节选自《看见一片温暖的山坡》) 把妈妈的脊背比作山坡,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妈妈给我的温暖,更突出了我对妈妈的依靠,

和一副温情的母女图。

答案详解:此时“我”对妈妈的误解消除了,更多的是对妈妈新的认识和“我”内心的惭

愧,更是有这样的妈妈而幸福骄傲。所以当“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妈妈的车座后,才会感觉

妈妈的脊背像山坡一样温暖,这是外在的相似点;妈妈的用心良苦和妈妈对“我”的爱更是

像阳光一样给了“我”温情和依靠,这是内在的更有味道的特点。这样的一个句子作为文章

的结尾,更是点明了中心,勾画了一副带着浓浓的温情的母女夜行图。

5. 她卖了多少书?怎么忙过来的?没有人说的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

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拨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已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

依然如秋日潭水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走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节选自《孩子和书》)

比喻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眸子的清明和她的善良和真诚。

答案详解:这个比喻句把她的眸子比作潭水,在句中直接有形似的特点即“清明”,根据全文对“她”这个人物形象的描写,以及本段的情节,作者把她的眸子比作秋日的潭水,更是对她的精神品质的一种赞美,即后面句中写到的“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中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所以“善良和真诚”是神似,亦是人物的品质,表达了作者对她的崇敬。

6. 狗慢慢地逼近它。忽然,从附近一棵树上扑下一只黑胸脯的老麻雀,象一颗石子似的落在狗的嘴脸眼前——它全身倒竖着羽毛,惊惶万状,发出绝望、凄惨的吱吱喳喳叫声,两次向露出牙齿、大张着的狗嘴边跳扑前去。它是猛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节选自《麻雀》)

文中把麻雀比作石头,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麻雀飞得很快,冲力很大,表现了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母爱。

答案详解:画线句把麻雀比作石子,再外形上是指大小的相似,更是麻雀扑下来像一颗石子砸下来,这个“形似”形象生动第写出麻雀猛扑下来,速度很快,冲力大,感觉像石头;再根据上下文,此时的麻雀是“扑下来救护的,它以自己的躯体掩护着自己的幼儿。”便可品味出麻雀是把自己当作石头准备和狗作战,把自己当作武器,和狗以死相拼,这是该比喻句的韵味,从而表现了麻雀的勇敢和伟大的母爱。

2


相关内容

  • 小学三年级语文比喻句.拟人句汇总和练习
  •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项复习 一.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 (1). 明喻.即用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 常见的比喻词 ...

  • 小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题练习及答案
  • 小学五年级语文修辞手法专题练习及答案 1.比喻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悉的.形象鲜明的事物去说明或描写抽象的.深奥的事物.这样可以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打比方的双方要有共同特征. 2.拟人 拟人是借助想象力,把事物当作人来写.即赋予它们人的言行.思想.感情等. 3.排比 排 ...

  • 四年级(上)比喻句复习
  • 四年级(上)比喻句复习 小书童 刘老师 [设计理念] 关于修辞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虽没有明确的字眼上的要求,但确有这样的目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目标在<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能找到这样的解读:学习抓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三年级要 ...

  • 2013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练习题
  •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修辞手法练习题 小学阶段常用修辞归纳 1.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三部分组成.作用:把事物的形象描写得更生动.具体. 2.拟人是借助想象 ...

  • 四年级上册判断题专项练习+答案
  • 判断题专项练习(四年级上册)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 杭州西湖是观看钱塘江大潮最好的地方. ( ) 2. 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世界上最深最长的河流峡谷. ( ) 3. "鸟的天堂"具体描写了两株大榕树的茂盛和美 ...

  • 小学四年级比喻句练习
  • 小学四年级比喻句练习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同高度的自然带呈现出的自然景观,犹如凌空展开的一幅神奇美丽的画卷. 3.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4.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 ...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教案 黄珊珊 同学们,金秋时节,我们曾经看到过秋天缤纷的色彩,听到过秋天美妙的声音,分享过秋天带给我的欢乐.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进秋天,感受秋天的魅力,感受秋天的美好. 一.复习课文. 1.(出示第九课图1)先请同学们看课件,仔细观察,好好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哪篇课文是描写 ...

  • 小学语文六年级修辞手法练习题一
  • 小学语文六年级句子练习题一 一.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 2.听了这感人的故事后,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 ) 3.别看小草的身躯是那样的柔弱,却有着惊人的生命力.狂风暴雨休想催垮它:洪水.干旱不能灭绝它:即使是车轮将它碾得粉身碎骨, ...

  • 二年级修辞练习题
  • 1.乡村大道啊,好像一座座无始无终的长桥! 这句话把( )比作( ) 2. 哦,乡村大道,又好像一根根金光四射的丝绦! 这句话把( )比作( ) 3.乡村大道啊,也好像一条条险峻的黄河! 这句话把( )比作( ) 4.乡村大道啊,又好像一道道干涸的沟壑! 这句话把( )比作( ) 5.掌面像鼓皮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