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 中新网西昌10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北京时间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火箭点火升空24分钟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四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三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两百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四万至四十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等四大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一号”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火箭则采用远距离测发控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冗余等技术,进行质量可靠性升级。此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第一百零三次航天飞行。

绕月探测工程是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发射场系统建设,对发射设施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了二十五项适应性改造;测控系统在中国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首次引入天文测量手段,并进行国际联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调度多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卫星进行持续跟踪与测控;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承担建设地面应用系统,研制出多种探测仪器,将开展卫星探测数据处理、管理应用等科学研究。

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对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负责人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

“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月球探测成为中国航天... 中新网西昌10月24日电 (记者 孙自法)北京时间24日18时05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嫦娥一号”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它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实施绕月探测工程迈出重要一步。

火箭点火升空24分钟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传来的数据表明,星箭成功分离,“嫦娥一号”卫星进入近地点205公里,远地点50930公里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

今后一段时间,“嫦娥一号”在地球轨道上将进行四次变轨,让卫星不断加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引力范围后,将通过三次近月制动,建立起距月球两百公里的绕月球两极飞行的圆轨道,进行绕月探测飞行。

本次“嫦娥一号”绕月探测飞行将完成“获取月球全表面三维图像”、“分析月球表面化学元素和物质类型的含量和分布”、“探测月壤特性”、“探测四万至四十万公里间地月空间环境”等四大科学探测任务。

“嫦娥一号”卫星、“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为主研制,卫星在成熟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平台基础上,突破了轨道设计、热控、测控以及制导等一批关键技术;火箭则采用远距离测发控以及控制系统的系统级冗余等技术,进行质量可靠性升级。此次发射是中国“长征”系列火箭的第一百零三次航天飞行。

绕月探测工程是中国中长期科技发展的重大工程之一,工程由卫星、火箭、发射场、测控和地面应用五大系统组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承担发射场系统建设,对发射设施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了二十五项适应性改造;测控系统在中国原有航天测控网基础上,首次引入天文测量手段,并进行国际联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将调度多个地面测控站和“远望”号测量船,对卫星进行持续跟踪与测控;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承担建设地面应用系统,研制出多种探测仪器,将开展卫星探测数据处理、管理应用等科学研究。

实施绕月探测工程,对于推动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领域的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均具有重要意义。有关负责人在“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表示,中国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愿意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开展航天合作交流。


相关内容

  • 嫦娥一号至三号简介
  • 嫦娥一号至嫦娥三号资料简介 嫦娥一号简介 "嫦娥一号"(Chang'E1)是中国自主研制并发射的首个月球探测器.中国月球探测工程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以中国古代神话任务"嫦娥"命名.嫦娥一号主要用于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关 ...

  •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
  •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 嫦娥三号"探测器于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此次,"嫦娥三号"将携"玉兔号"月球车首次实现中国的月球软着陆和月面巡视勘察,并开展为期3个月的月表形貌与地质构造调查等科学探测. 在"玉兔号" ...

  • 热点专题:嫦娥奔月,神话变现实
  • 热点专题:嫦娥奔月,神话变现实 [热点综述]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制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11月5日,嫦娥一号成功进入绕月轨道,成为真正的"月球卫星". 11月22日,传回首张月面图像.11月26日,来自嫦娥一号的一段语音和<歌唱祖国>歌曲 ...

  • 从"嫦娥三号"发射成功看各国探月之旅
  •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时间12月2日凌晨2点17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送入太空.按照计划,"嫦娥三号"将于12月中旬择机在月球虹湾地区实现软着陆,着陆器将就位探测,月球 ...

  • 人类与月球的距离还有多远?宣妮
  • 人类与月球的距离还有多远? 富水中心小学 宣妮 自古以来,人们就对月球寄予美好的遐思和充满诗意的赞美.当一轮皎洁如玉的明月高挂在夜空,人们只能靠肉眼观测月球并寄托自己的想像.真正对月球认识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的"月球号"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将月球的整个面貌展现在人们面 ...

  • 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看中国航空航天发展成就
  • 从嫦娥三号成功发射看中国 航空航天发展成就 1956年2月,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一.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起步 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 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 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 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 19 ...

  • 航天科技成就
  • ·从东方红到嫦娥 毛泽东 : " 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 早在 50 年代末期,毛泽东就发出了"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从此,我国科学家们就为之辛勤工作. 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戈壁滩,面对恶劣的环境和艰 ...

  • 第一章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
  • 第一章 世界航天发展简史 探索浩瀚的宇宙,是人类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我国在远古时就有嫦娥奔月的神话.公元前1700年,我国有" 顺风飞车,日行万里" 之说,还绘制了飞车腾云驾雾的想像图.外国也有许多有关月亮的美好传说. 一. 火箭技术 火箭技术推动了人类航天发展的历史. 火药是中 ...

  • 嫦娥二号工程
  •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嫦娥二号"卫星主要目标是为中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号"任务实现月面软着陆,验证部分关键技术.[ 嫦娥二号"卫星在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q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