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中文名: 划”

简称: “卓越计划”

创办时2010年6月 间:

类别: 部属高校、省属高校

主管部门: 人才培养: 具体实施: 使命宗

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各行业高质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教育部“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等 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目录

展开

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会陈希副部长讲话

编辑本段简要概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编辑本段启 动 会

“卓越计划”与会学者(太原理工大学)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编辑本段培养特点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编辑本段启动背景

“卓越计划”研讨会(合肥工业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三是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

和体系。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

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讲话)

编辑本段计划宗旨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

“卓越计划”高校上海交通大学

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面向世界

,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

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编辑本段部门职责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行业主管

“卓越计划”高校浙江大学

部门和企业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采取措施,破解难题,教育界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界的合作,高等学校要精心组织计划的实施。

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地区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并对本地区参与计划的高校予以重点支持。

教育部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安排,主动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有关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政策、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为实施“卓越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编辑本段教 育 部

教育部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

“卓越计划

”高校清华大学

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本段工 程 院

启动“卓越计划”,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着力

“卓越计划”高校上海大学

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委托左铁镛院士到会讲话)。

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积极支持和配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开展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改革,并围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了相关的咨询研究。

实施“卓越计划”,需要科技界、教育界和企业界携手合作。

为支持计划的实施,工程院推荐了十多位院士,与教育部联合组建“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凝聚到“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之中,确保科学推进“卓越计划”。

编辑本段住 建 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

赵琦介

绍了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高校土建类专业开展校企合

“卓越计划”高校北京工业大学

作,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经验。赵琦表示,住建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卓越计划”给予支持:

一是与教育部门、行业学协会、企业、高校共同构建土建类专业“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研究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为“卓越计划”培养提供依据。

三是选择部分通过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参加“卓越计划”的试点。

四是鼓励建筑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卓越计划”。 编辑本段院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 教高函[201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

“卓越计划”高校福州大学

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该计划已正式启动。

在有关高校提出申请、专家组对其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经审核,现批准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具体名单见附件。

请上述61所高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和本校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好计划的实施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三日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中文名: 划”

简称: “卓越计划”

创办时2010年6月 间:

类别: 部属高校、省属高校

主管部门: 人才培养: 具体实施: 使命宗

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各行业高质量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 教育部“中欧工程教育平台”等 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强国战略

目录

展开

教育部“卓越计划”启动会陈希副部长讲话

编辑本段简要概况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达到371万人,研究生47万人。该计划对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编辑本段启 动 会

“卓越计划”与会学者(太原理工大学)

2010年6月23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会,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会议。工信部、人社部、财政部等22个部门和单位的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的部分院士、20多家企业的代表和60多所高校的院校长参加了会议。 编辑本段培养特点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

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

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

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编辑本段启动背景

“卓越计划”研讨会(合肥工业大学)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是培养了上千万的工程科技人才,有力地支撑了我国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支撑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二是高等工程教育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三是形成了比较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

和体系。工程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具备良好基础,基本满足了社会对多种层次、多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

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能够适应和支撑产业发展的工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我国工程科技队伍的创新能力,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创新型工程人才;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人才。

高等工程教育要强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服务行业企业需求的意识,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观念,创新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机制,改革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类型多样、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加快我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

一是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二是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

三是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四是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国际化。

(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陈希讲话)

编辑本段计划宗旨

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要坚持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

“卓越计划”高校上海交通大学

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为国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

面向世界

,就是要服务“走出去”战略,为工业界

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工程技术人才。

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意识,培养能够满足未来发展需要、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工程师。

编辑本段部门职责

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的教育培养工作,需要多个部门的政策支持,要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行业主管

“卓越计划”高校浙江大学

部门和企业之间、高校和企业之间、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采取措施,破解难题,教育界要加强与工业企业界的合作,高等学校要精心组织计划的实施。

地方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本地区企业参与“卓越计划”,并对本地区参与计划的高校予以重点支持。

教育部将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安排,主动配合国务院有关部门,研究制订支持工程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特别是有关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政策、实习安全与保险政策、联合培养企业的财税政策等,为实施“卓越计划”,推进工程教育改革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编辑本段教 育 部

教育部在五个方面采取措施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一是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企业由单纯的用人单位变为联合培养单位,高校和企

“卓越计划

”高校清华大学

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

二是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学生在企业学习一年,“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要以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为主,优先聘任有在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教师晋升时要有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

四是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国家留学基金优先支持师生开展国际交流和海外企业实习。

五是教育界与工业界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教育部与中国工程院联合制订通用标准,与行业部门联合制订行业专业标准,高校按标准培养人才。参照国际通行标准,评价“卓越计划”的人才培养质量。

编辑本段工 程 院

启动“卓越计划”,加紧培养一批创新性强、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工程科技人才,着力

“卓越计划”高校上海大学

解决高等工程教育中的实践性和创新性问题,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实现未来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工程院周济院长委托左铁镛院士到会讲话)。

中国工程院高度重视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积极支持和配合教育部等相关部门开展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改革,并围绕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了相关的咨询研究。

实施“卓越计划”,需要科技界、教育界和企业界携手合作。

为支持计划的实施,工程院推荐了十多位院士,与教育部联合组建“卓越计划”专家委员会,负责指导“卓越计划”的组织实施工作,目的就是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将各方面专家的智慧凝聚到“卓越计划”的具体实施之中,确保科学推进“卓越计划”。

编辑本段住 建 部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

赵琦介

绍了近年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支持高校土建类专业开展校企合

“卓越计划”高校北京工业大学

作,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的经验。赵琦表示,住建部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卓越计划”给予支持:

一是与教育部门、行业学协会、企业、高校共同构建土建类专业“卓越计划”组织管理体系。

二是研究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为“卓越计划”培养提供依据。

三是选择部分通过土建类专业教育评估的院校参加“卓越计划”的试点。

四是鼓励建筑企业、勘察设计机构及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卓越计划”。 编辑本段院校名单

教育部关于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的通知 教高函[2010]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

“卓越计划”高校福州大学

校: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等战略部署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部联合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在有关高校中组织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现该计划已正式启动。

在有关高校提出申请、专家组对其提交的实施方案进行论证的基础上,经审核,现批准清华大学等61所高校为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具体名单见附件。

请上述61所高校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和本校方案,精心筹划,周密安排,做好计划的实施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三日


相关内容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动态
  • 高教信息参考 第 17 期 主办: 西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主办: 出版日期: 10. 2010 出版日期: 10.8.30 20 本 期 目 录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辑) 一.教育部启动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

  • 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范文
  •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本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浅议 摘 要:着重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卓越计划"的核心内涵之一.本科"卓越计划"模式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创新性知识的积累.创新性思维的养成.创新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 ...

  • 关于印发[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
  • 信息名称:关于印发<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本科学生学籍管理办法>的通知 信息类别:规章制度信息索引:生成日期:2011-9-2 发文字号:长大教[2011]214号 信息来源:教务处 浏览量:102 关于印发<长安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 ...

  • 卓越计划下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方法研究
  • [摘 要]目前创新教育已延伸到世界高等教育的各个领域,创新型工程人才教育引起各国关注.卓越工程师计划是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创新性工程人才培养的重要抓手.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并适应我国当前快速发展地经济社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本文从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质入手,在创新观念.创新 ...

  • 卓越计划.
  • "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简介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教育部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精神,为服务国家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力资源 ...

  • 2016填志愿:"低分"考生也能上的9所211名校
  • 考研择校很多人想选名校,211.985之类的,不过名校中的选择率也不是均等的,有些211工程院校不太受青睐,比如北京邮电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辽宁大学等,下面小编为你详细解读解读. 1.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 ...

  • "卓越工程师"计划下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建议
  • [摘要]通过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背景下的机械工程学院卓越班人才培养现状开展问卷调查,探讨了教学改革现阶段已有成果和面临的问题,调研结果将作为改进卓越班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的参考依据,并为探索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路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 机械工程学院 ...

  • 就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就卓越工程师的培养 作者:张丽芳,翁国华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4年第16期 摘要:围绕"卓越工程师"教育的培养计划,以提高我校机械专业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为培养目标,针对<工程力学>课程在&q ...

  •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及教学模式思考
  • 摘要: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教育部实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试点专业之一.该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力求做到立足本专业的特点,结合企业及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并以实践为主线,以培养学生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最终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