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理论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新闻来源:原学苑书香 发布时间:2008-7-19 18:42:25 浏览次数:426

--我看《共话时政.十七大热点通俗读物》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向明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理论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我荣幸地受到人民出版社邀请,参加了《共话时政.十七大热点通俗读物》丛书的编写,并承担了其中《新阶段,新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一书的写作任务。在撰写过程中,我的一个深切体会就是:理论宣传工作要有实效,就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这是理论宣传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讲求实效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贴近实际,概略地说,就是我们的一切思想宣传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个“实际”,首先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到今天,从荒茫走向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和科学划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之一。回首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我们既有过高歌猛进的辉煌灿烂,也有过坎坷曲折的挫折失败,而这一切都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习习相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一实际,就要努力应用生动的历史资料、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材料和有感染力的文字来反映这个实际,分析这个实际。同时,理论宣传工作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实践,面向联系日趋紧密的国际社会,要敢于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一定要避免在思想宣传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偏重说教,千百遍地重复那些没有任何错误,但也没有任何新意的老话套话,坚决反对那种只满足于“跟风”,“应景”式的形式主义宣传方式。

贴近生活,首先是要贴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主体生活。只有贴近社会的主体生活,宣传工作才能始终抓住主要的方面,弘扬主旋律。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十七大精神鼓舞下,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理论宣传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社会的这种主体生活,旗帜鲜明地宣传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当然,这种宣传又绝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假、大、空,而要注意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思想宣传工作的切入点。应当使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所宣传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也要敢于实事求是地反映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征,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同时也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可能。只有既贴近社会的主体生活,又不忽视日常生活,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才能既满腔热情、饱含真情又敢讲实情;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又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贴近群众,就是要切实面向群众,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理论宣传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教育鼓舞亿万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马克思说得好:“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思想宣传工作的“贴近群众”,从内容上讲,就是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愿、所说,紧紧抓住群众所关心、所热心、所担心的普遍问题给予解答、加以引导。从形式上讲,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语言和手段。从目的上讲,就是要真正让科学的思想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且通过理论的实践给予人民群众以最大的实际利益。

需要说明的是,“三贴近”是一个辨证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有着严谨完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客观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而社会生活又是对客观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人民群众则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要做到“三贴近”,必须以贴近实际为出发点;以贴近生活为切入点;以贴近群众为落脚点。

理论宣传工作必须坚持三贴近原则

新闻来源:原学苑书香 发布时间:2008-7-19 18:42:25 浏览次数:426

--我看《共话时政.十七大热点通俗读物》丛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王向明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一名理论教育工作者,在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的热潮中,我荣幸地受到人民出版社邀请,参加了《共话时政.十七大热点通俗读物》丛书的编写,并承担了其中《新阶段,新起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一书的写作任务。在撰写过程中,我的一个深切体会就是:理论宣传工作要有实效,就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这是理论宣传工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讲求实效的具体体现;也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的必然要求。

贴近实际,概略地说,就是我们的一切思想宣传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这个“实际”,首先就是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人类社会从远古走到今天,从荒茫走向文明,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正确认识和科学划分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之一。回首中国革命的峥嵘岁月,我们既有过高歌猛进的辉煌灿烂,也有过坎坷曲折的挫折失败,而这一切都与我们能否正确认识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习习相关。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我们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和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一实际,就要努力应用生动的历史资料、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有典型意义的事实材料和有感染力的文字来反映这个实际,分析这个实际。同时,理论宣传工作要面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广阔实践,面向联系日趋紧密的国际社会,要敢于回答群众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具有普遍性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一定要避免在思想宣传工作中缺乏创新意识,偏重说教,千百遍地重复那些没有任何错误,但也没有任何新意的老话套话,坚决反对那种只满足于“跟风”,“应景”式的形式主义宣传方式。

贴近生活,首先是要贴近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主体生活。只有贴近社会的主体生活,宣传工作才能始终抓住主要的方面,弘扬主旋律。当前,全党全国人民正在十七大精神鼓舞下,以高昂的热情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而奋斗。理论宣传就是要立足于我国社会的这种主体生活,旗帜鲜明地宣传我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宣传我们取得的巨大成就。当然,这种宣传又绝不是脱离社会现实的假、大、空,而要注意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思想宣传工作的切入点。应当使人民群众真正意识到,我们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我们所宣传的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是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也要敢于实事求是地反映我们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特别是在新的形势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特征,分析这些问题的成因,同时也说明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可能。只有既贴近社会的主体生活,又不忽视日常生活,我们的理论宣传工作才能既满腔热情、饱含真情又敢讲实情;既反映了社会生活的主流和本质,又有丰富多彩的内容。

贴近群众,就是要切实面向群众,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理论宣传工作的最终目的是要教育鼓舞亿万人民群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马克思说得好:“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 思想宣传工作的“贴近群众”,从内容上讲,就是要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所想、所愿、所说,紧紧抓住群众所关心、所热心、所担心的普遍问题给予解答、加以引导。从形式上讲,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语言和手段。从目的上讲,就是要真正让科学的思想理论为群众所掌握,并且通过理论的实践给予人民群众以最大的实际利益。

需要说明的是,“三贴近”是一个辨证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它有着严谨完整的内在的逻辑联系。客观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而社会生活又是对客观的社会存在的反映,人民群众则是社会生活的主体。要做到“三贴近”,必须以贴近实际为出发点;以贴近生活为切入点;以贴近群众为落脚点。


相关内容

  • 坚持以"三贴近"原则
  • 12 2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1 02钲 期好 的结果 . 成就没有完全呈现或没有明显呈现出来 , 这样 , 当它 出现 困境 , 甚至处 于问题 中时 , 人们 对它就会 有不 同的 观点 , 容易对理论政策产生误读 . 质疑甚至否定.从某种意义 上说 , 当今一 些热点 ...

  • 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三贴近"
  • 宣传思想工作要坚持"三贴近" 宣传思想工作历来是党的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革命战争年代如此,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也是如此.改革开放20年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充分发挥了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作用.但面对着世 ...

  • 新闻学概论经典知识点总结
  • 何进行新闻学专业课的复习? 我的专业课复习的总体思路是:识记.整合.灵活运用.具体分四轮进行: 第一轮,像读小说一样阅读指定教材,划出自己认为的重点,理解各个知识点及其之间的关联,理解作者得出的结论: 第二轮,再全书阅读,明晰总体框架,明晰各个章节之间的关联,记忆基本概念.知识点,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尝 ...

  •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
  • 广播电视新闻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 ...

  •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 新闻专业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 新闻和新闻事业 一.新闻的起源与本源 新闻起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事实是新闻的本源 事实第一性和新闻第二性 (辨析题:事实与新闻的关系--事实是第一性的,新闻是第二性的.事实在先,新闻在后.要正确处理新闻报道中事实和思想观点之间的关系,防止主观主义.歪曲事实.制造假新闻 ...

  • 编辑记者资格考试笔记整理
  • 中的空间范围的大小和主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大小 景别分为 远景 全景中景 近景 特写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 广播电视新闻的语言表达必须遵循广播电视媒体的传播特点和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 1.要易于接收接受,广播电视写作的内容和语言上应明白晓畅,易于接受接收2.要有可听性,要让受众听得见,听得懂,便于 ...

  • 在庆祝记者节上的讲话稿
  • 同志们: 在全市上下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热潮之际,我们又迎来了新闻工作者自己的节日.今天,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庆祝这个节日,表彰奖励优秀记者.值此,我代表市委.市委宣传部,向在座的各位并通过你们向全市新闻工作者致以节日的慰问,向受到表彰的优秀记者表示热烈祝贺! xx年8月1日,在党中央的关心 ...

  • 最新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
  • 最新全国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大纲(一)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2005]552号),制定本大纲. 第二条 本大纲是全国广 ...

  • 2016新闻记者资格考试大纲
  • 2016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 资格考试大纲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管理,做好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工作,根据<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办法(试行)>(广发人字[ 2005 ] 552 号),制定本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