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两课”案例(论文)大赛

题目: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单位:南川区大有小学

姓名:廖艳丽

电话:[1**********]

关 于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思 考

[案例描述]

课题:《田忌赛马》

这节课采取了“问题探究,合作释疑”五步教学模式(自学思考——生疑质疑——合作释疑——共同释疑——深究感悟)。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孙膑仔细地看了这场比赛,巧用智慧,用相同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小组合作。

第一次合作:

师:板书课题,引导:能围绕课题提出哪些问题?

生: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如何?„„

师:归纳问题,重点解决每次赛马的情况。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再小组合作,用课前制作的卡片(表示田忌和齐威王的三匹不同等级的“马”)边摆赛马的情况,边口述赛马的经过。

生: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教师走进小组,引导学生口手结合)

师:每个同学都表现得很不错,哪个同学愿意展示给大家看。

生:熟练地摆放了两次赛马的出场顺序,并做了流利的讲解。

第二次合作:

在学生弄清比赛的情况后,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第一次比赛后,田忌、孙膑、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你能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吗?

生:独立思考,找出了相关词句,纷纷要求举手发言。

师:看样子大家都找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小组内饶有兴致地朗读起来,并纷纷表述自己把握角色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走进角色。)

师:哪个小组为我们首先表演一下?(指了两个组朗读)

生:十分踊跃,有的学生不仅读出了语气,还刻意模仿了声音、配上了表情和动作。

第三次合作:

在前两次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理解,这时再引导: 师:两次赛马,结果却不一样,为什么呢?

生:因为孙膑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方法既不费事也不费力,孙膑怎样才能想到这样好的方法呢?

生:议论纷纷,都想发表意见。

师:看样子大家都想说,就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吧!

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记录员做好记录。(教师鼓励后进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交流的情况?

生:汇报员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案例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契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并受教师们青睐。这个课例给我留下了如下思考:

一、合作的实施需认真思考

语文课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什么时候讨论?这都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许多教师为了赶时髦,活跃课堂,取悦学生,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有的教师对一些简单易懂、不容质疑、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泛滥成灾,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影响了课堂纪律;也有的教师把一些脱离实际、玄而又玄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失去自信,丧失信心。所以合作要有节制,要把合作学习放在有讨论空间的问题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规律,这样的小组讨论才能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在这个案例中,前两次的合作是内容的需要,第三次只要采用问答式即可,没有合作的必要。

二、合作的论题需精心设计。

教师提供的素材即为学生讨论的内容。内容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对学生能力的估计。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造成许多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甚至导致群体认识的偏差。 内容深奥超出了学生思维和知识承受范围,学生讨论不起来,讨论就成了“摆样子”“走过场”。 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选题是关键, 教师必须在课前花费大量的精力苦心经营,而不是在课堂上心血来潮,信手拈来。在这个案例中,第一次合作:用“马”摆出场顺序,并口述。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轻松有趣地明白了两次比赛马的出场顺序,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每一个学生各尽所能,相互补充,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协同作用,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比赛后,田忌、孙膑、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在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的互助中,把田忌输掉比赛时的“扫兴”“垂头丧气”;把孙膑现言时,田忌的“怀疑”,没有“信心”;把齐威王胜利后“得意洋洋”“讥讽”“轻蔑”时的目中无人和后来的“有点儿心慌”“目瞪口呆”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小组合作对课文的理解起了实实在在的作用。第三次合作: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方法既不费事也不费力,孙膑怎样才能想到这样好的方法呢?学生虽然通过讨论,明白了孙膑的足智多谋离不开他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正确的思想方法。但这是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都明白的道理,讨论就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这一论题就不恰当。

三、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前提。

美国学者宾特里奇提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成就中起中介作用。”没有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必是无效的或效率不高的,听和说的交流都是一句空话。只有在学生经

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这个案例中,学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合作都是在认真阅读,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各组发言的学生基本都能流畅地表达,我想这就是得益于自主学习的环节,通过之前的自主思考和书写能让交流时言之有物,提高发言质量和效率。此外其他组员能就未涉及到的角度通过边听边想边标注的方式快速消化吸收,或者做出个性化的反应并及时反馈。

四、教师的参与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当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立即说明;当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每次合作我都深入到小组,倾听大家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

“两课”案例(论文)大赛

题目: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单位:南川区大有小学

姓名:廖艳丽

电话:[1**********]

关 于 小 组 合 作 学 习 的 思 考

[案例描述]

课题:《田忌赛马》

这节课采取了“问题探究,合作释疑”五步教学模式(自学思考——生疑质疑——合作释疑——共同释疑——深究感悟)。

这篇课文生动地记叙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次比赛,田忌输了,孙膑仔细地看了这场比赛,巧用智慧,用相同的马调换一下出场顺序,就转败为胜,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三次小组合作。

第一次合作:

师:板书课题,引导:能围绕课题提出哪些问题?

生: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马的情况如何?„„

师:归纳问题,重点解决每次赛马的情况。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再小组合作,用课前制作的卡片(表示田忌和齐威王的三匹不同等级的“马”)边摆赛马的情况,边口述赛马的经过。

生:小组内互相帮助,互相补充,很好地完成了任务。(教师走进小组,引导学生口手结合)

师:每个同学都表现得很不错,哪个同学愿意展示给大家看。

生:熟练地摆放了两次赛马的出场顺序,并做了流利的讲解。

第二次合作:

在学生弄清比赛的情况后,进行了如下引导:

师:第一次比赛后,田忌、孙膑、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你能在文中划出相关的词句吗?

生:独立思考,找出了相关词句,纷纷要求举手发言。

师:看样子大家都找出来了,那么你们能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吗?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

生:小组内饶有兴致地朗读起来,并纷纷表述自己把握角色的理由。(教师引导学生读出语气,走进角色。)

师:哪个小组为我们首先表演一下?(指了两个组朗读)

生:十分踊跃,有的学生不仅读出了语气,还刻意模仿了声音、配上了表情和动作。

第三次合作:

在前两次合作的基础上,学生对课文有了充分的理解,这时再引导: 师:两次赛马,结果却不一样,为什么呢?

生:因为孙膑调换了马的出场顺序。

师: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方法既不费事也不费力,孙膑怎样才能想到这样好的方法呢?

生:议论纷纷,都想发表意见。

师:看样子大家都想说,就在小组里交流你的想法吧!

生:交流自己的看法,记录员做好记录。(教师鼓励后进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交流的情况?

生:汇报员汇报,其他组员补充。

[案例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契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方式,已走进我们的课堂,并受教师们青睐。这个课例给我留下了如下思考:

一、合作的实施需认真思考

语文课小组讨论的目的是什么?哪些问题值得在小组中讨论?什么时候讨论?这都是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目前,许多教师为了赶时髦,活跃课堂,取悦学生,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导致合作学习形式化、表演化。有的教师对一些简单易懂、不容质疑、无需讨论的内容也开展合作学习,使合作学习泛滥成灾,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而且影响了课堂纪律;也有的教师把一些脱离实际、玄而又玄的内容让学生讨论,从而让学生失去自信,丧失信心。所以合作要有节制,要把合作学习放在有讨论空间的问题上,放在学生易混淆处;难度要适宜,符合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规律,这样的小组讨论才能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在这个案例中,前两次的合作是内容的需要,第三次只要采用问答式即可,没有合作的必要。

二、合作的论题需精心设计。

教师提供的素材即为学生讨论的内容。内容是否有讨论的价值,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挖掘和对学生能力的估计。如果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讨论将变成一种形式。造成许多学生没有自己的见解,出现“人云亦云”的现象,甚至导致群体认识的偏差。 内容深奥超出了学生思维和知识承受范围,学生讨论不起来,讨论就成了“摆样子”“走过场”。 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选题是关键, 教师必须在课前花费大量的精力苦心经营,而不是在课堂上心血来潮,信手拈来。在这个案例中,第一次合作:用“马”摆出场顺序,并口述。学生在动手的同时轻松有趣地明白了两次比赛马的出场顺序,体会到孙膑的足智多谋。每一个学生各尽所能,相互补充,生生互动,培养了学生的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通过动手操作学生的手、眼、脑、口等协同作用,同步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比赛后,田忌、孙膑、齐威王分别是怎样的?在小组内分角色把这些句子读一读,并且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读?学生在读一读、议一议、演一演的互助中,把田忌输掉比赛时的“扫兴”“垂头丧气”;把孙膑现言时,田忌的“怀疑”,没有“信心”;把齐威王胜利后“得意洋洋”“讥讽”“轻蔑”时的目中无人和后来的“有点儿心慌”“目瞪口呆”表现得淋漓尽致,惟妙惟肖,小组合作对课文的理解起了实实在在的作用。第三次合作:还是原来的马,只调换一下出场的顺序,就转败为胜了?这个方法既不费事也不费力,孙膑怎样才能想到这样好的方法呢?学生虽然通过讨论,明白了孙膑的足智多谋离不开他善于观察、思考、勇于打破常规的正确的思想方法。但这是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都明白的道理,讨论就流于形式,没有起到实质的作用,这一论题就不恰当。

三、独立学习是小组合作的前提。

美国学者宾特里奇提出:“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首先为自己确定学习目标,然后监视、调节、控制由目标和情境特征引导和约束的认知、动机和行为。自主学习活动在学生的个体、环境和成就中起中介作用。”没有自主学习的小组合作学习必是无效的或效率不高的,听和说的交流都是一句空话。只有在学生经

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这个案例中,学生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合作都是在认真阅读,独立思考的前提下进行的,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观察到各组发言的学生基本都能流畅地表达,我想这就是得益于自主学习的环节,通过之前的自主思考和书写能让交流时言之有物,提高发言质量和效率。此外其他组员能就未涉及到的角度通过边听边想边标注的方式快速消化吸收,或者做出个性化的反应并及时反馈。

四、教师的参与是合作学习的保证。

课堂上,教师要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当学生对合作学习的任务还不清楚时,教师要立即说明;当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在这个案例中,学生的每次合作我都深入到小组,倾听大家发言,适时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合作学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学习方式,我们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这样的合作学习才能让学生有收获、有发展。


相关内容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结题报告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结题报告 璧山县丁家中学 连德福 一.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 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 ...

  • 初中数学小组合作
  • 初中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已经被广大教师所采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学校,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了是否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硬性指标,存在重形式.缺实效的现象.本文笔者以自己亲身经验为基础,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技能的培训.小组合作学习 ...

  • 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 数学教学中的一些困惑 新课改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给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暂新的面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都有很大改变.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内容的选取更加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 ...

  • 关于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 关于高中数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的三级管理机制,课程的三级管理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校本课程的出现是课程开发权利的下放,这意味着数学教师成为了课程的开发者.但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往往集中在非高考重点科目上,原因是这些科目一向被认为是次要科 ...

  •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团队合作精神"案例研究
  • 摘 要:在"教师教,学生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其学习兴趣和生物学习效率?笔者认为,应使课堂教学在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积极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进而促进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实践性.认知性及交流水平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 ...

  •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 小组合作学习管理办法及奖惩机制 合作学习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教学策略,洋思教学模式和杜郎口自主学习模式的精髓都是"学生自学",同时,学习方式的转变也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改变原有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探究式学习方式,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为充分调动学 ...

  • 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反思
  • 对杜郎口教学模式的反思 我校是一所合并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就在我们直面中小学衔接问题,尝试 "有效衔接"这 一难题的时候,杜郎口经验为我校中小学部的教学衔接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七年级新生给初中老师的总体印象是"学习习惯不如人意",如不会预习,不会思考,不会提问„ ...

  • 以"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为话题的教学反思[1]
  • 数学小组合作教学反思 课题组成员 冯素君 新课标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最终常常是白白地耗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也看不到合作交流的成果.因此有必要对合作学习的操作策略作深刻的反思和探讨. 一.精选内容,提 ...

  • [竹影]教学反思
  • <竹影>教学反思 ──失却童真的感慨 我在教学这篇课文之前,就已听过,早先也看过两三遍,有几位老师开课也谈起过这篇课文.而我自己现在也要教学这篇课文在备课时,发现课文后面练习有这么一道问题:课文写"我"和小伙伴看天看月人影看竹影,充满童趣.(你觉得哪些描写最为生动?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