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诉讼时效适用范围

2011・03

◆司法天地

论诉讼时效适用范围

李炎新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指诉讼时效适用的权利类型,确定诉讼时效适用范围,对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诉讼时效

民事权利

请求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143-01

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因为:1)已登记财产权属具有稳定

性,不会因他人侵夺而发生改变,无需适用诉讼时效。2)诉讼时效制度设立具有避免因历时久远,证据灭失给法院审判认定事实造成障碍的目的,但已登记财产不存在此问题。(2)未登记财产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亦不适用诉讼时效。因为:1)如适用诉讼时效,则一旦时效经过,所有权将名实不符:所有人虽有所有权之名而不占有所有物,无法对所有物进行使用、收益和处分;占有人虽占有物而不享有所有权,其使用、收益、处分权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均不可能积极为收益和负担,更难期望其对物为改良、增值行为,对社会经济不利。2)若适用诉讼时效,因物之基础性权利不完整,将严重妨碍物的流通,与诉讼时效稳定法律关系的初衷相矛盾。

2.恢复原状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恢复原状请求权产生于因对物进行妨害造成物之性状改变的情形,此时物权人应积极为恢复原状之请求,否则妨害人及社会公众将认为物权人已认可物之现有状况而不愿恢复其原有性状。在物权人怠于行使恢复原状请求权的状态经过一定期间后,若突然主张恢复原状,将打破社会公众认可的物之现有状况,危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故应适用诉讼时效。

3.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原因在于:1)如适用于诉讼时效,则一旦时效经过,对物权的妨害或妨害危险将不能排除,这严重影响物权功能发挥。2)对物权的妨害或妨害危险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无从确定诉讼时效起算点。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与妨害或妨害危险并存,受妨害或妨害危险的权利人得随时请求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

(三)知识产权请求权

知识产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存在争论,笔者认为知识产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原因在于:1)损害赔偿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法律不会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不采取保护措施,则丧失请求法律救济的权利。2)停止侵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权利人对经过诉讼时效的侵权行为不予追究,只是对该行为的默认,不等于对新的、扩大的、继续的侵权行为的默认,否则对权利人明显不公。

(四)身份权请求权

基于身份关系发生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因其与生存权息息相关,属基本人权,若不支付抚养、赡养等费用往往会使对方生活没有保障,适用诉讼时效则会有害于基本人权。同时这类请求权与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密切相连,且与身份关系相伴始终,所以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五)人格权请求权

人格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以其是否带有财产性利益为标准,只要请求权本身带有财产性,就应该适用诉讼时效。

参考文献:

[1]尹田.我国诉讼时效之立法模式评价.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5).2010[2]张光全.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的探讨.商场现代化.(1)2010.[3]张家勇.诉讼时效制度的利益结构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2009.

文在此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关键词

作者简介:李炎新,长江大学政法学院。中图分类号:D925

一、我国立法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规定及不足

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物权法》在其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第244条规定“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可看出我国立法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规定不统一,包括民事权利、权利及请求权。笔者认为并非所有权利都适用诉讼时效,只有请求权才适用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

民事权利按照行使方式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1)支配权凭权利人单方意思即可实现,而诉讼时效目的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支配权行使与否、何时行使,均无碍社会经济秩序,无需适用诉讼时效。(2)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可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一般适用除斥期间,期间经过则权利消灭,无需适用诉讼时效。(3)抗辩权指权利人对抗相对人请求权的权利,附随于请求权,得随请求权行使而行使,不因时间经过而消灭,无需适用诉讼时效。

请求权是权利人请求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其内容是请求义务人给付,效力具有非排他性,其特征决定了其行使须义务人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因此,其行使关乎他人利益,如权利人长期不行使权利,则与义务人之间的关系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将影响他人利益及交易秩序,故要求适用诉讼时效。

三、诉讼时效具体适用范围(一)债权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是基于债权而产生的请求权。因债权欠缺公示性,若债权人长期怠于行使权利,外界难以知晓当事人间真实权利义务状态,影响法律关系稳定。从诉讼时效消除法律关系不安定因素,稳定经济秩序目的考虑,债权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制约,以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二)物权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1)否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2)肯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3)折衷说,认为部分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部分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笔者认为应根据物上请求权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物权请求权依他人对物之侵害而发生,因他人对物之侵夺发生返还原物请求权;因他人对物之妨害发生恢复原状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和预防妨害请求权。

1.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已登记财产的返还

143

2011・03

◆司法天地

论诉讼时效适用范围

李炎新

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指诉讼时效适用的权利类型,确定诉讼时效适用范围,对立法和司法实践具有重大意义,本诉讼时效

民事权利

请求权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1)03-143-01

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因为:1)已登记财产权属具有稳定

性,不会因他人侵夺而发生改变,无需适用诉讼时效。2)诉讼时效制度设立具有避免因历时久远,证据灭失给法院审判认定事实造成障碍的目的,但已登记财产不存在此问题。(2)未登记财产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亦不适用诉讼时效。因为:1)如适用诉讼时效,则一旦时效经过,所有权将名实不符:所有人虽有所有权之名而不占有所有物,无法对所有物进行使用、收益和处分;占有人虽占有物而不享有所有权,其使用、收益、处分权不受法律保护。双方均不可能积极为收益和负担,更难期望其对物为改良、增值行为,对社会经济不利。2)若适用诉讼时效,因物之基础性权利不完整,将严重妨碍物的流通,与诉讼时效稳定法律关系的初衷相矛盾。

2.恢复原状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恢复原状请求权产生于因对物进行妨害造成物之性状改变的情形,此时物权人应积极为恢复原状之请求,否则妨害人及社会公众将认为物权人已认可物之现有状况而不愿恢复其原有性状。在物权人怠于行使恢复原状请求权的状态经过一定期间后,若突然主张恢复原状,将打破社会公众认可的物之现有状况,危及社会秩序的稳定,故应适用诉讼时效。

3.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原因在于:1)如适用于诉讼时效,则一旦时效经过,对物权的妨害或妨害危险将不能排除,这严重影响物权功能发挥。2)对物权的妨害或妨害危险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无从确定诉讼时效起算点。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与妨害或妨害危险并存,受妨害或妨害危险的权利人得随时请求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

(三)知识产权请求权

知识产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存在争论,笔者认为知识产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原因在于:1)损害赔偿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法律不会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权利人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而不采取保护措施,则丧失请求法律救济的权利。2)停止侵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权利人对经过诉讼时效的侵权行为不予追究,只是对该行为的默认,不等于对新的、扩大的、继续的侵权行为的默认,否则对权利人明显不公。

(四)身份权请求权

基于身份关系发生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因其与生存权息息相关,属基本人权,若不支付抚养、赡养等费用往往会使对方生活没有保障,适用诉讼时效则会有害于基本人权。同时这类请求权与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密切相连,且与身份关系相伴始终,所以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五)人格权请求权

人格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应以其是否带有财产性利益为标准,只要请求权本身带有财产性,就应该适用诉讼时效。

参考文献:

[1]尹田.我国诉讼时效之立法模式评价.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5).2010[2]张光全.诉讼时效适用问题的探讨.商场现代化.(1)2010.[3]张家勇.诉讼时效制度的利益结构分析.社会科学研究.(2)2009.

文在此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进行了简要的探讨。关键词

作者简介:李炎新,长江大学政法学院。中图分类号:D925

一、我国立法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规定及不足

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物权法》在其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该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第244条规定“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

可看出我国立法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规定不统一,包括民事权利、权利及请求权。笔者认为并非所有权利都适用诉讼时效,只有请求权才适用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

民事权利按照行使方式可分为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1)支配权凭权利人单方意思即可实现,而诉讼时效目的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维护稳定社会经济秩序,支配权行使与否、何时行使,均无碍社会经济秩序,无需适用诉讼时效。(2)形成权是依权利人单方意思表示可使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权利。一般适用除斥期间,期间经过则权利消灭,无需适用诉讼时效。(3)抗辩权指权利人对抗相对人请求权的权利,附随于请求权,得随请求权行使而行使,不因时间经过而消灭,无需适用诉讼时效。

请求权是权利人请求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其内容是请求义务人给付,效力具有非排他性,其特征决定了其行使须义务人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因此,其行使关乎他人利益,如权利人长期不行使权利,则与义务人之间的关系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将影响他人利益及交易秩序,故要求适用诉讼时效。

三、诉讼时效具体适用范围(一)债权请求权

债权请求权是基于债权而产生的请求权。因债权欠缺公示性,若债权人长期怠于行使权利,外界难以知晓当事人间真实权利义务状态,影响法律关系稳定。从诉讼时效消除法律关系不安定因素,稳定经济秩序目的考虑,债权请求权应受诉讼时效制约,以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

(二)物权请求权

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存在争议。主要有三种观点。(1)否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2)肯定说,认为物权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3)折衷说,认为部分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部分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

笔者认为应根据物上请求权具体内容进行分析。物权请求权依他人对物之侵害而发生,因他人对物之侵夺发生返还原物请求权;因他人对物之妨害发生恢复原状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和预防妨害请求权。

1.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已登记财产的返还

143


相关内容

  • 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 论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 作者:尹田 出处:中国民商法律网 日期:2011年8月31日 一.既有理论及其批评 既有理论认为,消灭时效的客体即消灭时效适用的权利的范围,而各国消灭时效的客体可归纳为四类,即:(1)诉权(<法国民法典>第2262条.<苏俄民法典>第44条);(2)债权 ...

  •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 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 发布时间:2009-06-26 10:24:48 ----诉讼时效适用范围再探讨 ■北京办公室 王 平 刘亚莉 [摘要]随着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出台,债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适用问题已经明确化和清晰化,然而物权请求权是否适用于诉讼 ...

  • 论无效合同与诉讼时效的适用
  • $ ++++++++++++++++++++++++++++++++ 第$'卷+第$期/0123456789:2492$ ・观点回应・ 论无效合同与诉讼时效的适用 杨少南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 摘+要:由于现行立法没有对无效合同是否适用诉讼时效的问题予以明确规定,造成理论和实务中常常认识不一.应 ...

  • 诉讼时效解释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 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 的规定 (法释„2008‟11号) 2008年8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50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法律关于诉讼时效制度的规定,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

  • 研究 | 超过最长诉讼时效的债权保护方法研究
  • 诉讼时效可以分为一般诉讼时效.特别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1]最长诉讼时效是指当事人请求法院保护的最长时限,是"不适用时效中止.中断规定的时效期间"[2].最长诉讼时效制度是对民事法律关系当事人之间利益的平衡,也是对稳定社会关系的保护. 本文拟梳理我国现行法律关于最长诉讼时效的 ...

  • 无效合同财产返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 无效合同财产返还请求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作者: 周洪生 发布时间: 2004-09-20 11:48:42 AD IN PAGE 一.案情: 原告某多种经营公司自1993年起多次向从事兽药经营的个体户张某供应兽药,张某分别向某多经公司出具欠条,并支付了部分款项,至2003年4月,张某尚欠多经公司兽药 ...

  • 浅析确认合同无效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 浅析确认合同无效是否受诉讼时效限制 "请求法院确认合同无效的权利"属于间接形成权,因诉讼时效只适用于请求权,不适用于形成权,故不适用诉讼时效相关规定.总而言之,确认合同无效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一.问题提出 2001年3月,被告某村委会对其境内部分路段旁的杨树及土地经营权进行拍卖, ...

  • 探析我国行政诉讼和解制度
  • [摘 要]虽然当前我国<行政诉讼法>明确规定我国行政诉讼案件不适用调解,但协商解决纠纷.实行诉讼和解在保证纠纷解决的有效性,减轻法院诉讼压力,以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的意义不容置否.行政诉讼和解并非不可行,而是需要一定的案件范围内才能适用.本文将具体探讨行政诉讼和 ...

  • 天同码03:特殊债权的诉讼时效法律适用12项裁判规则
  • 天同码03:特殊债权的诉讼时效法律适用12项裁判 规则 1.不当得利请求权诉讼时效应自知晓该事实之日起算 --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应从当事人知道或应知道相对人占有其财产无合法根据即不当得利事实时起算. 2.未明确经营主体的国有资金借贷合同诉讼时效起算 --以未明确授权主体进行经营的国有资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