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贫2

光伏扶贫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资源需求矛盾的演变,现代社会面临着以能源和水等为主的资源紧张局面。21世纪以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号角已经吹响,全世界都在寻找“第三次革命”的突破口。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编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预言,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很有可能化解人类面临的资源困境,甚至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太阳能光伏产业(特别是分布式光伏)以其对于能源消费颠覆性的变革而进入各国的视野,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却不甚理想。继一系列的光伏扶持政策后,2013年,合肥创造性地提出将扶贫开发与光伏应用有效结合,实施了光伏扶贫下乡工程,光伏扶贫工程充分利用农村贫困户的屋顶资源,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探索出一条既能够解决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解困,又能带动光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对于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而言,也是走出了很务实的一步。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扶贫办正在探讨光伏扶贫的具体操作办法,以期在全国示范推广。

光伏扶贫的益处多

光伏产业近几年才开始走进我国大众视野,以往光伏电站大多建在广阔无人的沙漠中,或是设在绵延成片的工厂厂房或大型公共建筑上,2012年我国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光伏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从2年的发展来看,“大型分布式”、示范分布式、“企业分布式”、“投资分布式”光伏项目比较普遍,而“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却并不多,主要受制于资源、资金、电网、观念的因素影响。

在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存在大量可利用的土地,因此主要发展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而在东部地区人口密、可利用土地少,主要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对于分布式光伏最为重要的屋顶资源而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但我国农村地区在建设资金、用电需求、电网结构、思想观念、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使得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推进中遇到了一些瓶颈。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建造光伏电站,让他们用电不花钱,还多一份稳定收益,不仅改变了我国扶贫的开发模式,同时对分布式光伏的开发也是一种示范作用。

2013年,合肥市按照“政府推动、专项投入、农户自愿、收益全留、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市、县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在全市选择100户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村“三无”贫困户,免费帮助建设单体装机规模为3kW的小型户用家庭分布式电站,项目产权和发电收益全部归贫困农户所有。简单测算以及实际实施的经验看,每户年均收益可达3000元左右,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来说,是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也是摆脱贫困的另一保障。

光伏电站的建设不仅能为贫困户带来稳定的家庭收入,在我国资源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也能为环境减负,同时也是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据统计,一个3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时间内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2.3吨、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因此,光伏扶贫是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契合了民生发展的需求。

农村分布式光伏前景广

光伏扶贫的项目首先是能够解决贫困户用电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增收,此外,这些扶贫光伏项目在农村地区就是一个示范,有可能带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广大农民对光伏政策、光伏技术等方面都还不了解,光伏扶贫项目的落地对本地区的农民一方面是一种科普行为,另外也可能起到一种引领作用。特别是《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06号)下发后,渔光互补、光伏大棚等光伏项目也在国家鼓励和补贴的范围,并且可以两种电价任选其一,对于目前我国发展势头良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是一个很大的吸引。

随着各项政策的积极推进,如农村分布式光伏全面铺开,则可能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一方面,农民用自身屋顶资源、空闲土地、农业设施等建设光伏电站,不仅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使得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随着

电力供应的充裕,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加,农民用电的积极性将会增强,将会促进各类家电,如电饭锅、空调、冰箱、电水壶等的消费。

此外,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处于电网末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一些地区为了保障城市电力供应,存在断电、限电问题。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将有力保障电力供应,使得农民用电更加充裕和稳定。而良好的电力保障将会促进农民的电力消费,减少生物能源——柴薪等的使用,从而改变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而保护了生态环境。

农村光伏市场的全面开启,将会改变光伏的营销和服务模式,单户购买的设备量有限,以前的规模化服务可能不再适用,服务站、加盟、分销等方式将会兴起,以后,光伏组件将会像现在的太阳能能热水器那样销售。此外由于农民整体技能和水平有限,模块或是未来光伏电站建设的一大趋势,光伏各组件和设备将会按照模块化组装,上门服务、点对点的服务也是未来农村市场的另一趋势。农村地区的分散化、小规模化的发展对光伏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遇与挑战并存

农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各种问题也比较突出,如电网结构、投资资金、消纳能力等,需要有序推进、逐步发展,制定比较合理的发展计划。在农村地区首要问题是电网结构,前几年我国进行大面积的电网改造,很多地区的农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区存在电网输入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因此,未来在适度发展农村分布式光伏的同时,应有序推进农网改造,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可探索村镇为单元,进行农村区域电网改造,建立微网系统,实现本地消纳,这样既保障了电力供应,又不需要因电力输入建设或大规模改造输电线路,从而节约了电网方面的投资。此外,农村单户分布式光伏存在容量小、发用电时间倒置、家庭自身消纳不足、不稳定等问题,周边消纳需求和能力相当,应鼓励农民建设小型储能系统的,合理调节电力的输出,从而有利于保障农村电网的稳定。

资金是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重要制约瓶颈,农民投资数万元投资未来25年收益的项目,不论是意识还是能力上都不太现实,因此,需要多种手段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光伏扶贫只能正对少数农民,应探索更多的途径,如分期付款、电费抵押、企业共建等方式。另外,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搬迁、危房改造等可能影响到光伏电持续性。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来规避风险,如在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需要融资的项目应该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审查手段。

整体来看,农村分布式光伏前景广阔,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模式。光伏扶贫是既是探索也是创新,是一个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村分布式光伏的融资模式、电力供应方案,从而推动分布式在农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必将改变农村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农民意识,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甚至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模式与结构的转变。新的农村改变城市的时代也许即将达到,杰里米里夫金描述的未来世界或许从中国农村开始,从合肥的光伏扶贫起步,我们拭目以待!

光伏扶贫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的进步,资源需求矛盾的演变,现代社会面临着以能源和水等为主的资源紧张局面。21世纪以来,第一、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成果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号角已经吹响,全世界都在寻找“第三次革命”的突破口。杰里米?里夫金在其编著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一书中预言,互联网与可再生能源相结合很有可能化解人类面临的资源困境,甚至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模式。太阳能光伏产业(特别是分布式光伏)以其对于能源消费颠覆性的变革而进入各国的视野,成为各国竞相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动光伏产业发展,但受种种因素的制约,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却不甚理想。继一系列的光伏扶持政策后,2013年,合肥创造性地提出将扶贫开发与光伏应用有效结合,实施了光伏扶贫下乡工程,光伏扶贫工程充分利用农村贫困户的屋顶资源,建设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现了扶贫开发由“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探索出一条既能够解决农村贫困家庭脱贫解困,又能带动光伏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同时,对于我国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而言,也是走出了很务实的一步。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国务院扶贫办正在探讨光伏扶贫的具体操作办法,以期在全国示范推广。

光伏扶贫的益处多

光伏产业近几年才开始走进我国大众视野,以往光伏电站大多建在广阔无人的沙漠中,或是设在绵延成片的工厂厂房或大型公共建筑上,2012年我国大力推动分布式光伏的发展,光伏逐步进入寻常百姓家,但从2年的发展来看,“大型分布式”、示范分布式、“企业分布式”、“投资分布式”光伏项目比较普遍,而“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却并不多,主要受制于资源、资金、电网、观念的因素影响。

在我国西北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存在大量可利用的土地,因此主要发展大型地面光伏电站,而在东部地区人口密、可利用土地少,主要发展分布式光伏电站。对于分布式光伏最为重要的屋顶资源而言,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广大的农村,但我国农村地区在建设资金、用电需求、电网结构、思想观念、技术水平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的不足,因此使得我国分布式光伏项目推进中遇到了一些瓶颈。用扶贫资金为贫困户建造光伏电站,让他们用电不花钱,还多一份稳定收益,不仅改变了我国扶贫的开发模式,同时对分布式光伏的开发也是一种示范作用。

2013年,合肥市按照“政府推动、专项投入、农户自愿、收益全留、试点示范、逐步推开”的工作思路,市、县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300万元,在全市选择100户无劳力、无资源、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村“三无”贫困户,免费帮助建设单体装机规模为3kW的小型户用家庭分布式电站,项目产权和发电收益全部归贫困农户所有。简单测算以及实际实施的经验看,每户年均收益可达3000元左右,对于一个农村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来说,是家庭收入的重要补充,也是摆脱贫困的另一保障。

光伏电站的建设不仅能为贫困户带来稳定的家庭收入,在我国资源与环境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也能为环境减负,同时也是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据统计,一个3kW的分布式光伏电站,与相同装机规模的火电站相比,25年时间内可节约标准煤约23.6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42.3吨、二氧化硫2.11吨,氮氧化物1.06吨。因此,光伏扶贫是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走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契合了民生发展的需求。

农村分布式光伏前景广

光伏扶贫的项目首先是能够解决贫困户用电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增收,此外,这些扶贫光伏项目在农村地区就是一个示范,有可能带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目前,广大农民对光伏政策、光伏技术等方面都还不了解,光伏扶贫项目的落地对本地区的农民一方面是一种科普行为,另外也可能起到一种引领作用。特别是《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能新能[2014]406号)下发后,渔光互补、光伏大棚等光伏项目也在国家鼓励和补贴的范围,并且可以两种电价任选其一,对于目前我国发展势头良好的农业产业化项目是一个很大的吸引。

随着各项政策的积极推进,如农村分布式光伏全面铺开,则可能改变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和消费水平。一方面,农民用自身屋顶资源、空闲土地、农业设施等建设光伏电站,不仅提供了稳定的收入,使得农村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另一方面,随着

电力供应的充裕,以及经济实力的增加,农民用电的积极性将会增强,将会促进各类家电,如电饭锅、空调、冰箱、电水壶等的消费。

此外,目前我国很多农村地区处于电网末端,电力供应能力不足,一些地区为了保障城市电力供应,存在断电、限电问题。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建设将有力保障电力供应,使得农民用电更加充裕和稳定。而良好的电力保障将会促进农民的电力消费,减少生物能源——柴薪等的使用,从而改变农村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而保护了生态环境。

农村光伏市场的全面开启,将会改变光伏的营销和服务模式,单户购买的设备量有限,以前的规模化服务可能不再适用,服务站、加盟、分销等方式将会兴起,以后,光伏组件将会像现在的太阳能能热水器那样销售。此外由于农民整体技能和水平有限,模块或是未来光伏电站建设的一大趋势,光伏各组件和设备将会按照模块化组装,上门服务、点对点的服务也是未来农村市场的另一趋势。农村地区的分散化、小规模化的发展对光伏产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机遇与挑战并存

农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各种问题也比较突出,如电网结构、投资资金、消纳能力等,需要有序推进、逐步发展,制定比较合理的发展计划。在农村地区首要问题是电网结构,前几年我国进行大面积的电网改造,很多地区的农网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一些地区存在电网输入能力不足的问题,导致电力供应不足。因此,未来在适度发展农村分布式光伏的同时,应有序推进农网改造,特别是一些农村地区可探索村镇为单元,进行农村区域电网改造,建立微网系统,实现本地消纳,这样既保障了电力供应,又不需要因电力输入建设或大规模改造输电线路,从而节约了电网方面的投资。此外,农村单户分布式光伏存在容量小、发用电时间倒置、家庭自身消纳不足、不稳定等问题,周边消纳需求和能力相当,应鼓励农民建设小型储能系统的,合理调节电力的输出,从而有利于保障农村电网的稳定。

资金是农村分布式光伏发展重要制约瓶颈,农民投资数万元投资未来25年收益的项目,不论是意识还是能力上都不太现实,因此,需要多种手段帮助农民解决资金问题,光伏扶贫只能正对少数农民,应探索更多的途径,如分期付款、电费抵押、企业共建等方式。另外,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人口市民化转移、搬迁、危房改造等可能影响到光伏电持续性。因此,需要建立合理的机制来规避风险,如在农村地区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需要融资的项目应该建立严格的准入制度和审查手段。

整体来看,农村分布式光伏前景广阔,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模式。光伏扶贫是既是探索也是创新,是一个开始,未来将有更多的农村分布式光伏的融资模式、电力供应方案,从而推动分布式在农村发展。分布式光伏必将改变农村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模式,转变农民意识,有效促进我国农村甚至全社会的能源消费模式与结构的转变。新的农村改变城市的时代也许即将达到,杰里米里夫金描述的未来世界或许从中国农村开始,从合肥的光伏扶贫起步,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内容

  • 2015年各地光伏扶贫政策盘点
  • 2015-11-10 国家 文件:关于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工作方案 2014年10月11日,国家能源局.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光伏 扶贫工程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决定利用6年时间组织实施光伏扶贫工程.安徽.宁夏.山西.河北.甘肃.青海的30个县开 ...

  • 光伏项目实施方案
  • 篇一:鲁山县光伏实施方案 第一 部分 总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明的进步,人类对生态环境.衣食住行的要求愈来愈高,而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 速发展,能源诸如石油.煤炭之类需求不断增加,由此产生的有害 物质污染也越来越 多.污染已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瓶颈,治理污染已是当务之急. 能源是社会和经济 发展或不 ...

  • 2017年光伏扶贫项目实施运营方案
  • 光伏扶贫项目实施方案 依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 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能源局 国家开发银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关于实施光伏发电扶贫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16]621号).<国家能源局综合司 国务院扶贫办行政人事司关于印发光伏扶贫实施方案编制大纲的通知>(国 ...

  • 光伏扶贫要绕过哪些坑
  • 光伏扶贫要绕过哪些坑 光伏扶贫作为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在具体实施中效果怎么样?电站的质量发电效率能够得到保障吗?是否真的如大家所说的那样可以长期稳定的保障贫困户的收益呢?且听交谷太阳能的小编为你分析一下. 光伏扶贫工作的开展无疑离不开企业的积极参与!但是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企业是为盈利为目的存在 ...

  • 光伏扶贫实施方案
  • 光伏扶贫主要是在住房屋顶和农业大棚上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自发自用.多余上网".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关于光伏扶贫的实施方案范本,欢迎阅读参考. XX县光伏扶贫实施方案一 为增加贫困村集体及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建立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光伏扶贫的产业带动作用和社会综合效益,结合 ...

  • XX乡贫困户光伏发电合同书
  • XXXXXX乡贫困户光伏发电合同书 甲方:XXXXXX乡村村民: 身份证号码:(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XXX中核索能光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乙方) 丙方:XXXXXX乡村村民委员会(以下简称丙方)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扶贫开发指示精神,实施精准扶贫,创新扶贫模式,充分发挥扶贫资金的作用,促进贫困户增收脱 ...

  • 各省光伏十三五规划汇总:总规模将超130GW
  • 5月10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关于报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规划年度建设规模方案的通知>,要求各省报送2017~2020年的可再生能源年度建设规模,确定下来后将严格按照规划执行,不能超出规模! 那根据各省自己的规划,2017~2020年的装机规模到底有多少呢?本 ...

  • 移动式光伏电源技术研究与应用
  • 摘要: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以其独特的优点,适合用在一些特殊地区,如偏远山区.牧区.沙漠地区.岛屿以及野外作业场合,但现有的光伏发电设备不便于移动和转场使用,不能很好地满足上述场合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问题,文章进行了移动光伏发电技术研究和相关产品的开发,阐述了在这一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相关应用. 关键词 ...

  • 浙江天台花市新能源 关于推进天台县光伏发电项目的报告
  • 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绿色发展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全球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导航标已然转向低碳经济,太阳能光伏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重点发展太阳能热利用和光伏光热发电.生物质能等.大力开发利用可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