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强项令_教案

26. 强项令

教学目标

1.学习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和品质。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教会文言字词的集纳梳理,引导学生从上下文和课本注释着手揣摩字词的意

思,并逐步积累文言词语:特征、数、格杀、被、谢、顿、悉、卒、妻子。

4.引导学生用现代法制的眼光,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帮助学生树立

现代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文言词句的分析、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秉公执法者的故事,他就是强项令——董宣。请同学根据预习,复述这个故事。

二、简介范晔及其《后汉书》

方法: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介绍相关知识;重点知识当堂记忆。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给下列字注音(出示幻灯片):

晔、圉、骖乘、敕、垂、袍、斛、绶、臧

2.教师范读课文。读时,要求学生注意句读。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4人一组,找出相关内容:人物(含身份)、地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小组交流。

四、把握文章内容

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讨论后明确:

故事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

死不从。

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文章的中心是突出表现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五、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1.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特征、数、乃、谢

特征:特例征召。 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乃:才。 谢:认错。 重点句子:欲何言?(想要说什么?)

将何以理天下乎?(将凭借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2.学生理读。请学生边读边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①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匿、得、及、格杀、即、乞、纵、楹、被、

谢、强、顿、据、臧、敕、悉、班、卒、临视、敝、葬。

②说出下列词语古今不同的含义:

特征:特例征召(古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今义)。 妻子:妻子儿女(古义);专指男子的配偶(今义)。

③整理文中虚词“以”“之”的意思。

以刀画地 (用)

将何以理天下乎 (拿、凭)

宣悉以班诸吏 (把)

葬以大夫礼 (按照)

大言数主之失 (的)

欲箠杀之 (代词,指代董宣)

死乃知之 (代词,指代董宣的廉洁)

3.学生两人一组,读熟并互相提示记住上述词语的意思。

4.教师提示重点句子,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翻译。如: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第二课时

一、探究鉴赏

1.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有什么看法?

(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古代封建社会和现在文明社会“法”与“执法”的不同,他们根据自己了解的程度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2.本文第一段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

困的景状,这两段内容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是正面写董宣;第二段是侧面写,表现了他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

使董宣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二、想象创新

根据设定的情境,合理想象故事的高潮部分,自编自演课本剧,要求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逼真。

情境——地点:宫殿

人物:光武帝、董宣、湖阳公主、太监

三、拓展延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蜀大姓王齐雄坐杀人除名。齐雄,太后姻家,未更赦,复官。(蔡)齐

⑤⑥①②③④曰:“果如此,法挠矣?”明日,入奏事曰:“齐雄恃事杀人,不死,又亟授

以官,是以恩废法也。”帝曰:“降一等与官可乎?”齐曰:“以恩废法,如朝廷何!”帝勉从之,乃抵齐雄罪。

(选自《宋史·蔡齐传》)

【注释】

①坐:犯罪。②除名:此指免除原有官职。③更:经过。④蔡齐:字子思,洛阳人。宋仁宗时官至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⑤挠:屈服。⑥亟:立即。⑦与:⑧⑨⑩⑦

给。⑧如……何:把……怎样。⑨勉:勉强。⑩乃:就,于是。

1.翻译下列句子。

果如此,法挠矣?

以恩废法,如朝廷何!

帝勉从之,乃抵齐雄罪。

2.简要说出短文中的蔡齐和课文中的董宣在执法上的共同点。(不畏权贵,

秉公执法)

26. 强项令

教学目标

1.学习董宣秉公执法,不畏权贵的性格和品质。

2.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3.教会文言字词的集纳梳理,引导学生从上下文和课本注释着手揣摩字词的意

思,并逐步积累文言词语:特征、数、格杀、被、谢、顿、悉、卒、妻子。

4.引导学生用现代法制的眼光,分析董宣“格杀”家奴的是非,帮助学生树立

现代法制观念。

教学重点

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分析人物的性格品质。

教学难点

对文中重点文言词句的分析、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讲一个秉公执法者的故事,他就是强项令——董宣。请同学根据预习,复述这个故事。

二、简介范晔及其《后汉书》

方法:学生读注释①;教师补充介绍相关知识;重点知识当堂记忆。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给下列字注音(出示幻灯片):

晔、圉、骖乘、敕、垂、袍、斛、绶、臧

2.教师范读课文。读时,要求学生注意句读。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4人一组,找出相关内容:人物(含身份)、地点、

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小组交流。

四、把握文章内容

本文重点记叙了董宣的一件事,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突出了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讨论后明确:

故事起因:湖阳公主的家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发展:董宣找准机会,“格杀”家奴。

高潮:公主告状,董宣痛陈杀奴的理由;光武帝命董宣向公主谢罪,董宣宁

死不从。

结局:光武帝明白个中道理,重赏董宣。

文章的中心是突出表现他不畏权贵、秉公执法的精神。

五、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1.教师点拨。

重点词语:特征、数、乃、谢

特征:特例征召。 数:列举罪状或过失。 乃:才。 谢:认错。 重点句子:欲何言?(想要说什么?)

将何以理天下乎?(将凭借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2.学生理读。请学生边读边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梳理。

①根据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匿、得、及、格杀、即、乞、纵、楹、被、

谢、强、顿、据、臧、敕、悉、班、卒、临视、敝、葬。

②说出下列词语古今不同的含义:

特征:特例征召(古义);可以作为事物特点的征象、标志等(今义)。 妻子:妻子儿女(古义);专指男子的配偶(今义)。

③整理文中虚词“以”“之”的意思。

以刀画地 (用)

将何以理天下乎 (拿、凭)

宣悉以班诸吏 (把)

葬以大夫礼 (按照)

大言数主之失 (的)

欲箠杀之 (代词,指代董宣)

死乃知之 (代词,指代董宣的廉洁)

3.学生两人一组,读熟并互相提示记住上述词语的意思。

4.教师提示重点句子,要求学生对照课文注释翻译。如:

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

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

第二课时

一、探究鉴赏

1.董宣未经审判,“格杀”湖阳公主家奴,你有什么看法?

(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古代封建社会和现在文明社会“法”与“执法”的不同,他们根据自己了解的程度讨论,言之成理即可。)

2.本文第一段记叙了“董宣执法”的故事,第二段记叙董宣去世后家中贫

困的景状,这两段内容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第一段是正面写董宣;第二段是侧面写,表现了他廉洁奉公的优秀品质,

使董宣这一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二、想象创新

根据设定的情境,合理想象故事的高潮部分,自编自演课本剧,要求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逼真。

情境——地点:宫殿

人物:光武帝、董宣、湖阳公主、太监

三、拓展延伸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蜀大姓王齐雄坐杀人除名。齐雄,太后姻家,未更赦,复官。(蔡)齐

⑤⑥①②③④曰:“果如此,法挠矣?”明日,入奏事曰:“齐雄恃事杀人,不死,又亟授

以官,是以恩废法也。”帝曰:“降一等与官可乎?”齐曰:“以恩废法,如朝廷何!”帝勉从之,乃抵齐雄罪。

(选自《宋史·蔡齐传》)

【注释】

①坐:犯罪。②除名:此指免除原有官职。③更:经过。④蔡齐:字子思,洛阳人。宋仁宗时官至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⑤挠:屈服。⑥亟:立即。⑦与:⑧⑨⑩⑦

给。⑧如……何:把……怎样。⑨勉:勉强。⑩乃:就,于是。

1.翻译下列句子。

果如此,法挠矣?

以恩废法,如朝廷何!

帝勉从之,乃抵齐雄罪。

2.简要说出短文中的蔡齐和课文中的董宣在执法上的共同点。(不畏权贵,

秉公执法)


相关内容

  • 强项令教案
  • 篇一:<强项令>教学设计 <强项令>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董宣德的故事,及作者范晔的文学常识:利用课文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古文中一词多义的现象. 2.理清人物所经历事件的过程,学习用人物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 ...

  • [强项令]
  • <强项令>教案 龙台中学初一语文组 徐明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字音词义,积累文言实词和虚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董宣人物性格,学习正面和侧面相结合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公正.廉 ...

  • 工作总结强项
  • 篇一:我的优势与强项有那些 我的优势与强项有那些? 答:1.能够独立完成门类产品的设计. 2.对市场的需求比较了解,了解用户的习惯和国内同行的动态. 3.对同行业产品的优缺点较为了解,比较喜欢走出去,随时关注行业新产品的动向. 4.有多年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经验. 5.对产品的加工工艺及加工设备熟悉 ...

  • 难忘的启蒙 教案.说课稿
  • <难忘的启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启蒙老师的美好品质.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尊敬师长的思想感情,教育学生要勤勉,做一个正直.诚实的人. 教学重难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唤起学生对美好的小学生活的回忆. 教学课时: ...

  • 高中班会教案:主题班会课课例:我很重要
  • 教育背景:班上同学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自信心不足.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自尊.自信,教育他们热爱生命.欣赏生命. 2.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培养学生自尊.自信.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教学方法: 1.展示投影. 2 ...

  • 初三开学第一课教案
  • 初三开学第一课班会教案 怀着梦想前进 寿阳四中 119班 一.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明确初三学习现状和中考考情况,了解老师,增进师生情感,和谐课堂氛围. 2.明确初三各科学习的方法和基本要求,充分做好学习准备. 3.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培养学习的热情,树立学习的信心,怀着梦想开始前进. 二.学习重点 ...

  • 学前教育实习报告
  •   一、实习的目的与要求   安排教学实习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学校与社会的沟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以便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主动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运用和检验教学成果。运用教学成 ...

  • 英语教师面试及试讲参考
  • 应聘英语教师面试的几点建议 现在英语专业毕业生不那么吃香了,到大.中学校就业也需要认真准备面试.以下是根据实际经验提出的几点建议,希望对明年毕业的学生有些帮助. 1.别拿着书本或教案.每人20分钟左右,有Self-introduction, 有课文讲解,有主题发挥,有回答问题.所以,课文讲解也就10 ...

  • 浅析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 浅析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 [摘要]如何构建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每位教师不断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看法.怎样去做才能使课堂高效,这也是我们每位教师永恒的追求.对高效课堂的教学提高策略进行探讨.正确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学习兴趣是高效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