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与促进策略。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兴趣、活动广泛
2、有较强的责任心
3、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融洽
4、情绪上有安全感
5、有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
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呢?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会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1、面对失败,坦然处置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很多,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2、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有时也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Q。比如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通报批评甚至处分。对此班主任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学生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3、多一些积极情绪,及时排解情绪消极情绪。
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反过来不仅是不尊重教师,不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哭一场,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在QQ上跟朋友聊聊天写写日记。“身”方面如:参加剧烈的体力劳动,或到歌厅纵情高歌一曲,或与亲友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4、保持心灵的宁静。干着自己的工作去跟人家比生活,这容易使我们的心态或心理失衡。如拿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拿自己的待遇与人家的收入比较;拿自己的生活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这样一
比,一些教师的心理常常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冤气、憋气、恼火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有时也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境界。
5、善待自己,快乐生活。快乐不快乐常常取决于自己有没有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取决于对待问题的取舍方式。任何时候都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要刻意对自己要求太高。
6、学会满足,去除贪欲。
教师可以试着在学校之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建立个人博客等等,使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
7、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充实自己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应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
8、多结交朋友,保持良好的师生、同事、干群关系
建立一种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学校管理改革中的重要任务。重视人际间多种交往,提高弹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若想搞好人际关系,除了多用心思去了解别人的需求外,不妨坦诚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吝啬对别人的欣赏,或注意把感激的心情即使传达给对方。
教师懂得每一件事都可能有多方面的看法与不同的做法,遇事应善于运用弹性的处理方式,使事情得到更圆满的解决。
教师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志与促进策略。 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要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那么,教师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怎样的呢?概括起来有六个方面。
1、兴趣、活动广泛
2、有较强的责任心
3、与他人及社会的关系融洽
4、情绪上有安全感
5、有较高的自信心和接受现实生活挑战的欲望
6、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那么,怎么样才能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呢?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会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呢?
1、面对失败,坦然处置
自我维护心理健康的能力很多,而教师对失败的看法是自我维护心理健康能力的中心因素。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错,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经历,关键是看怎么去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失败。如果能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失败就是成功之母。而且能减少压力和焦虑的来源,更有利于自身的心理健康。事实上,正是因为他能接受这些失败,并从中总结经验,才有如此大的心理能量来勇敢面对失败。
2、教师也要学会换位思考。
教师有时也可以改变思维方式,换个角度考虑问题,也可以说是适时当一下阿Q。比如许多教师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班上某个学生的品行不良而受到了学校的通报批评甚至处分。对此班主任不必因此而过分内疚自责,正如教育心理学者张春兴所言,有些学生问题的“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恶化于社会”,学生的问题并非仅仅是教育失当那么简单的事,而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教师只要尽到了责任,就可以问心无愧。
3、多一些积极情绪,及时排解情绪消极情绪。
教师在学生面前应控制自己的消极情绪,不把挫折感带进教室,更不要发泄在学生身上。如果教师是因为自己遇到了挫折而烦躁,并且因此而斥责学生,学生们反过来不仅是不尊重教师,不听教师的话,还可能会报复教师。
如果不良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适当的宣泄,容易造成心身的紧张状态。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或强度过高,还可能造成心身疾病。因此,教师也应该选择合适时候、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情绪的宣泄可以从“身”、“心”两个方面着手。“心”方面如:在适当的环境下哭一场,对亲近和信任的朋友或亲人倾诉衷肠,在QQ上跟朋友聊聊天写写日记。“身”方面如:参加剧烈的体力劳动,或到歌厅纵情高歌一曲,或与亲友逛逛街买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等等。还可以出门旅游,在大自然中使自己的情操得到陶冶。
4、保持心灵的宁静。干着自己的工作去跟人家比生活,这容易使我们的心态或心理失衡。如拿自己的付出与收获比较;拿自己的待遇与人家的收入比较;拿自己的生活与周围的同事、朋友进行比较。这样一
比,一些教师的心理常常不平衡,时间长了,就容易产生冤气、憋气、恼火等。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这就需要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时候要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有时候要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有时也要学会放弃,保持心理的平衡与自在,才能更好地体会人生的快乐境界。
5、善待自己,快乐生活。快乐不快乐常常取决于自己有没有正确合理的思维方式。取决于对待问题的取舍方式。任何时候都不要跟自己过不去,不要刻意对自己要求太高。
6、学会满足,去除贪欲。
教师可以试着在学校之外寻求成就感。培养一项有创造性的爱好,比如集邮、写作、建立个人博客等等,使个体能够随这些爱好的深入而体验到满足。另外,教师应努力营建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美满的家庭,幸福的婚姻,能促进个体健康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能在个体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和帮助,缓减个体的心理压力。
7、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断充实自己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知识的代言人,因此,教师应不断接受继续教育,学习新的知识。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如果不学习,就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跟不上社会的发展,而青少年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特别喜爱并能接受新事物。
8、多结交朋友,保持良好的师生、同事、干群关系
建立一种民主、团结、宽松、和谐的干群关系,是学校管理改革中的重要任务。重视人际间多种交往,提高弹性处理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若想搞好人际关系,除了多用心思去了解别人的需求外,不妨坦诚表达自己的感情,不要吝啬对别人的欣赏,或注意把感激的心情即使传达给对方。
教师懂得每一件事都可能有多方面的看法与不同的做法,遇事应善于运用弹性的处理方式,使事情得到更圆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