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任务的日益增多,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持续加大了对装备、基础建设经费的投入。如何预防和控制公安消防部队装备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中存在的经济风险,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推行审计监督工作是最好的途径。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是对部队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实施的专门监督与服务。在消防部队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和改进消防部队资产管理,提高经费、资产综合保障效益,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消防部队装备资采购和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客观地分析了部队审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消防部队建设中作用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监督 消防部队 建设 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镇化建设,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消防部队的职能作用日益突出,其职能作用的拓展越来越显示出社会进步对消防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消防工作日益重视,消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装备物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得到跨越式发展。如何避免军费浪费、发挥应有的保障效益,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队官兵普遍关注的大事。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质量,积极创新部队审计监督模式,推进部队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是摆在各级主管领导和每位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审计部门应该按要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优势和职责,以部队的全面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审计工作方针,服务部队建设大局,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为部队发展当好“助手”。 一、审计在消防部队的主要应用 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消防部队审计是指在对部队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的制订及完成情况、资源的使用效果、管理效率等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绩效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当前消防部队审查的主要方面是:审查经济活动目标的内容是否全面,审查财产物资的取得、使用、管理和保养情况,以及资产效用的利用程度;对机构设置是否科学进行审查,对人员管理是否合理进行审查,对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进行审查;审查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审查各项工作成果是否真实准确;审查资金合规使用率和专项经费节约率,火警的出动次数,接警率、出车率、火灾扑救成功率等,并根据以上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通过纵比、横比等方法来做出审计判断,评价支队效益的高低。 二、消防部队审计存在的主要风险 由于公安消防部队开展审计起步较晚,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在消防装备物资采购和基础建设审计的主要风险体现在:一是质量风险。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加之审计监督缺失,目前消防装备基础建设方面存在许多质量风险:如验收风险,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质量风险;二是价格风险。有的预算编制粗糙不具体,预算价格审计无法开展,有的采购和工程中增减变动多,结算审计有难度。有的验收工作未核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供货合同,造成“高价低配”。三是内控风险。组织不健全。立项、采购、组织、验收等不独立,没有建立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存在“监督难”,即使参与招投标、验收等环节纪检、审计监督,多数是见证而已,签字了事,实质性监督不力,效果不好。四是招标风险。有的单位不按规定组织招投标,有的千方百计规避公开招标,不按规定适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有的围标串标,有的搞领导说了算,有的照顾领导、亲戚、老乡、战友等关系,搞假招标、真内定,甚至泄露标的、暗箱操作,“拿回扣”,违法乱纪,损害部队利益。 三、审计在消防部队的主要作用 一是审计监督促进消防部队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随着消防部队后勤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审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不仅能够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还能够规范部队的财务管理。在部队经济活动中,审计的作用在于平衡不对称的财务信息促使经济活动朝着正常轨道行使,防止违纪违规案件发生。二是强化审计监督,能极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审计监督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主题,以落实财经制度为目的,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审计监督就是监督好经费的使用,处处精打细算,使经费发挥效益;加强效益审计,能促进增收节支。三是加强审计监督能促进消防部队廉洁自律。审计监督能充分揭示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缺陷,促进完善管理,健全制度,能提高消防部队对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避免违法违纪的事件发生。审计工作在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加强改进消防部队审计的对策 深入考量消防部队利用采购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找准了审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和创新点,有利于提供高层面、全方位、参与式的审计服务。一是审计要贯穿至装备采购、基础建设的全过程。强化内外制约,实施全程监督,坚持集体审定,坚持关口前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审计。二是审计要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价格审计是装备物资采购及基础建设工程审计的重点、难点,其核心是对交易价格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审查。建立完善的独立审价制度,多角度分析,多层次复核。建立一套实用有效的价格证据体系,防范价格审计风险。三是审计要辐射到装备及基础建设全方位。优化招标运行机制,开展供应商(承建商)资信审计,开展需求审计。建立装备供应商(承建商)诚信档案,量化供应商(承建商)诚信,并作为招标评标的主要评分标准。对基础建设把好外审机构关、业务监督关、前期内审关、规范管理关等“四关”,要审重点查工程资料、工程量、工程决算、工程取费标准比例、建筑材料用量及价差和隐蔽工程记录等。既要讲原则,讲效益,按法律、法规办事,又要实事求是,做到既合法又公正。完善消防审计在装备及基础建设中的作用,提高部队资金的经济效益。 审计在监督消防部队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这些作用达到其自身的最大化,有赖于我们部队审计监督部门自身建设的不断强化,不断提高我们审计人员的审计理论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部队的全面发展。把审计监督检查贯穿于部队建设的始终,落实到每一方面,每一过程,每一细节,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不断通过财务监督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监督等措施,确保部队财务管理始终在责任明确,动作监控,内部制约“管理机制中”。在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审计监督的新思路,新途径。审计监督要以提高部队财务经费的综合使用效益为目标,找准定位、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审计工作规定[S].2003.9. [2]武警消防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暂行规定[S].2007.2. [3]公安部审计局.公安现役部队审计操作指南[S].2009.1. [4] 肖文八.审计学原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5]刘志强,吴敏.浅谈经济效益审计在消防部队的应用[J].岱宗学刊,2007 [6]吕扬.论如何加强审计监督推动消防部队财经制度落实.中国消防在线 [7]戴明丽.消防部队经济效益审计改革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09(10) [8]和淑棉.消防装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2(15) [9]彭兰香,黄佶.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J],财会月刊.2007(5) [10]马慧.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控制[J],会计之友,2011(33) [11]程庆,欧阳程.谈谈效益审计的概念和假设前提[J],财会月刊,2007,(5) [12]王燕.后勤装备采购价格评估机制建设初探[J],军事经济研究.2010(5) [13]张剑明.“十二五”我国消防发展重点问题研究,公安消防部队调研文集(第三辑),北京:公安部消防局,2011. (作者单位: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审计科,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公安消防部队抢险救援任务的日益增多,地方政府提高了对消防工作的重视,持续加大了对装备、基础建设经费的投入。如何预防和控制公安消防部队装备物资采购、基本建设中存在的经济风险,用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推行审计监督工作是最好的途径。公安消防部队的审计工作是对部队财务管理和经济活动实施的专门监督与服务。在消防部队建设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对加强和改进消防部队资产管理,提高经费、资产综合保障效益,盘活存量、优化增量,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持续稳定增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当前消防部队装备资采购和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客观地分析了部队审计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消防部队建设中作用的对策。 关键词:审计监督 消防部队 建设 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小康社会建设的不断加快,和谐社会建设的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镇化建设,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消防部队的职能作用日益突出,其职能作用的拓展越来越显示出社会进步对消防工作的迫切需求。当前,各级政府部门对消防工作日益重视,消防事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特别是装备物资、基础设施建设更是得到跨越式发展。如何避免军费浪费、发挥应有的保障效益,已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队官兵普遍关注的大事。如何在新形势下提高消防部队审计工作的质量,积极创新部队审计监督模式,推进部队审计工作的规范化、现代化,是摆在各级主管领导和每位审计人员面前的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审计部门应该按要求,充分发挥审计监督的优势和职责,以部队的全面建设为中心,认真贯彻审计工作方针,服务部队建设大局,为党委决策当好“参谋”,为部队发展当好“助手”。 一、审计在消防部队的主要应用 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进行的评价。其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进工作,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消防部队审计是指在对部队财政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的制订及完成情况、资源的使用效果、管理效率等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绩效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当前消防部队审查的主要方面是:审查经济活动目标的内容是否全面,审查财产物资的取得、使用、管理和保养情况,以及资产效用的利用程度;对机构设置是否科学进行审查,对人员管理是否合理进行审查,对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进行审查;审查年度工作计划和任务是否已经完成,审查各项工作成果是否真实准确;审查资金合规使用率和专项经费节约率,火警的出动次数,接警率、出车率、火灾扑救成功率等,并根据以上定量和定性分析数据,通过纵比、横比等方法来做出审计判断,评价支队效益的高低。 二、消防部队审计存在的主要风险 由于公安消防部队开展审计起步较晚,基础工作较为薄弱,在消防装备物资采购和基础建设审计的主要风险体现在:一是质量风险。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加之审计监督缺失,目前消防装备基础建设方面存在许多质量风险:如验收风险,存在“以次充好”、“偷工减料”等质量风险;二是价格风险。有的预算编制粗糙不具体,预算价格审计无法开展,有的采购和工程中增减变动多,结算审计有难度。有的验收工作未核对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供货合同,造成“高价低配”。三是内控风险。组织不健全。立项、采购、组织、验收等不独立,没有建立相互监督的运行机制,存在“监督难”,即使参与招投标、验收等环节纪检、审计监督,多数是见证而已,签字了事,实质性监督不力,效果不好。四是招标风险。有的单位不按规定组织招投标,有的千方百计规避公开招标,不按规定适用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有的围标串标,有的搞领导说了算,有的照顾领导、亲戚、老乡、战友等关系,搞假招标、真内定,甚至泄露标的、暗箱操作,“拿回扣”,违法乱纪,损害部队利益。 三、审计在消防部队的主要作用 一是审计监督促进消防部队财务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随着消防部队后勤规范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审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就显得更加重要,充分发挥好审计监督作用,不仅能够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还能够规范部队的财务管理。在部队经济活动中,审计的作用在于平衡不对称的财务信息促使经济活动朝着正常轨道行使,防止违纪违规案件发生。二是强化审计监督,能极大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审计监督以提高经费使用效益为主题,以落实财经制度为目的,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审计监督就是监督好经费的使用,处处精打细算,使经费发挥效益;加强效益审计,能促进增收节支。三是加强审计监督能促进消防部队廉洁自律。审计监督能充分揭示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内部控制的缺陷,促进完善管理,健全制度,能提高消防部队对不良风气的抵御能力,避免违法违纪的事件发生。审计工作在反腐倡廉建设以及对权力的监督制约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加强改进消防部队审计的对策 深入考量消防部队利用采购资源的经济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找准了审计转型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和创新点,有利于提供高层面、全方位、参与式的审计服务。一是审计要贯穿至装备采购、基础建设的全过程。强化内外制约,实施全程监督,坚持集体审定,坚持关口前移,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审计。二是审计要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价格审计是装备物资采购及基础建设工程审计的重点、难点,其核心是对交易价格及其构成要素进行审查。建立完善的独立审价制度,多角度分析,多层次复核。建立一套实用有效的价格证据体系,防范价格审计风险。三是审计要辐射到装备及基础建设全方位。优化招标运行机制,开展供应商(承建商)资信审计,开展需求审计。建立装备供应商(承建商)诚信档案,量化供应商(承建商)诚信,并作为招标评标的主要评分标准。对基础建设把好外审机构关、业务监督关、前期内审关、规范管理关等“四关”,要审重点查工程资料、工程量、工程决算、工程取费标准比例、建筑材料用量及价差和隐蔽工程记录等。既要讲原则,讲效益,按法律、法规办事,又要实事求是,做到既合法又公正。完善消防审计在装备及基础建设中的作用,提高部队资金的经济效益。 审计在监督消防部队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使这些作用达到其自身的最大化,有赖于我们部队审计监督部门自身建设的不断强化,不断提高我们审计人员的审计理论和业务水平,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和部队的全面发展。把审计监督检查贯穿于部队建设的始终,落实到每一方面,每一过程,每一细节,持之以恒,反复抓,抓反复。不断通过财务监督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监督等措施,确保部队财务管理始终在责任明确,动作监控,内部制约“管理机制中”。在继承和发扬好的传统做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勇于改革创新,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基层财务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探索审计监督的新思路,新途径。审计监督要以提高部队财务经费的综合使用效益为目标,找准定位、提高素质、增强能力,为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审计工作规定[S].2003.9. [2]武警消防局.中国人民武装警察消防部队基本建设财务管理暂行规定[S].2007.2. [3]公安部审计局.公安现役部队审计操作指南[S].2009.1. [4] 肖文八.审计学原理[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5. [5]刘志强,吴敏.浅谈经济效益审计在消防部队的应用[J].岱宗学刊,2007 [6]吕扬.论如何加强审计监督推动消防部队财经制度落实.中国消防在线 [7]戴明丽.消防部队经济效益审计改革探讨[J].武警学院学报,2009(10) [8]和淑棉.消防装备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时代经贸.2012(15) [9]彭兰香,黄佶.中美政府绩效审计比较及启示[J],财会月刊.2007(5) [10]马慧.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与控制[J],会计之友,2011(33) [11]程庆,欧阳程.谈谈效益审计的概念和假设前提[J],财会月刊,2007,(5) [12]王燕.后勤装备采购价格评估机制建设初探[J],军事经济研究.2010(5) [13]张剑明.“十二五”我国消防发展重点问题研究,公安消防部队调研文集(第三辑),北京:公安部消防局,2011. (作者单位:成都市公安消防支队政治处审计科,四川 成都 6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