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窦桂梅教学设计
幸福天堂——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掌声)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
师:小女孩尽管不再饥饿,也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她好满足哦。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
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不再寒冷,该怎样的呼喊?(指导朗读。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想象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师:如果说原来的“啊”是 一种抽泣,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高兴地感叹,或者是舒了一口气。
生:(这里指导出了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语气,就是不同的感情。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们的掌声。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生:(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三、梳理“幸福”
师:故事又结束了。
生: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
师:瞧,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生: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
四、“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生:是火柴。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
生:还有中间三次的“又”,再加上最后一次的“赶紧”,这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生:她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然而火柴又一次一次的熄灭,可她又一次一次的擦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指导学生批注,并板书“渴望”。
生:也就是说,越是因为寒冷,她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她就越是渴望获得温饱,得到满足;越是恐惧,她就越是渴望获得一份安宁??师:原来小女孩不仅从物质上追求,更是从精神上追求——
生: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聊的,作者却是有意的安排呢!
生:越是因为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因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
师:你也许会批注这样的问题: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生:我觉得小女孩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经历过小女孩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痛苦,也就没有强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
(出示上节课梳理出的体现第一课时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这里略)。
师: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师: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 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我特别的伤心,心太酸了。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做的,从生活的角度我都可以理
篇二:窦桂梅《落叶》教学设计
窦桂梅《落叶》教学设计
导入:
1,我们到北京的香山看一看.(引出香山红叶,看录象,并朗诵《山行》.)是谁把这里打扮的如此美丽
正文:
(第一部分)
1,秋风起了,天气凉了,这树叶怎样了(引出课题以及课文第一段)
2,枝头的秋叶给我们快乐,落下来的叶子又给我们怎样的快乐呢(引入课文)
(1)引出第一段:秋风起,天气凉.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2)画一片叶子,再画一片叶子,让学生判断并体会怎样才是一片一片的树叶.(学生回答)
(3)想象,树叶会怎样落下来.看动画,一片一片的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然后朗读体会落叶落下的动感美.
3,在学生充分感悟第一段后,问:这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都落到哪里去了(读后面的几段)
(1)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会说出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图.
(2)在学生结合图对以上词语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把它们送回家马上通过读卡片,贴卡片的形式巩固字义.读一读
: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
(3)还会落到哪里呢(发散想象中体会落叶无处不在.)
(第二部分)
1,在风姐姐的帮助下,落叶一片一片地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那么,我们会怎样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谈)小动物们也和你们一样高兴呢!它们是怎么做的
再读读课文,然后说一说.
2,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坐,游,爬,飞,躲,藏然后让学生动作体验.尤其是让学生进行躲,藏两个词语的区别.(既有相同又有区别,可以让学生用动作表演,然后组合躲闪和躲藏,并比较区分躲有藏的意思,也有闪的意思)
3,快乐吗有趣吗好玩吗把这份感受送到你的朗读中,用你的声音告诉你的快乐!你们喜欢谁就去扮演谁,好好读读描写你的句子,一会请你朗读.
4,教师扮演落叶,学生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口语交际.比如,看看我是谁快和落叶打声招呼吧
(小动物们好„„)然后把教材中小虫等变成我,创造教材,进行对话.
(以下随机进行:)
小虫——躲
小虫在哪里你把我当做屋子,躲在里面感觉如何呀(舒服,暖和等),把句子中的小虫变成我,然后把感受告诉大家)
蚂蚁——坐
你是谁你们把我当作什么水在缓缓流动,小船在慢慢地漂,坐在上面看到哪些景色把这样的感受告诉大家.(同样创造性地朗读句子.把蚂蚁变成我.实现真正和文本对话)小鱼——藏 小鱼小鱼快来呀!
(1)用动作引导学生藏在落叶(教师)的后面,让学生观察,并送它们一个词——藏.
(2)进一步采访,问问他们藏到我这里干什么(捉迷藏,躲雨,睡觉„„然后趁热打铁,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体会情趣.)
燕子——催
(1)正当你一言我一语时,谁来了(老师画燕子.)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低声说:„„你也低声告诉大家吧.(训练朗读,可以进行离着远喊着催;面对面中等距离催,挨着近催)
(2)电报上会写些什么大胆想象.(例:落叶:天凉了,请你快飞到南方去吧.
(3)落叶给小虫当屋子,给蚂蚁当小船,给小鱼当雨伞,给燕子发电报,还给其他小动物写信呢,我们快来看看还给谁写的信吧(学生读《秋姑娘的信》).
(4)听了大家的话,小燕子真高兴,它们临走时,有个想法,想让我们再把这里的景象描述下来,记在脑子里,留做美好的回忆.(看板书背诵)我们快来帮帮它们吧.(此段灵活运用)
(5)小燕子听了大家的话,就高高兴兴地飞到南方去了.(擦燕子)
(最后部分)
1,就这样,秋风起,天气凉,树叶落,落在大地一片火红,落在大地一片金黄,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情趣,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
此时,你一定要对落叶说你的心里话,那就尽情地夸夸落叶吧.愿意借有个小朋友写的诗表达感情也可以.
2.落叶的歌
(1)
树叶黄了,
落上山坡.
捡起落叶,
我问外婆:
树叶为何干枯
树叶为何变色
树叶把美丽给了鲜花,
树叶把美丽给了硕果„„
小落叶呀,
在唱歌,
我没有了好看的
衣裙,
可我仍然这么快乐!
(2)
春来了
带着微笑
飞上树梢
风吹过,
哗啦啦
我们舞蹈
风住了
静悄悄
我们思考
放假了
乘着风儿
带上奖状
回到大地的怀抱
小虫的屋子
蚂蚁的小船
鱼儿的大伞
燕子的电报
啊
大地
亲爱的妈妈
在你的怀里
我们好好睡觉
2,感谢这美丽的大自然,感谢这可爱的落叶,祝落叶美美地睡个好觉.来年继续舞蹈,继续思考„„
补充课文——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去了
篇三:《我爸爸》绘本教学设计-窦桂梅
《我爸爸》课堂实录 窦桂梅
师:三月八 日,是一个什么节日?
生说,并让生朗读有关母爱的诗。提到了《游子吟》。(能提一提冰心的诗会更好。
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说说对爸爸的印象。(爸爸坐着喝茶的肖像画,后面有一个太阳。
并在课堂中,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爸爸的敬佩,觉得爸爸了不起。
生:这是一个勇敢的爸爸
师:得出结论:我的爸爸好酷啊!
师:再出现后面的画面,爸爸变了。
生:爸爸变成马了
师:爸爸变成了什么?
生:爸爸很能吃,像马
师:出示画面:爸爸变成鱼
师:变成了举重的猩猩,共同出现第二幅画面像河马
生: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教师对学生“愉快”和“快乐”两词辩析,表扬学生用词,表扬学生有个性,你觉得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爸爸真开心,是个开心果
生:爸爸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师:请学生继续看,先猜一猜,下面可能画什么?
生:爸爸像蜜蜂一样勤劳
生:爸爸像鳄鱼一样游得快
生:像猫头鹰一样博学,智慧,聪明
师:到现在,我请同学用一个字来写爸爸
师:一齐来说我爸爸酷的表现
生:勇敢、强壮、温柔、聪明
师:再看最后几幅图
生:是一个歌手,是一个伟大的舞蹈家,是一个足球大将,是一个逗我哈哈大笑的爸爸。 师:教师描述生动,让学生进入情境。
生:我的爸爸好酷啊!
生:我喜欢强壮
生:我喜欢聪明 ??
师:那我们一起来重点看一看同学们说的画面
生:我还发现画面里有其它的画面,画里有画
师:出示示赶走大尾的狼,里面有三个小猪,有个故事
师:出示了不起歌手的画面,把世界顶级的歌手放在后面,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知道后面的歌手是谁吗?
师:爸爸来了,他只有站到后面,听爸爸的表演
师:把两幅画放在一起,要有连接一句话的词语,即:不但??而且?? 师:出示几句话,用上像
生:我的爸爸像老鹰一样自由地飞翔
生:我的爸爸像狮子一样在单位称霸
师:出示两句话:
师:回过头来,看最先出示的画面,想对爸爸说什么?
生:爸爸,请你原谅,我错怪你了,
师:你想画一画你的爸爸,并加上一句话吗?先出示自己班级,像猪一样睡懒觉,还画上打呼噜的圆圈,还出示了四周都是雨点,爸爸在里面的画,说爸爸温柔,不会写可以加上拼音。 生:开始画一画。
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到前面展示一下
生:我的爸爸像经贸大厦高
生:我的爸爸像免子灵敏
生:我的爸爸像灯一样明亮
生:我爸爸知识像大树一样茂盛
生:我爸爸像长毛猴一样多毛
师:说也说不完,创也创不完,再来看几幅
生:我爸爸抽的焑像火车装的货一样多
生:爱
师:原来我们画的画,里面藏着一个字:爱。因为他是我的爸爸,他在我的眼里好伟大,所以我这样表达。再出示第一幅图,喝茶,极普通的样子,极平凡的样子。画后面的太阳,在我们心中是一幅太阳。
出现音乐,教师朗读:爸爸唱歌是给我听的,爸爸搞笑也是为我的,爸爸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的。原来所有的书都可以反过来读,我爱爸爸,我也爱爸爸。
篇一:窦桂梅教学设计
幸福天堂——窦桂梅《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实录
一、引出“幸福”
生:(一位同学配乐有感情的朗诵)——寒冷的夜晚,最冷,不是呼啸的北风。饥饿的小女孩,怎能承受生命的沉重。
生:谁的爸爸不爱自己女儿?为什么,爸爸要打她?
生:为什么?连大年夜,她竟然连烤鹅也吃不上?
生:为什么?那个小男孩要欺负她?
生:为什么偌大的世界容不下小女孩小小的身体?这是为什么?!(掌声)师:这是课文的最后一段——
师:读罢此句,你一定也要问个为什么——
生:刚才我们感受到小女孩是那么的不幸,可文中为什么又说她是幸福的呢?
生:在我们看来,明明是悲惨地死去,为什么嘴角还带着幸福的微笑呢?师:所以,一个最大的“为什么”需要我们好好的来梳理、来回答。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里去,再细细地品读。正像刚才那位同学所说,小女孩获得的幸福是因为她曾经看到过这么多美丽的东西,哪一个给你印象最深,你就找出来,读给我们听。
二、解读“幸福”
(一)满足(第二次憧憬)
生:“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摆着精致的盘子和碗,肚子里填满了苹果和梅子的烤鹅正冒着香气。更妙的是,这只鹅从盘子里跳下来,背上插着刀和叉,摇摇摆摆地在地板上走着,一直向这个穷苦的小女孩走来。”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画面。
师:瞧瞧安徒生,是太有意思了。把这烤鹅写得就仿佛走到了我们面前,我们仿佛闻到了香气。
师:是啊,烤鹅明明是不会动的,可它却从盘子里跳下来,摇摇摆摆走来,多么富有童话趣味!它要带给小女孩什么呢?(直接问刚才朗读的学生。
生:有了食物,小女孩就不必再忍受饥饿了,而是获得了满足。
师:小女孩尽管不再饥饿,也是烤鹅主动奉献自己的身体呀。谢谢你们,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此时的幸福一刻。她好满足哦。
(二)温暖(第一次憧憬)
生:“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
师:谢谢你让我们分享了小女孩这一刻的温暖。
生:开头一个温暖对应后面的“暖烘烘的”;明亮对应后面的“旺旺的”。
师:多美的对称语言。你看,阅读批注的时候,不仅注意句子的对立的一面,还要注意句子照应的一面,体会得会更丰富。
(三)安宁(第三次憧憬)
生:“这棵圣诞树,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还要美。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小女孩向画片伸出手去。
师:谢谢你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大、这么美的圣诞树。
生:比她去年圣诞节透过富商家的玻璃门看到的还要大!(朗读得很美。)生:翠绿的树枝上点着几千支明晃晃的蜡烛,许多幅美丽的彩色画片,跟挂在商店橱窗里的一个样,在向她眨眼睛。
生:小女孩,现实太残酷了,愿我们的祝福能给你送去一些温暖。
师:(采访刚才的“小女孩”)小女孩,听了他们的祝福,你的感受如何呢?
生:我很感动。我不仅感到了温暖和满足,而且更感受到了他们对我的关爱,此刻我觉得这个世界是多么的温馨、美好。
(四)疼爱(第四次憧憬)
师:小女孩不仅要获得这些物质上的满足,她还要追求更大的精神上的满足。所以,她第四次、第五次点燃火柴就看到了奶奶。(出示句子,生读)生:“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这一回,火柴把周围全照亮了。奶奶出现在亮光里,是那么温和,那么慈爱”。
师:有了温和慈爱的奶奶,小女孩就不再孤独,她多么高兴啊,可以想象当她见到奶奶的时候,该怎么呼喊——
师:小女孩得到了温暖,不再寒冷,该怎样的呼喊?(指导朗读。
师:为了和奶奶一起走,小女孩该怎样请求——
师:就这样,她向奶奶慢慢地诉说着把她带走的原因——
生:“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个样,就会不见的!”
师:此刻,想象看到了奶奶的小女孩的泪,还是伤心的泪吗?
师:如果说原来的“啊”是 一种抽泣,那么这里的“啊”应该是怎样的语气? 生:应该是高兴地感叹,或者是舒了一口气。
生:(这里指导出了学生朗读“啊”的不同感叹,体会不同的语境下,不同的语气,就是不同的感情。创造性的朗读,引起听课老师们的掌声。
生:奶奶,在这个世界上,我充满了寒冷、饥饿,只要我卖不出火柴,爸爸就会打我。
生:奶奶,请您把我带走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其实我们怎么想象、怎么朗读也无法完全再现小女孩当时幸福快乐的时刻,那就让我们把双手放在胸口,静静倾听这心灵的呼唤吧!生:(配乐静听,课件显示这段文字)“奶奶!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
(五)快乐(第五次憧憬)
生:“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奶奶把小女孩抱起来,搂在怀里。
三、梳理“幸福”
师:故事又结束了。
生:大大的火炉、大大的圣诞树、大大的烤鹅,还有高大的奶奶。
师:瞧,透过这些看得见的“大”的阅读中,批注出了这么多看不见的“大”—— 生:无限的温暖,无比的满足,永久的安宁,永远的慈爱和永恒的快乐。
四、“幸福”来源
师:那么是什么让女孩从黑暗与痛苦的世界,获得了这些光明与快乐?生:是火柴。
(出示课文描写的五次擦燃的句子——“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她又擦了一根??她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在墙上又擦着了一根火柴??她赶紧擦着了一大把火柴。 生:这样都罗列起来写也没有意思,读起来没有感情,不能引人入胜。
生:还有中间三次的“又”,再加上最后一次的“赶紧”,这正是火柴一次次的擦燃,才实现了她一个又一个的梦想,才可以看出女孩对梦想的不放弃。生:她一次又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然而火柴又一次一次的熄灭,可她又一次一次的擦燃,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四而五,说明她在不断追求自己的梦想,可见小女孩内心的渴望多么强烈。(指导学生批注,并板书“渴望”。
生:也就是说,越是因为寒冷,她就越是渴望温暖;越是饥饿,她就越是渴望获得温饱,得到满足;越是恐惧,她就越是渴望获得一份安宁??师:原来小女孩不仅从物质上追求,更是从精神上追求——
生:小女孩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美好的景象,我们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随意聊的,作者却是有意的安排呢!
生:越是因为孤独,她就越是渴望慈爱;越是因为痛苦,就越是渴望得到快乐。
师:(对比左右概括总结)弱小与强大,黑暗与光明,寂灭与狂欢,痛苦与欢乐——感谢同学们发现了课文的内在结构,让我们懂得了小女孩的渴望源于内心,并获得一次次升华。就在这样的阅读对比的批注中,我们竟然发现了文章的结构。
师:你也许会批注这样的问题:这份幸福的获得,难道仅仅是因为小女孩对梦想的渴望吗?
生:我觉得小女孩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没有经历过小女孩寒冷、饥饿、恐惧、孤独的痛苦,也就没有强烈的渴望去追求那些美好的东西。
(出示上节课梳理出的体现第一课时五句小女孩不幸的句子,这里略)。
师:当你好不容易有了一双妈妈的大拖鞋,可是两辆马车飞快地冲过来,吓得你把鞋跑掉了,一只怎么也找不到,另一只让一个男孩捡起来拿着跑了,他说将来他有孩子的时候可以拿它当摇篮,你是什么情绪?
师:当这一整天,谁也没有买过你一根火柴,谁也没有给过你一个钱?? 当你在一座房子的墙角里坐下来,蜷着腿缩成一团??你不敢回家,因为爸爸一定会打你的时候,你的心情又会怎么样?
生:我特别的伤心,心太酸了。
师:当你一次次点燃火柴,可是火柴一次次熄灭,你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墙??
师:你们刚才说的,甚至你们想要说的,做的,从生活的角度我都可以理
篇二:窦桂梅《落叶》教学设计
窦桂梅《落叶》教学设计
导入:
1,我们到北京的香山看一看.(引出香山红叶,看录象,并朗诵《山行》.)是谁把这里打扮的如此美丽
正文:
(第一部分)
1,秋风起了,天气凉了,这树叶怎样了(引出课题以及课文第一段)
2,枝头的秋叶给我们快乐,落下来的叶子又给我们怎样的快乐呢(引入课文)
(1)引出第一段:秋风起,天气凉.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
(2)画一片叶子,再画一片叶子,让学生判断并体会怎样才是一片一片的树叶.(学生回答)
(3)想象,树叶会怎样落下来.看动画,一片一片的树叶是怎样落下来的,然后朗读体会落叶落下的动感美.
3,在学生充分感悟第一段后,问:这一片一片的树叶从树上落下来,都落到哪里去了(读后面的几段)
(1)学生在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会说出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画图.
(2)在学生结合图对以上词语有了感性认识后,让学生把它们送回家马上通过读卡片,贴卡片的形式巩固字义.读一读
:地上,沟里,河里,院子里.
(3)还会落到哪里呢(发散想象中体会落叶无处不在.)
(第二部分)
1,在风姐姐的帮助下,落叶一片一片地投入了大地妈妈的怀抱,那么,我们会怎样做(引导学生结合自身谈)小动物们也和你们一样高兴呢!它们是怎么做的
再读读课文,然后说一说.
2,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板书:坐,游,爬,飞,躲,藏然后让学生动作体验.尤其是让学生进行躲,藏两个词语的区别.(既有相同又有区别,可以让学生用动作表演,然后组合躲闪和躲藏,并比较区分躲有藏的意思,也有闪的意思)
3,快乐吗有趣吗好玩吗把这份感受送到你的朗读中,用你的声音告诉你的快乐!你们喜欢谁就去扮演谁,好好读读描写你的句子,一会请你朗读.
4,教师扮演落叶,学生自愿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老师和同学们进行口语交际.比如,看看我是谁快和落叶打声招呼吧
(小动物们好„„)然后把教材中小虫等变成我,创造教材,进行对话.
(以下随机进行:)
小虫——躲
小虫在哪里你把我当做屋子,躲在里面感觉如何呀(舒服,暖和等),把句子中的小虫变成我,然后把感受告诉大家)
蚂蚁——坐
你是谁你们把我当作什么水在缓缓流动,小船在慢慢地漂,坐在上面看到哪些景色把这样的感受告诉大家.(同样创造性地朗读句子.把蚂蚁变成我.实现真正和文本对话)小鱼——藏 小鱼小鱼快来呀!
(1)用动作引导学生藏在落叶(教师)的后面,让学生观察,并送它们一个词——藏.
(2)进一步采访,问问他们藏到我这里干什么(捉迷藏,躲雨,睡觉„„然后趁热打铁,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课文,体会情趣.)
燕子——催
(1)正当你一言我一语时,谁来了(老师画燕子.)
树叶落在院子里,燕子看见了,低声说:„„你也低声告诉大家吧.(训练朗读,可以进行离着远喊着催;面对面中等距离催,挨着近催)
(2)电报上会写些什么大胆想象.(例:落叶:天凉了,请你快飞到南方去吧.
(3)落叶给小虫当屋子,给蚂蚁当小船,给小鱼当雨伞,给燕子发电报,还给其他小动物写信呢,我们快来看看还给谁写的信吧(学生读《秋姑娘的信》).
(4)听了大家的话,小燕子真高兴,它们临走时,有个想法,想让我们再把这里的景象描述下来,记在脑子里,留做美好的回忆.(看板书背诵)我们快来帮帮它们吧.(此段灵活运用)
(5)小燕子听了大家的话,就高高兴兴地飞到南方去了.(擦燕子)
(最后部分)
1,就这样,秋风起,天气凉,树叶落,落在大地一片火红,落在大地一片金黄,给小动物们带来了情趣,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快乐.
此时,你一定要对落叶说你的心里话,那就尽情地夸夸落叶吧.愿意借有个小朋友写的诗表达感情也可以.
2.落叶的歌
(1)
树叶黄了,
落上山坡.
捡起落叶,
我问外婆:
树叶为何干枯
树叶为何变色
树叶把美丽给了鲜花,
树叶把美丽给了硕果„„
小落叶呀,
在唱歌,
我没有了好看的
衣裙,
可我仍然这么快乐!
(2)
春来了
带着微笑
飞上树梢
风吹过,
哗啦啦
我们舞蹈
风住了
静悄悄
我们思考
放假了
乘着风儿
带上奖状
回到大地的怀抱
小虫的屋子
蚂蚁的小船
鱼儿的大伞
燕子的电报
啊
大地
亲爱的妈妈
在你的怀里
我们好好睡觉
2,感谢这美丽的大自然,感谢这可爱的落叶,祝落叶美美地睡个好觉.来年继续舞蹈,继续思考„„
补充课文——秋姑娘的信
秋姑娘摘下片片枫叶,给她的好朋友们写信.
一封写给南去的大雁,让它们路上多加小心.
一封写给要冬眠的青蛙,盖好被子别着凉生病.
一封写给贪玩的松鼠,快准备好充足的食品.
再写一封给山村孩子,别忘了给小树裹上冬衣.
咦,树上的枫叶都到哪去了
篇三:《我爸爸》绘本教学设计-窦桂梅
《我爸爸》课堂实录 窦桂梅
师:三月八 日,是一个什么节日?
生说,并让生朗读有关母爱的诗。提到了《游子吟》。(能提一提冰心的诗会更好。
师:出示一幅画,让学生说说对爸爸的印象。(爸爸坐着喝茶的肖像画,后面有一个太阳。
并在课堂中,对每一个方面都进行引导。让学生产生对爸爸的敬佩,觉得爸爸了不起。
生:这是一个勇敢的爸爸
师:得出结论:我的爸爸好酷啊!
师:再出现后面的画面,爸爸变了。
生:爸爸变成马了
师:爸爸变成了什么?
生:爸爸很能吃,像马
师:出示画面:爸爸变成鱼
师:变成了举重的猩猩,共同出现第二幅画面像河马
生:爸爸像大猩猩一样强壮
教师对学生“愉快”和“快乐”两词辩析,表扬学生用词,表扬学生有个性,你觉得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爸爸真开心,是个开心果
生:爸爸是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师:请学生继续看,先猜一猜,下面可能画什么?
生:爸爸像蜜蜂一样勤劳
生:爸爸像鳄鱼一样游得快
生:像猫头鹰一样博学,智慧,聪明
师:到现在,我请同学用一个字来写爸爸
师:一齐来说我爸爸酷的表现
生:勇敢、强壮、温柔、聪明
师:再看最后几幅图
生:是一个歌手,是一个伟大的舞蹈家,是一个足球大将,是一个逗我哈哈大笑的爸爸。 师:教师描述生动,让学生进入情境。
生:我的爸爸好酷啊!
生:我喜欢强壮
生:我喜欢聪明 ??
师:那我们一起来重点看一看同学们说的画面
生:我还发现画面里有其它的画面,画里有画
师:出示示赶走大尾的狼,里面有三个小猪,有个故事
师:出示了不起歌手的画面,把世界顶级的歌手放在后面,想怎么唱就怎么唱?知道后面的歌手是谁吗?
师:爸爸来了,他只有站到后面,听爸爸的表演
师:把两幅画放在一起,要有连接一句话的词语,即:不但??而且?? 师:出示几句话,用上像
生:我的爸爸像老鹰一样自由地飞翔
生:我的爸爸像狮子一样在单位称霸
师:出示两句话:
师:回过头来,看最先出示的画面,想对爸爸说什么?
生:爸爸,请你原谅,我错怪你了,
师:你想画一画你的爸爸,并加上一句话吗?先出示自己班级,像猪一样睡懒觉,还画上打呼噜的圆圈,还出示了四周都是雨点,爸爸在里面的画,说爸爸温柔,不会写可以加上拼音。 生:开始画一画。
教师巡回指导
师:谁到前面展示一下
生:我的爸爸像经贸大厦高
生:我的爸爸像免子灵敏
生:我的爸爸像灯一样明亮
生:我爸爸知识像大树一样茂盛
生:我爸爸像长毛猴一样多毛
师:说也说不完,创也创不完,再来看几幅
生:我爸爸抽的焑像火车装的货一样多
生:爱
师:原来我们画的画,里面藏着一个字:爱。因为他是我的爸爸,他在我的眼里好伟大,所以我这样表达。再出示第一幅图,喝茶,极普通的样子,极平凡的样子。画后面的太阳,在我们心中是一幅太阳。
出现音乐,教师朗读:爸爸唱歌是给我听的,爸爸搞笑也是为我的,爸爸做的一切都是为我的。原来所有的书都可以反过来读,我爱爸爸,我也爱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