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学生教案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

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

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

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课件出示: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 谦虚 伟大 受人尊敬 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 大教育家

2、 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

佩之情。

3、第一段的学习 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

引导。

1) 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

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

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 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

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 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

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4、第二、三段的学习

1) 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A、指名读第二自然段。B、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

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

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

C、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示四句话)

D、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

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A、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

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B、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

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C、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

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A、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

C、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

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

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些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

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五、布置作业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二、 新授

(一)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二)读课文,做摘录笔记。

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三、知识拓展: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复习巩固

1、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2、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3、练习写生字10个。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六、布置作业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

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

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

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课件出示: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 谦虚 伟大 受人尊敬 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 大教育家

2、 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

佩之情。

3、第一段的学习 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

引导。

1) 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

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

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 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

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 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

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4、第二、三段的学习

1) 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A、指名读第二自然段。B、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

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

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

C、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示四句话)

D、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

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A、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

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B、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

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C、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

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A、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

C、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

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

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些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

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五、布置作业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二、 新授

(一)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二)读课文,做摘录笔记。

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三、知识拓展: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复习巩固

1、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2、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3、练习写生字10个。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六、布置作业


相关内容

  • 孔子拜师.教案
  • <孔子拜师>教案 教学目标 1. 2. 认识7个生字,掌握本课新词.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3. 懂得为学要勤奋.谦虚.永不满足:为人要真诚.无私,尊敬师长,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 2. 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 ...

  • 17.孔子拜师教案[1]
  • 特色教案 17.孔子拜师 太和县原墙中心小学:李娟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介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以前的教材中基本没 有.这说明现在又重视传统文化了,也确实是这样,我们现在有 多少的教育思想乃至生活理念都是来自孔子的.所以,上这一课, 也便给它增加了许多内涵:要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事情,也要 补充 ...

  • 孔子拜师教案2
  • <孔子拜师>教案2 江苏建湖 秦岭 学习目标 ①认识"兼.仆"等7个生字.会写"闻.尘"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孔子拜师求学的经过,感受孔子.老子的品行 ...

  • [孔子和学生]教学设计-教学教案
  • 佚名 教学要点: 1.理解课文,使学生初步了解孔子,了解孔子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的教育思想. 2.学认生字7个,学写10个,联系课文理解和积累词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颜悦色"等词语. 3.继续练习在自读中作批注笔记,展开讨论,引导学生作好读书笔记. 第一课时 一. 预习课文要 ...

  • 初一传统文化教案02
  • <论语>八则(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1. 结合孔子的 ...

  • 孔子世家赞教案
  • 课 题 <孔子世家赞> 课 型 实 教 现 学 目 标 目 重 点 难 点 有 常态课 课 时 2 主备教师 尹红艳 总 课 时 有韵味地诵读文言经典,积累文言词汇.名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 爱.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感悟道理,评价历史名人, 提出个性化的见解. 体会文 ...

  • 2.6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孔子及其仁学说.孔子在教育和文化上的贡献.老子和他的辩证思想.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2)指导学生比较诸子百家各自的主张,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各国思想家的主张. 3. ...

  • 三年级传统文化上册教案1
  • 地方课程三年级传统文化教案学校 班级 任课教师1课 时 教 学 设 计课 题 第一课 <三字经>1.人之初 年 月 日 教案序号 课 型 新授 授课时间教 学 目 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原文,熟读成诵,积累语言. 2.引导学生体会含义,受到儒学经典熏陶,弘杨民族文化. 3.初步感受中华传 ...

  • [杰出的智者]教案1
  • <杰出的智者>教案 -思想家孔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对后世及世界的影响,萌发敬仰之情. 2.了解孔子的教育和道德思想 3.初步学会评价历史人物,学习阅读历史资料,理解孔子关于教育和道德思想的格言. 教学重点 孔子在历史上的积极与消极影响. 对孔子的评价. 教学难点 孔子思想的评价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