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
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
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
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课件出示: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 谦虚 伟大 受人尊敬 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 大教育家
2、 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
佩之情。
3、第一段的学习 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
引导。
1) 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
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
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 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
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 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
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4、第二、三段的学习
1) 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A、指名读第二自然段。B、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
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
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
C、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示四句话)
D、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
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A、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
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B、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
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C、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
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A、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
C、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
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
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些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
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五、布置作业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二、 新授
(一)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二)读课文,做摘录笔记。
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三、知识拓展: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复习巩固
1、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2、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3、练习写生字10个。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六、布置作业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孔子的画像)同学们,认识这个人吗?(板书:孔子)你们了解
孔子吗?
2、学生结合资料谈对孔子的了解。
3、教师补充资料:孔子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教育家,后人为了纪念他,
专门修建了孔庙。(课件出示孔庙的图片)孔庙还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孔子同时受到世界人民的敬仰。
4、补充课题,齐读课题。
二、新授
(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出示词语,检查读音情况。
3、指名朗读,要求:仔细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同时画一画课
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4、课文提到了哪几个学生? (课件出示:颜回 子贡 子路 子张
子夏)点明颜回、子贡、子路、子张是孔子得意的四大弟子。
5、快速默读课文,画出不懂的问题。
6、小组交流对孔子的印象。
(二)细读课文
1、学生谈对孔子的初步印象。
1)通过读课文,你觉得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教师随机板书:(可能有以下的认识)
有爱心 谦虚 伟大 受人尊敬 了解学生不贪财 善于教育 大教育家
2、 教师因势利导,深化对孔子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孔子的敬
佩之情。
3、第一段的学习 依据学生对孔子的初步印象进行进一步的
引导。
1) 你从哪部分读出孔子有爱心的?请你给大家读读这个自然
段。
2)说说看,你怎么觉得他有爱心?
3)谁有和他不同的感受?引导学生结合句子说出自己的见解。
随机出示重点语句:
当时,只要你想跟孔子学习,哪怕是带上一束肉干作见面礼或
学费,孔子也会乐意收做 学生。
孔子从不以家境贫穷或富裕、天资聪明或愚笨来选择学生,所
以他门下的学生,包罗各种各样的人才。
4) 小结:看来孔子确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们再来读
读书,书中有一个词和大家说的意思差不多。(板写:有教无类)为了让学生得到一样的教育,不管贫穷或富裕,不管聪明或愚笨,他都乐意收做学生。他的确是位令人敬重的好老师!
4、第二、三段的学习
1) 刚才同学们还谈到了谦虚,你是从哪部分读出来的?
A、指名读第二自然段。B、谁来说说孔子什么地方让你感到
谦虚?
小结:一位德高望众的老师敢于在学生面前说出自己的不足,
孔子的谦虚真让人敬佩啊 !
C、朗读孔子的话应该用一种什么样的语气来读?(出示四句话)
D、指名分角色朗读孔子与子夏的对话。
2)刚才有同学谈到孔子非常了解他的学生,你们又是从哪部
分读出来的?(第三自然段)
A、在阅读这部分的时候,你们有没有遇到不懂的问题,现
在可以提出来。
引导学生弄懂“变通”、“和颜悦色”、“谦厚”等词语的意思。
B、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思考过孔子这么了解每一位学生,对
他教学生成才有没有什么帮助?
C、小结:的确如同学们所说,孔子这么了解学生,使他有针
对性地教育学生。课文第一自然段有一个词和我们说的意思一样,那就是“因材施教”。(板写:因材施教)孔子正是善于把握学生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优势,改进学生的不足。培养出了各种各样的人才,造就了七十二个才华超众的贤人,创造了一个了不起的培育人才的纪录。
3)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A、指导朗读,孔子和子夏的话分别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
B、指名分角色朗读。
C、练习朗读二、三自然段。
4)(出示句子: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
教育。)这段对话让子夏点头称是,他明白这也是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那么老师对子夏的教育是什么呢?
5)小结:看来孔子在教育学生方面的确是位了不起的老师,
他的思想和人品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学生,影响了他学生的学生,影响了中国的教育。被世世代代的人们尊为先师。(板写:万世先师)
6)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7)(出示孔子的画像)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会对他说
些什么?
三、知识拓展。
1、(出示孔子的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全班齐读。
3、推荐学生阅读漫画版的《论语》和反映孔子生平事迹的连
环图画《孔子胜迹图》。
四、课堂小结
本课一共四段,内容简短。第一段主要讲孔子是春秋时代的大教育家,他主张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受到学生的敬重。第二段主要讲孔子在评价学生的优点的同时谦虚地表示自己的不足。第三段讲孔子教育子夏,他的学生各有优点但也有不足,需要不断学习。最后一段讲后人对孔子的评价。
五、布置作业
课题:《孔子和学生》 课型:新授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正确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基本技能:能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学习习
惯;训练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能够大胆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3、思想教育: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孔子的高大形象,激发学生对孔子的
敬佩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含义。
2、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读书指导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一)把自己摘录的孔子名言小组交流,谈谈自己对它的理解。
(二)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孔子的认识。
二、 新授
(一)读名言警句,试着背下来。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
之。”这句话表明了孔子对身边人的态度。
2.“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如是而已。”这句话表明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相长”的特征,鼓励学生独立学习。
(二)读课文,做摘录笔记。
教师指导后进生,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评议。
三、知识拓展:
如果你是孔子的学生,你想对他说什么?
四、复习巩固
1、认词:
富裕、天资、愚笨、选择、谨慎、谦虚
2、比较记忆字形
裕 资 择 谨 慎
浴 姿 泽 勤 真
3、练习写生字10个。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从中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谈。
六、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