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关键词] 王崧舟 诗意语文

[摘 要]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理想和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实践和反思。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语文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命体验,必须引进生活与时代的源头活水。

一、“谪仙笔落惊风雨,子美诗成泣鬼神。”——精神的语文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

谢慧英先生说得好:“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所以,语文教育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正如王丽在《我的教育梦》一文中所指的那样,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儿童的语文

郑振铎先生说:“对于儿童,旧式的教育家视之无殊成人,取用的方法,也全是施之于成人的,不过程度略略浅些而已。他们要将儿童变成了„小大人‟。那种„小大人‟,正像我们在新年的时候在街上看见走过的那些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足登薄底缎鞋的,缩小的成人型的儿童一般无二。”在这种儿童观的驱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往往以成人心理取代儿童心理,以成人意志左右儿童意志,以成人文化代替儿童文化,以成人的阅读经验支配儿童的阅读经验,最终倒霉的只能是儿童。其结果,往往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了自己,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儿童纯净的童心,丧失了属于儿童时代的幻想世界和精神乐园。

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见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现和创见。他应是一位带领者,带领学生经由课文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的语文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我们称屈原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的诗作是“史诗”,鲁迅是“民族魂”,就因为在他们身上及其作品里有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屈原的虽九死而不悔的精神,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胸襟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鲁迅至死“一个都不饶”的硬骨头,都是源自民族文化熏陶,最终又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的作品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他们的作品表现了民族特有的风骨和美感。

语文素养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语言和思想、感情,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也就是同时在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乳汁哺育着学生的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的中国心》的歌词中写道:“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这一印记是如何烙上的?靠的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是作为学生生存环境

中最重要的成分而深深印入其脑海的,母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无论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母语教育、母语文化、母语人文情怀、母语思维方式、母语审美特点等等,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是永远的烙印。

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的语文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苍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里找到历史足迹。可以说,语文课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浓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钻研越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

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当然,课堂中的阅读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课外书籍以及标语、广告、产品说明等,都可以从中读到语文知识,读到生活的经验,读到人生的哲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对生活的各种体验。

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当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废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语文是母语课程,学生自小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这样:“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诗人杜甫觉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作家高尔基认为“我读得愈多,书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我们的父辈祖辈,为什么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即使没念上几年书,写出的文章为什么也大多文从句顺、开阖有度?究其原因,全靠多读熟

读。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要积累就必须多读熟读,读文学、读历史、读天文、读地理,读经典名著……。读之极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读中滋养自己的精神,在读中修整自己的言语。“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

社会实践使语文变得“酣畅”。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因此,学习语文更要把学生引向社会,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听讲座,逛书店,泡图书馆,看展览,练书法,乃至组织旅游,直接进入山水和人文景观之中。总之要引进生活的“活水”,观察时代的“风云”。

同样是学《荷花》这篇课文,同样是在欣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学生的体验却是千姿百态、见仁见智的。有的说:“荷花,我要为你画张画,把你的美永远留下来。”有的说:“荷花,我要赞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说:“荷花,你出污泥而不染,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说:“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态真是太迷人了,我一定会梦见你。”这是在融合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之后和语文的崭新对话。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想:生活中爱画画的盼望着为荷花画张画,生活中爱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爱跳舞的迷恋于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爱读书的折服于荷花的纯洁不染……如果没有学生生活积累的调动,如果没有学生亲身体验的唤醒,怎么能有学生如此富有灵性的真情告白呢?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阅历有限,但自懂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了多少景,体味了多少情……这正是他们学习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啊。

精神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生活的语文,最终归结在一起,思考的都是人与语文的关系。说到底,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与语文的关系,语文教育的春天才能最终到来。

王崧舟诗意语文的理想和信念

[关键词] 王崧舟 诗意语文

[摘 要]

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理想和信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实践和反思。诗意语文认为:语文教育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语文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精神的熏陶和感染,而这一过程是在语言文字的实践中实现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语文世界;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语文教育是学生的一种生存状态、生活方式、生命体验,必须引进生活与时代的源头活水。

一、“谪仙笔落惊风雨,子美诗成泣鬼神。”——精神的语文

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是内心情感的流露,是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从课程广度看,上自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包;从课程深度看,或赏心悦目,或回味无穷,或动人心魄,或刻骨铭心;从课程效度,可提升道德境界,可培养审美情趣,可启迪人生智慧,可丰富文化底蕴。

谢慧英先生说得好:“母语的学习必然承载着这些历史的、人文的复合因素,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从长远看,语文教育必须超越实用主义的局限,从精神的拓展、从人的发展的高度去把握,才能领会语文所包蕴的丰富的内涵。”所以,语文教育不能不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通过优秀作品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对学生的精神领域产生影响。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清楚地意识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把时代和民族倡导、尊崇的主流价值观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课程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独特功能,使学生在感受语文材料、感悟语文底蕴的过程中,受到心灵的感动、人格的感化。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就是要发挥语文教师独特的人格魅力,用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涵养、去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品位。正如王丽在《我的教育梦》一文中所指的那样,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学生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成为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儿童的语文

郑振铎先生说:“对于儿童,旧式的教育家视之无殊成人,取用的方法,也全是施之于成人的,不过程度略略浅些而已。他们要将儿童变成了„小大人‟。那种„小大人‟,正像我们在新年的时候在街上看见走过的那些头戴瓜皮帽,身穿长袍马褂,足登薄底缎鞋的,缩小的成人型的儿童一般无二。”在这种儿童观的驱使下,我们的语文教育往往以成人心理取代儿童心理,以成人意志左右儿童意志,以成人文化代替儿童文化,以成人的阅读经验支配儿童的阅读经验,最终倒霉的只能是儿童。其结果,往往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之中,丧失了自己,丧失了个性,丧失了儿童纯净的童心,丧失了属于儿童时代的幻想世界和精神乐园。

儿童就是儿童,他们既不是缩小的成人,也不是成人的预备。儿童是一个在思想上、精神上、人格上独立的人。儿童是天生的学习者,是天生的幻想家,是天生的诗人。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因此,语文必须从成人霸权中走出来,还儿童以发展语文素养的自主权。语文教师的任务,主要不是教导学生、控制学生,而是通过课文向学生提供一个更活跃、更开阔的语文实践平台。在“还”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该自始至终、自觉自愿地成为学生语文实践的组织者、服务者和帮助者。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愿望和激情,洞见学生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诱发学生作为一名读者的发现和创见。他应是一位带领者,带领学生经由课文走向一片新的语文天地。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民族的语文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涵着厚重的民族精神,民族文化。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弘扬祖国优秀文化和吸纳人类进步文化的基础作用,使学生从小扎下优秀民族文化的根。同时又要使语文学习具有先进、开放、多元的文化精神。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味历史的浓郁芬芳、现代的流光溢彩;体味中国语言的丰富和多彩,体味中国人思想的广博与深邃,体味民族精神的深邃与永恒。我们称屈原为中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杜甫的诗作是“史诗”,鲁迅是“民族魂”,就因为在他们身上及其作品里有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历史积淀。屈原的虽九死而不悔的精神,杜甫的“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胸襟和“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追求,鲁迅至死“一个都不饶”的硬骨头,都是源自民族文化熏陶,最终又成为民族文化的一个部分。他们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他们的作品是我们民族的瑰宝,他们的作品表现了民族特有的风骨和美感。

语文素养与民族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质层,积淀着民族文化的精粹。语言和思想、感情,是同时发生的,它不仅仅是载体,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维、心灵、人格的组成部分。我们教学生学习语文,也就是同时在用中华民族的精神文明,用中华优秀文化的乳汁哺育着学生的成长,提高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语文是我们的母语,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我的中国心》的歌词中写道:“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了中国印”。这一印记是如何烙上的?靠的是母语教育。母语教育是作为学生生存环境

中最重要的成分而深深印入其脑海的,母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无论怎么形容也不为过的。母语教育、母语文化、母语人文情怀、母语思维方式、母语审美特点等等,这些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是永远的烙印。

四、“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生活的语文

语文与生活是天然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对学生而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生活。

课本即生活的记录。古今中外,天文地理,人世苍桑,世态变迁,都能从语文课本里找到历史足迹。可以说,语文课本中的佳作,是富含生活浓汁的蜜,越品越有味,越钻研越能领悟到生活的真谛。

教学即生活的阐释。课堂学习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要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从中获得生活的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教师的课堂教学,既是对课本所记录的生活进行阐释,也是对自身的生活经历进行阐释。师生交流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心与心的交流,是情与情的互融。

阅读即生活的体验。阅读书本,就是阅读生活。当然,课堂中的阅读是极为有限的,必须向生活延伸。大量的课外书籍以及标语、广告、产品说明等,都可以从中读到语文知识,读到生活的经验,读到人生的哲理。教师在课堂阅读教学中的方法指导,就必须尊重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对生活的各种体验。

作文即生活的再现。作文就是学生真实生活的再现,是学生审视人生、审视生活所产生的新奇和敏感的真实写照。写作来自生活的需要,是有话要说、有情要抒、有事要叙、有理要讲。当前作文的最大弊病就是脱离了学生的自我需要,脱离了学生内心真实的感受,造成学生言不由衷、辞不达意,不是千篇一律,就是废话连篇,用文字反映生活的能力,自然得不到有效的培养。

语文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生活,生活的需要应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目标;同样,语文学习也不能离开生活实践,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活水,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

语文是母语课程,学生自小就生活在母语环境中,生活中处处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时时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所指出的这样:“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课外阅读使语文变得“丰盈”。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学习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诗人杜甫觉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言学家叶斯大林帕森主张“把孩子们投入到语言的海洋中去”;作家高尔基认为“我读得愈多,书就使我和世界愈接近,生活对我变得更加光辉,更加美丽。”我们的父辈祖辈,为什么能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即使没念上几年书,写出的文章为什么也大多文从句顺、开阖有度?究其原因,全靠多读熟

读。学习语文重在积累。要积累就必须多读熟读,读文学、读历史、读天文、读地理,读经典名著……。读之极熟,“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在读中滋养自己的精神,在读中修整自己的言语。“笔参造化神始足,腹有诗书气自华”。

社会实践使语文变得“酣畅”。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因此,学习语文更要把学生引向社会,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听讲座,逛书店,泡图书馆,看展览,练书法,乃至组织旅游,直接进入山水和人文景观之中。总之要引进生活的“活水”,观察时代的“风云”。

同样是学《荷花》这篇课文,同样是在欣赏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荷花,学生的体验却是千姿百态、见仁见智的。有的说:“荷花,我要为你画张画,把你的美永远留下来。”有的说:“荷花,我要赞美你,我要歌唱你。”有的说:“荷花,你出污泥而不染,你是我学习的榜样。”有的说:“荷花,你翩翩起舞的姿态真是太迷人了,我一定会梦见你。”这是在融合了学生独特的生活体验之后和语文的崭新对话。我们完全有理由做出这样的推想:生活中爱画画的盼望着为荷花画张画,生活中爱唱歌的想到了歌唱荷花,生活中爱跳舞的迷恋于荷花的翩翩舞姿,生活中爱读书的折服于荷花的纯洁不染……如果没有学生生活积累的调动,如果没有学生亲身体验的唤醒,怎么能有学生如此富有灵性的真情告白呢?小学生虽然年龄不大、阅历有限,但自懂事以来,他们经历了多少事,认识了多少人,见到了多少景,体味了多少情……这正是他们学习语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啊。

精神的语文,儿童的语文,民族的语文,生活的语文,最终归结在一起,思考的都是人与语文的关系。说到底,人文精神就是人的精神,母语教育就是人的教育,语文素养就是人的素养。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与语文的关系,语文教育的春天才能最终到来。


相关内容

  • 语文讲座心得体会
  • 花了两天的时间,我认真地将特级教师xxxx<高中语文教学艺术研究专题>讲座听了一篇,觉得深受启发.这次视频讲座涉及的内容有<让我们的教学充满诗意><教师的幸福感从哪里来><建设一个动态的课堂><从学生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促进语文教与 ...

  • 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作业)
  • 浅谈王崧舟老师的语文教学风格 万州区汶罗小学 沈继平 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候,业务领导无论大会小会都会与我们谈到一个词,那就是‚教学风格‛. 著名作家孙犁说过:‚风格的形成,带有革新的意义.‛又说:‚创造一种风格,是在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株新树.‛创造一种教学风格,也是在教学艺术的园林里栽培一棵新树,教学 ...

  • 小学办学思想
  • 小学办学思想 1.追求目标:建有文化的校园,塑有理想的教师,育有特长的学生,办有特色的学校. 2.办学理念:办学理念,即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信念.具体而言,理念,即概念.观点.观念或思想及其价值追求的集合体,理念就是一整套概念体系或观念体系.办学理念,即学校发展中的一系列教育观念.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价 ...

  • (新)河大版七年级语文下册[青年]教学设计
  • <青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背诵积累文中的经典词句. 2.感悟优美的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刻内涵,体会语言凝练.隽永的特色. 3.感悟青春的意义,正确对待生活和人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充沛的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青春的意义,正确对待生活 ...

  • 唤醒沉睡的诗意
  • 大多数的语文课堂往往缺乏诗意性,学生常常感到乏味.枯燥.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求,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和回归.本文试从寻根之心.诗意语言的应用.教师的诗意培养.教学方法诗意化.教学媒介的使用等五个方面来浅谈如何增强语文教学的诗意性. 一.当前语文教学诗意性低的分析 ( ...

  •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 议论文的结构之并列式 一.议论文三要素: 1.论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看法鲜明(在首段提出) 2.论据: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新鲜(丰富,最少三个) 3.论证: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方法清楚(层次分明) 二.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 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 解决问题-- ...

  • 班主任专业成长推荐阅读书目
  • 班主任专业成长推荐阅读书目 张万祥2007年岁末2008年年初 推荐原则:具有全国领先的新理念,具有优美的文笔,贴近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实际,而且是深受更大读者喜爱的畅销书. 说明:为了使用方便,把这批书分为五个部分,即理论指导部分:实践引导部分:优秀班主任向导部分:心理疏导部分:资料开导部分. 这些 ...

  • 有滋有味的语文课
  • 如何才能让语文课堂充满激情,绽放出生命的光彩,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语文课堂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语文课堂才会独具魅力,充满生命活力.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 ...

  • 怎样使作文充满诗意
  • 诗意作文全解 一.前言 作文是情感的倾吐与宣泄,是心灵的呼唤与呐喊,是思维的火花在霍霍跳跃,是思想的烈焰在熊熊燃烧,是创造的活力爱胸中激荡,是个性的旗帜在风中张扬-- 人,应诗意地栖居:文章,更应诗意地创作.曾几何时,我们的作文题材屏除了诗歌,我们的作文训练抛弃了想象,从而使我们的作文语言失去了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