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幸福_中国伦理史

1 、 关于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培养艺术大师

B . 培养治国大师

C . 培养管理大师

D . 共产主义

2 、 下面不属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的是:()

A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的阅读

B . 中外世界艺术鉴赏

C . 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

D . 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

3 、 不属于练习颜真卿的楷体书法需要三种特性的是:()

A . 正

B . 大气

C . 耐力

D . 长寿

4 、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没有独立性

B . 中国化

C . 属于马克思主义

D . 学术与政治搭配

5 、 儒家的形态没有的是:())

A . 艺术形态

B . 民间形态

C . 政治形态

D . 学术形态

6 、 幸福不包括:()

A . 领导力

B . 顺从

C . 人际关系

D . 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7 、 第一位存在主义者是:()

A . 胡塞尔

B . 尼采

C . 索伦·克尔凯郭尔

D . 基尔凯戈尔

8 、 大学期间主要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A . 抽象

B . 逻辑

C . 形象

D . 创新

9 、 幸福的定义不包括:()

A . 有感觉

B . 清除不合理的欲望

C . 跟欲望相关

D . 完全听随欲望

10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广义的幸福包括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

B . 感性幸福叫快乐

C . 理性的幸福影响我们的心灵

D . 中国的伦理思想是可以度量的

11 、 关于狭义的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缺失会产生郁闷

B . 心灵驱动

C . 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

D . 理性的幸福

12 、 关于理性的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局部的享受

B . 通过第二反应来实现

C . 心理需要的满足

D . 源于心灵

13 、 关于感性的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局部的享受

B . 理性反思

C . 外在驱动

D . 舒心的感觉

14 、 你立的一个志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下面不属于这三个条件的是:()

A . 机遇

B . 自己的天赋的特征

C . 帮助

D . 努力

15 、 关于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奋斗成功

B . 设立一个高于自身的目标

C . 一个结果

D . 一个过程

16 、 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A . 欲望影响幸福

B . 舍欲而不是舍生

C . 不要去绝望

D . 满足不了的欲望要舍弃

17 、 关于痛苦与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幸福以痛苦为前提

B . 最后成功方得幸福

C . 不经痛苦一定不会幸福

D . 过程中要有希望有奋斗

18 、 属于幸福的分类的是:()

A . 自然的幸福

B . 神性的幸福

C . 社会的幸福

19 、 不属于讲授知识、著作所表达的东西的是:()

A . 暴力

B . 美与丑

C . 善与恶

D . 真理

20 、 关于“伦理和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伦理道德不是秩序

B . 不跟外面的人接触就无所谓伦理和道德

C . 想不开的东西和伦理、道德有关系

D . 心灵上的打击都是来自于伦理道德上面的

判断题(40分)

1 、 小才大用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

是 否

2 、 隔行隔道,无法沟通。

是 否

3 、 格律诗因为要押韵、要对仗,这种规则阻碍了人的思维。

是 否

4 、 练就一种才能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

是 否

5 、 把一些不好的东西扔掉,把一些好的东西留下了,这是这门课期望达到的目的。分)

是 否

6 、 中国儒家思想的表达方式使我们避免了教条主义

是 否

7 、 《比照与透析》的作者是罗素。 万俊人、《西方哲学史》

是 否

8 、 把那种合理的欲望、高尚的欲望留下来,其他的欲望清扫掉。

是 否

9 、 追求某种幸福,首先意味着要选择承受相应的痛苦。

是 否

10 、 痛苦必然会导致幸福。

是 否

11 、 神性的幸福都是以一种痛苦作为前提,来实现的一种幸福。

是 否

12 、 理性的痛苦会导致心脏的痛苦。

是 否

13 、 在社会认可的东西里面,挑出一些自我认可的东西来,进行自我的偏好排序,是追求幸福的正确道路。

是 否

14 、 伦理学是要找一种方法来往人脑中安装秩序。

是 否

15 、 中国按照哲学的方法安装秩序,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是以抽象思维为主。

是 否 形象

16 、 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追求善而不是真。

是 否

17 、 消减焦虑,需要我们放弃一些欲望。

是 否

18 、 欲望的满足要借助一些东西。

是 否

19 、 本课程研究中国伦理的特点是在道的意义上来审视中国文化。 是 否

20 、 道家从算命的角度看待《周易》。) 阴阳家、辩证法

是 否

《论语》的特征

形象思维、感想性的语句

孔子的思想精髓在六经之中

中国学术传统特点 悟

中国的思维特点

形象思维、经验性思维

(红色是正确答案,绿色的是错误的答案)

1 、 关于“伦理和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伦理道德不是秩序

B . 不跟外面的人接触就无所谓伦理和道德

C . 想不开的东西和伦理、道德有关系

D . 心灵上的打击都是来自于伦理道德上面的

2 、 关于“秩序”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与时俱进

C . 哲学家确定合理的秩序

D . 政治家确定合理的秩序

3 、 关于“伦理与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跟人之间的规则秩序是伦理

B . 最大的伦理是世界伦理

C . 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

D . 道德是个体的规范

4 、 在伦理与道德范畴内不存在的说法是:()

A . 生态道德

B . 企业道德

C . 国家道德

D . 人类道德

5 、 下面不属于现在的道德规范容易出的问题的是:()

A . 没有牺牲精神

B . 自我

C . 自视过高

D . 自视过低

6 、 “捧杀”是将()的哲学思想用于政治:

A . 墨子

B . 孟子

C . 孔子

D . 老子

7 、 下面不会增加你的幸福感的是:()

A . 才华

B . 奢侈

C . 德行

D . 为社会作贡献

8 、 下面与盘古无关的成语是:()

A . 战天斗地

B . 开天辟地

C . 死而后已

D . 顶天立地

9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是从公有制开始的

B . 所有的文明史都开始于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

C . 原始共产社会领袖最重要的是权威 (道德)

D . 西方的历史记忆是从私有制开始的

10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性善给人民带来了一种尊严

B . 人性善是君王以德治国、创建功绩的基础

C . 人性善是真命题

D . 中国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恩报关系基础之上的

11 、 关于孔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位私人教师

B . 出生于卫国 (鲁国)

C . 孔子教六经

D . 儒家从道德角度看待《周易》

12 、 不属于孔子可以成为私人教师的条件的是:()

A . 被需要 ——强国之争

B . 合法化 多样化——君主观念不同

C . 尚贤

D . 才能

13 、 中国政治的最大特点是:()

A . 国治民安

B . 祭祀战争

C . 农业

D . 和谐

14 、 关于中国的思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缺乏系统性

B . 以形象思维为主

C . 经验性思维

D . 形式逻辑

15 、 关于中国学术传统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简

B . 用

C . 评

D . 悟

16 、 不属于好的学者必须拥有的特征的是:()

A . 才

B . 学

C . 识

D . 智

17 、 关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为“仕”是为了权力

B . 为“仕”的目的是为了天下

C . “学而优”的人不一定去安为“仕”

D . 为“仕”的人必须是“学而优”的

18 、 关于“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爱人

B . 兼爱

C . 爱有等差

D . 礼

19 、 关于孟子的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著书很多

B . 模仿孔子

C . 认为“人人可以做圣人”

D . 儒家的亚圣

20 、 关于孟子的“高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养成浩然之气

B . 居高位的人

C . 道德上高尚的人

D . 能带来幸福

判断题(40分)

1 、 孔子期待弟子能学而优则仕。 ( 2.0 分)

是 否

2 、 马克思主义体系是由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组成的,可以使中国的传统哲学在它的体系中复活。 ( 2.0 分)

是 否

3 、 古代的“仕”集财富、社会地位和道德名望于一身,最受人尊敬。 是 否

4 、 古代官员有最高的社会地位、最高的道德威望。

是 否

5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适用于任何场合。

是 否

6 、 孟子解决了如果做不了官,平不了天下,是否还有继续学习儒家思想的需要。分)

是 否

7 、 孟子思维的严密性强过荀子,所以荀子做不成亚圣。 (

是 否

8 、 中国自古就有“道德的至上性”这一观念。

是 否

9 、 中国人形成了一种超越了外在的宗教的力量来让人民信仰的道德。 是 否

10 、 人性恶肯定了中国传统的君王和有道德感的人的丰功伟绩。

是 否

11 、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不会影响他的事业成就。

是 否

12 、 道家的思想应用于养生。

是 否

13 、 人不节制欲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长时间的享受。 有意义的生活( 是 否

14 、 杨朱的幸福观可使中国的传统社会整体不至于浮躁不安。

是 否

15 、 道家对自然的规律依赖很弱。

是 否

16 、 道家的辩证法多是矛盾论系统的。 (

是 否

17 、 人性本善这是儒道相兼容的部分,也是道家能够存在于儒家一统的世界里的原因。

是 否

18 、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入仕官员影响大。 (

是 否

19 、 庄子与儒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是 否

20 、 儒道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来讲问题。

是 否

四德

仁——恻隐之心

义——羞恶之心

礼——辞让之心

智——是非之心

杨朱的幸福观首次从理论上肯定了普通人的生活的意义。

道家思想认为的圣王应该醒悟和无为,大智若愚。

1 、 关于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培养艺术大师

B . 培养治国大师

C . 培养管理大师

D . 共产主义

2 、 下面不属于共家学派的知识结构的是:()

A .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主要经典著作的原版的阅读

B . 中外世界艺术鉴赏

C . 中外主要哲学经典著作的原版阅读

D . 古汉语、颜真卿楷体书法、格律诗、篆刻

3 、 不属于练习颜真卿的楷体书法需要三种特性的是:()

A . 正

B . 大气

C . 耐力

D . 长寿

4 、 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没有独立性

B . 中国化

C . 属于马克思主义

D . 学术与政治搭配

5 、 儒家的形态没有的是:())

A . 艺术形态

B . 民间形态

C . 政治形态

D . 学术形态

6 、 幸福不包括:()

A . 领导力

B . 顺从

C . 人际关系

D . 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7 、 第一位存在主义者是:()

A . 胡塞尔

B . 尼采

C . 索伦·克尔凯郭尔

D . 基尔凯戈尔

8 、 大学期间主要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A . 抽象

B . 逻辑

C . 形象

D . 创新

9 、 幸福的定义不包括:()

A . 有感觉

B . 清除不合理的欲望

C . 跟欲望相关

D . 完全听随欲望

10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广义的幸福包括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

B . 感性幸福叫快乐

C . 理性的幸福影响我们的心灵

D . 中国的伦理思想是可以度量的

11 、 关于狭义的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缺失会产生郁闷

B . 心灵驱动

C . 感性幸福和理性幸福

D . 理性的幸福

12 、 关于理性的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局部的享受

B . 通过第二反应来实现

C . 心理需要的满足

D . 源于心灵

13 、 关于感性的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局部的享受

B . 理性反思

C . 外在驱动

D . 舒心的感觉

14 、 你立的一个志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下面不属于这三个条件的是:()

A . 机遇

B . 自己的天赋的特征

C . 帮助

D . 努力

15 、 关于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奋斗成功

B . 设立一个高于自身的目标

C . 一个结果

D . 一个过程

16 、 下面观点不正确的是:(

A . 欲望影响幸福

B . 舍欲而不是舍生

C . 不要去绝望

D . 满足不了的欲望要舍弃

17 、 关于痛苦与幸福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幸福以痛苦为前提

B . 最后成功方得幸福

C . 不经痛苦一定不会幸福

D . 过程中要有希望有奋斗

18 、 属于幸福的分类的是:()

A . 自然的幸福

B . 神性的幸福

C . 社会的幸福

19 、 不属于讲授知识、著作所表达的东西的是:()

A . 暴力

B . 美与丑

C . 善与恶

D . 真理

20 、 关于“伦理和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伦理道德不是秩序

B . 不跟外面的人接触就无所谓伦理和道德

C . 想不开的东西和伦理、道德有关系

D . 心灵上的打击都是来自于伦理道德上面的

判断题(40分)

1 、 小才大用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事情。

是 否

2 、 隔行隔道,无法沟通。

是 否

3 、 格律诗因为要押韵、要对仗,这种规则阻碍了人的思维。

是 否

4 、 练就一种才能可以为我们未来的幸福奠定基础。

是 否

5 、 把一些不好的东西扔掉,把一些好的东西留下了,这是这门课期望达到的目的。分)

是 否

6 、 中国儒家思想的表达方式使我们避免了教条主义

是 否

7 、 《比照与透析》的作者是罗素。 万俊人、《西方哲学史》

是 否

8 、 把那种合理的欲望、高尚的欲望留下来,其他的欲望清扫掉。

是 否

9 、 追求某种幸福,首先意味着要选择承受相应的痛苦。

是 否

10 、 痛苦必然会导致幸福。

是 否

11 、 神性的幸福都是以一种痛苦作为前提,来实现的一种幸福。

是 否

12 、 理性的痛苦会导致心脏的痛苦。

是 否

13 、 在社会认可的东西里面,挑出一些自我认可的东西来,进行自我的偏好排序,是追求幸福的正确道路。

是 否

14 、 伦理学是要找一种方法来往人脑中安装秩序。

是 否

15 、 中国按照哲学的方法安装秩序,是因为中国的哲学是以抽象思维为主。

是 否 形象

16 、 在人际交往中应该追求善而不是真。

是 否

17 、 消减焦虑,需要我们放弃一些欲望。

是 否

18 、 欲望的满足要借助一些东西。

是 否

19 、 本课程研究中国伦理的特点是在道的意义上来审视中国文化。 是 否

20 、 道家从算命的角度看待《周易》。) 阴阳家、辩证法

是 否

《论语》的特征

形象思维、感想性的语句

孔子的思想精髓在六经之中

中国学术传统特点 悟

中国的思维特点

形象思维、经验性思维

(红色是正确答案,绿色的是错误的答案)

1 、 关于“伦理和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伦理道德不是秩序

B . 不跟外面的人接触就无所谓伦理和道德

C . 想不开的东西和伦理、道德有关系

D . 心灵上的打击都是来自于伦理道德上面的

2 、 关于“秩序”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与时俱进

C . 哲学家确定合理的秩序

D . 政治家确定合理的秩序

3 、 关于“伦理与道德”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跟人之间的规则秩序是伦理

B . 最大的伦理是世界伦理

C . 道德是伦理的具体化

D . 道德是个体的规范

4 、 在伦理与道德范畴内不存在的说法是:()

A . 生态道德

B . 企业道德

C . 国家道德

D . 人类道德

5 、 下面不属于现在的道德规范容易出的问题的是:()

A . 没有牺牲精神

B . 自我

C . 自视过高

D . 自视过低

6 、 “捧杀”是将()的哲学思想用于政治:

A . 墨子

B . 孟子

C . 孔子

D . 老子

7 、 下面不会增加你的幸福感的是:()

A . 才华

B . 奢侈

C . 德行

D . 为社会作贡献

8 、 下面与盘古无关的成语是:()

A . 战天斗地

B . 开天辟地

C . 死而后已

D . 顶天立地

9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中国人的历史记忆是从公有制开始的

B . 所有的文明史都开始于原始的共产主义社会

C . 原始共产社会领袖最重要的是权威 (道德)

D . 西方的历史记忆是从私有制开始的

10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人性善给人民带来了一种尊严

B . 人性善是君王以德治国、创建功绩的基础

C . 人性善是真命题

D . 中国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恩报关系基础之上的

11 、 关于孔子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第一位私人教师

B . 出生于卫国 (鲁国)

C . 孔子教六经

D . 儒家从道德角度看待《周易》

12 、 不属于孔子可以成为私人教师的条件的是:()

A . 被需要 ——强国之争

B . 合法化 多样化——君主观念不同

C . 尚贤

D . 才能

13 、 中国政治的最大特点是:()

A . 国治民安

B . 祭祀战争

C . 农业

D . 和谐

14 、 关于中国的思维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缺乏系统性

B . 以形象思维为主

C . 经验性思维

D . 形式逻辑

15 、 关于中国学术传统特点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简

B . 用

C . 评

D . 悟

16 、 不属于好的学者必须拥有的特征的是:()

A . 才

B . 学

C . 识

D . 智

17 、 关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为“仕”是为了权力

B . 为“仕”的目的是为了天下

C . “学而优”的人不一定去安为“仕”

D . 为“仕”的人必须是“学而优”的

18 、 关于“仁”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爱人

B . 兼爱

C . 爱有等差

D . 礼

19 、 关于孟子的情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著书很多

B . 模仿孔子

C . 认为“人人可以做圣人”

D . 儒家的亚圣

20 、 关于孟子的“高贵”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养成浩然之气

B . 居高位的人

C . 道德上高尚的人

D . 能带来幸福

判断题(40分)

1 、 孔子期待弟子能学而优则仕。 ( 2.0 分)

是 否

2 、 马克思主义体系是由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组成的,可以使中国的传统哲学在它的体系中复活。 ( 2.0 分)

是 否

3 、 古代的“仕”集财富、社会地位和道德名望于一身,最受人尊敬。 是 否

4 、 古代官员有最高的社会地位、最高的道德威望。

是 否

5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适用于任何场合。

是 否

6 、 孟子解决了如果做不了官,平不了天下,是否还有继续学习儒家思想的需要。分)

是 否

7 、 孟子思维的严密性强过荀子,所以荀子做不成亚圣。 (

是 否

8 、 中国自古就有“道德的至上性”这一观念。

是 否

9 、 中国人形成了一种超越了外在的宗教的力量来让人民信仰的道德。 是 否

10 、 人性恶肯定了中国传统的君王和有道德感的人的丰功伟绩。

是 否

11 、 孟子认为一个人的道德不会影响他的事业成就。

是 否

12 、 道家的思想应用于养生。

是 否

13 、 人不节制欲望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更长时间的享受。 有意义的生活( 是 否

14 、 杨朱的幸福观可使中国的传统社会整体不至于浮躁不安。

是 否

15 、 道家对自然的规律依赖很弱。

是 否

16 、 道家的辩证法多是矛盾论系统的。 (

是 否

17 、 人性本善这是儒道相兼容的部分,也是道家能够存在于儒家一统的世界里的原因。

是 否

18 、 老子的思想对中国入仕官员影响大。 (

是 否

19 、 庄子与儒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

是 否

20 、 儒道是在不同的层面上来讲问题。

是 否

四德

仁——恻隐之心

义——羞恶之心

礼——辞让之心

智——是非之心

杨朱的幸福观首次从理论上肯定了普通人的生活的意义。

道家思想认为的圣王应该醒悟和无为,大智若愚。


相关内容

  • 从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中寻找人生追求
  • 从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中寻找人生追求 曾经有朋友问我:"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我不假思 索地回答:"幸福!"近来,通过对伦理思想的学习和研究,让我日趋明白,这个回答可能过于草率.伦理学是一门教导人们学会做人的学问,要学会做人,我们首先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那么, ...

  •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
  •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倡立共家学派的背景 1 共家学派的追求目标中要培养的人才不包括 A.学术大师 B.治国大才 C.天才儿童 D.艺术大师 正确答案: C 2 秦始皇时期尊崇并推行的哪一家的学说? A.法家 B.儒家 C.道家 D.墨家 正确答案: A 3 共家学派是由谁倡导的? A.毛泽东 ...

  •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韦正翔
  •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 韦正翔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以下对齐物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齐物是达到逍遥境界的一种方法  B. 齐物打破了看待事物的自我中心意识  C. 齐物认为万物都是整齐划一的,不具有特殊性  D. 齐物能够使人免除羡欲之累 我的答案:C 2 ...

  • 第二章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
  • 第一章 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的演变 教学要点: 本章主要阐述中国和西方伦理思想的历史演变.主 要教学要点:1.了解中国伦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 2.了解西方伦理思想演变的历史过程.3.掌握中国传 统伦理思想的主要特点.4.掌握西方伦理思想的基本精 神. 教学时数: 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中国伦 ...

  • 浅议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 摘要:幸福是人类社会的永恒的话题,幸福的人生也是人们对生活的永恒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幸福观也有着不同的认识,有些人认为,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极大满足就能带来精神上的幸福,也有人认为,幸福是一种心态,是一种精神状态,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没有关系,因此追 ...

  • 中西伦理思想的比较
  • [论文摘要]比较中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很多基本问题是相同的,对此的比较性研究,可以有助于认识及了解人类文明发生及演化的历史.考察自孔子和苏格拉底以来至二十世纪初两千多年中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脉络,主要从古希腊伦理学与先秦儒学.基督教伦理学与宋明理学.西欧近代伦理思潮与明清启蒙思想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 ...

  • 中国传统美学的伦理智慧及现代意义
  • [摘要]中国的传统美学之中体现出了深刻的伦理智慧,同时对于现代的各项工作也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论述,详细的分析了中国传统美学的伦理智慧以及对现代的启示,同时对实践工作当中价值观的构建和相关体系的基础进行了深刻的研究,旨在为现代美学工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工作原则 ...

  • 追寻幸福,中国伦理史视角,考试答案
  • 承受孤独我的答案:A38以下哪项是最大的伦理?A.家庭伦理B.社会伦理C.生态伦理D.国际伦理我的答案:C39圣王王道是建立在什么的基础之上的?A.武力B.伦理C.道德 D.人治我的答案:B40那家的思想适宜于养生.A.道家B.儒家C.兵家D.法家我的答案:A41下列对古时社 ...

  • 安兰德利己主义伦理学
  • 南京师范大学 研究生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单 (试卷封面) 任课教师签名: 批改日期: 注: 1.以撰写论文为考核形式的,填写此表,综合考试可不填: 2.本成绩单由任课教师填写,填好后与作业(试卷)一并送院(系)研究生秘书处: 3.学位课总评成绩须以百分制记分. 安兰德利己主义伦理学的思考 唐珂 伦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