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值与土壤和作物关系

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 又称“土壤反应”。它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pH值表示。pH值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值小于7,为酸性反应;pH值大于7为碱性反应。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

pH值 土壤酸碱度

<4.5 极强酸性

<4.5—5.5 强酸性

<5.5—6.5 酸性

<6.5—7.5 中性

<7.5—8.5 碱性

<8.5—9.5 强碱性

>9.5 极强碱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常见作物最佳的土壤酸碱度范围是多少?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养分的有效性、土壤的结构性和作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土壤中的有机态养分要经土壤微生物参与活动,才能使之转化为速效态养分供植物吸收,而参与有机质分解的微生物大多数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因此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一般以接近中性反应时为最佳。其次,土壤酸碱度对土壤结构性也有影响。酸性土壤中,氢离子浓度?螅菀装呀禾逯? 钙离子代换出来淋失,故酸性土易板结。而碱性土壤含有大量代换性钠离子和氢氧离子,使土粒分散,干后板结,造成碱土的结构性不良。另外,土壤酸碱度与植物生长也有很密切关系。自然界里,一些植物对土壤酸碱条件要求严格,它们只能在某一特定的酸碱范围内生长,这些植物就可以为土壤酸碱度起指示作用,故称指示植物。如映山红只在酸性的土壤上生长,称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柏木是石灰性土的指示植物,而碱蓬是碱土的指示植物。不同的栽培植物也有不同的最适宜生长的酸碱度范围(见下表),知道了它们各自最佳的生长范围,我们就可以因地制宜地根据土壤酸碱度,选择合适种植的作物;或根据作物,调节土壤酸碱度到合适的范围。

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1、酸性土壤的改良

经常使用石灰。达到中和活性酸、潜性酸、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也可用紫色页岩粉、粉煤灰、草木灰等。

2、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的人工酸化

露地花卉可用硫磺粉(50g/平方米)或硫酸亚铁(150克/平方米),可降低0.5——1个pH单位。也可用矾肥水浇制。

3、碱性土壤

施用石膏,还可用磷石膏、

硫酸亚铁、硫磺粉、酸性风化煤。

主要作物生长最佳的土壤酸碱度

作物名称 酸碱度 作物名称 酸碱度 作物名称 酸碱度

水稻 6.0-7.0 花生 5.0-6.0 栗 5.0-6.0

小麦 6.0-7.0 烟草 5.0-6.0 西瓜 6.0-7.0

玉米 6.0-7.0 茶 5.0-5.5 甘蓝 6.0-7.0

大豆 6.0-7.0 马铃薯 4.8-5.4 番茄 6.0-7.0

甘蔗 6.0-8.0 橙、柑 5.0-7.0 南瓜 6.0-8.0

甘薯 6.0-6.0 荔枝 6.0-7.0 黄瓜 6.0-8.0

土壤酸碱度

土壤酸碱度 又称“土壤反应”。它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pH值表示。pH值等于7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值小于7,为酸性反应;pH值大于7为碱性反应。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

pH值 土壤酸碱度

<4.5 极强酸性

<4.5—5.5 强酸性

<5.5—6.5 酸性

<6.5—7.5 中性

<7.5—8.5 碱性

<8.5—9.5 强碱性

>9.5 极强碱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值大,南方红壤pH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常见作物最佳的土壤酸碱度范围是多少?

土壤酸碱度对植物养分的有效性、土壤的结构性和作物生长都有很大的关系。首先,土壤中的有机态养分要经土壤微生物参与活动,才能使之转化为速效态养分供植物吸收,而参与有机质分解的微生物大多数在接近中性的环境下生长发育,因此土壤养分的有效性一般以接近中性反应时为最佳。其次,土壤酸碱度对土壤结构性也有影响。酸性土壤中,氢离子浓度?螅菀装呀禾逯? 钙离子代换出来淋失,故酸性土易板结。而碱性土壤含有大量代换性钠离子和氢氧离子,使土粒分散,干后板结,造成碱土的结构性不良。另外,土壤酸碱度与植物生长也有很密切关系。自然界里,一些植物对土壤酸碱条件要求严格,它们只能在某一特定的酸碱范围内生长,这些植物就可以为土壤酸碱度起指示作用,故称指示植物。如映山红只在酸性的土壤上生长,称为酸性土的指示植物;柏木是石灰性土的指示植物,而碱蓬是碱土的指示植物。不同的栽培植物也有不同的最适宜生长的酸碱度范围(见下表),知道了它们各自最佳的生长范围,我们就可以因地制宜地根据土壤酸碱度,选择合适种植的作物;或根据作物,调节土壤酸碱度到合适的范围。

土壤酸碱度的调节:

1、酸性土壤的改良

经常使用石灰。达到中和活性酸、潜性酸、改良土壤结构的目的;也可用紫色页岩粉、粉煤灰、草木灰等。

2、中性和石灰性土壤的人工酸化

露地花卉可用硫磺粉(50g/平方米)或硫酸亚铁(150克/平方米),可降低0.5——1个pH单位。也可用矾肥水浇制。

3、碱性土壤

施用石膏,还可用磷石膏、

硫酸亚铁、硫磺粉、酸性风化煤。

主要作物生长最佳的土壤酸碱度

作物名称 酸碱度 作物名称 酸碱度 作物名称 酸碱度

水稻 6.0-7.0 花生 5.0-6.0 栗 5.0-6.0

小麦 6.0-7.0 烟草 5.0-6.0 西瓜 6.0-7.0

玉米 6.0-7.0 茶 5.0-5.5 甘蓝 6.0-7.0

大豆 6.0-7.0 马铃薯 4.8-5.4 番茄 6.0-7.0

甘蔗 6.0-8.0 橙、柑 5.0-7.0 南瓜 6.0-8.0

甘薯 6.0-6.0 荔枝 6.0-7.0 黄瓜 6.0-8.0


相关内容

  • 耕作学试题库1
  • 第一章 耕作制度引论 一.名词解释 1.耕作学:2.耕作制度:3.种植制度:4.养地制度: 二.填空 1.耕作制度包括与两大部分. 3.麦棉套种图例,幅宽.带宽.行距.行数比的表示. 4.间混套作.复种的表示方法. 三.简答题 1.简述间混套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2.间混套作的增产效益原理? 2. ...

  • 肥料知识大全
  • 肥料知识大全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3-27 16:31:58 阅读:1936次 [字体:大 中 小] 1.什么叫做肥料? 凡是为提高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提高土壤肥力而施入土壤的物质都叫肥料.直接供给作物必需营养的那些肥料称为直接肥料,如氮肥.磷肥.钾肥.微量元素和复合肥料都属于这 ...

  • 茶叶生产与加工[种植业基础]
  • 2011级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种植业基础>学科课程学习文字教学 绪 言 一.种植业的概念 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利用自然提供的条件,促进和控制植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取得符合人类生活需要产品的产业. 二.种植业的意义 种植业不仅为人们提供植物性食物,为养殖业提供饲料,种植的树木还可以绿化荒山, ...

  • 5第五章绿色食品生产
  • 第五章 绿色食品生产 第一节 植物种子和种苗的选择 在进行绿色食品的作物生产时,其品种.种子和种苗均须严格按照生产绿色食品的技术要求.种子和种苗的亲本均须来源于绿色食品的生产方式,经过至少一代(一年生作物)或两个生长季(多年生作物)生产. 一.品种的选择 从事绿色食品生产,选用优良品种,是提高产量和 ...

  • 地膜覆盖对土壤蒸发的影响
  • 2003年4月灌溉排水学报 第22卷第2期 文章编号:1000646X (2003) 02001704 地膜覆盖对土壤棵间蒸发影响的研究 门旗1, 李毅2, 冯广平1 (1. 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100101) Ξ ...

  • 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治
  •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第3期 FoodandNutritioninChina No.03,2009 土壤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及其防治母 张远1'2,樊瑞莉 (1河南科技学院,新乡455005:2浙江省食品安全重点实验室,杭州 51 0055) 摘要: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土壤污染较为严重,采 ...

  • 农业水土工程
  • 21世纪的农业水土工程 摘 要:介绍了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历史和形成过程, 分析其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出了21世纪中国农业水土工程学科需要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 探讨其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水土工程; 科技发展; 可持续农业 Abstract : Fro ...

  •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研究
  • 2005年11月 首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175 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技术研究 --以土壤中铅和镉污染为例 刘凤枝,师荣光,徐亚平,蔡彦明,刘赵玉杰,郑向群 (农业部环境监测总站,天津300191) 铭,战新华,王跃华,刘保锋, 摘要:本研究提出了将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分为累积性污 ...

  • 作物栽培学(专)
  • 作物栽培学专科作业题(一) 一.名词解释: 1.作物栽培学: 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是系,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一门应用科学.简言之,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主产理论和技术措施的科学. 2.生长 :是指作物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