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与认同:群众路线教育的两个层面

2013.11.30 10:31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陈晓杰

字号:【    】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共产党人要对其有一个前提性的认知,最终形成一种价值认同和实践自觉,这是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深化认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前提性诉求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党员群众路线的认知教育就是让共产党人对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一个具体认识和整体感知。群众路线的认知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表现为共产党人的多方面诉求。

群众路线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诉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始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诉求的明确回答。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树立明确的群众观念,将自己的生死、荣辱和苦乐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起来,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就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也就是共产党人为谁而存在和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从坚持马克思的“全人类的解放”,到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都深深表明,共产党人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的。

群众路线体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诉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宗旨意识强、群众观点强,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否则,就会淡漠群众、忽视群众,各种不良作风就会滋长起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加强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知教育,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融入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自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表达了共产党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诉求。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共产党人秉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表现,是党对人民群众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是否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这种作风优良与否的评判标准。纵观党的历史,党始终没有忘记思想和作风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次整肃党风党纪的活动,以人民群众为依托,不断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从而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新阶段,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次将坚持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诉求,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之举。

加强认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自觉性依归

群众路线是在实践过程中被人们所共识的一种价值模式。加强党对群众路线的认同,就是要让共产党人将这种价值模式内化吸收,并使其成为共产党人在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时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这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自觉性依归。

强化情感认同,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党要在情感上贴近群众,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地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真正做到俯下身子问民情,迈开步子访民意,甩开膀子解民困。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干工作,把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提高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看待,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当做本职和使命,视人民群众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开展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就必须强调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在情感上的认同,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真正的自觉行动。

增强理论认同,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贯彻、工作作风的转变,前提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论的自觉。提升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水平,就是要增强学习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并将其内化为指导实践的价值标准,最终形成理论上的认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基本观点和生命线,是党和人民群众长期实践活动的共同思想理论结晶,它的出发点就是人本身,因而能说服人,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增强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论认同,自觉贯彻群众路线,要把握住人民群众这一根本,使群众路线具备理论上的彻底性,这是党掌握群众,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根本保证。

增强实践认同,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理论的产生和在实践中的运用,都与人们的需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关。党和人民群众对群众路线的选择和认同,就是群众路线的理论本质与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相统一的结果。增强党对群众路线的认同,归根结底就是将之运用于实践,自觉地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真正做到学习和贯彻群众路线的知行合一,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成为共产党人的自觉行为,坚持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编辑: 王润斌

分享:

相关文章

2013.11.30 10:31

来源: 光明日报     作者: 陈晓杰

字号:【    】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要切实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共产党人要对其有一个前提性的认知,最终形成一种价值认同和实践自觉,这是学习和践行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

深化认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前提性诉求

党的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开展党员群众路线的认知教育就是让共产党人对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有一个具体认识和整体感知。群众路线的认知范围是十分广泛的,它表现为共产党人的多方面诉求。

群众路线反映了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诉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始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诉求的明确回答。世界观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树立明确的群众观念,将自己的生死、荣辱和苦乐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起来,坚定地走群众路线,就是共产党人应有的人生观。价值观表现为价值追求和价值标准,也就是共产党人为谁而存在和为什么而存在的问题。从坚持马克思的“全人类的解放”,到中国共产党的“为人民服务”“三个有利于”“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以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都深深表明,共产党人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存在的。

群众路线体现了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诉求。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宗旨意识强、群众观点强,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自觉,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的利害得失置之度外;否则,就会淡漠群众、忽视群众,各种不良作风就会滋长起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加强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知教育,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融入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自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路线表达了共产党人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诉求。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是共产党人秉承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具体表现,是党对人民群众态度的一种表达方式,而是否坚持群众路线,就是这种作风优良与否的评判标准。纵观党的历史,党始终没有忘记思想和作风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针对性地进行了多次整肃党风党纪的活动,以人民群众为依托,不断地激浊扬清、正本清源,从而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始终保持了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在新阶段,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再次将坚持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诉求,是党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要之举。

加强认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自觉性依归

群众路线是在实践过程中被人们所共识的一种价值模式。加强党对群众路线的认同,就是要让共产党人将这种价值模式内化吸收,并使其成为共产党人在处理与人民群众关系时的思维准则和价值取向,这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的自觉性依归。

强化情感认同,自觉站稳群众立场。党要在情感上贴近群众,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自觉地把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深深植根于全党同志的思想和行动中,真正做到俯下身子问民情,迈开步子访民意,甩开膀子解民困。始终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干工作,把增强对人民群众的情感提高到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看待,把解决人民群众的困难当做本职和使命,视人民群众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以人民群众的幸福为自己的幸福。开展党员群众路线教育,就必须强调共产党人对人民群众在情感上的认同,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成为真正的自觉行动。

增强理论认同,自觉贯彻群众路线。群众路线的贯彻、工作作风的转变,前提在于认识水平的提高,在于思想理论的自觉。提升对群众路线的认识水平,就是要增强学习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并将其内化为指导实践的价值标准,最终形成理论上的认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为党的基本观点和生命线,是党和人民群众长期实践活动的共同思想理论结晶,它的出发点就是人本身,因而能说服人,得到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增强党对群众路线的理论认同,自觉贯彻群众路线,要把握住人民群众这一根本,使群众路线具备理论上的彻底性,这是党掌握群众,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根本保证。

增强实践认同,自觉做到知行合一。理论的产生和在实践中的运用,都与人们的需要特别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有关。党和人民群众对群众路线的选择和认同,就是群众路线的理论本质与中国社会现实需要相统一的结果。增强党对群众路线的认同,归根结底就是将之运用于实践,自觉地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力争认识高一层、学习深一步、实践先一着、剖析解决突出问题好一筹。真正做到学习和贯彻群众路线的知行合一,自觉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使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成为共产党人的自觉行为,坚持不断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网站编辑: 王润斌

分享:

相关文章


相关内容

  • 七一活动讲话4
  • 在xxxxxx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主题演讲暨党员志愿者 活动启动仪式上的讲话 (2014年7月1日) 同志们:大家下午好! 今天,为了纪念建党93周年,弘扬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大力开展党员志愿者活动.我们召开集团公司"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 认知.认同与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主体诉求
  • [摘 要] 认知和认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依次演进的前提基础,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追求则是更高层次的文化反思和创新.认知.认同.自觉追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主体诉求的三个重要维度,由认知理解领悟,进而凝聚主流价值认同,形成自觉的文化追求,最终构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主体诉求 ...

  • [独家]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几个关键点
  • 对个体而言,文化认同是人类作为群体性动物的情感需求之一,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对特殊群体文化的认可和自我归类的过程.对社会而言,较高的文化认同有利于群体的社会规范和内在控制,并促进社会发展. 近代以来,由于帝国的瓦解.民族的迁徙流动,世界文化体系界限开始模糊,文化的交流.碰撞造成了文化冲突,进而 ...

  • 什么是雷锋精神?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 1. 什么是雷锋精神?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雷锋精神就是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2怎样学习雷锋精神: 一)弘扬雷锋精神是引领文明道德风尚.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 ...

  • 树立价值坐标引领社会新风尚
  • 树立价值坐标 引领社会新风尚 [背景链接] 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从国家 ...

  • 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_张波
  • 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 路径选择及制度安排 ●张 波 [摘要]制度治党是中国共产党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要实现制度治党,执政党必须充分认识到制度治党过程的长期性.艰巨性,坚持制度治党与思想治党相结合策略,从营造政治生态.健全党内制度体系及提高制度执行力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以最终实现全面从严治党. ...

  •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感悟心得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概括.这是新的历史时期全社会的价值导向.如何在实践中去培育和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认为全面准确地 ...

  • 辅导员应聘宝典
  • ◆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 通过这六年在不同学生工作岗位上的实践,我有了丰富的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及素质教育活动的经验.也培育了我对学生工作愈来愈深厚的热情和激情.在组织学生活动的同时,我也参加学校和社会的各项文体活动,努力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虽然学生工作和学生活 ...

  •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摘要:随着世界的剧烈变革,当代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受到这巨大的挑战,为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体现在毛泽东思想.邓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发展观以及党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