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基本要求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基本要求

一、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制。

(一)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应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档案管理制度等。

(二)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即“四早”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参见第三章)。

1、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

(1)晨检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可疑传染病患者,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追查病因,教师或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

(3)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学校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类型,及时采取隔离、通知家长将病人送定点医院或在家隔离治疗等措施,以保证传染病不蔓延。

(4)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应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5)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疫情报告人在报告校领导的同时,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上报疫情。

(6)学校出现传染病病例或疫情后,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及时对病例进行调查,并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对病人接触过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接种或服药,对所在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7)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与班主任教师要严格掌握学生病愈返校的时间。病愈返校后须经医师证明已无传染性后,方可准许复课(参见附录病假期的建议)。

(三)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出现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时处置有序高效,各级各类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专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阻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遏制校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学校领导应了解、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应经常听取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对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工作、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食堂、教学场所与生活设施进行检查,并将

其工作成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积极有效地实施常规管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传染病蔓延的有关人员,应追究相应的责任。

二、加强健康教育 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并将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转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这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学校要把专染病预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多中形式,如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者专题课讲座,通过宣传栏、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特别要注意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

三、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积极预防传染病

教师与学生应注意讲究个人卫生,增强健康意识,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师生在个人卫生方面要坚持做到“五要”“六不”和“两坚持”:

“五要”_____要定时休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勤洗澡,要勤理发,要勤剪指甲;

“六不”_____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用公共毛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两坚持”_____坚持自带饮水杯、手纸、手帕等个人卫生用品;坚持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四、教室校舍必须慈采光通风良好,环境干净整洁,对学校硬件达不到要求的,要求整改,无法整改的予以取缔。

幼儿园预防传染病基本要求

一、建立完善的传染病管理机制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学校应建立起一套完善、科学、规范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管理机制。

(一)健全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要求建立传染病防控工作责任制,应将防控责任分解落实到各部门 和具体责任人,确保职责到位、检查到位,共同做好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

学校应建立健全的制度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学生晨检制度;师生定期体检制度;教学场所通风与重要场所定期消毒制度;课堂、宿舍、公共场所卫生清扫制度;个人卫生清洁制度;食品卫生安全制度;体育活动卫生制度;学生健档案管理制度等。

(二)加强学校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

按照传染病防控“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原则(即“四早”原则),学校需要建立由学生到教师、到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到学校领导的传染病发现、疫情监控与报告机制(参见第三章)。

1、学校应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根据学生人数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或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负责学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日常工作和疫情报告工作。

2、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按照要求,建立健全师生员工的健康档案(包括因病缺课登记等)随时了解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情况。

3、学校应坚持实施晨检制度,加强对学生身体状况的监测。

(1)晨检应在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指导下,由班主任或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及时了解学生出勤、健康状况。

(2)发现可疑传染病患者,特别是请病假的学生应追查病因,教师或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应进行排查,以确保做到早发现。

(3)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可疑病例的早期症状者,学校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类型,及时采取隔离、通知家长将病人送定点医院或在家隔离治疗等措施,以保证传染病不蔓延。

(4)在传染病流行季节,学校应以年级、班级或宿舍为单位,采取相应的排查措施,发现有传染病早期症状者,应督促其立即到医院就诊。学校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制定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

(5)在确认疫情的第一时间内,疫情报告人在报告校领导的同时,应立即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上报疫情。

(6)学校出现传染病病例或疫情后,要配合当地卫生部门及时对病例进行调查,并对病人所在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发生大面积疫情时,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对病人接触过的其他人员进行预防性接种或服药,对所在场所进行定期消毒。

(7)学校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与班主任教师要严格掌握学生病愈返校的时间。病愈返校后须经医师证明已无传染性后,方可准许复课(参见附录病假期的建议)。

(三)建立应对传染病疫情流行的应急预案

为了确保学校出现传染病突发疫情事件时处置有序高效,各级各类学校对疫情发生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疫情,要有专人指挥,有人值班,有隔离、消毒、防护、救护等具体措施和物质保证,确保在第一时间内控制疫情的发展,阻断一切可能传播的途径,遏制校内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确保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四)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学校领导应了解、熟悉学校卫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应经常听取学校师生对学校卫生工作管理方面的意见,经常对专职(兼职)卫生保健人员或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的工作、传染病的宣传教育、食堂、教学场所与生活设施进行检查,并将

其工作成绩纳入考核与奖惩中,以督促有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履行职责,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在完善制度的同时,要积极有效地实施常规管理,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严格责任追究制,对不履行职责、造成传染病蔓延的有关人员,应追究相应的责任。

二、加强健康教育 培养师生良好卫生习惯

通过健康教育可以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增强师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促使师生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提高自我防范的能力,并将学校传染病预防工作转化为全校师生的自觉行动。这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学校要把专染病预防教育纳入教学计划,通过多中形式,如开设健康教育课或者专题课讲座,通过宣传栏、班会、队会、讲座、板报、广播、电视、网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特别要注意根据不同传染病的流行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

三、注意保持个人卫生 积极预防传染病

教师与学生应注意讲究个人卫生,增强健康意识,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措施,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传播。

师生在个人卫生方面要坚持做到“五要”“六不”和“两坚持”:

“五要”_____要定时休息,要睡前刷牙,要勤换衣、勤洗澡,要勤理发,要勤剪指甲;

“六不”_____不喝生水,不吃不洁食物,不吸烟,不喝酒,不用公共毛巾,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

“两坚持”_____坚持自带饮水杯、手纸、手帕等个人卫生用品;坚持做课间操和眼保健操。

四、教室校舍必须慈采光通风良好,环境干净整洁,对学校硬件达不到要求的,要求整改,无法整改的予以取缔。


相关内容

  • 婴幼儿卫生保健 课教案
  • 学 期: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学 时: 45 系 (部): 艺术教育分院 教 研 室: 学前教育 授 课 教 师: 包呼和 第 2008 年 9 月22/24 日 星期一/三 章 节: 绪论 第1章 婴幼儿生长发育 §1.1. 婴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 §1.1.1运动系统 §1.1.2呼吸 ...

  •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2010)
  •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 教育部令第76号)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已于2010年3月1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并经教育部同意,现予以发布,自2010年11月1日起施行. 卫生部部长 陈 竺 教育部部长 袁贵仁 二○一○年九月六日 第一条 为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 ...

  •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细则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 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工作,提高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水平,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保障儿童身心健康,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卫生部.教育部令第76号)及相关规定,结合自治区实 ...

  • 幼儿卫生学大纲
  • 幼儿卫生学大纲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 <幼儿生理卫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它研究学前儿童的机体与其生活和学习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促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的卫生要求和卫生措施的制定.通过学习<幼儿卫生学>,学生应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 ...

  • 学前儿童卫生保健教学大纲
  • 绪 论(2课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和方法. 教学重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教学难点: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的研究方法. 教学的具体内容: 一.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对象 二.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任务 三.学前儿童卫生保健课程的研究 ...

  •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_2
  •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总结 春冬季是麻疹.流脑 等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期,大多数冬季传染病通过空气飞沫或接触传播.为了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蔓延,确保师幼健康,幼儿园教学秩序正常开展,结合上级有关的文件要求和我园的实际情况,现将我园有关传染病等相关的防控工作总结如下: 我园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积极 ...

  • 秋冬季幼儿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第一幼儿园的保健医生:我园是武威市唯一一所甘肃省"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多年来,我园一直重视幼儿卫生保健工作,从疾病的防治到食品卫生安全以及班级卫生消毒管理等都受到了市.区两级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卫生监督部门的认可和好评,为了更进一步做好这项 ...

  • 2016年疾控工作计划(共8篇)
  • 篇一:2016疾控中心图书室经费预算a 2016疾控中心图书室经费预算 1. 运行经费 1.1新增书籍(书籍.期刊.杂志.报纸等)每年1万元: 1.2纸质品的维护费用:旧书籍的保养,过期杂志和书籍的装订等6000元 1.3 一次性购置费用包括文库.数据库等1000元 1.4 美化环境.创建良好读书和 ...

  • 怎样预防传染病
  • 怎样预防传染病 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 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以下是2016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可供参考. 幼儿园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1)幼儿园是人群高度密集的场所,幼儿是传染病易感人群之一.为进一步加强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有效预防与控制传染病在园的发生和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