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总N 、P 、K 含量测定
1. 实验目的
检测土壤养分中总N 、P 、K 的含量变化,研究促生机理。
2. 材料方法
2.1 土壤采集
从供试植株根部周围收集面层土壤(深度为0-10cm ),-20℃保存。
2.2 土壤中总氮的测定方法:
在室温下,样品消煮前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的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铵态氮,最后使用温控消化器,在加速剂硒粉- 硫酸铜- 硫酸钾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高温分解,全部转化为铵态氮。消煮液用凯氏定氮仪进行自动蒸馏及滴定,计算土壤全氮含量。
土壤全氮(N ,%
)=
式中:V —滴定试液时所用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Vo —滴定空白时所用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C H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氮原子的毫摩质量;
m —风干试样质量,g ;
2.3 土壤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2.3.1 试剂配置
过硫酸钾溶液(50g/L): 将5g 过硫酸钾溶解于水, 并稀释至100mL 。 抗坏血酸溶液(100g/L): 溶解10g 抗坏血酸于水中, 并稀释至100mL 。 钼酸盐溶液: 溶解13 g 钼酸铵于100mL 水中。溶解0.35 g 酒石酸锑钾于100mL 水中。在不断搅拌下把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 mL硫酸(1+1)中, 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
磷标准贮备液: 称取(0.2197)g 于110 ℃下干燥2 h 并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酸二氢钾, 用水溶解后转移到1 000 mL 的容量瓶中, 加大约800mL 水、5. 00 mL 硫酸( 1 + 1) , 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摇匀。
磷标准使用液: 将10. 00mL磷标准贮备液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标线, 摇匀。
试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2.3.2 试验步骤
消解
取两组7支50 mL具塞刻度比色管, 分别向两组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 00、0. 50、1. 00、3. 00、5. 00、10. 00、15. 00 mL 磷酸盐标准使用溶液。加水稀释至25mL 标线。向两组比色管中加4. 00 mL 过硫酸钾溶液, 将比色管的盖塞紧, 用纱布和绳子将玻璃塞扎紧, 置于大烧杯中。
将大烧杯放入120℃ 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进行消解, 30m in 后取出, 冷却至室温, 加水稀释至50 mL标线。
发色
分别向两组试样中加1. 00 mL 抗坏血酸溶液, 混匀, 30 s 后再分别加入2. 00 mL 钼酸盐溶液, 混匀。
分光光度测量
室温下放置15m in 后, 在700 nm 波长下, 使用光程为30 mm 的比色皿, 以水作参比, 测定吸光度, 并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步骤
移取已混匀的土样( 可根据总磷的大小少取土样) ,并加水至5mL ,加入具塞刻度比色管中,摇匀,同时用纯水代替土样做试样空白。
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操作,将测得的吸光度做空白校正后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得到磷含量( μg)
2.4 土壤中总钾的测定方法:
2.4.1 称样加酸及冷消煮
60-70度烘干的土样经玛瑙研钵磨碎后过100目筛,称样前再次烘干,0.2500+0.0005g在通风橱中加5-8ml 的HNO 3:HClO 4=4:1,保鲜膜封口,室温静置
冷消煮24小时
2.4.2 注意事项
1. 称样前再次烘干,包括标准样品
2. 土壤:0.2500g
3. 干燥剂放置在天平角落
4. 称量纸形状
5. 冷消煮环节
2.4.3 电热消解仪
土样:80℃ 30min
100℃ 30
110℃ 30
120℃ 60-90
140℃ 60-90
160℃
180℃持续煮近干
土样:白色或灰白色接近干粉状,注意不要焦糊
2.4.4 定容及酸回溶
1. 待消煮管冷却后加入5、10或15ml 的2.5% HNO3(根据自己样品金属含量定)
保鲜膜封口
2. 用涡旋仪涡旋70℃水浴30min 回溶,土样静置12小时取出倒入离心管中测定,并从仪器上读出钾含量。
土壤总N 、P 、K 含量测定
1. 实验目的
检测土壤养分中总N 、P 、K 的含量变化,研究促生机理。
2. 材料方法
2.1 土壤采集
从供试植株根部周围收集面层土壤(深度为0-10cm ),-20℃保存。
2.2 土壤中总氮的测定方法:
在室温下,样品消煮前先用高锰酸钾溶液将样品中的亚硝态氮氧化为硝态氮后,再用还原铁粉使全部的硝态氮还原转化为铵态氮,最后使用温控消化器,在加速剂硒粉- 硫酸铜- 硫酸钾的参与下,用浓硫酸消煮,各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经高温分解,全部转化为铵态氮。消煮液用凯氏定氮仪进行自动蒸馏及滴定,计算土壤全氮含量。
土壤全氮(N ,%
)=
式中:V —滴定试液时所用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Vo —滴定空白时所用的硫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C H —硫酸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0.014—氮原子的毫摩质量;
m —风干试样质量,g ;
2.3 土壤中总磷的测定方法
2.3.1 试剂配置
过硫酸钾溶液(50g/L): 将5g 过硫酸钾溶解于水, 并稀释至100mL 。 抗坏血酸溶液(100g/L): 溶解10g 抗坏血酸于水中, 并稀释至100mL 。 钼酸盐溶液: 溶解13 g 钼酸铵于100mL 水中。溶解0.35 g 酒石酸锑钾于100mL 水中。在不断搅拌下把钼酸铵溶液徐徐加到300 mL硫酸(1+1)中, 加酒石酸锑钾溶液并且混合均匀。
磷标准贮备液: 称取(0.2197)g 于110 ℃下干燥2 h 并在干燥器中放冷的磷酸二氢钾, 用水溶解后转移到1 000 mL 的容量瓶中, 加大约800mL 水、5. 00 mL 硫酸( 1 + 1) , 用水稀释至标线并摇匀。
磷标准使用液: 将10. 00mL磷标准贮备液转移到250mL 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标线, 摇匀。
试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2.3.2 试验步骤
消解
取两组7支50 mL具塞刻度比色管, 分别向两组比色管中依次加入0. 00、0. 50、1. 00、3. 00、5. 00、10. 00、15. 00 mL 磷酸盐标准使用溶液。加水稀释至25mL 标线。向两组比色管中加4. 00 mL 过硫酸钾溶液, 将比色管的盖塞紧, 用纱布和绳子将玻璃塞扎紧, 置于大烧杯中。
将大烧杯放入120℃ 的电热恒温干燥箱内进行消解, 30m in 后取出, 冷却至室温, 加水稀释至50 mL标线。
发色
分别向两组试样中加1. 00 mL 抗坏血酸溶液, 混匀, 30 s 后再分别加入2. 00 mL 钼酸盐溶液, 混匀。
分光光度测量
室温下放置15m in 后, 在700 nm 波长下, 使用光程为30 mm 的比色皿, 以水作参比, 测定吸光度, 并绘制标准曲线
样品测定步骤
移取已混匀的土样( 可根据总磷的大小少取土样) ,并加水至5mL ,加入具塞刻度比色管中,摇匀,同时用纯水代替土样做试样空白。
按标准曲线绘制步骤操作,将测得的吸光度做空白校正后代入标准曲线回归方程,得到磷含量( μg)
2.4 土壤中总钾的测定方法:
2.4.1 称样加酸及冷消煮
60-70度烘干的土样经玛瑙研钵磨碎后过100目筛,称样前再次烘干,0.2500+0.0005g在通风橱中加5-8ml 的HNO 3:HClO 4=4:1,保鲜膜封口,室温静置
冷消煮24小时
2.4.2 注意事项
1. 称样前再次烘干,包括标准样品
2. 土壤:0.2500g
3. 干燥剂放置在天平角落
4. 称量纸形状
5. 冷消煮环节
2.4.3 电热消解仪
土样:80℃ 30min
100℃ 30
110℃ 30
120℃ 60-90
140℃ 60-90
160℃
180℃持续煮近干
土样:白色或灰白色接近干粉状,注意不要焦糊
2.4.4 定容及酸回溶
1. 待消煮管冷却后加入5、10或15ml 的2.5% HNO3(根据自己样品金属含量定)
保鲜膜封口
2. 用涡旋仪涡旋70℃水浴30min 回溶,土样静置12小时取出倒入离心管中测定,并从仪器上读出钾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