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学习教育知识竞赛题库
一、选择题
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进行了深情阐释:“我以为,(B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B )。
A.国家强大、民族独立、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政治民主、经济发达、社会和谐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道路 C.和平发展道路
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 A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5、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B )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A.改革开发 B.改革创新 C.不断创新
6、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 B )的力量。
A.全体中国人民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C.爱国统一战线
7、中国梦归根到底是(A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A.人民的梦 B.民族的梦 C. 无数仁人志士的梦
8、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 C )。
A.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B.中华民族的文化 C.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9、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 C )的机会。
A.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B.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C.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
10、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 A )基础。
A.物质文化 B.物质 C.文化
1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 A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A.每一个中国人的 B.每一个青年人的 C.每一个爱国人士的
12、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A )。
A.美好前景 B.美好理想 C.美好蓝图
13、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 C )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A.富民强国 B.民族复兴 C.振兴中华
14、要用(A )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中国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共产主义理想
15、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A )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6、2013年6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州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一次会晤时表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 A)的梦。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和平、发展、友好、共赢 C.和平、互惠、合作、共赢
17、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梦与包括( B )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A.美洲 B.美国 C.加州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 B)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全面建设 B.全面建成 C.全面建立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C )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A.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 A ),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21、“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B )。
A.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世界第一强大国家
2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C )道路。
A.改革开放 B.和平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A )伟大实践。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A )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A.九十多年 B.六十多年 C.三十多年
25、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 A )的邪路。
A.改旗易帜 B.改弦更张 C.极右
26、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B),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A.文化自信 B.制度自信 C.体制自信
2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B)。
A.人口多、底子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C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9、(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C.实现共同富裕
30、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
A.本质要求 B.立国之本 C.必由之路
31、(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公平正义 B.社会保障 C.可持续发展
3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
A.基本原则 B.一般原则 C.根本原则
33、(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社会进步 B.社会和谐 C.社会发展
34、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
必然选择 B.必要选择 C.必须选择
3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 A )。
A.翻一番 B.翻两番 C.翻三番
36、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A)有机统一。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民主法治
37、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 B)改革。
A.政治体制 B.重要领域 C.社会管理体制
38、(B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9、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A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敏行、诚信、厚德 C.爱国、创新、诚信、友善
40、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 A )。
A.精神家园 B.精神之源 C.精神寄托
4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B )。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C.发展文化产业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A )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A.文化支撑 B.改革动力 C.文化底蕴
4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 B )为重点。
A.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关注弱势群体
44、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A )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A.就业优先战略 B.创业优先战略 C.保障就业战略
45、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C)也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 B.开放 C.改革
46、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我们党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B )的根本利益。
A.中国工农阶级 B.中国最广大人民 C.中国无产阶级
47、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 A )的要求。
A.科学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科学发展观
48、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对广东省提出“三个定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
A.排头兵 B.突击队 C.先锋队
49、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广东省提出了“两个率先”的要求,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C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超过亚洲“四小龙”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0、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东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的带动作用,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 C )。
A.世界城市 B.世界级城市 C.世界级城市群
5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次讲话的地点是(B)
A 人民大会堂 B 中国国家博物馆 C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D 中华世纪坛
52、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A) 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A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
C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D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
53、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是 (B)
A 《德法年鉴》 B 《神圣家族》 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
5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是 (D)
A 第一国际 B 第二国际 C 共产国际 D 巴黎公社
5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的分配方式(D)
A 封建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56、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这“三个自信”具体是指 (D)
A 思想自信、道路自信、政策自信 B 思想自信、方向自信、制度自信
C 理论自信、方向自信、政策自信 D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5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D) 有机统一
A 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依法治国 B 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 D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58、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D) 个时间段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59、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C)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仁义礼智信 B 勤劳勇敢 C 爱国主义 D 自强不息
6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集中解决的“四风”问题是 (A)
A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B 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C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奢靡之风
D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地方保护主义
二、填空题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 根本保证 ).
2.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 11月8日 )在北京隆重开幕,于( 11月14日 )在北京胜利闭幕。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
4.( 改革开发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6.( 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7.( 法治 )是治国的基本方式。
8.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9.2012年1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12月2日确定为 (全国交通安全日)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
12.中国宇宙飞船的名字是(“神舟”)。
13.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4.截至2012年,中国高铁里程达到9365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15.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16.(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7.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8.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20.解放和发展社会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1.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民族都有梦想。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2.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
23..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
24.中国梦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锦绣前程。( 党的十八大 )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更加壮丽的前景,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
25.有梦想,民族才有(希望);有对美好梦想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追求,民族才有(前途)。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忠实践行者。
26.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2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掀起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万里长征后的抗日烽火到(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8.中央批准(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公开发布。这两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发布,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9.中共中央党校3月1日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三、判断题
1、《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开端。(x )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章。 (x )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4、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6、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
7、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
8、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9、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
1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11.“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1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 )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 x )
14.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 (√)
15.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 (√)
17.当前,我国已经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18.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我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
19.要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工作,救灾时可以暂时忽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0、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四、问答题
1.“中国梦”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答: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2.“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来源有哪些?
答: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
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第三,追求富国强民,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3.坚定不移坚持着八项基本要求,“中国梦”一定可以美梦成真,那么八项基本要求是什么?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要怎么继承发展“中国梦”?
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我们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
一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
二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三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5.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请分别说出事哪三部曲?
答: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
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实现了哪两个“不可逆转”? 答:不可逆转地结束了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所没有的速度,即中国速度,请简单说出几个中国速度?(至少三个以上)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
“中国梦”学习教育知识竞赛题库
一、选择题
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对“中国梦”进行了深情阐释:“我以为,(B ),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C.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一
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B )。
A.国家强大、民族独立、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C.政治民主、经济发达、社会和谐
3、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B.改革开放道路 C.和平发展道路
4、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 A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 C.集体主义
5、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B )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A.改革开发 B.改革创新 C.不断创新
6、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 B )的力量。
A.全体中国人民 B.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 C.爱国统一战线
7、中国梦归根到底是(A ),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A.人民的梦 B.民族的梦 C. 无数仁人志士的梦
8、经过几千年的沧桑岁月,把我国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是我们共同经历的非凡奋斗,是我们共同创造的美好家园,是我们共同培育的民族精神,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 C )。
A.血浓于水的同胞之情 B.中华民族的文化 C.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
9、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 C )的机会。
A.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B.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C.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
10、我们要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夯实实现中国梦的( A )基础。
A.物质文化 B.物质 C.文化
11、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 A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A.每一个中国人的 B.每一个青年人的 C.每一个爱国人士的
12、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A )。
A.美好前景 B.美好理想 C.美好蓝图
13、近代以来,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 C )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联。
A.富民强国 B.民族复兴 C.振兴中华
14、要用(A )打牢广大青少年的共同思想基础,教育和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A.中国梦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共产主义理想
15、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A )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6、2013年6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美国加州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中美元首第一次会晤时表示: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 A)的梦。
A.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B.和平、发展、友好、共赢 C.和平、互惠、合作、共赢
17、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梦与包括( B )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
A.美洲 B.美国 C.加州
18、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 B)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全面建设 B.全面建成 C.全面建立
19、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C )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A.邓小平理论 B.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十年来,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 A ),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第二位 B.第三位 C.第四位
21、“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B )。
A.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C.世界第一强大国家
2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定不移走(C )道路。
A.改革开放 B.和平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A )伟大实践。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中华民族复兴
C.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A )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
A.九十多年 B.六十多年 C.三十多年
25、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 A )的邪路。
A.改旗易帜 B.改弦更张 C.极右
26、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 B),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A.文化自信 B.制度自信 C.体制自信
2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 B)。
A.人口多、底子薄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2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是( C )。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C.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29、(A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C.实现共同富裕
30、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
A.本质要求 B.立国之本 C.必由之路
31、(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A.公平正义 B.社会保障 C.可持续发展
32、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C )。
A.基本原则 B.一般原则 C.根本原则
33、(B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A.社会进步 B.社会和谐 C.社会发展
34、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
必然选择 B.必要选择 C.必须选择
35、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 A )。
A.翻一番 B.翻两番 C.翻三番
36、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 A)有机统一。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民主法治
37、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 B)改革。
A.政治体制 B.重要领域 C.社会管理体制
38、(B )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9、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大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A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A.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爱国、敏行、诚信、厚德 C.爱国、创新、诚信、友善
40、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 A )。
A.精神家园 B.精神之源 C.精神寄托
4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 B )。
A.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B.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C.发展文化产业
4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A )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
A.文化支撑 B.改革动力 C.文化底蕴
43、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 B )为重点。
A.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B.保障和改善民生 C.关注弱势群体
44、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A )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A.就业优先战略 B.创业优先战略 C.保障就业战略
45、1992年,邓小平第二次“南巡”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 C)也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 B.开放 C.改革
46、2000年,江泽民在广东考察时提出,我们党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B )的根本利益。
A.中国工农阶级 B.中国最广大人民 C.中国无产阶级
47、2003年,胡锦涛同志在广东考察时提出了( A )的要求。
A.科学发展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科学发展观
48、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对广东省提出“三个定位”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A )、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
A.排头兵 B.突击队 C.先锋队
49、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广东省提出了“两个率先”的要求,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C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超过亚洲“四小龙” C.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0、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广东积极发挥经济特区的带动作用,联手港澳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的( C )。
A.世界城市 B.世界级城市 C.世界级城市群
51、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次讲话的地点是(B)
A 人民大会堂 B 中国国家博物馆 C 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D 中华世纪坛
52、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A) 上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A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 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
C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D 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
53、马克思与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著作是 (B)
A 《德法年鉴》 B 《神圣家族》 C 《共产党宣言》 D 《资本论》
54、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是 (D)
A 第一国际 B 第二国际 C 共产国际 D 巴黎公社
55、“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 的分配方式(D)
A 封建社会 B 资本主义社会 C 社会主义社会 D 共产主义社会
56、党的十八大号召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这“三个自信”具体是指 (D)
A 思想自信、道路自信、政策自信 B 思想自信、方向自信、制度自信
C 理论自信、方向自信、政策自信 D 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57、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坚持(D) 有机统一
A 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依法治国 B 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民主集中制
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 D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58、习近平指出,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可以分为(D) 个时间段
A 三 B 四 C 五 D 六
59、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C) 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 仁义礼智信 B 勤劳勇敢 C 爱国主义 D 自强不息
60、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要集中解决的“四风”问题是 (A)
A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
B 形式主义、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命令主义
C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奢靡之风
D 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地方保护主义
二、填空题
1.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的( 根本保证 ).
2.党的十八大于2012年( 11月8日 )在北京隆重开幕,于( 11月14日 )在北京胜利闭幕。
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发展 ),核心是(以人为本 )。
4.( 改革开发 )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6.( 城乡发展一体化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7.( 法治 )是治国的基本方式。
8.十八大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9.2012年11月21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的12月2日确定为 (全国交通安全日)
10.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最伟大的(中国梦)。
12.中国宇宙飞船的名字是(“神舟”)。
13.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4.截至2012年,中国高铁里程达到9365公里,居世界(第一)位。
15.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
16.(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17.我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关键和根本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8.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因素是(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科学发展观)。
20.解放和发展社会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21.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每一个民族都有梦想。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
22.真正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的,是(中国共产党)。
23..中国梦承载着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艰辛探索的伟大历程。党的( 十一届三中全会 )开创了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把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带上了实现中国梦的人间正道。
24.中国梦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锦绣前程。( 党的十八大 )为实现“中国梦”指明了更加壮丽的前景,确立了(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
25.有梦想,民族才有(希望);有对美好梦想坚定不移、矢志不渝的追求,民族才有(前途)。每一个人都要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忠实践行者。
26.为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它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四个阶段。
27.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掀起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从大革命的失败到(井冈山的星火燎原);从万里长征后的抗日烽火到(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28.中央批准( 《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规定》 )公开发布。这两部党内法规的制定和发布,对于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9.中共中央党校3月1日举行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好学才能上进。)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3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3月17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说,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三、判断题
1、《资本论》第一卷的出版,是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也是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开端。(x )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个党章。 (x )
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4、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5、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6、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
7、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
8、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是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
9、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 )
10、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
11.“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12.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 √ )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 x )
14.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2年11月29日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的。 (√)
15.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 (√)
16.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居美国之后排名世界第二。 (√)
17.当前,我国已经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步入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18.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我省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重要引擎。 (√)
19.要全力以赴抗震救灾工作,救灾时可以暂时忽略经济社会发展工作。(×)
20、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四、问答题
1.“中国梦”的时代特征是什么?
答: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 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
2.“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来源有哪些?
答:中国梦”的主要动力有三大来源:
第一,追求经济腾飞,生活改善,物质进步,环境提升;
第二,追求公平正义,民主法制,公民成长,文化繁荣,教育进步,科技创新;
第三,追求富国强民,民族尊严,主权完整,国家统一,世界和平.
3.坚定不移坚持着八项基本要求,“中国梦”一定可以美梦成真,那么八项基本要求是什么?
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4.要怎么继承发展“中国梦”?
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我们的复兴之路、追梦之旅。我们要朝着“中国梦”曙光初绽的方向奋勇前进,开创祖国更为光明的复兴前景。
一要勇于冲破陈旧观念的障碍。
二要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三要勇于发扬真抓实干的作风,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5.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请分别说出事哪三部曲?
答: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伟大中国“三部曲”:
第一部曲,用20年时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大又围绕这一核心目标系统地设计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目标体系。
第二部曲,再花30年时间,到新中国成立100周年,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
第三部曲,在整个21世纪一步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历史命运实现了哪两个“不可逆转”? 答:不可逆转地结束了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
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不断发展壮大、走向复兴的历史进程。
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所没有的速度,即中国速度,请简单说出几个中国速度?(至少三个以上)
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创造了同期世界上大国最快的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对外贸易增长速度、最快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最快且人数最多的脱贫致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