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时:[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探索用等式性质解“ax +b =c 或a x -b =c ”这样较复杂的方程。让学生初步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单元前3个课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并学习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 =b ”和“x +a =b ”的简单方程。通过猜数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并学习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 =b ”和“x +a =b ”的简单方程。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 ±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

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课前知识回顾:(1)什么是方程?

(2)找等量关系式。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猜数游戏

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出示游戏规则:心里想的数(保密)把它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说出结果)?

2、猜猜我想的数是多少?师:我能猜出你心里想的数是多少?---

3、同学们, 你们也来试试吧----

4、你是怎么猜到的?(预设生回答)教师总结:倒推式、假设一一尝试、列方程---

5、尝试列方程解答。

6、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7、解:设心里想的数为X ,那么

2X+20=80

2X+20-20=80

2X=60

2X ÷2=60÷2

X=30 答:略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用2×30+20=80)

( 设计意图:通过做猜数游戏,引起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正确的列方程格式。)

10、同桌共同玩猜数游戏。列方程并解答。

11、通过刚才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解释运用:试一试

1、列方程并解答

2、把题目补充完整,并解决问题。

1个足球的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

2倍少4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方程与等式性质结合)

3、练一练:聪明的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呢?(设计意图:培养学

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以及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果这个长方形花坛的宽是3米,长是多少米?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探索用等式性质解“ax +b =c ”这样较复杂的方程。

让学生初步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和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单元前3个课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并学习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 =b ”和“x +a =b ”的简单方程。通过猜数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在教师引导下,先运用加减等式性质求出“ax =c ”,再运用乘除等式性质求出未知数。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找到2种等式性质的综合运用方法。 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运用2种等式性质解“ax +b =c ”这样较复杂的方程。

1、在对教材的把握上,我没有刻意要求学生会简化解方程的步骤,因为当学生非常熟练对解稍微复杂方程的过程后,自然会水到渠成。

2、同时,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比如,在探索如何解教复杂的方程时,在“2X ”的处理上给予了足够的观察思考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研究角的空间。这里揭示出隐藏在数学教材背后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

3、在处理“2X ”的问题时,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去感悟“2X ”作为一个未知数,同时又是一个加数的双重身份,实现了学生运用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一个蜕变。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1、在让学生用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对“几X ”在等式中的角色强调过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淡化角色的强调,学生更能接受。2、缺少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判断、强化、比较、组合。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3、教师问题的提出不清楚,影响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师把的太牢,问题提得太小,太细,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很小,学生思维空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变得很少。其中也表现出我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不够。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猜数游戏》教学设计

教学主要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2-73页

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探索用等式性质解“ax +b =c 或a x -b =c ”这样较复杂的方程。让学生初步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和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单元前3个课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并学习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 =b ”和“x +a =b ”的简单方程。通过猜数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

学情分析:

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和数量关系,并学习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 =b ”和“x +a =b ”的简单方程。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

教学目标:

1、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2、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3、使学生理解和初步学会ax ±b=c这一类简易方程的解法,认识解

方程的意义和特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题。

教学过程:

课前知识回顾:(1)什么是方程?

(2)找等量关系式。

活动一:创设情境,建立模型。

1、猜数游戏

今天我们来做游戏,出示游戏规则:心里想的数(保密)把它乘2,再加上20,等于多少(说出结果)?

2、猜猜我想的数是多少?师:我能猜出你心里想的数是多少?---

3、同学们, 你们也来试试吧----

4、你是怎么猜到的?(预设生回答)教师总结:倒推式、假设一一尝试、列方程---

5、尝试列方程解答。

6、学生独立解决并汇报。

7、解:设心里想的数为X ,那么

2X+20=80

2X+20-20=80

2X=60

2X ÷2=60÷2

X=30 答:略

9、做完后还需要验证,怎样验证?(用2×30+20=80)

( 设计意图:通过做猜数游戏,引起用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引导正确的列方程格式。)

10、同桌共同玩猜数游戏。列方程并解答。

11、通过刚才游戏,你们有什么收获?

活动二:解释运用:试一试

1、列方程并解答

2、把题目补充完整,并解决问题。

1个足球的白色皮有20块,比黑色皮的

2倍少4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上告诉了我们什么?你能提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解方程与等式性质结合)

3、练一练:聪明的你,能用几种方法解决呢?(设计意图:培养学

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以及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如果这个长方形花坛的宽是3米,长是多少米?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探索用等式性质解“ax +b =c ”这样较复杂的方程。

让学生初步接触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和思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在单元前3个课时中,学生初步感知了用字母表示数,并学习了用“加减、乘除等式性质”解类似“ax =b ”和“x +a =b ”的简单方程。通过猜数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找出等量关系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有新的了解:设未知数。并自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进而发现方程并非已学的简单方程。在教师引导下,先运用加减等式性质求出“ax =c ”,再运用乘除等式性质求出未知数。对学生而言,重要的是找到2种等式性质的综合运用方法。 整堂课目标设定合理,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能运用2种等式性质解“ax +b =c ”这样较复杂的方程。

1、在对教材的把握上,我没有刻意要求学生会简化解方程的步骤,因为当学生非常熟练对解稍微复杂方程的过程后,自然会水到渠成。

2、同时,课中给学生提供了主动探索的时间、空间。比如,在探索如何解教复杂的方程时,在“2X ”的处理上给予了足够的观察思考的空间,拓展了学生研究角的空间。这里揭示出隐藏在数学教材背后的数学概念,有助于学生对以后知识的自然沟通。

3、在处理“2X ”的问题时,通过学生观察课件,去感悟“2X ”作为一个未知数,同时又是一个加数的双重身份,实现了学生运用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的一个蜕变。这也是新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中所一直倡导的。

这节课还有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1、在让学生用两种等式性质解方程时,对“几X ”在等式中的角色强调过多,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如果淡化角色的强调,学生更能接受。2、缺少对学生回答的一种判断、强化、比较、组合。对课堂中学生所产生的一些资源捕捉能力不够。3、教师问题的提出不清楚,影响学生的思维。主要表现在教师把的太牢,问题提得太小,太细,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变的很小,学生思维空间小了,思维的差异性呈现不够,资源生成也变得很少。其中也表现出我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还不够。教师是凭借语言传递信息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所以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提高信息载体——语言的功率。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语言修养,使用标准的数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内容

  • 信息技术四年级上
  • 四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为了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针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制定本学期信息技术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新教材根据实际需要,精选了嘴实用,最新颖的教学内容,同事根据学生特点,按照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等原则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 ...

  •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案2013秋
  • 一 一年 年级 级体 体育 育课 课教 教案 案 时间 教材 目的 顺序 开 始 部 分 第一周 第一.二节 体育常识:做早操的好处 课时 二课时 (室内课) 引导课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做早操的好处,知道体育课简单的常规要求. 2.使学生养成认真做操,遵守课堂常规的习惯,以及坐.立.行正确的 身 ...

  • [JAVA游戏程序设计教程]实验任务书
  • <Java 游戏程序设计教程>实验任务书 实验一弹跳小球游戏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和制作弹跳小球游戏来了解游戏程序的基本结构,理解游戏循环和双缓冲机制的基本原理,并掌握游戏运行框架的设计方法.二实验内容 学习和了解游戏基本框架的设计方法(参考教材第3章内容及相关代码),在此基础上设计 ...

  • 一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
  • 第一单元 生 命 奥 秘 1.我和我的布娃娃 教学目标 (1)感知并了解生命体的基本特征. (2)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现象,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生命的意义,归纳生命体与非生命体的区别.鉴于刚刚进入学校的孩子思维和认知特点,本课以比喻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生活经验,对比布 ...

  • 2016鄂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全)
  •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单元目标: 1.情感与态度: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体验集体生活的愉快,并乐于新同学.新老师交往. 2.行为与习惯:了解并遵守交往和活动中的规则和纪律,初步形成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了解学校的基本设施和环境,逐步熟悉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 4.过程与方 ...

  • 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1]
  • 体育教研组集体备课记录 授课年级:1 年级女生 时间 09 年 9 月 1 日 中心发言人 李国哲 备课组长 金哲学 主要议题: <基本体操--队列队形>课时计划设计 一.指导思想:略 二.教学特点:略 三.教材选择:根据男生的身心特点及新课标的要求,选择<基本体操>中常队列 ...

  • 四年级体育教案[1]
  • 天王中心小学四年级体育备课 教 材 教 学 目 标 重 点 课 的 顺 序 第二周 1.队列练习 第__1_课时 2.50 米快速跑 共_1__课时 1 掌握快速跑的动作 .2 锻炼学生体能.3 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 在练习中能很好的发挥速 难 点 度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发挥速度的同时要注意正确的动 ...

  • 三年级上册综合教案
  • 教 案 二次备课 第1课 集体备课教案 学会帮助低年级的同学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明白低年级小同学遇到困难时,要尽力去帮助. 2. 知道如何去帮助别人. 3. 体验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点及难点: 体会帮助别人带来的快乐. 课时分配: 2 课时 第 1 课时(1)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

  • 新路径英语四年级上册教案
  • 英 语 四年级(上) 新路径英语第三册教案 Lessen A A New Term 教学目标: 1.学会美国.新西兰等英语国家国名和法国国名的英语表达法,初步了解这些国家的怪光狂,认识其国旗. 2.通过歌曲.游戏等巩固以前所学习的见面用语,自我介绍用语,掌握询问对方来自何处的表达法及其回答. 3.学 ...

  • 幼儿园电脑教学
  • 转:幼儿园大班计算机教学计划 2009-01-15 16:08 第一学期工作计划设计如下:根据英语幼儿园的工作计划,继续以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为主:同时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学目的: 坚持德育教育融入各项教学工作中,以培养幼儿各项能力为目标.通过让幼儿及早地掌握与了解计算机,达到培养幼儿学习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