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背景材料
1.2004年2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文章指出,西部大开发实施三年多来,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进展。
2.200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提出2004年重点抓好5项工作:
①积极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一手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集中力量建设好重大项目,适时新建重点工程,切实搞好农村“六小”工程建设。
③推进社会全面发展。重点抓好教育的“两基”攻坚,确保五年内基本实现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基层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
④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重点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⑤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技术和资金投入西部开发。
二、相关知识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①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主席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②1999年9月19日召开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向世人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1999年10月份,朱鎔基总理赴陕、甘、宁等省、自治区实地考察和调研。朱总理在考察时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在90年代初明确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④1999年11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列入2000年五大工作任务,并具体阐明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⑤2000年1月1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放领导小组举行会议,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阐明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对近期做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求。
⑥2000年3月的“两会”,西部大开发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2.西部地区的范围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12个省区和湖北省的湘西、湖南省的恩施两个自治州。
3.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
①自然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形成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基础。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5%。草原面积占55.9%,森林面积占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等3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能源丰富。除常规能源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外,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动植物物种丰富。
②地理优势:西部地区有漫长的陆地边境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③旅游资源丰富;除沙漠、瀑布、喀斯特地形等自然景观外,还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
④政府政策扶植: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将为西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⑤社会环境优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客观上为西部开发提供了条件。
⑥西部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4.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
①青藏铁路;②西电东送;③西气东输;④南水北调。
5.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力量解决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培育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6.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措施:
①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打好基础。
②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防沙治沙。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③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④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防止已淘汰的落后工业设备、污染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⑤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7.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
①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
②现在我国已基本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这是在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分步骤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
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也有条件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
④西部地区已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
⑤西部地区劳动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人民群众有着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这些都为西部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8.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措施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把加快基础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②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根据。③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④把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⑤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
9.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东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④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地位。⑤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转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⑥有利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从根本上改变生态
环境,为全国特别是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⑦可以有效地扩大内需,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
三、历史学科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
(1)战国时期:
①泰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汉时期:
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②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四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心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④丝绸之路开通;
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3)三国时期:
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
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4)隋唐时期;
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
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
④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⑤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5)宋元时期:
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
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③元朝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
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
(6)明清时期:
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
②云南地区在清代铜矿较多;
③清朝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④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⑤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2.中国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1)近代时期:
①武昌起义后.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活动,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进行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②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③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④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2)现代时期:
①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和平解放了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
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⑤1957年—196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
⑥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
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3.世界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⑴掌握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有关史实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和中央政府对西部的管辖情况。
⑵分析近代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差距拉大的原因。
⑶了解建国以来西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史实及原因,比较当今中国的西部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的异同。
关于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
背景材料
1.2004年2月16日,《中国经济时报》发表文章指出,西部大开发实施三年多来,各项工作全面展开、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进展。
2.2003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提出2004年重点抓好5项工作:
①积极有序地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和农村发展结合起来,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②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建设,一手抓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集中力量建设好重大项目,适时新建重点工程,切实搞好农村“六小”工程建设。
③推进社会全面发展。重点抓好教育的“两基”攻坚,确保五年内基本实现西部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切实加强公共卫生、基层文化等社会事业建设。
④积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依托重点区域,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⑤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加快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着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强法制建设,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人才、技术和资金投入西部开发。
二、相关知识
1.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①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主席在西安举行的西北五省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就加快开发西部地区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要抓住世纪之交的历史机遇,加快西部地区开发步伐。
②1999年9月19日召开的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向世人宣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③1999年10月份,朱鎔基总理赴陕、甘、宁等省、自治区实地考察和调研。朱总理在考察时指出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在90年代初明确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加快对外开放,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这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顾全这个大局。
④1999年11月15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着手实施西部大开发列入2000年五大工作任务,并具体阐明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⑤2000年1月19日,国务院西部地区开放领导小组举行会议,国务院总理朱镕基阐明了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意义,对近期做好的重点工作提出了要求。
⑥2000年3月的“两会”,西部大开发成为最热门的话题。
2.西部地区的范围
中国西部地区通常是指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贵州、广西、四川和重庆12个省区和湖北省的湘西、湖南省的恩施两个自治州。
3.西部地区的发展优势
①自然资源丰富:西部地区幅员广阔,境内地貌类型复杂,形成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的基础。土地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5%。草原面积占55.9%,森林面积占36%;矿产资源中,钛、铜、汞、铅等3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第一;能源丰富。除常规能源中的煤炭、石油、天然气蕴藏丰富外,水能资源得天独厚,太阳能和地热资源丰富;动植物物种丰富。
②地理优势:西部地区有漫长的陆地边境线.有利于发展边境贸易。
③旅游资源丰富;除沙漠、瀑布、喀斯特地形等自然景观外,还有许多著名的人文景观。
④政府政策扶植:国家优惠政策的出台将为西部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机遇。
⑤社会环境优良: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客观上为西部开发提供了条件。
⑥西部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4.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
①青藏铁路;②西电东送;③西气东输;④南水北调。
5.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努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新路子;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不断满足西部地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坚待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坚持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力量解决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快培育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6.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措施:
①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打好基础。
②继续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和防沙治沙。实施天然草原退牧还草工程,加强相关法制建设。
③着力抓好重大项目建设,确保建设进度和工程质量。积极发展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 ④加快科技、教育发展。加强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防止已淘汰的落后工业设备、污染企业向西部地区转移。
⑤支持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以资源开采为主的城市和地区发展持续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7.进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条件;
①新中国成立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接近小康水平,国家有能力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当前正在实施扩大内需的积极财政政策,可以用更多的财力直接支持西部开发。
②现在我国已基本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粮食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这是在生态脆弱地区,有计划、分步骤退耕还林(草),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好时机。
③东部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也有条件支持和帮助西部地区。
④西部地区已有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也积累了一些加快发展的经验。
⑤西部地区劳动成本低,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潜力巨大,人民群众有着加快发展的强烈愿望。这些都为西部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8.西部大开发的重点措施
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要把加快基础建设作为开发的基础。②要把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作为根据。③把抓好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开发的关键。④把发展科技教育作为开发的重要条件。⑤把深化改革开放作为开发的强大动力。
9.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
①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②有利于东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③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④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地位。⑤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转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⑥有利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从根本上改变生态
环境,为全国特别是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⑦可以有效地扩大内需,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
三、历史学科知识链接
1.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
(1)战国时期:
①泰国经商鞅变法,成为实力最强的诸侯国;
②都江堰的修建,为川西平原变成千里沃野创造了条件。
(2)秦汉时期:
①关中地区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②张骞出使西域和班超经营四域,密切了西域和内地的联系心西域都护设置,是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开始;
④丝绸之路开通;
⑤西汉政府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内地同西南的联系。
(3)三国时期:
①蜀国农业迅速发展;
②诸葛亮鼓励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4)隋唐时期;
①隋炀帝派人去西域;
②唐在西突厥地区先后建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③青藏高原建立起强大的奴隶制政权,同唐朝的联系不断加强;
④云南西北的南诏,经济文化迅速发展;
⑤益州的丝织业和造纸业十分出名。
(5)宋元时期:
①在宁夏、甘肃和陕西西北一带,兴起了西夏王国;
②西藏正式成为元朝的行政区域;
③元朝在边远的云南地区.建立了行省;
④四川地区的丝织业在北宋时期水平最高。
(6)明清时期:
①成都在明代成为茶叶市场;
②云南地区在清代铜矿较多;
③清朝设伊犁将军,加强了对新疆地区的管辖;
④清朝时确立了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⑤清朝在西宁设置办事大臣辖区。
2.中国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1)近代时期:
①武昌起义后.英国策动西藏亲英分子闹“独立”活动,中英两国就西藏主权问题进行反复交涉,中国政府强调对西藏不容置疑的主权,并一直拒绝承认非法的“麦克马洪线”。
②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
③抗日战争时期,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
④陕甘宁边区根据地军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
(2)现代时期:
①新中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和平解放了云南、西康的广大地区。1951年和平解放西藏。
②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建立了康藏、青藏、新藏公路,沟通了西藏与各地的联系。 ③社会主义改造开始后,党在西部和西南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或土地改革,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
④1958年后,西部少数民族先后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⑤1957年—1966年,我国在西部地区建成成昆铁路和兰新铁路。
⑥西昌和酒泉成为我国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
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革开放,经济获得较快发展。
3.世界近代现代史相关知识
⑴掌握近代西方列强入侵新疆、西藏等地区的有关史实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和中央政府对西部的管辖情况。
⑵分析近代以来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经济差距拉大的原因。
⑶了解建国以来西部经济迅速发展的史实及原因,比较当今中国的西部开发和美国西进运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