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 要:就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的中小学已经得到普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注重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其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其中,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问题是由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而引起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基于新的环境,把握好现在,着眼于未来,共同研究对策。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首先,教师任教学科与专业不对口。其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年轻。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显得很年轻,学科骨干教师的比例很低。学校里既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同时又懂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教师极度缺乏,由于目前初中、小学通常只有1到2名信息技术教师,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和探讨的机会,学校没有信息技术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也就非常缓慢。

  2.教材种类繁多,但总体质量需要提升。市面上出现了上百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但这些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内容重复严重;有些是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执笔,其课堂实施对教师的要求颇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整合与文化,削弱了知识与技能,使教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活动,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

  3.课堂实施效果还需改善。目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听教师讲课,就喜欢上网和打游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了,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多了,教师若还是按老一套实施教学,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不感兴趣。另外,年轻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课堂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

  二、解决方案

  1.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信息技术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形象。“数字化校园”创建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创建的任务关系到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个科室,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的中心人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学校创建方案的拟订到创建任务的分解,从数字化校园平台管理软件的安装调试到组织教师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从服务器的架设到资源的上传收集等等各项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有不少学校校长亲自安排信息技术教师在行政会、全体教师会上作讲解,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改变自身角色的重要机遇,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加强学习,掌握数字化校园创建的标准要求,掌握数字化校园平台软件的使用方法,展示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全力以赴地做好创建的指导、培训工作。

  三、发展趋势

  鉴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加强专家学者与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加强各个研究团队之间的互动,加强大学――中小学的协同仍是推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式。而且,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未来取向,除了现有领域的进一步深层次挖掘之外,支持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模式创新是基础,新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目标,新技术架构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环境是支撑,在信息素养培养、课程深度整合、创意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信息情感和伦理道德等领域应该成为新的方向和热点。

  四、结语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领域也是产生创新成果较多的领域,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将成为优先改革与尝试的科目,其学科地位、师资力量与硬件建设等各方面都将得到加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研究新的理念与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为迎接信息技术教育的春天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吴军其 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艺 朱彩兰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董玉琦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刘昊 五高校今秋为中学生开设“先修课”[D].北京日报,2011年4月30,第五版。

  摘 要:就目前的教育状况而言,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的中小学已经得到普及,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但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将注重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中小学 信息技术教育 现状 发展趋势

  我国中小学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不断变革的发展过程,其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克服了很多困难。今天,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面对。其中,有些问题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有些问题是由科技的发展与文化的变迁而引起的。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基于新的环境,把握好现在,着眼于未来,共同研究对策。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1.信息技术师资力量薄弱,整体素质不高。首先,教师任教学科与专业不对口。其次,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年轻。信息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还显得很年轻,学科骨干教师的比例很低。学校里既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同时又懂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教师极度缺乏,由于目前初中、小学通常只有1到2名信息技术教师,教师之间缺少交流和探讨的机会,学校没有信息技术教研组,也很少开展教研活动,所以信息技术教师的进步和成长也就非常缓慢。

  2.教材种类繁多,但总体质量需要提升。市面上出现了上百种中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但这些教材编写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内容重复严重;有些是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执笔,其课堂实施对教师的要求颇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整合与文化,削弱了知识与技能,使教材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还有的教材过分强调活动,忽略了知识的系统性。

  3.课堂实施效果还需改善。目前,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遇到的一个共同问题是: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但不喜欢听教师讲课,就喜欢上网和打游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是普遍现象。另一方面,现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变了,学生接触信息技术的机会多了,教师若还是按老一套实施教学,必然会有很多学生不感兴趣。另外,年轻教师在课堂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也是课堂实施效果不理想的因素之一。

  二、解决方案

  1.提高对信息技术课的认识。信息技术课不是可有可无的副科,而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以创建“数字化校园”为契机,改变信息技术教师形象。“数字化校园”创建涉及学校的方方面面,创建的任务关系到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每个学科、每个科室,信息技术教师是学校创建“数字化校园”工作的中心人物,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学校创建方案的拟订到创建任务的分解,从数字化校园平台管理软件的安装调试到组织教师进行有效的校本培训,从服务器的架设到资源的上传收集等等各项工作均离不开信息技术教师,有不少学校校长亲自安排信息技术教师在行政会、全体教师会上作讲解,这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改变自身角色的重要机遇,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加强学习,掌握数字化校园创建的标准要求,掌握数字化校园平台软件的使用方法,展示自己的专业技术特长,全力以赴地做好创建的指导、培训工作。

  三、发展趋势

  鉴于以上研究,笔者认为,加强专家学者与研究者之间的沟通,加强各个研究团队之间的互动,加强大学――中小学的协同仍是推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研究的重要方式。而且,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研究的未来取向,除了现有领域的进一步深层次挖掘之外,支持信息技术教学的理论与模式创新是基础,新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是目标,新技术架构的学习工具和学习环境是支撑,在信息素养培养、课程深度整合、创意教学设计、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信息情感和伦理道德等领域应该成为新的方向和热点。

  四、结语

  我们已经进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信息技术领域也是产生创新成果较多的领域,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学科将成为优先改革与尝试的科目,其学科地位、师资力量与硬件建设等各方面都将得到加强。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时刻做好准备,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术,研究新的理念与方法,努力提升自身素质,适应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为迎接信息技术教育的春天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吴军其 信息技术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李艺 朱彩兰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董玉琦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刘昊 五高校今秋为中学生开设“先修课”[D].北京日报,2011年4月30,第五版。


相关内容

  • 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期刊论文的分析与反思
  • [摘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新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00年至2008年间核心期刊中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论文进行了分析,梳理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脉络,发现了研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建议.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内容分析;反思 [中图分 ...

  • 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 金融行业 银行业 金融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经济环境下,金融业日益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金融业正逐步向世界开放,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与中资银行展开竞争.国有金融机构也在向国际化发展.国内金融机构的业务骨干已成为外资金融机构猎取的首要目标. 金融行业的就业现状和就业趋势 目前金融业对本科 ...

  • 微课在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摘要]微课是借助网络所进行的在线教学或者移动教学,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微课已经普遍应用于中小学教育工作中,有效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本文将探究微课在中小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微课 中小学教育 应用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

  •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摘要汇编
  • 国家知识产权局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摘要汇编 (2004-2007) 2004年度软科学项目研究成果 河南省农机行业专利保护研究 项目编号: SS04-A-20 摘要:本报告通过对河南省农机行业基本现状的详细分析,解释了我国目前农机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同时用客观的事实和详尽的数据分析阐述了科技创新与专利检 ...

  • 社会调查题目
  • 第一类:大学生的实际 1.关于大学生对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及态度调查 14.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建设问题调查 15.电子商务发展状况调查 2.关于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积极性的调查 3.关于大学生学风问题的调查 4.关于大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第二课堂)的调查 5.关于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及信仰的调查 ...

  • 2015论文开题报告
  • 2015论文开题报告 第1篇: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在原会计准则体系下,会计弄虚作假的现象时有发生,不管是一般企业还是上市公司,会计上的数字总是多少有点水分,除了计量单的?不完全精确性,会计处理方法上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 ...

  • 教育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中国教育培训行业发展回顾与市场前景预 测报告(2015-2020年) 报告编号:155738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2016年教育培训调研及发展前景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教育培训行业现状研究分 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696639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探究
  • 微课在中小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探究 作者:张楠 来源:<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5年第05期 [摘 要]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育信息资源形式受到广大教育者的关注,率先在中小学范围内进行实施并取得成效.文章结合中小学课堂教学设计提出微课教学新模式,以期为中小学微课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