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第四小学
防拥挤踩踏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落实山东省安全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全体师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我校决定开展防范拥挤踩踏演练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二、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
时间:2016年4月18日上午9:35
地点:教学楼、操场
内容:防范拥挤踩踏演练
三、演练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桂东
成 员: 各班班主任
指 挥:王宝军
摄 影:孙珊珊
2、各班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
3、楼道口负责人:
一楼 (南. 苏文文 ) (北. 郭田田)
二楼 王金海 、罗丹丹
三楼 李洪福刘琳
四、演练准备
1、演练前各班组织学习演练方案,让学生熟悉防范拥挤踩踏正确方法,讲述防范拥挤踩踏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遇到危险,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3、演练前各班主任要教会学生疏散时的动作,疏散时请单列纵队靠楼梯右边行走,让出左边通道(利于开展救援)撤离到校篮球场。
五、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遇到有人跌倒,后面的人必须原地停下。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严禁走错路线。
六、演练过程
(1)防范拥挤踩踏紧急疏散信号(哨音)发出后,班级教师迅速组织学生自然成队,带领学生(单列纵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操场的篮球场(按早操顺序两列纵队站立)。
(2)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在本班队伍前面,科任教师走在队伍后面,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各楼道口负责疏散的教师站在楼梯拐角处,根据先一楼,后二楼、三楼的顺序组织学生有秩序的单列靠右边行走,严禁学生拥挤、嬉戏(必须严肃),提醒学生“稳一点,快一点”;本楼层学生疏散完后,上一层楼道口负责教师接着疏散;楼道口负责老师随最后一名学生向下疏散撤离。
(4)各班到达“安全地带”篮球场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集合整队清点人数,稍息站立。
七、演练路线、疏散顺序:
班主任组织学生排单列纵队下楼道,班级按下列顺序疏散: 一(1)、一 (2)、二(1)、二(2)、二(3)、六(1)、六
(2)、六(3)从教学楼北楼梯口,沿操场北边跑道前往篮球场;
一(3)、四(1)、三(2)、三(1)、四(2)、五(1)、五(2)从教学楼南楼梯口,下楼后经过过跑到前往篮球场。
强调:这是预防拥挤踩踏疏散演练,目的是提高师生的避险能力,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遇到灾难(不要求速度),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八、演练程序
(一) 活动安排
1、宣读活动方案。
2、各班带回教室由班主任强调安全演练知识教育。
3、开展安全演练
九、演练总结
1、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2016年4月18日
富源第四小学
防拥挤踩踏演练方案
一、演练目的
为了落实山东省安全文件精神,进一步提高全体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增强在紧急状态下的心理承受力,帮助全体师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我校决定开展防范拥挤踩踏演练活动。特制订本方案。
二、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
时间:2016年4月18日上午9:35
地点:教学楼、操场
内容:防范拥挤踩踏演练
三、演练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组 长:李桂东
成 员: 各班班主任
指 挥:王宝军
摄 影:孙珊珊
2、各班负责人: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
3、楼道口负责人:
一楼 (南. 苏文文 ) (北. 郭田田)
二楼 王金海 、罗丹丹
三楼 李洪福刘琳
四、演练准备
1、演练前各班组织学习演练方案,让学生熟悉防范拥挤踩踏正确方法,讲述防范拥挤踩踏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遇到危险,以免发生踩踏事故。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3、演练前各班主任要教会学生疏散时的动作,疏散时请单列纵队靠楼梯右边行走,让出左边通道(利于开展救援)撤离到校篮球场。
五、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遇到有人跌倒,后面的人必须原地停下。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严禁走错路线。
六、演练过程
(1)防范拥挤踩踏紧急疏散信号(哨音)发出后,班级教师迅速组织学生自然成队,带领学生(单列纵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操场的篮球场(按早操顺序两列纵队站立)。
(2)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在本班队伍前面,科任教师走在队伍后面,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各楼道口负责疏散的教师站在楼梯拐角处,根据先一楼,后二楼、三楼的顺序组织学生有秩序的单列靠右边行走,严禁学生拥挤、嬉戏(必须严肃),提醒学生“稳一点,快一点”;本楼层学生疏散完后,上一层楼道口负责教师接着疏散;楼道口负责老师随最后一名学生向下疏散撤离。
(4)各班到达“安全地带”篮球场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要集合整队清点人数,稍息站立。
七、演练路线、疏散顺序:
班主任组织学生排单列纵队下楼道,班级按下列顺序疏散: 一(1)、一 (2)、二(1)、二(2)、二(3)、六(1)、六
(2)、六(3)从教学楼北楼梯口,沿操场北边跑道前往篮球场;
一(3)、四(1)、三(2)、三(1)、四(2)、五(1)、五(2)从教学楼南楼梯口,下楼后经过过跑到前往篮球场。
强调:这是预防拥挤踩踏疏散演练,目的是提高师生的避险能力,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遇到灾难(不要求速度),防止发生踩踏事故。
八、演练程序
(一) 活动安排
1、宣读活动方案。
2、各班带回教室由班主任强调安全演练知识教育。
3、开展安全演练
九、演练总结
1、总结讲话。
2、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2016年4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