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程纲要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李快乐 吴强 张烨 谷怡然

课题名称: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程类型:专题复习

教学材料:高考专题复习材料整理

授课时间:1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三学生

一、模块总目标

1.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能够翻译文言文语段中的重点句子,通译文章。

4、诵读古代名篇,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

5、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

二、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

本模块主要以自学为主,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一些阅读中出现的障碍,本模块的教学应该力求少而精,重在阅读指导,理解掌握。着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自我的学习中,把握大概含义,理解词句的意思,为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做好铺垫作用。

2.梳理文言实词、虚词

所谓“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偏义副词。在总复习题要中出现的应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是学习的重点。掌握文言词语的方法可以根据以下来进行:字形分析,看形推义;语境分析,因文定义;构词分析,联想迁移;推断句法,梳理结构;常规不通,通假代入;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虚词”主要指《大纲》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18个虚词,近几年来在高考频繁出现的9个词(而、以、之、其、于、为、乃、因、且)更是掌握的重点。文言虚词掌握的重点是根据文中语境来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课内虚词的积累,善于区分一词多义的现象,注意虚词的特殊用法。

3.梳理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固定格式句。判断句主要把握集中常见的格式,如:……者;……也;…者…也。另外,无标识的判断句也不可以忽略。被动句主要掌握好几个引导词,如:于;见…于…;被。另外,还要注意动词直接表被动。在文言文的考察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这三大倒装句式是考察的重点,也是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4.厚积薄发、提升能力

在准确理解文中字词的前提下,高效率的翻译文章。要求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把握语言风格,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严格按原句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

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直译的意思落实到翻译的过程中还要做到" 字字落实" 。具体做法可归纳如下: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固有名词,不必翻译。只要能够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再掌握一定翻译技巧,相信便能够较为轻松地解决翻译难题。

5.背诵名篇、感受文化精神

课外要推荐学生阅读文化品位高、难易度适中的课外读物,背诵一些名家名篇。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三、课时分配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 3课时

3.文言实词、虚词讲解 5课时

4.文言句式的掌握 4课时

5.厚积薄发,提升能力 2课时

6.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 2课时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专题讲解与专项练习相结合

(二)学习方式 课堂听讲、小组活动及课外拓展性练习结合

五、教学资源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文言文阅读”

教学辅导书:“高考总复习---全品”

六、课程评价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一)评价指标

1、课堂纪律情况,作业上交情况及完成质量。

2、小组合作情况,由各小组互评。

3、专题测试成绩。

(二)评价结果的处理

专题检测与模拟考试成绩相结合,对本模块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的同学做进一步辅导。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高三)

课程类型:第一轮复习课

复习教材:经过精心挑选的复习资料《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复习时间:2016年8月——2017年1月

第一轮备考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高考,吃透“双纲”,低起点,严要求,夯实基础,搞好课本知识点的全面复习,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以全面育人为指针,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二、教学目标

1、 一轮复习,要求学生全面而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做到考课本知识不丢分。

2、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全面提高语文成绩,力争完成学校和教体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 具体措施

1、 加强集体备课,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要备重点,备难点,备知

识的易混点,备教学方法。做到五个统一:统一的教学安排,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检测。

2、 注重备考研究。要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尤其要

研究《考试大纲》中所列的考项,要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3、 讲究复习方法。复习知识重要,复习方法更重要;师生要经常归纳各

个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能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目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老师宣布参考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经营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4、 要精选习题。无论是平时的课堂训练题,还是单元检测题,我们都要

精心筛选,做到“凡题必选,凡选必练,凡练必改,凡改必评”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强化作文教学,注重系统训练。重点抓好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的写作教学,抓好作文的审题训练,谋篇布局训练和文采飞扬的语言训练,抓好主体段的写作训练,抓好不同材料的审题立意训练,注意素材的积累,丰富写作仓库,为写作备好材料。

四、 教学进度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教学进度计划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课程纲要

授课教师:李快乐 吴强 张烨 谷怡然

课题名称:文言文阅读专题

课程类型:专题复习

教学材料:高考专题复习材料整理

授课时间:16课时

授课对象:高三学生

一、模块总目标

1. 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2. 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能够翻译文言文语段中的重点句子,通译文章。

4、诵读古代名篇,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名篇。

5、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

二、内容标准与教学安排

1.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

本模块主要以自学为主,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有关工具书,自行解决一些阅读中出现的障碍,本模块的教学应该力求少而精,重在阅读指导,理解掌握。着重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自我的学习中,把握大概含义,理解词句的意思,为学习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做好铺垫作用。

2.梳理文言实词、虚词

所谓“文言实词”,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偏义副词。在总复习题要中出现的应掌握的120个文言实词是学习的重点。掌握文言词语的方法可以根据以下来进行:字形分析,看形推义;语境分析,因文定义;构词分析,联想迁移;推断句法,梳理结构;常规不通,通假代入;熟悉传统,掌握常识。

“文言虚词”主要指《大纲》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18个虚词,近几年来在高考频繁出现的9个词(而、以、之、其、于、为、乃、因、且)更是掌握的重点。文言虚词掌握的重点是根据文中语境来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在复习的过程中要重视课内虚词的积累,善于区分一词多义的现象,注意虚词的特殊用法。

3.梳理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固定格式句。判断句主要把握集中常见的格式,如:……者;……也;…者…也。另外,无标识的判断句也不可以忽略。被动句主要掌握好几个引导词,如:于;见…于…;被。另外,还要注意动词直接表被动。在文言文的考察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这三大倒装句式是考察的重点,也是学习中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

4.厚积薄发、提升能力

在准确理解文中字词的前提下,高效率的翻译文章。要求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内容,把握语言风格,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直译是严格按原句字句一一译出,竭力保留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力求风格也和原文一致。意译,则是按原文的大意来翻译,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可采用

和原文不同的表达方法。直译的意思落实到翻译的过程中还要做到" 字字落实" 。具体做法可归纳如下:忠实原文,不违原意;掌握实词,活用虚词;辨析词义,弄清语序;遇到难句,前后联系;固有名词,不必翻译。只要能够充分调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再掌握一定翻译技巧,相信便能够较为轻松地解决翻译难题。

5.背诵名篇、感受文化精神

课外要推荐学生阅读文化品位高、难易度适中的课外读物,背诵一些名家名篇。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用历史的眼光和现代的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三、课时分配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 3课时

3.文言实词、虚词讲解 5课时

4.文言句式的掌握 4课时

5.厚积薄发,提升能力 2课时

6.了解文化背景,感受中华文化精神 2课时

四、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式 专题讲解与专项练习相结合

(二)学习方式 课堂听讲、小组活动及课外拓展性练习结合

五、教学资源

“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之“文言文阅读”

教学辅导书:“高考总复习---全品”

六、课程评价

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一)评价指标

1、课堂纪律情况,作业上交情况及完成质量。

2、小组合作情况,由各小组互评。

3、专题测试成绩。

(二)评价结果的处理

专题检测与模拟考试成绩相结合,对本模块知识点掌握不到位的同学做进一步辅导。

高中语文课程纲要(高三)

课程类型:第一轮复习课

复习教材:经过精心挑选的复习资料《全品高考复习方案》

复习时间:2016年8月——2017年1月

第一轮备考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密结合高考,吃透“双纲”,低起点,严要求,夯实基础,搞好课本知识点的全面复习,以《考试说明》为依据,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础、抓重点、抓落实;以全面育人为指针,以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语文成绩为目标,做到有的放矢,科学有序,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二、教学目标

1、 一轮复习,要求学生全面而牢固地掌握课本知识,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做到考课本知识不丢分。

2、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并能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 全面提高语文成绩,力争完成学校和教体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三、 具体措施

1、 加强集体备课,每次备课要有中心发言人,要备重点,备难点,备知

识的易混点,备教学方法。做到五个统一:统一的教学安排,统一的教学内容,统一的教学方法,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教学检测。

2、 注重备考研究。要研究《高中新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尤其要

研究《考试大纲》中所列的考项,要把准考点,理清知识点,找准教与考,教与学的结合点,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

3、 讲究复习方法。复习知识重要,复习方法更重要;师生要经常归纳各

个知识点的规律性的东西,力求能举一反三,尤其是主观题目的训练,不能只停留在老师宣布参考答案上,要让学生自己经营练,自己讲答题的思路,自己互相评价答题的优劣,不仅“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掌握答题的规律,以不变应万变。

4、 要精选习题。无论是平时的课堂训练题,还是单元检测题,我们都要

精心筛选,做到“凡题必选,凡选必练,凡练必改,凡改必评”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5、 强化作文教学,注重系统训练。重点抓好记叙文、议论文两大文体的写作教学,抓好作文的审题训练,谋篇布局训练和文采飞扬的语言训练,抓好主体段的写作训练,抓好不同材料的审题立意训练,注意素材的积累,丰富写作仓库,为写作备好材料。

四、 教学进度

2012——2013学年高三语文第一轮教学进度计划


相关内容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 武进区礼嘉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实施《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增强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加快和加大课程改革的步伐;必须严格实施市、区教研室的总体规划,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加强中学语文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拓展语文 ...

  • 大兴区中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 大兴区中学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教师基本功是教师专业素质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履行教育教学职责.胜任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为加强我区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基本功水平,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特制定<大兴区教师教学基本功考核方案>. ...

  •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a4
  •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为推进中小学书法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特制定本纲要. 一.基本理念 中小学书法教育以语文课程中识字和写字教学为基本内容,以提高汉字书写能 ...

  •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
  • 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方案 为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选拔和培养各类人才,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四川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关于普通高中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2012年湖北省高考方案
  • 2012 年湖北省高考方案2009 年秋季我省高中整体进入课程改革以来,在厅领导的直接领导和支持 下,厅基教处.职成教处.考试院.招办.教研室等单位联合开展 2012 年新高 考方案的调研和制定工作. 历经 2 年多的调查研究和方案起草,经过相关部门的 座谈讨论,已形成初步方案,并曾多次向有关方面征 ...

  • 2013-2014学年度天津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
  • 天津市教育委员会文件 津教委基[2013] 1号 市教委关于印发<2013-2014学年度天津市中 小学课程计划安排意见>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天铁集团教委: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要求,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依据教育部关于课程计 ...

  • 建构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意义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建构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意义 作者:王丽丽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5年第02期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聚焦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与实践中.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强调动态和谐的. ...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 课题结题报告的基本格式及范文 一.做什么?简介课题主要内容(500~800字左右) 二.为什么做?课题立项研究背景(500字左右) 三.怎么做?课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1000~3000字左右) 1.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2.主要的研究方法.手段.途径和视角 3.课题难点或关键点以及解决办法 四.做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