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当吃辣味食物可缓解胃痛

核心提示:“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适当吃辣味食物课养肺和缓解胃痛。

辛味,是指辛香味,也就是我们常说麻味、辣味。其共同特点就是气味浓烈,刺激性强。辛味食物在三餐中以调料居多,如葱、姜、蒜、花椒、胡椒、辣椒、大料、陈皮、芥末等。此外,还有青萝卜。

辛味食物有刺激食欲、健脾开胃一面,也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如女子痛经服用胡椒红糖水,感冒喝碗葱姜茶,可以活血化瘀、驱寒祛湿,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做肉做鱼,用花椒、葱姜蒜炝锅,可以去腥提香,降低肥腻之感。

《黄帝内经》曰:“辛入肺,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由此说明辛与肺、与气之间的密切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医师马建岭的一番介绍,使人们对辛味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饮食有常,物我相适”是中医饮食养生方法。不管男女老少,不论所处地域,不讲春夏秋冬,都去食用某种食物,必定“有人欢喜有人愁。”

自从川菜、湘菜在大江南北火爆,麻辣食品极其盛行。大街小巷,一些人围着麻辣香锅喝酒行令,大快朵颐。一会工夫,有人头颈流汗,有人满脸通红。当时“辣得真爽,麻得过瘾!”但事后反映在人们身上的情况可就不同,有人没任何事,有人脸上长红疱,有人痔疮犯了,有人牙龈肿痛。

这是为什么?马建岭说,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同样,饮食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雨量充沛,湿度较大,适当吃些辛辣食物,夏天可除湿,冬天可御寒。而北方,天气干躁,雨水稀少,长期食用辛味食物,就容易患病。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肾病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不适宜食辛味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

再如吃肉,不是每个季节都适合吃一样的肉。秋冬季节可吃红肉,如猪肉、羊肉、牛肉等;春夏季节就要多吃鱼肉和鸭肉。如果我们不分时节地乱吃,可能在需要清火时却吃了热性食物,无疑是火上加油,进一步加重上火症状。

冬吃萝卜夏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许有人会问,冬吃萝卜可保暖防寒,温中健胃,而炎炎夏日为何还要吃性味辛辣的生姜呢?

马建岭说,夏季属火,心气旺,味属苦。而肺属金,味主辛。中医五行学说认为,火克金,火旺容易刑金,导致肺虚,应该多吃辛辣味养护肺气。中医认为,夏日食姜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姜的多种药用功效有关。姜包括辛味食物都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解毒杀菌的功效。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作用。

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泄,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冬天阳气内收,内脏是燥热的,要吃萝卜清胃火。而一天之内,应该早吃姜,晚吃萝卜,即“上床萝卜下床姜。”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到夜间,人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吃点萝卜,润喉消食,清虚燥之热,有利于休息。

由于辛味是入肺和大肠的,能宣发肺气。气行则血行,气血瘀滞的人就要用辛味,让气血流动起来,一潭死水变成活水,才能有生机。肺系统的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而感冒是必用辛味来治疗的。风寒感冒需要辛温的药物来发汗,风热感冒需要辛凉的药物来解表。

秋天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秋天天干物燥,身体失水生内热灼伤津液,以致脏腑不安。此时,少吃辛辣食物,应食用清淡温和的粥类、面汤类以及蔬菜水果。

养肺除了食用辛味食物外,一些白色食物常常能起到补肺作用,如莲藕、百合、梨、荸荠、萝卜、山药、莲子、薏米等,只要使用得当,均可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清热平喘。如果加上补气的中药做成药膳,如人参莲肉汤、黄芪猴头汤、参芪焖鸭等,滋补效果更好。同时,也要根据四季变化和个人状况使用食物的性味,如肺色白,宜食苦,可食用荞麦、羊肉、杏子等。

虚者不宜多吃辛

人体的“气”有多种,五脏六腑皆有气,如肝气、肾气、脾气、胃气、肺气等。辛味能散能行,能耗散正气,故气虚之人不要多食辛味之物,以免更伤正气。辛入肺,肺主气,故辛味对肺影响更大。

百病皆生于气。中医认为,辛属阳,气也属阳,因为同气相求,所以辛走气;辛主发散,气虚的人吃辛,气就更加虚了。同时,过食辛味,辛入肺,属金,金克木,木属肝,肝主筋,所以筋脉败坏;辛散气,精神耗伤。

马建岭告诉大家,辛养肺,过辛伤肺。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威胁中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第一个是癌症,而癌症中肺癌居首。抽烟、环境污染是肺癌的患病因素,过多食辣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肺阴虚之人,比如肺结核,就不要多吃辛味;大便干燥之人不要吃太多麻辣东西;肾阴虚之人,也就是夜里盗汗、手心脚心发热的人,不要多吃辛味;患有痈肿疮疖、目赤内热、便秘或痔疮的患者,不宜食用辛味。

核心提示:“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适当吃辣味食物课养肺和缓解胃痛。

辛味,是指辛香味,也就是我们常说麻味、辣味。其共同特点就是气味浓烈,刺激性强。辛味食物在三餐中以调料居多,如葱、姜、蒜、花椒、胡椒、辣椒、大料、陈皮、芥末等。此外,还有青萝卜。

辛味食物有刺激食欲、健脾开胃一面,也有发散、行气、活血的作用。如女子痛经服用胡椒红糖水,感冒喝碗葱姜茶,可以活血化瘀、驱寒祛湿,促进血液循环。平时做肉做鱼,用花椒、葱姜蒜炝锅,可以去腥提香,降低肥腻之感。

《黄帝内经》曰:“辛入肺,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由此说明辛与肺、与气之间的密切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呼吸科医师马建岭的一番介绍,使人们对辛味食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饮食有常,物我相适”是中医饮食养生方法。不管男女老少,不论所处地域,不讲春夏秋冬,都去食用某种食物,必定“有人欢喜有人愁。”

自从川菜、湘菜在大江南北火爆,麻辣食品极其盛行。大街小巷,一些人围着麻辣香锅喝酒行令,大快朵颐。一会工夫,有人头颈流汗,有人满脸通红。当时“辣得真爽,麻得过瘾!”但事后反映在人们身上的情况可就不同,有人没任何事,有人脸上长红疱,有人痔疮犯了,有人牙龈肿痛。

这是为什么?马建岭说,人与自然密切相关,同样,饮食也要因地因时因人而宜。四川、湖北、湖南等地,雨量充沛,湿度较大,适当吃些辛辣食物,夏天可除湿,冬天可御寒。而北方,天气干躁,雨水稀少,长期食用辛味食物,就容易患病。特别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肾病患者、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以及不适宜食辛味的人们,更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少食辛辣刺激及生冷、油腻之物。

再如吃肉,不是每个季节都适合吃一样的肉。秋冬季节可吃红肉,如猪肉、羊肉、牛肉等;春夏季节就要多吃鱼肉和鸭肉。如果我们不分时节地乱吃,可能在需要清火时却吃了热性食物,无疑是火上加油,进一步加重上火症状。

冬吃萝卜夏吃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也许有人会问,冬吃萝卜可保暖防寒,温中健胃,而炎炎夏日为何还要吃性味辛辣的生姜呢?

马建岭说,夏季属火,心气旺,味属苦。而肺属金,味主辛。中医五行学说认为,火克金,火旺容易刑金,导致肺虚,应该多吃辛辣味养护肺气。中医认为,夏日食姜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姜的多种药用功效有关。姜包括辛味食物都具有增进食欲、祛风散寒、解毒杀菌的功效。如果在吃饭时食用几片生姜,会增进食欲;生姜对胃痛亦有缓解作用。

夏天虽热,但阳气在表,阴气在里,内脏反而是冷的,容易腹泄,所以要吃暖胃的姜;冬天阳气内收,内脏是燥热的,要吃萝卜清胃火。而一天之内,应该早吃姜,晚吃萝卜,即“上床萝卜下床姜。”清晨之时,人的胃气有待升发,吃点姜可以健脾温胃,鼓舞阳气升腾。到夜间,人是阳气收敛、阴气外盛,吃点萝卜,润喉消食,清虚燥之热,有利于休息。

由于辛味是入肺和大肠的,能宣发肺气。气行则血行,气血瘀滞的人就要用辛味,让气血流动起来,一潭死水变成活水,才能有生机。肺系统的病,最常见的就是感冒,而感冒是必用辛味来治疗的。风寒感冒需要辛温的药物来发汗,风热感冒需要辛凉的药物来解表。

秋天饮食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秋天天干物燥,身体失水生内热灼伤津液,以致脏腑不安。此时,少吃辛辣食物,应食用清淡温和的粥类、面汤类以及蔬菜水果。

养肺除了食用辛味食物外,一些白色食物常常能起到补肺作用,如莲藕、百合、梨、荸荠、萝卜、山药、莲子、薏米等,只要使用得当,均可以滋阴润肺、化痰止咳、清热平喘。如果加上补气的中药做成药膳,如人参莲肉汤、黄芪猴头汤、参芪焖鸭等,滋补效果更好。同时,也要根据四季变化和个人状况使用食物的性味,如肺色白,宜食苦,可食用荞麦、羊肉、杏子等。

虚者不宜多吃辛

人体的“气”有多种,五脏六腑皆有气,如肝气、肾气、脾气、胃气、肺气等。辛味能散能行,能耗散正气,故气虚之人不要多食辛味之物,以免更伤正气。辛入肺,肺主气,故辛味对肺影响更大。

百病皆生于气。中医认为,辛属阳,气也属阳,因为同气相求,所以辛走气;辛主发散,气虚的人吃辛,气就更加虚了。同时,过食辛味,辛入肺,属金,金克木,木属肝,肝主筋,所以筋脉败坏;辛散气,精神耗伤。

马建岭告诉大家,辛养肺,过辛伤肺。卫生部的统计数字表明,威胁中国人死亡的三大疾病,第一个是癌症,而癌症中肺癌居首。抽烟、环境污染是肺癌的患病因素,过多食辣也是不容忽视的。同时,肺阴虚之人,比如肺结核,就不要多吃辛味;大便干燥之人不要吃太多麻辣东西;肾阴虚之人,也就是夜里盗汗、手心脚心发热的人,不要多吃辛味;患有痈肿疮疖、目赤内热、便秘或痔疮的患者,不宜食用辛味。


相关内容

  • 女人喝姜汤的好处
  • 女人喝姜汤的好处 喝姜汤对男女都好,主要可以暖胃,如果吃不了姜的辣,可以买姜片吃,是加糖的,喝姜汤应是空腹喝杯温开水,就喝姜汤,有好处,每天可以喝两杯,但不要喝太多,什么东西都不能过量,所谓欲速则不达,只要坚持每天喝,可防不感冒,还有助消化,清理血中的胆固醇等作用. 中医认为生姜能"通神明 ...

  • 麻辣烫_麻辣烫的做法,怎么做,如何做 - 成都小吃做法视频图解大全
  • 麻辣烫 麻辣烫怎么做才好吃?其实麻辣烫的做法非常简单,并不一定要看麻辣烫做法的视频菜才能学会,跟着麻辣烫的做法图解一样可以学得会,相信自己,马上动手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一些细微的调整做一道属于自己的美味吧. 制作材料 栏目:成都小吃 做法:煮 口味:麻辣味 麻辣烫的做法 麻辣烫是起源于四川.流传千年的 ...

  • 脾胃病护理常规
  • 脾胃病护理常规 第一节 脾胃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 生活起居护理 (1)病室保持舒适.整齐.清洁.安静,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便于患者安心休养. (2)病情较重者应卧床休息,待病情许可再做适当的运动. (二) 情志护理 加强心理护理,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向患者宣传情志因素在治疗疾病及恢复健康过 ...

  • 火锅香料的作用及其用量
  • 火锅香料的作用及其用量. 1甘菘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菜中常用的一种毛绒绒.黑褐色的根状香料,成都人称为香草,重庆人称其为香菘,其实应该叫甘菘,又名甘菘香.甘菘气味辛香,近似强烈的松节油气味,具有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的作用,是被用作治疗胸腹胀痛.胃痛呕吐.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的一味中药.在麻辣火锅汤料或卤水 ...

  • 脾胃肝胆科一般护理常规
  • 脾胃肝胆科一般护理常规 一.病室环境 1.病室环境清洁.舒适.安静,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2.根据病证性质,室内温湿度适宜. 二.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护送患者到指定床位休息. 三.入院介绍 1.介绍主管医师.护士,并通知医师. 2.介绍病区环境及设施的使用方法. 3.介绍作息时间及相关制度. 四. ...

  • 香料,干货,药材的功效及产地
  • <香料,干货,药材的功效及产地> 中国: 八角.大.小茴香.花椒.姜.胡椒.薄荷.丁香.茉莉.桂花.玫瑰.肉豆蔻.桂皮.甘草香叶.罗汉果.紫蔻.砂仁.肉蔻.肉桂.木香.白芷.三奈.山楂. 十三香简介 "十三香"就是指13种各具特色香味的中草药物,包括紫蔻.砂仁.肉蔻. ...

  • 健康教育处方
  • 胃炎中医保健知识 慢性胃炎是指由不同病因所引起的慢性胃粘膜炎性病变,临床上一般可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两类.患者大多表现为饭后饱胀.泛酸.暖气.无规律性上腹部疼痛等消化不良症状.中医认为胃脘痛患者需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 1.膳食方面:避免进食对胃有刺激性的饮食和药物(如辛辣食物.水 ...

  • 缓解胃疼的方法
  • 缓解胃疼的方法 喝热水, 胃病治疗原则 1.防止胃酸.胆汁反流伤及胃粘膜, 2.和胃粘膜与外界隔离. 3.营养均衡和增加特别营养元素促使粘膜再生.(只有辅助治疗作用) 4.心情愉快睡眠充足激发人体自身修复功能. 留意的朋友可能发现,凡是治疗胃病的药物,都离不开这几个方面的功能.但是!!这些药物不光有 ...

  • 药店店员医药基础知识-胃病
  • 培训:药店店员医药基础知识-胃病 胃 病 一.什么是胃病 人们常说的胃病,一般是指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也称消化性溃疡). 胃炎是胃黏膜炎症的总称,此病常见于成人,但也可在任何年龄发病.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经常发生于40-50岁之间,男性比女性常见. 二.引起胃病的原因 胃病是一种多病因疾病,诸如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