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围墙外一户人家有老人去世了,根据长沙当地的风俗,要花几天时间接待来凭吊的亲友,期间还要请乐队来唱几天歌。因为我的宿舍靠近围墙,所以这几天我宿舍后面很热闹。
鞭炮声和挽歌传到宿舍,自然触发我对死亡的思考。想到自己也算得上是中年,人的一生大约过了一半,更是感叹终点越来越近。加上我是教数学的,眼前似乎能看到一根时间坐标轴,自己好像坐在时间列车上沿坐标轴驶向某个站台,到站下车。
从哲学层面来思考死亡,我没有那个能力,但既然思考了,虽然不哲学,还是表达一点看法吧。
我个人认为,死亡,既是一种潇洒,更是一种尊严。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渊明的一句诗,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何等的豁达,何等的潇洒!
也许人都有惧怕死亡的本能,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本能并不是让人老生不老,而是让人在有生之年回避生存的风险,让有生之年活得平平安安。既然生命期有限,每个人最后都不可避免死亡,那么真的不如潇洒的面对,这与惧怕死亡并不矛盾,因为二者的目的都是使有生之年平平安安。
另外,死亡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既然是一种存在状态,那么就有不可侵犯的尊严,同样有人权。因为去世的人也是人,只是这个人处于死亡状态,没有生命活动,是人就有人权。
可能有些人无法理解去世的人为什么有人权,那就这么说吧,熟悉市场营销的朋友都知道,真正的市场营销并不是把产品卖出去收了钱就了事,而是从产品设计开发一直到消费者消费后的感受反馈的整个过程。同理,一个人即使去世,哪怕肉体完全化作了泥土,但是作为死亡状态却一直存在,也就是说,一个人,作为生命存在是暂时的,作为死亡存在是永恒的。
举例来说吧,孔子去世几千年了,不可能找到孔子的尸骨,但死亡的孔子一直存在,如果毫无事实根据地把一些污泥浊水加在孔子身上显然是不道德的,也侵犯了孔子的人权。
近期有两则新闻,看得很揪心。第一则新闻说,有些贫困山区的老人为了不连累子女,在生活没有着落或者患病时候,选择喝农药自尽。我觉得这样结束生命很不潇洒,因为是现实的无奈才让老人家放弃对生的留恋。而且,我还觉得公共管理部门有义务保证老人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人们觉得死亡是上天的召唤,是顺天意而潇洒作别人间。
第二则新闻便是河南的平坟了。深刻的道路我讲不出,我个人觉得出于对去世者人权的尊重,粗暴的平坟是不妥的。如果确实因为某种需要,可以迁移坟墓,但迁移坟墓要严格按照习俗仪式,体现对去世者的尊重。
学校围墙外一户人家有老人去世了,根据长沙当地的风俗,要花几天时间接待来凭吊的亲友,期间还要请乐队来唱几天歌。因为我的宿舍靠近围墙,所以这几天我宿舍后面很热闹。
鞭炮声和挽歌传到宿舍,自然触发我对死亡的思考。想到自己也算得上是中年,人的一生大约过了一半,更是感叹终点越来越近。加上我是教数学的,眼前似乎能看到一根时间坐标轴,自己好像坐在时间列车上沿坐标轴驶向某个站台,到站下车。
从哲学层面来思考死亡,我没有那个能力,但既然思考了,虽然不哲学,还是表达一点看法吧。
我个人认为,死亡,既是一种潇洒,更是一种尊严。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这是陶渊明的一句诗,意思是说人死后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把尸体托付给大自然,化作大山脚下的一杯土。何等的豁达,何等的潇洒!
也许人都有惧怕死亡的本能,但是我个人觉得这种本能并不是让人老生不老,而是让人在有生之年回避生存的风险,让有生之年活得平平安安。既然生命期有限,每个人最后都不可避免死亡,那么真的不如潇洒的面对,这与惧怕死亡并不矛盾,因为二者的目的都是使有生之年平平安安。
另外,死亡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既然是一种存在状态,那么就有不可侵犯的尊严,同样有人权。因为去世的人也是人,只是这个人处于死亡状态,没有生命活动,是人就有人权。
可能有些人无法理解去世的人为什么有人权,那就这么说吧,熟悉市场营销的朋友都知道,真正的市场营销并不是把产品卖出去收了钱就了事,而是从产品设计开发一直到消费者消费后的感受反馈的整个过程。同理,一个人即使去世,哪怕肉体完全化作了泥土,但是作为死亡状态却一直存在,也就是说,一个人,作为生命存在是暂时的,作为死亡存在是永恒的。
举例来说吧,孔子去世几千年了,不可能找到孔子的尸骨,但死亡的孔子一直存在,如果毫无事实根据地把一些污泥浊水加在孔子身上显然是不道德的,也侵犯了孔子的人权。
近期有两则新闻,看得很揪心。第一则新闻说,有些贫困山区的老人为了不连累子女,在生活没有着落或者患病时候,选择喝农药自尽。我觉得这样结束生命很不潇洒,因为是现实的无奈才让老人家放弃对生的留恋。而且,我还觉得公共管理部门有义务保证老人家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让人们觉得死亡是上天的召唤,是顺天意而潇洒作别人间。
第二则新闻便是河南的平坟了。深刻的道路我讲不出,我个人觉得出于对去世者人权的尊重,粗暴的平坟是不妥的。如果确实因为某种需要,可以迁移坟墓,但迁移坟墓要严格按照习俗仪式,体现对去世者的尊重。